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皇帝之前人畜無害,即位之後顯露手段,前朝權臣被逐出權力圈

一直讓人覺得人畜無害的李璟終於登上南唐帝位了,形勢並不穩定。諸臣之中很多人對他並不看好,重臣李建勳曾說過:“主上寬仁大度,優於先帝。但性習未定,苟旁無正人,但恐不能守先帝之業耳。”孫晟之所以能提出讓元敬皇后宋氏垂簾聽政,恐怕也是擔心李璟軟弱性格鎮不住宋齊丘這些朋黨勢力。

不論如何,李璟最終還是成功即位了,畢竟他是李昪生前欽定的合法繼承人。對於李璟而言,最大的問題還是李景遂。李景遂在繼位過程中雖然最終失敗了,但他到底還有很大的實力,仍然是個隱憂。李璟並未削奪李景遂任何權力,反而發佈一道詔書:


當皇帝之前人畜無害,即位之後顯露手段,前朝權臣被逐出權力圈

影視劇中的李璟形象


齊王景遂參決庶政,百官惟樞密副使魏岑、查文徽得白事,餘非召對不得見。

李璟的意思是朝政全部交給齊王處理,自己只見樞密副使魏岑、查文徽兩人,其餘朝臣概不召見。這道詔書一出,“國人大駭”,很多臣僚上疏反對。禁軍統領侍衛都虞候賈崇叩閣求見,對李璟說:

臣事先帝三十年,觀其延接疏遠,孜孜不怠,下情猶有不通者。陛下新即位,所任者何人,而頓與群臣謝絕?臣老矣,不復得奉顏色。

李璟是真的打算將朝政全部扔掉,自己躲進深宮圖清淨嗎?那真的是太低估他了,這一切只不過是試探。確定侍衛親軍絕對力挺自己之後,李璟立即批覆:

昊天不弔,降此鞠兇。越予小子,常恐弗類厥悔,用災於厥躬。故退處恭默思底於道,而壅隔之弊,以為卿憂。惟予小子,實生厲階由。


當皇帝之前人畜無害,即位之後顯露手段,前朝權臣被逐出權力圈

南唐極盛時期

從表面上看,李璟是被賈崇當頭一棒給喝醒了,其實這都是他固定的套路,“是所下之令遽寢”,恢復正常政務處理。緊接著,李璟就顯露了自己的手腕,將宋齊丘、陳覺這些前朝舊臣貶斥出局。宋齊丘可能覺得自己的元勳重臣,拿辭職做要挾,“力請歸九華舊隱”。沒想到李璟批覆道:“朕實知公,故不奪公志。”如此,宋齊丘這樣一個在李昪時代都敢跋扈的權臣就輕易被趕出了金陵朝廷。不過李璟對他還算優渥,“仍賜號九華先生,封青陽公,食一縣租稅”。

南唐烈祖李昪雖然出身軍旅,但並不是一個窮兵黷武之君,在位期間一直注意與周邊諸國維持友好關係,為唐國經濟社會恢復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李昪生前曾經告誡過李璟:“汝守成業,宜善交鄰國,以保社稷。”

李璟在繼位初期,確實按照父親生前既定方針辦,偃武修文,勤於政事,南唐發展也很不錯,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府庫充盈,國力增強,比李昪時代情況還要好一些。如果繼續這樣低調謹慎,悶聲發財地經營下去,南唐肯定越來越好,起碼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

李璟即位的時候,將年號定為“保大”,是很有講究的。《左傳》中講“武之七德”,“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故使子孫無忘其章。”所以說,先秦古人講的“武德”不是窮兵黷武,而是止戰安民,可惜後來被秦制搞壞了。《釣磯立談》中說,“元宗之初,尚守先訓,改元保大,蓋有止戈之旨,三四年間,皆以為守文之良主。”


當皇帝之前人畜無害,即位之後顯露手段,前朝權臣被逐出權力圈

李昪畫像

但是,做了一段時間皇帝,李璟就有點飄飄然了,覺得自己真能中興大唐了,也不管自己這唐朝後裔的身份純屬扯淡了,“自以唐子孫,慨然有定中原復舊都之意”,做起了不切實際的“大唐夢”,“由是構怨連禍”,頻繁發動錯誤的對外戰爭,“蹙國之勢,遂如削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