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會談-遠程戰役|和5個在家復工的人聊了聊:老闆看得更緊了

文章於 wx “野行Yeye”首發

我是數字遊民Yeye,一枚內容創業者/寶石買手/寫作者,擅長項目管理與英文,環球慢旅行,堅持每週給你旅行 | 工作 | 生活幹貨,和故事零食。


導語


2003年非典成為國人記憶深刻的一場災難。但非典疫情的另一面是,由於無數人被迫足不出戶,因而給正在發展中的中國互聯網帶來了莫大的機會:京東商城、淘寶網、騰訊網和QQ遊戲平臺,均誕生於這個特殊的年份。

https://awtmt.com/articles/3584246


歷史總會有驚人的相似。2020年春節,冠狀病毒疫情牽動神經,許多公司或自願或被迫開始遠程。


面對疫情,眾多公司對遠程辦公的執行水平不一,此次疫情是否會推動“遠程辦公”成為下一個“互聯網”?

[不上班公社]聯合[電鴨社區]發起圓桌訪談第二期,一起開啟疫情遠程辦公新姿勢。


嘉賓一


Hill



25歲女生,互聯網體育軟件工程師,公司50人,公司沒有遠程辦公體制,但自己正在準備遠程。



我主要項目是做一些體育賽事,體育場館軟件工作。之前就職於一家存儲服務公司。


在上一家公司工作的時候,就經歷過一段時間的遠程工作,原因有二。


第一,做售後支撐兼顧售前方案。基本上不需要去公司,公司也沒人,當時在北京辦事處都是銷售的同事,他們基本上都在去見客戶的路上。


第二:而作為售前,如果沒有太大的單子,銷售可以搞定,基本上就在家裡完成技術方案,然後給銷售。在家對客戶提供一些遠程的技術支持。


圓桌會談-遠程戰役|和5個在家復工的人聊了聊:老闆看得更緊了

遠程&疫情在家防範指南


我認為遠程的核心在於三點:1. 同事溝通無障礙 2. 項目管理合理明確 3. 自我約束


遠程對時間管理要求很高,我用以下幾個方式進行規劃:


1. 任務拆分,合理使用To-do list

2. 固定辦公時間,固定幾小時集中問題處理,比如9-11點固定處理某一類型問題。14點到17點固定處理某一類型的問題

3. 記錄任務進度,便於自己和同事知道當前任務進度


此外,疫情期間待在家裡,不出門。囤菜囤吃的,每天定時起來做飯了,就會及時處理工作的事情的。


遠程的前提:項目管理模式改革


其實很多公司都在嘗試遠程了,我之前的公司也可以通過申請homework一段時間,但是整體來說,國內的民企沒辦法長時間的。


不是遠程辦公真的效率低下,而是在公司現有項目管理模式不允許。很多項目在大家長期在辦公室溝通都經常出現項目問題,進行遠程的問題,需要優先處理好項目管理的問題。


嘉賓二


劉宇明


我是醫療電子軟件工程師。美企,在自然災害情況下可以通過公司專用VPN遠程辦公。


大部分開發工作與在場其實無任何區別,公司項目管理,文檔,代碼管理,測試環境都在公司內網可以自由訪問。


偶爾需要視頻會議或者Skype討論一下計劃和進度安排,上班時間很靈活,彈性,基本沒有加班,996,而照顧小孩是我選擇遠程的原因之一


圓桌會談-遠程戰役|和5個在家復工的人聊了聊:老闆看得更緊了


遠程的核心:溝通


遠程的核心在我看是溝通與進度控制,建議大家適量鍛鍊,按時工作,高度集中,實時溝通,報告進度,此次疫情。


目前還沒有遠程工作,主要是因為老家沒有Wi-Fi , 不過以後應該會有。我的做法是,和老闆溝通,能離線做的先做離線的,然後做好集中時間再發過去,溝通主要是微信


管理機制是關鍵


實現遠程,首先是理念的改變


國內企業應當轉變思維,很多行業特別是IT,金融,會計等和工廠流水線不同,它們產出不能單純以市場來衡量。


其次是遠程辦公工具,平臺的普及


應該慢慢要形成一個套遠程辦公的完整的管理環境,涉及遠程工作項目管理,績效管理,財務管理,會議,以及與現今傳統工作的五險一金體系的對接等,可以建立第三方公司承接諸類事宜。


嘉賓三


陳紅軍



男,36歲,年收入35w/年,互聯網技術負責人,公司20-30人,負責網站後臺開發客戶營銷公司,帶一個小的技術team,客戶端、前端、產品、UI設計、服務器端,本人是服務器端出身。


