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在中國毫無排面的物種,最後一個最慘!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隻講實話不胡謅的小餮。

近日,印度爆發蝗蟲災害,近4000億隻蝗蟲瘋狂啃食莊稼,它們一天可以吃掉200噸的作物,印度拉賈斯坦邦財政部長說:蝗蟲襲擊了該邦,並吃掉了七十萬印軍的糧食,是他們不得不撤軍。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在國內外地位不同的物種。

1. 蝗蟲

第一個就是在印度瘋狂繁殖的蝗蟲了,蝗蟲的繁殖速度很快,從卵到成蟲只需要30天左右的時間。而且一隻成蟲一生能生產200到1000枚卵,如果溫度適宜的話,蝗蟲一年會生產三到四次。每次生產,都會使蝗蟲的數量發生裂變u。而且它們的胃口很大,一平方公里的蝗蟲可以吃掉3.5萬人的口糧。

在國外,這種幾乎對這種繁殖速度異常快的蟲子束手無策,但是在中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類餐桌上已由雞鴨魚肉等傳統型轉為綠色野味型,蝗蟲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味美如蝦,在香港等地具有“飛蝦”的美稱,是各國人民的喜食佳品,在美國還舉行“昆蟲宴”招待貴賓,其中就有蝗蟲。隨之而來的有些國家和地區都相應的興起昆蟲食品。用昆蟲做菜,或製成罐頭、餅乾、雪糕等食品,十分暢銷。

盤點那些在中國毫無排面的物種,最後一個最慘!


蝗科昆蟲中華稻蝗、飛蝗等的蟲體。又稱為蚱蜢。分佈於中國華北、華東、中南和四川、陝西、甘肅、臺灣等地區。獲得後去翅、足,洗淨,用沸水燙死後食用,含有高蛋白,是最理想的食品。而且,在中國已經採用了人工培育的方式,並在某寶上已經買到了近三十元一斤,還不包郵。

盤點那些在中國毫無排面的物種,最後一個最慘!


2. 牡蠣

去年九月,丹麥生蠔氾濫的新聞在各大平臺上爭相報道,丹麥政府求助各國幫忙處理,最後還是馬雲爸爸的天貓生鮮到丹麥大批量收購,被運回到中國送進了我們的胃中。

盤點那些在中國毫無排面的物種,最後一個最慘!


牡蠣不僅肉鮮味美、營養豐富, 而且具有獨特的保健功能和藥用價值,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海產珍品。牡蠣的含鋅量居人類食物之首。古今中外均認為牡蠣有治虛弱、解丹毒、降血壓、滋陰壯陽的功能。

既然這麼有營養價值,為什麼丹麥人不吃呢?在我看來就是飲食習慣的問題,再加上人口數量也不多,消耗數量比不上繁殖數量,最好還是便宜了我們中國的小吃貨們。

盤點那些在中國毫無排面的物種,最後一個最慘!


3. 鯉魚

說起鯉魚這個物種,大家可能覺得我把它算進去可能有些不解,我們平時紅燒還有燉湯的就是這種鯉魚,但是鯉魚是我們亞洲特有的物種,成年亞洲鯉魚適應性較強,每天都要吃掉相當於自身體重一半左右的食物。美國於20世紀70年代從中國引進這些魚類,以改善生態,但隨著數量的增加,亞洲鯉魚已經向美國和加拿大交界處的“五大湖”區繁殖,危害當地的生態環境。為保護當地的生態,美國政府於2009年底開始大規模捕殺亞洲鯉魚。2014年1月,奧巴馬政府宣佈將斥資180億美元耗時25年建堤壩防止五大湖遭到亞洲鯉魚入侵。2014年9月9日至12日,美國亞洲鯉專家JimGarvey和他的同伴們組團到中國尋找解決亞洲鯉在美國氾濫的方法。

盤點那些在中國毫無排面的物種,最後一個最慘!


還有一個原因是美國人不愛吃淡水魚,且不懂得如何烹調去除亞洲鯉魚的土腥味,只有眼睜睜看著亞洲鯉魚橫行無忌卻束手無策。但是到了我們中國的小吃貨的餐桌上確是一盤美味佳餚。

盤點那些在中國毫無排面的物種,最後一個最慘!


4. 克氏原螯蝦

嘿嘿,提起這個簡直是我們中國吃貨的驕傲。沒錯,這個就是我們俗稱的“小龍蝦”。

盤點那些在中國毫無排面的物種,最後一個最慘!


這個是唯一一個可以和肥宅快樂水比肩的美味,也是除了烤串,炸雞以外,唯一的夜宵必點小吃。想想晚上點上一份麻辣小龍蝦,再來一瓶可樂,簡直美滋滋。

盤點那些在中國毫無排面的物種,最後一個最慘!


它是一個最沒排面的入侵物種,一個入侵物種,被像我們一樣的小吃貨們吃成了養殖還供不應求。

但同樣他還是最有排面的入侵物種,“中國小龍蝦”搭乘中歐專列前往俄羅斯,做球迷餐館、酒吧看球標配,這樣的消息再配上10萬名中國球迷到俄羅斯世界盃現場看球,無論怎麼看都顯示出了本屆世界盃的中國特色,而白巖松那句“中國能去的都去了,除了中國足球”更是火遍了全世界。

盤點那些在中國毫無排面的物種,最後一個最慘!

最後小夥伴們愛吃哪種“沒有排面”的物種呢?歡迎在下面評論區哦~


❤️歡迎大家點贊,收藏,關注三連,把那個按鈕給它懟碎了 ( ੭ ˙ᗜ˙ )੭,愛你們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