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防抖和鏡頭防抖有區別麼?

無源勿回


手機技術飛速發展,手機的相機表現如今也變得越來越強,甚至於趕超專業相機的趨勢,比如小米10 Pro、華為Mate 30 Pro等手機,都是目前市面上非常厲害的拍照手機,手機相機如此發展的趨勢,同時也帶火了一些攝影相關的知識。

我今天要說的就是手機的相關防抖功能,通常比較常見的就是“光學防抖”,光學防抖簡稱OIS,又稱鏡頭防抖,它是依靠特殊的鏡頭,最大程度降低用戶由於抖動造成影像不穩定的問題,擁有光學防抖的手機,不會因為用戶手抖而出現成影像不穩定。

採用光學防抖的手機好處不言而喻,它能夠輕鬆拍攝出漂亮的照片,容易完成高清晰度的視頻拍攝,比如最新發布的小米10 Pro憑藉其良好的光學防抖表現,可以實現更為出色的拍照和攝影。

與光學防抖存在明顯差異的就是電子防抖,簡稱EIS。過去光學防抖的技術要求比較高,因此手機基本使用的都是電子防抖,這種防抖全過程都沒有任何元部件的輔助和參與,主要依靠數字處理的技術去實現的防抖。

光學防抖就是在拍照的時候通過硬件讓照片更清楚的記錄,而電子防抖是在照片拍下來後,再通過相機本身的功能為照片加工,總的來說這種意義上的加工是遠比不上拍下來就是清晰的照片,所以現在的高端手機都會配上光學防抖。

通過光學防抖和電子防抖相結合,手機廠商大力優化AIS防抖,比如手機廠商過去兩年來大力宣傳的手持超級夜景,就是人工智能防抖,集成了OIS和EIS的優點,通過AI算法實現圖像防抖的功能,拍攝出的照片質量更高!

以上就是關於幾類相機防抖的相關介紹,對於這些相機防抖知識你都瞭解了嗎?


王石頭科技


淘金客說:鏡頭防抖是光學防抖的一種,所以談不上區別啊。光學防抖的概念更大一些,它的“對立面”是電子防抖。

所謂“防抖”就是通過技術手段防止相機在拍攝的過程中因抖動把圖像拍“糊”了。如上圖那樣。先說“電子防抖”。所謂“電子防抖”,其實根本沒有什麼防抖的“硬措施”,它是靠犧牲畫質來實現的“軟防抖”——ISO感光度提高、降低分辨率等等,從而可以加大快門速度來達到防抖效果。但ISO感光度提高,拍出的畫面的噪點會增加,畫質會下降,所以不是真防抖,或者說不是無損防抖。但是,現在的相機手機像素數極高,犧牲一點畫質達到防抖的目的也是划算的,尤其是拍攝視頻的時候,視頻的分辨率遠低於靜態照片,用“電子防抖”不失為物美價廉的好法子。如下圖,電子防抖的效果

而光學防抖,是真正通過物理手段來防止拍攝時抖動的影響,它分為兩種,一種就是題主說的鏡頭防抖,類似坦克上的穩定器原理,通過鏡頭中的陀螺儀探測抖動,內置穩定馬達來穩定鏡頭組中的鏡片,從而達到防抖效果。如下圖。它的好處是不管什麼相機,裝上這種鏡頭就有防抖效果,能降低機身的成本。

另一種是機身防抖,也叫感光元件防抖,它是把陀螺儀和穩定馬達組成的穩定系統裝在機身內,用於穩定感光元件。這樣不管換什麼鏡頭,都有穩定效果。還有“雙重防抖”,顧名思義就是鏡頭和機身都帶防抖功能,效果會更好一些。如下圖,鏡頭和感光元件都在運動以消除抖動。

而現在手機裡的攝像頭,也有些帶有光學防抖功能,手機的鏡頭固定且空間很小,所以手機用的都是感光元件防抖技術。如下圖。


史海淘金客


實際上鏡頭防抖就屬於光學防抖的一種,另一種就是機身防抖,都屬於純機械運動的方式去修正由於抖動致使進入傳感器光線偏移。鏡頭防抖是通過控制可移動鏡片做出相應於抖動的上下左右運動來達到修正的目的,機身防抖則是控制可移動傳感器做出相應於抖動的上下左右運動同樣能達到修正的目的。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需要相機具備能感應抖動的感應器去感應抖動數據並報告給相機處理器,由相機處理器分析這些數據,然後發出相應的指令來驅動電路控制鏡片或傳感器做出相應的運動。