對技術來說,天然的適合遠程,需要溝通的大部分在於產品、UI設計部分,跟Boss還有運營人員,因為Boss不是技術出身,對於技術本身也不太懂,只要把握好需求了,其他的都沒問題。


圓桌會談-遠程戰役|和5個在家復工的人聊了聊:老闆看得更緊了


遠程辦公的時間管理


遠程對我來說,最核心的要素是工作任務的拆解和協作,需要主要做到這兩點:


A、工作和生活區域分開

B、工作和生活時間分開


以上都是為防止因為分心而造成的工作延誤,時間管理本質上是行為的管理


疫情對遠程:推動


此次疫情是遠程的一個觸發因素,之前有的企業不願意嘗試的、不相信的,通過這次疫情,可以體驗一些遠程工作帶來的好處(辦公成本,通勤成本,溝通成本等的降低)


我使用一些遠程辦公的工具:zoom,teambition,gitee,防護就是居家隔離+出門戴口罩+洗手+酒精、84消毒等。


嘉賓四


小北



互聯網軟件工程師,公司規模100+,原創業公司創始人,目前在某互聯網大廠做工程師,業餘時間會做些UI設計,開發一些產品練手。


開始遠程的契機:幾年前創業的時候會偶爾遠程工作,目前在工作之餘會和其他地區小夥伴做一些產品。


在公司的時候經常和不同時區的同事在線協作,也算是一種遠程辦公體驗,且由於這次疫情導致公司在短期內也不得不遠程辦公。


圓桌會談-遠程戰役|和5個在家復工的人聊了聊:老闆看得更緊了

遠程:目標驅動


我比較喜歡無人打擾的環境工作,在開放式的辦公室容易分散精力,另外更喜歡異步溝通,所以比較喜歡遠程工作的形式。


另外遠程辦公可以打破地理位置的限制,和不同地方的小夥伴進行溝通協作,這種方式有很多的可能性。


我個人時間管理方面不是很在行,主要是目標驅動,在定好的時間完成工作就好。


OKR是一個相對不錯的方法。


另外主要就是精力管理比較重要,需要合理分配任務,如果多線程處理太多事情,反而會拖慢整體的效率。


遠程辦公工具+科學防護


推薦字節跳動的“飛書”,支持溝通、文檔、協作、視頻會議等功能,真的很好用,小團隊及大廠都值得嘗試。


科學防護,主要就是宅在家,勤洗手,多通風,人多不去湊熱鬧。多喝水,睡眠足,瓜果菠菜牛奶好。


因為我們團隊本來就有一定的遠程辦公基因,並且有不錯的基礎設施,所以這塊倒是沒什麼特別大的改變。


嘉賓五


趙雪峰


軟件開發工程師,3年前端開發,公司沒有遠程經歷,有一年的遠程工作經驗,遠程開發後臺管理系統的前端。全職工作,加兼職遠程。


“公司也許不必考慮全部遠程辦公,但是要讓員工有這種遠程開發的能力和習慣,用以應對這種特殊情況”


疫情也許沒有推動作用


為了增加額外收入。去年4月份開始的兼職遠程工作,遠程對我來說,最核心的要素是什麼?報酬。


我做的是兼職遠程工作,基本都是利用上班比較空閒的時間以及晚上和週末的時間來做兼職遠程工作


疫情只是暫時的,個人認為對於遠程工作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推動作用。以前用遠程的企業,還是繼續使用。以前沒用遠程的企業也不會因為這種偶然事件來搞遠程。


圓桌會談-遠程戰役|和5個在家復工的人聊了聊:老闆看得更緊了


調查:曇花一現?


我們收集了100多個樣本,做了一個小型問卷調查,樣本來源為兩個社群(樣本數量較小,不代表全國總體情況。)


調查中年齡段25-35歲的人群佔大多數,近50%以上的人有公司決定/有遠程辦公經歷;88%以上的人群認為此次疫情會推動遠程辦公的發展。


圓桌會談-遠程戰役|和5個在家復工的人聊了聊:老闆看得更緊了

圓桌會談-遠程戰役|和5個在家復工的人聊了聊:老闆看得更緊了

圓桌會談-遠程戰役|和5個在家復工的人聊了聊:老闆看得更緊了

圓桌會談-遠程戰役|和5個在家復工的人聊了聊:老闆看得更緊了

圓桌會談-遠程戰役|和5個在家復工的人聊了聊:老闆看得更緊了


圓桌:遠程辦公未來公式


利好


1. 公司:

成本:

辦公成本(房租、水電)和用人成本會大幅度降低,房價推動遠程辦公:

