中科大孫衛東教授認為中華文明可能起源於古埃及,你對此有何看法?

雨中梧桐路HT



中華文明西來說超出了正史範疇,有的大多數史學家竟然把中華文明歸結於當時世界最發達的埃及,我想有些牽強,首先是地理和空間限制,一個是最西邊非洲,一個是最東邊中國,在當時交通不發達情況下,條件根本就達不到,哪會讓埃及人越過重重屏障去這麼遠的地方,他們頂多到波斯,印度,也不會越過喜馬拉雅山,跨過漫長沙漠和河西走廊去黃河流域。

因為這是歷史法則,早在上古,雅利安人和印歐人來襲,可是結果並沒有到達黃河流域,沒留下帶歐的蛛絲馬跡文化,而黃河流域已經形成具有獨特的文化,是區別於歐亞非其他地區的。早在上萬年前,華北平原就有猿人鑽木取火,像北京人,山頂洞人,藍田人,半坡人,河姆渡人,由母系社會漸漸演化成父系社會,原始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度也是循序漸進,哪會有其他文明摻入。


所以地理封閉很明顯,除中國文明以外,其他三大文明都在碰撞,埃及,印度,巴比倫相互接觸,首先是巴比倫和埃及衝突,再就是巴比倫和印度衝突,源於後來波斯帝國的崛起,涵蓋了這三大文明地區,希臘文明是後起者,在亞歷山大帶領下,將希臘文明傳播到波斯帝國全境,最西頂多到塔里木盆地,也不至於傳到黃河流域,所以這有就有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未中斷的原因。



但問題來了,卻有許多愛鑽空子的學者提出了悖論,中華埃及說,就像上述的中科大孫衛東提出了這個理論,可他不是正規歷史學家而是一名化學家,提出這樣的問題不足為怪。他們首先切入的點就是夏朝的存在,雖然已經在河南二里頭發現了夏朝遺址,而且進行搶救性發掘,發現了一些宮殿和坊間,民居,手工品足可以證實夏朝的存在,可是國外史學家卻不承認,一直認為商朝才是中華文明的開始,只認為中國歷史只有三四千年,而把夏朝認為是神話。孫衛東並不是通過歷史來論證,而是通過化學放射性對比,認為當時造不出這樣的青銅器,只有埃及地區,肯定取材於埃及,他拿出兩個發現元素都一致。所以推定夏朝不在歷史之列,而是埃及,因為在商甲骨文中並未提及夏朝,而主要對商湯進行歌頌,似乎商之前沒有朝代一樣,而夏朝主要提及就是在史記其他一些史籍中。



孫衛東不止提出這個觀點,就連近現代史學家也同樣提出這個觀點。主要夏朝離我們太過於久遠,只有根據現有遺存歷史來辯證,就拿埃及說吧!今天埃及國界並不是古埃及,而古埃及有好大一部分伸向亞洲,夏朝同樣也就有始於西夷,及於內地,這個西夷就是埃及。《史記》也描述夏朝地理有通往南北的河流,那個河也有可能是尼羅河。在《山海經》也有有趣的描述,西南隅,有人如炭。證明南方有黑人,這不是說非洲還是說什麼。更詳細一些,《山海經》這部奇書就好像一本全球旅遊冊,看他是怎麼描述埃及的,它把埃及當做崑崙,在《大荒西經》表述的崑崙位置: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胡夫和昆字發音很像,西海之南就指地中海的南面,流沙之濱,撒哈拉沙漠之邊,赤水之後明顯是紅海,後面就是描寫金字塔,獅山人面像,古廟,還描述其樣貌及社會形態。曾不是在西周周穆王西遊崑崙,是不是就是這裡,說不定西周都有傳承夏商世界觀,只是後來意識丟失了而已。還有在《海內北經》“帝堯臺、帝嚳臺、帝丹朱臺、帝舜臺,各二臺,臺四方,在崑崙東北。”

而這些臺基就有些類似金字塔,崑崙則並不指山而是一個地名,並不是今天荒無人煙的大雪山,所以極有可能特指一個地區發達的文明,它還被欲指為“百神所在”、“太帝之居”、“天皇之所”。因此不是一個孫衛東所提出這個新穎令人腦洞大開的觀點,而是在他之前早有這個論據了。人類遷徙是要經過漫長的過程,正派中提出人類來自非洲這點不假,要說追溯到奴隸社會,那還應考證,最近在中亞發現了類似漢字印章,已經有三千年歷史了,它有可能是那一時期遷徙遺留下來的,所以具體偽歷史科學還得考證才才有答案,如果沒有那些想象不到的問題,也許我們只侷限在限有的版圖內。


龍文說史


中國上古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潛在關係,真不是隨便胡說的,考古界真的存在這種風向。只是還不敢說得太肯定而已。


當前故宮博物院展出的良渚文明展,就半遮半掩地放出來一個。都是本人拍攝的,照片如下:





問題是,都是“鳥站高臺”的符號。一定是良渚文明從古埃及學來的嗎?