與光學防抖不同的是電子防抖,電子防抖是通過裁切畫面再放大畫面達到防抖效果的,所以電子防抖是損畫質的。


A波波


光學防抖:通過鏡頭的浮動透鏡來糾正“光軸偏移”。其原理是通過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小的移動,然後將信號傳至微處理器,處理器立即計算需要補償的位移量,然後通過補償鏡片組,根據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從而有效地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生的影像模糊。這種防抖技術對鏡頭設計製造要求比較高,而且成本也相對高一些。光學防抖功能的效果是相當明顯的,一般情況下,開啟該功能可以提高2-3檔快門速度,使手持拍攝不會產生模糊不清的現象,對於初學者來說效果非常明顯。特別在大變焦相機,效果就更為明顯了;因為一般變焦越大的情況下,就算是極輕微的抖動也是非常易見的,對於長焦情況下對防抖的功能需求就更大了。做得最好的是松下。

電子防抖:使用CCD偏移來實現防抖,其原理就是:首先把CCD安置在一個可以上下左右移動的支架上,然後當陀螺傳感器檢測到抖動的時候,就會把抖動的方向、速度和移動量等參數經過處理,計算出足以抵消抖動的CCD移動量。和光學防抖技術相比,CCD防抖技術有效的避免了因補償方式所帶來的球差問題,同時還解決了困擾單反交換鏡頭的體積限制。而且也不會因為防抖技術而侷限了鏡頭的設計了, 所以理光R3和R4就能做到28-200mm焦距7.1倍廣角光學變焦鏡頭了。但效果沒有光學防抖的好。




蓋得排行


普通的光學防抖是通過相機系統的算法來進行畫面同步裁切進行抖動補償。這種防抖可以減少畫面抖動但是會大幅縮小畫面顯示面積。

鏡頭防抖通俗的來說就是在鏡頭後面加了一個穩定器,手機拍攝過程中他能通過手機抖動方向做出相應的物理補償,最大程度保證了畫面的真實性和穩定性。


科技印客


光學防抖是通過兩種方式實現的:一是通過鏡頭鏡片移動式光學防抖;二是CCD移動式光學防抖。由此可見鏡頭防抖是光學防抖的途徑之一。

光學防抖功能開啟,可以提高2-3檔快門速度,提高手持拍攝質量。光學防抖由於需要額外部件,增加了成本。


看圖說話xct


現代相機的防抖方式一般分為光學防抖和電子防抖。

1.光學防抖是過鏡頭的浮動透鏡來糾正“光軸偏移”。其原理是通過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小的移動,然後將信號傳至微處理器,處理器立即計算需要補償的位移量,然後通過補償鏡片組,根據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從而有效地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生的影像模糊。這種防抖技術對鏡頭設計製造要求比較高,而且成本也相對高一些。光學防抖功能的效果是相當明顯的,一般情況下,開啟該功能可以提高2-3檔快門速度,使手持拍攝不會產生模糊不清的現象,對於初學者來說效果非常明顯。特別在大變焦相機,效果就更為明顯了,因為一般變焦越大的情況下,就算是極輕微的抖動也是非常易見的,對於長焦情況下對防抖的功能需求就更大了。 2.電子防抖,是針對CCD上的圖像進行分析,然後利用邊緣圖像進行補償,就像光學變焦和數字變焦一樣,它只是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後期處理,治標不治本,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相反,對於畫質有一定程度的破壞。


人人都是手機攝影師


光學防抖:

一般是在消費類數碼相機用以區分防抖模式。

消費類數碼相機防抖模式有電子防抖和光學防抖兩種模式。

只有光學防抖才是實用的功能。

鏡頭防抖:

一般用於描述單反數碼相機防抖功能的實現模式。

單反數碼相機的光學防抖功能由機身防抖或鏡頭防抖兩種方式實現。

較為高端的單反數碼相機一般不帶機身防抖,例如尼康、佳能的高端機型,其機身都沒有帶防抖功能。

此類機子的防抖功能要由帶防抖功能的鏡頭實現。

而在部分低端入門級機型中,在機身上設計有防抖功能。此類機型使用任何鏡頭都可以實現防抖功能。

鏡頭防抖(移動鏡片實現)比機身防抖(移動感光元件實現)效果要好得多。

查看全部3個回答

幾級單反最快?光學防抖有什麼..

天貓電器城,單反光學防抖,全網低價,爆款熱賣!百變功能,知你所需,實用..

3c.tmall.com廣告

光學防抖鏡頭,上天貓電器城,自動對...

關注電器城的人也在看

光學防抖鏡頭,天貓電器城,光學防抖系統,變焦鎖定功能,滿足拍攝者的各種..

3c.tmall.com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光學防抖和電子防抖有什麼本質區別?哪個好點?