此外還為企業節省租金,電力,物業等昂貴消費,尤其是在北上廣的初創公司。


人才招募:

在現如今中國很多地方房價如此之高,必將限制一部分優秀人才不得離開而選擇其他便宜的城市,遠程辦公將使任何地區,任何國家的人才自由流動成為可能,


資源配置:

公司可以降低運營成本(通過全職or兼職),不限制團隊的目的地:可以比較好的利用各個地方的資源優勢,也會引導公共資源利用合理、和諧發展


更重要的,這些可能是你打動boss允許遠程辦公的重要砝碼




2. 個人:

成本:降低通勤,租房成本、工作地點和時間比較靈活。

時間:可以將節約的時間用於照顧家庭(為家人做飯),只要有條件,大家都可以遠程。

個人提升:用解決的時間健身或者充電、可以去做更多的工作或者自己的業務。


總的來說,是實現收入多樣化、時間自由、個人幸福感的不二通道。


不足


1. 時間管理難(如何有規律地工作);

2.受家人的干擾(比如在家帶孩子);

3. 工作質量保證(尤其是遠程無人監督);

4. 工作中的溝通怎麼確保高效。


以及,這是社會各個層面的阻力,限定式的發展。


前期如果沒有遠程辦公的良好基礎設施,組織架構不是為遠程助力。可能反而對效率產生反作用


阻力&解決之道


我們討論了幾個常見的案例:


Case 1:

老闆盯得太緊,項目進度難把控,溝通問題不確定性高


解法:

利用成熟的協同辦公工具:Teambition、Trello、Worktile、騰訊文檔、釘釘,郵件組等


Case 2:

1. 僱員制企業:政府與管理者擔心風險,企業不好管理、團隊感不濃、影響效益

2. 自由職業者:職業技能的養成需要週期,職位信息稀缺,社會及家人的觀念(外界壓力)


解法:

完善這個產業的全鏈路,比如企業的遠程辦公方案諮詢、領域KOL的打造、職業技能的培訓、信息分享平臺等


Case 3:

傳統的組織架構阻擋: 小型創業型公司比較容易做,對大型企業會是一個阻力。


解法:

1. 同城遠程:這其實是遠程的一種逆發展,同城一週可以2-3天線下溝通。

2. 福利包:把遠程辦公做成一個福利包,解決企業裡一部分問題:一些崗位可遠程,一週裡的某一天設定成可遠程:優秀員工可以得到,年限達到一定程度後可以遠程等。


遠程辦公的未來



行業:

遠程辦公會在不太依靠團隊的工作中大規模普及,互聯網行業應該天然的會接受遠程工作,最早的一些開源項目大部分都是全球協作的。


我們總結了一些行業:

開發、UI設計、運維、媒體、微商、短視頻、跨境電商、諮詢、教育行業等


教育是遠程辦公可以繼續發展的領域,是一個社會發展趨勢之一,但在某些更適合的領域率先發展(比如互聯網教育工具的開發),讓一部分先富起來就是這個道理。


智能生產:

雖然跨時區,異地溝通也會出現問題:美國那邊醒了之後才能處理一些問題,但也許智能生產能解決。


比如一個朋友的小型獨立鞋墊品牌,做了一個柔性生產線:從按需生產/DIY 定製,發到工廠到實時機器製造全部智能化,生產端和設計端可能可以區分。這也將是行業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遠程未來值得期待


對於員工而言,是一個體驗遠程辦公的機會,也是一次遠程辦公的演練。


國家政策短期內的改變不會很多,畢竟適合遠程辦公的企業整體而言不是很多,目前看來主要是依賴互聯網展開業務的企業可以遠程辦公,實體經濟很難。


未來值得期待,智能化生產,社區生鮮,5G,越來越多的事情人們都可以在家完成。


結語


遠程辦公,不是一日促成,也不是一人之手可以構建。需要從政策與企業在思維模式和管理機制上的變革,小到個人意識的提升。


遠程辦公也是開啟數字遊民生活最簡單的第一步,從洗個頭,批件外套,端坐在電腦前好好開個視頻會議開始吧。


FIN



拓展閱讀:

1. 全國遠程辦公狀態更新 https://eleduck.com/posts/MZXf4z

2.


圓桌會談合作伙伴:電鴨社區

【電鴨社區是國內最早的遠程社區,提供自由工作機會及相關討論。】

圓桌訪談運營:發起人 Yeye,ZGH 【野行yeye】主筆首發


文章於 wx “野行Yeye”首發

圓桌會談-遠程戰役|和5個在家復工的人聊了聊:老闆看得更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