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養父母親還是生父母親?

湘西夫妻平常生活記事


我認為還是養父母親。

因為在農村有很多家庭,因為孩子多負擔不起,或者說為了生個男孩把孩子送人的。可這些孩子在長大成人以後有很少認親生父母的。有的即使認了,過段時間就又跑回來不去了。問他們為什麼,他們說和親生父母沒感情,沒法處,還是養父母好。

我們鄰村有一個這情況,他哥孩子多給他兄弟了,到了孩子結婚有了工作,他哥又給他兄弟要孩子。他兄弟說,咱哥倆無所謂,尊重孩子的選擇吧。結果孩子對他親生父母說,這個事你別爭了,既然把我給了俺叔,俺叔就是我的父母。你雖然給了我生命,可沒有叔嬸的扶養我也成不了人。對您我可以盡我做兒子的一份孝心,但我必須盡我贍養叔嬸的責任。後來聽說他大哥就再也沒爭過。


孟家老六


開始看著這個題目,讀了好幾遍才明白,仔細想想,我認為養父母親,因為每個人都有記憶,養父母有付出培育一步步。朋友同學,親人大多都是親生父母的多,有養生父母的極少,我最熟悉的有養生父母的例子,大概有三個。一個是我的同學,是個很嬌小可愛的女生,她的親生父母將她送給了她的親姑姑家,因為姑姑家自從結婚多年沒有小孩,檢查身體,姑父的原因永遠有不了小孩,而她的親生父母,三個女孩兒,一個兒子,幾經商議最終於把二女兒給了姑姑,不一家十分愛這個孩子,因為長期在一起,我這個同學出落的和姑姑十分相像,幸福的長大,求學,結婚生子。而她的親生父母住的離她家也不遠,八十年代初,少扶養一個孩子也輕鬆了不少,只是互不去打擾各自的生活。 二個例子是我的親戚家,我親戚家不是沒有孩子,自己有六個孩子,六七十年代孩子要的還是比較多,但是親戚家的大哥夫婦兩個生下了兩個男孩之後出了意外,在野外掉入泥潭永遠沒走出來。家裡剩下一個四歲,一個兩歲的男孩,我的親戚是他們的叔叔,自己有六個孩子,還是把這兩個孩子抱回了家,自己的六個五個女孩,一個男孩,再加上這兩個男孩,那時還沒有包產到戶,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叔叔嬸嬸操勞多重,這兩個孩子卻也在叔叔嬸孃一家的照顧下茁壯成長了,而且都成為了有用之人,對待人或事謙虛有禮,知道現在微信群裡給每個有親緣關係的人拜年,對養父母自然十分孝順萬般愛戴。第三個例子是個同學的姐姐,結婚若干年沒有小孩,就從內蒙古海拉爾抱回一個三個月大男孩,男孩在父母呵護下長大,同學得姐姐在後來又生了個男孩,兩個男孩都在父母的愛護下,長大上學,抱來的男孩不知道自己非親生,虎頭虎臉品學兼優,還熱愛勞動,真是個好孩子。說這麼多,這些孩子的親生父母都沒有陪伴孩子長大,養父母付出了為人父母的一切辛勞,只為孩子長大成人。親生父母在不得已和一些決定後,沒有扶養孩子,但是懷胎十月和濃濃的血緣,依然滲透了愛,只是為孩子能夠長大或能夠更好的長大,才在思念的悠悠歲月裡選擇了沉默。如果親生和養父母需要孩子的幫助的以後,如果有能力就伸出溫暖的手吧。其實這也對孩子的解脫,不能因為命運的曾經波折再填新重。親在心間。


餘夢環評


養父母親 我就是一個被拐賣的孩子己過而立之年 從沒有見過親生父母 去年養父走了 我是發自內心的難受 以前總是感覺他不親我 過的很壓抑 現在他突然走了 我[流淚][流淚][流淚]我還沒報養育之恩 [流淚][流淚][流淚] 不說了不敢再想 父親走後今年姨父告訴我說“孩子你是姨父花1000元買來的,你父親知道後硬塞給了我1000元把你帶走了 86年的1000元足可以蓋一套房子了 人販子告訴我 你是山西忻州的 在一個兵站上 別人送給他的 你的父母沒有結婚就有了你…” 如果姨父說的是真的 現在活在這個世界上我真的就是個意外 想想有些可悲 可笑 所以我自身感覺養母大於生母 養育之恩 沒齒難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愛睡覺的鎖龍