光學防抖是真正意義上的防抖, 可以用低於安全快門的速度來拍攝,特別適用於長焦和廣角夜景。 電子防抖是靠提高相機感光度來達到更高速度的快門,是以犧牲畫質為代價的, 一般低端DC才配這個功能,實際意義不大。 當然兩者肯定選光學防抖。

4 瀏覽1261

光學防抖和電子防抖有什麼區別

作為光學防抖技術,並不是讓機身不抖動,它是依靠特殊的鏡頭或者CCD感光元件的結構在最大程度的降低操作者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抖動造成影像不穩定。通過鏡頭組實現防抖主要是以佳能和尼康為代表,它們依靠磁力包裹懸浮鏡頭,從而有效克服因相機振動產生的圖像模糊,這對於大變焦鏡頭的數碼相機所能起到的效果更加明顯。通常,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小的移動,並且會將信號傳至微處理器立即計算需要補償的位移量,然後通過補償鏡片組,根據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從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生的影像模糊。而通過CCD在實現防抖,目前只有柯尼卡美能達能夠做到,它的原理與佳能、松下的光學防抖動技術相反,是依靠CCD的浮動達到防抖的目的。原理是將CCD先固定在一個能上下左右移動的支架上,通過陀螺儀感應相機抖動的方向及幅度,然後傳感器將這些數據傳送至處理器進行篩選、放大,計算出可以抵消抖動的CCD


十里承歡


實際上鏡頭防抖就屬於光學防抖的一種,另一種就是機身防抖,都屬於純機械運動的方式去修正由於抖動致使進入傳感器光線偏移。鏡頭防抖是通過控制可移動鏡片做出相應於抖動的上下左右運動來達到修正的目的,機身防抖則是控制可移動傳感器做出相應於抖動的上下左右運動同樣能達到修正的目的。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需要相機具備能感應抖動的感應器去感應抖動數據並報告給相機處理器,由相機處理器分析這些數據,然後發出相應的指令來驅動電路控制鏡片或傳感器做出相應的運動。

與光學防抖不同的是電子防抖,電子防抖是通過裁切畫面再放大畫面達到防抖效果的,所以電子防抖是損畫質的。


老梁通識


從80D到5D4,也關注了這麼長時間相機,結合網上的文章,我也來強答一波吧。

Q:兩者有什麼區別?

A:光學防抖(OIS)通過防抖鏡組的移動來改變光線到CMOS的位置,僅有水平(X)\\垂直(Y)的防抖

B:機身防抖(IBIS)通過移動CMOS來保證光纖始終落在CMOS的一點,有俯仰(Pitch)\\左右搖擺(Yaw)\\水平(X)\\垂直(Y)\\旋轉(Roll),5個方向上的防抖。

說了很多專業機械知識,下面說重點“兩者在防抖上哪個效果更好?”

先說鏡頭防抖的優點

1、首先,鏡頭防抖在使用長焦鏡頭下的防抖的作用要比機身防抖明顯。

2、鏡頭防抖作為一個完全獨立的模塊,不會因為極端環境影響CMOS的對焦和測光。

3、鏡頭防抖相比CMOS的防抖,更省電。

4、每一個鏡頭都有專門為這款鏡頭所設計的防抖模塊,不會出現因為調整變焦而影響防抖的問題。

再來說說機身防抖的優點

1、機身防抖顧名思義,裝在機器上的防抖,因此,在使用任何鏡頭的時候,只要鏡頭焦段和機器內防抖設置的焦段所匹配,都可以起到防抖的效果。大大降低了在購買防抖鏡頭時的開支。

2、是機身防抖沒有鏡頭防抖在工作時咔咔咔的鏡組移動的聲音。

3、就是機身防抖能在長焦、大光圈鏡頭下提供更乾淨的焦外,由於鏡頭防抖會通過移動鏡組來完成防抖,有些情況下可能會因為防抖導致照片出現一些奇怪的焦外。

4、是五軸防抖,在錄視頻時能起到顯著的效果,而鏡頭防抖則大部分是為了靜態影像設計,少部分新鏡頭支持視頻防抖,但畢竟是XY軸,作用不大。

綜上所述,兩者各有不同的優劣勢,OIS和IBIS的好壞,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攝影# 加兩條關於機身防抖的缺陷

看到有人說到,機身防抖會導致CMOS產生熱量,從而導致圖片/視頻出現熱噪點。在長時間工作時的確無法避免。

其次是機內五軸防抖斷軸,有張圖據說是在車上放的A7R2顛簸一路後CMOS防抖的一個軸斷掉了,照片都是斜的,我只是看到了CMOS斷軸斜掉的圖,上述經過是不是事實還有待考究。[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