良渚文明可是5200-4200年前,一大半時間已經早於古埃及的古王國時期了(4700-4200年前)。良渚文明的上限,只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晚一百年而已,還比開始造金字塔的第三王朝早500年之多。


所以說,什麼中華文明源於古埃及的假說,從時間上就不成立。一個原因:古埃及時間太晚了,根本不配當源頭。


陶式防務評論


《山海經》所說的崑崙就是指埃及。

這是明朝給日本使團的世界地圖。



股海問鼎


中科大孫教授是基於青銅器的放射性元素,從科研角度來判斷古埃及和中華文明的關係。夏王朝至今為止,沒有確切的依據,來證明它的存在,很多學者推測,夏王朝和古埃及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就是古埃及的一個王朝。人類的遷徙史,從非洲,到歐洲,西亞,最後到東亞 。三星堆的文物,不得不讓人懷疑中國古文明與古埃及文明的關係。三海經據說也有北美學者,在北美大陸找到了其上描述的山川大河,而這些山川大河,在古中國找不到契合點。有些人,從民族自尊的角度,不承認古中國文明與古埃及文明有可能的關係,是狹隘的,人類的文明,是有傳承的,這一點不可否認。


雲捲雲舒58044455


個人認為,人類文明起源於中東地區,中華文明也不例外。有幾個漢字為證,所謂“倉頡造字,洩露天機”。一個字是“船”,這個字由一個舟一個八一個口組成,聖經記載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方舟裡面就是諾亞兩口子還有他們的3個兒子及媳婦共8口人,顯明“舟、八、口”;第二個字是倉頡造的“魔”,聖經裡面記載亞當夏娃在伊甸園被蛇(魔鬼)引誘偷吃禁果,“魔”字由“廣林鬼”組成,其中“林”代表兩棵樹(生命樹和善惡樹),“鬼”代表引誘亞當夏娃的魔鬼,意及在“廣(上帝掌管下設的伊甸園)裡面,有兩棵樹,亞當夏娃被魔鬼引誘偷吃了其中一顆樹上的禁果”;第三個字是“禁”,有兩棵樹,有指示,都是由亞當夏娃故事帶來的。查看字典,還有很多字,都能夠說明倉頡在造字的時候依據了當時沒有文字記載而口傳的故事。由此推斷,我們的文明來源於中東地區。


手機用戶9780645760


如果你讀完這篇古埃及五千年前的勸學篇,你一定覺得似曾相識,簡直就像你小的時候父母勸你上學的翻版。




新月陌荻


人類起源於非洲是共識,人類文明究竟起源於哪裡,國內爭論很大,但國際基本已經達成共識,就是文明起源於非洲,很多反對文明起源於非洲的人更多的是民粹主義思想作祟,從最初的中華中心論發展到現在的中國獨特論,並不能拿出更多的證據!其實文明最初就是一粒種子,掉在某地,最後遍地開花,今天結果是非洲,某一天也許研究出是從外星,只要從事實出發,在哪裡都不會影響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


蕪湖小蚊子


要注意一些人,特別是有著高等教育背景,或者在某些領域有影響力的人,他們可以是專家學者,但是,他們早已被西方反華集團加以收買,成為了隱藏在中國內部的毒瘤。他們利用自身的社會關係影響力,以逐漸滲透的方式,來打擊中華文明,打擊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優秀文化,尤其對青少年的毒害更大。以偷換概念,轉移話題,對西方的生活只說好而避談惡,讓國人喪失自身不間斷文明的傳統,懷疑自己祖國的各方面的優秀成果,失去了判斷力,從而淪為西方文化的傀儡。從此,意圖讓中華文明永遠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雙行線15


我們國家學術研究歷來提倡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作為純學術問題,孫衛東教授提出的中華文明起源於古埃及的猜想我覺得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爭論的必要性,不要進行人身攻擊。我也不同意孫教授的觀點理由有二,一是殷商青銅器的成份與古埃及相同或相近,這個理由很勉強,青銅器是由銅礦石冶煉而來,全世界不同地區銅礦石成份相同或相近我覺得很正常,況且冶煉中為了改變純銅製品質地偏軟,硬度偏小的缺點要加一些鉛、鎳、錫等微量元素,這些都是古人經過長期實踐得出的通用方法。二是如果中華文明起源於古埃及,那為什麼中國一座金字塔也沒有?為什麼中國沒有石材製作的大宮殿?為什麼中國人沒有沒有將文字刻在石頭上,而是刻在甲骨上?


切磋琢磨5


如果他能說清楚河圖和洛書的準確起源時間,我就相信他的說辭。最近的河圖洛書考證是九千至一萬年之前,真實情況還要更早,有說二萬年前,古埃及二萬年前在哪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