親生父母是給了他生命,但是如果沒有養父母,那麼給他千百條命,他也無法長大,給他千百條命,也早就夭折了,所以在我看來,當然是養父母更重要一些。

我有一個朋友,她就比我大了一歲,她出生就被父母扔了,然後被現在的養父母撿回家當親女兒養,她養父母自己沒有孩子,所以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她身上,照顧她長大,供她讀書上學,我們那裡可是貧困鄉村,我上小學的時候還在接收大城市給我們的物資捐贈,但是她父母卻把她當公主養,沒讓她吃過什麼苦。她平安長大,但是她父母就一條要求,希望她能夠招個上門女婿,因為老人家害怕老無所依,而我朋友也特別感謝她父母,所以願意聽父母的,後來她相親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她在結婚的那天,親生父母帶著給她準備的嫁妝找上門,親生父母見了她就開始哭,哭當年他們是有多捨不得才把她扔了。反正是聽的人都覺得她應該原諒親生父母,但我朋友並沒有這麼做,她把親生父母給買的幾件家電全都拉到門外,並告訴親生父母,這輩子她只有一個爸媽,她就是養父母親生的女兒,她不認親生父母,直到現在她都沒有再去見過親生父母。而她現在也過的很幸福,很多人說她狠心,很多人也勸她應該原諒,但我卻支持她,為什麼要原諒,當初既然不想要,那為什麼要生,如果不是命好被養父母撿到,是不是早都被惡狗吃掉了,當初那麼捨不得又為什麼要扔掉,既然扔掉了就應該明白這一生他們都不配再叫她女兒了。





先聲鐸人


我一個人覺得養生父母大。親生父母在一起沒養你有什麼用?生意下隨便生。養生父母不容易,供養你讀書。給你結婚。給你吃飯穿衣服,每一樣都是養生父母。人生父母有什麼用?如果說他要你的話不會拋棄你。既然拋棄了你,你為什麼還要認親生父母?因為當年我也是被親生父母拋棄。我親生父親死的時候我也不去。在生的時候我也不去認。我雖然跟他有血緣關係,他拋棄了我。我跟我養父最親。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想法。


用戶64712824016英姐


養父母也好,親生父母也好,孩子需要一份完整的親情。

如果養父母,就不要告訴孩子是領養的,讓孩子充分享受這個家庭兄弟姐妹父母親情。

一個女孩從小被領養,小時候養父母對她也很好,衣食無憂;有兩個哥哥,也跟寵愛她,她覺得很幸福。長大後知道自己是被領養的,養父母做什麼她都感覺偏心。哥哥結婚後她更好覺養父母偏心,給哥哥買房子買車娶媳婦,自己呢,結婚什麼也沒給買。親情越來越疏遠。

女孩結婚後就回孃家次數越來越少了,感覺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再也沒有可依靠的人。

如果她不知道自己是被領養的,她還能享受拿份親情,知道了,心裡終究是有了隔閡。




簡一love


大家覺得養父母親還是生父母親?

呵呵。這個問題我想我是有資格來回答的。為什麼這麼說呢?看官,且聽我娓娓道來。

從打我記事起,我就是在我奶身邊長大,一直到了上學的年紀我才回到自己父母的身邊。記得那個時候看見自己的母親叫一聲“媽”都叫不出來,你覺得這是為何?原因很簡單,她很少去看我,我怎麼會喊出來這個媽?小時候不懂,長大才知道是這麼個原因。我只知道在我幼小的心靈裡面最親的人是我的奶奶。到現在也是。

生養的父母根本和養父母沒有比較的資格。尤其是管生不管養的父母,都沒有資格為人父為人母。

我的叔叔和嬸嬸離婚後,孩子歸嬸嬸養,那時孩子才兩三歲,之後叔叔基本看不到孩子了,待到孩子8歲那年見過一面,其實孩子見到叔叔的感覺和陌生人一樣,你能說孩子和叔叔很親?孩子連和叔叔說話的慾望都沒有。

所以我的結論是,養父母親。



檻上人日記


有一天,一個4歲的小男孩問:

別人說我是被收養的,這是什麼意思呀。

另外一個小女孩說:

親生的意思是你是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

收養的意思是你是從媽媽心裡出來的。

一個是從肚子裡,一個是從心裡,都是身體髮膚,都是愛你的。

如果都是愛,其實不忍心去比較。


我出生在蘇北的一個四五線小城市,重男親女很是普遍,尤其在農村裡。

經常會為了生兒子,可能生到第四個才生到兒子。

但是又養不起四個孩子,就會把上面生的女兒送給別人收養。

我的表妹就是這樣,可是她是收養的這件事她到了去年才知道。

原因是她的親生母親得了癌症要去世了,喊她去見最後一面。

她看著眼前消瘦疲憊的女人,含著眼淚緊緊握著她的手。

她才明白這個從小到大來她家給她帶好多東西的阿姨原來不是來看媽媽的,而是看她的。

她一直以為那個阿姨就是媽媽的閨蜜而已所以特別喜歡她。

原來她除了養母無微不至體貼溫柔的愛以外。

還有一份躲在暗處帶著愧疚又安靜的愛一直在陪伴著她。


我朋友的親生妹妹也是這樣,身為老三,被送了出去。

送去的那家人家條件比他們家好很多,是國企的雙職工。

上面有個哥哥,只可惜哥哥賭博吸毒,將家裡全部敗光。

所以她妹妹結婚後又回來住到了她們家,她媽媽幫妹妹照顧小孩。

因為感到虧欠,所以她媽媽在四個孩子的小孩照料中選擇了這個小時候送出去的妹妹。

而養父母也會常常來看看她幫幫忙。

兩家人其實過的很融洽。


一個女人懷胎十月是很不容易的,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塊肉。

是帶著天然的血緣中的愛的,親生父母必然是愛你的,無可阻擋的愛。

只是生活對於一部分人來說並非那麼完美。

有的時候貧窮會讓我們交出很多應該有的快樂。

但是割不斷血濃於水的親情。


而另一對夫妻從小時候養到大,每一分的細心呵護。

就像對待一顆小樹苗一樣,從小到大。

這種愛來的細雨潤微,卻細水流長。

是點點滴滴積累越來越濃厚的,嵌進骨肉裡的深情。


我不敢去比較兩種愛,我只能說被收養的孩子是一個天使。

他們得到了雙份的愛。

<strong>

而愛,是不分上下的。

<strong>

<strong>


滄浪婷婷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養育之恩大於一切,理應好好報答,但生育之情也不得不顧,兩邊都是最親的人,都不能傷害,我妹妹就是從生下來就抱出去了,但當時是條件艱苦才不得不選擇送養,現在已經重新認回來,但是她還是感覺我們有些陌生,畢竟從小沒有一起長大,心中也有些許埋怨。。。問我們三姊妹為什麼會選擇送她而不是送的我們,這問題真的是無從回答。。。。只知道內心是充滿愧疚的,現在只希望她幸福就好。





福依一


養父母親還是生父母親?沒有絕對的答案,首先你要知道感恩, ’親’也是雙方付出的不經常聯繫再親都會覺得生疏,愛不能一味的索取,經常接觸感情會比較深,親不親跟兩邊父母的性格脾氣和當事人的成長經歷有很大的關係,就比如我媽媽是抱養到我爺爺家養大的,當時我奶奶不會說話是啞巴對我媽媽不是很好,所以後來我媽媽在心理上有一定的陰影,我從懂事以來我媽媽總是跟我和說她小時候吃了好多苦,奶奶又不喜歡她,她以後老了會很可憐,我跟我弟弟以後對她會不好,我總是安慰她說別亂想,這樣是給自己添堵心情又不好。等我長大了也就明白了我媽媽就是受到小時候抱養過來在成長過程中所產生的陰影心中缺愛,所以我認為要從大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生父母給了你生命對你有生育之恩而養父母雖無生育之恩,卻對你有養育之情給了你生存的環境!從倫理上說”生父為小養父為大”無論是誰!他們都是有恩於你!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只看單一方面的問題和事情,要客觀對待人和事,不管是養父還是生父都要好好對,情感的問題很難有一個定論,不管什麼時候他們都是你最重要的人,兩邊多走動,兩邊都有愛,等你大了他們也老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得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