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50為什麼能夠獲得寬基指數中的三個“第一”?

2020年開年以來創業板50指數表現優異,節後狂攬寬基指數漲幅的三個“第一”。

1.年初至今漲幅“第一”:今年以來創50指數上漲22.35%

2.節前收盤至今漲幅“第一”:春節至今創50指數上漲13.71%

3.節後反彈至今漲幅“第一”:2月3日市場暴跌之後,創50指數反彈21.54%

創業板50指數作為創業板核心指數的代表,榮獲三個“第一”的背後,是其指數編制、成份股核心特質、行業分佈、市場環境、再融資推出等各個方面共同作用、共同支撐的結果。綜合來看,可從五個方面詳細展開闡述:

01 迴歸創新成長初衷

創業板發展至今正好經歷了10週年,在這10年中創業板積累了近800家上市公司,累計市值超5萬億元。創業板作為中國經濟轉型、新興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其設立初衷離不開創新成長,而創業板50指數在編制時充分考慮了創業板市場的原始初衷。

創業板50指數在創業板市值前100的公司中,選擇前50只流動性好的,並剔除掉與創業板本質不太相符的公司,譬如農林牧漁中的溫氏股份。剔除之後,創業板50整體是代表創業板中最核心的資產,迴歸到創業板推出的初心。

當前中國宏觀經濟正處在加速的轉型升級過程中,科技成長、消費、創新驅動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創業板的定位顯得非常清晰。而創業板50指數選擇了規模大、流動性好、符合創業板創新成長的公司,這樣的編制規則使得創業板50成為創業板中的核心科技資產。中國宏觀經濟的轉型與創業板50指數的編制理念相契合,該指數具備科技創新的核心特質,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這也是為什麼創業板50指數能成為中長期表現最好的資產之一。

02 再融資新規下創業板50迎投資機遇

資本市場最核心的功能是直接融資,過去十年中國A股市場的權益融資在12萬億左右,其中有2萬億是IPO,8萬億來自於非公開發行。這樣的再融資結構,在全球的新興市場中更為明顯,90%的再融資都是通過如定增、併購等相關的融資規則來完成。

本次新規對創業板在再融資的條件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例如取消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連續兩年盈利的條件、例如取消創業板公開發行證券負債率高於45%的條件、放寬信息披露的要求等。對創業板市場再融資的放寬,有利於創業板市場通過外延式增長,進一步增加其成長性。

統計發現,創業板50指數成分股過去五年30%以上的盈利增長是通過外延式增長來完成的。本輪監管環境與13年至15年不同,資管新規嚴監管使得市場投機因素、融資、配資等各方面受到嚴格限制,中國資本市場經歷了深入變化。對真正有融資需求的公司,例如創業板中的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可通過外延式併購、上下游整合等市場化的方式做大做強。

03 創業板50行業結構契合市場環境

從指數本身的行業結構來看,符合當前的市場環境和未來資本市場的發展。

特斯拉概念股佔比15%,20年特斯拉銷量將繼續高歌猛進,國內特斯拉產業鏈將充分享受紅利。醫藥生物股票佔比28%,包括生物製劑、醫學影像等,在疫情過程中,成分股公司發揮了更好的價值。TMT行業佔比近40%,包括電子信息技術、高端製造和媒體等新興行業。移動辦公、網絡遊戲等相關股票佔比10%。

這樣的行業結構,充分體現了綜合科技的特徵,而不是一個細分行業的科技指數。相比而言,投資在綜合科技難度相對較低,波動相對較小,中長期受益相對較穩健。而投資在過度細分的行業上,投資人想獲得超額收益的難度其實是比較大的。因此從該指數的行業結構特徵上,創業板50具備了新興科技行業指數的特徵,是創業板中核心的科技資產。

04

創業板50指數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

創業板50指數估值目前在歷史分位數的中位數附近。投資者或許有疑問,2019年創業板50指數上漲51%,在寬基指數中排名第二;20年年初至今上漲22%,在寬基指數中排名第一。是不是漲多了?會不會調整?無論是股票投資,還是市場指數投資,最核心要看它的估值,要看它的成長,要看市場的預期。從萬得一致預期的數據來看,創業板50的盈利增長2020年高達45%左右,2021年在30%左右。

再融資新規下,創業板50將通過外延式併購增長,當前的估值相對它的成長性而言,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更為重要的是,好的資產都不便宜,過度便宜的東西未必就有好的成長性,資本市場是一個相對公平的市場。

從這個角度來看,創業板50中的核心資產符合中國宏觀經濟轉型的方向,符合資本市場改革的訴求,包括創業板今年也將發生重要的改革,科創板的成功經驗將複製到創業板。新興的成長標的將會增加進來,新的制度將會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都將對創業板,特別是創業板50都將會起到一個明顯的促進作用。所以從估值、成長性、內在價值來看,創業板50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

05

創業板50ETF受市場青睞

產品層面而言,創業板50ETF是國內唯一跟蹤創業板50的ETF產品,2018年從2.8億份增長到210億份,在整個ETF市場中極具品牌性。創業板50ETF在互聯網端、在券商端,對個人客戶和機構客戶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今年以來眾多細分行業ETF受市場歡迎,創業板50ETF一度被投資者所忽略。但隨著時間的演化,隨著投資者對市場不斷的瞭解,創業板50重新迴歸其作為綜合性科技指數的核心價值。

年初至今創業板50ETF份額增長30億份,基金規模從55億元增長至接100億元,投資者數量快速提升,流動性從年初的2億元提升至10億元的水平。未來創業板50指數將更好地服務於投資人,其投資價值將重新迴歸到投資者的視野。

本文源自魔都資產管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