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校都在開“網課”,開學後是否再重新教學呢?你怎麼看?

Mouse40160219580


目前進行網上學習,學習內容往往是按照常規安排的,也就是按照課本里的材料順序進行,並且試圖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理論和事實告訴我們,這樣的安排和目標是有問題的,目標難以達成,還可能引起老師與學生的焦慮。老師要根據變化了的情況,設計適合線上學習的內容、方式和目標,開學返校後再進行局部的補充、深化和系統檢測。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原因。

一、主管部門的規定限制。教育部和各地方教育廳紛紛發文,對“停課不停學”做了具體解說和要求。高三、初三可以上新課,其它年級要以複習、預習、講解寒假作業、普及疫情防護知識、加強生命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等為主;對小學低年級上網學習不作統一硬性要求;要防止以居家學習完全代替學校課堂教學。由此可見,開學返校後肯定要有重新教學的。

二、知識學習的內在要求。知識學習中有重難點,學生個人往往“百思不得解”,這就需要老師抽絲剝繭式的點撥、熱情的鼓勵、耐心的開導。有些知識是生成性質的,需要在師生共同活動中動態產生。知識和方法的錯誤,需要老師同學給予及時的發現糾偏。情感價值觀教育,更需要環境設置、老師聲情並茂的言語體態方能達成。至於需要示範、合作、表演、意會才能達成的學習目標,網上更是難以完成。

三、網上學習的短板不足。更多時候,學習是一個人的心理變化的過程。面對冰冷的屏幕、單向的講解灌輸,班級裡的許多孩子跟我直呼“沒氛圍”、“沒感覺”、“學不進去”。加之低年級學生自控力、知識基礎、自學能力和方法的不足,學習效果肯定難以保障。學生是有差異的,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不同的問題,實行同學互助,網上教學也不行。統一檢測、及時反饋也很難。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提前進行常識、基礎知識方面的的識記、朗讀、背誦和訓練,

而重難點、易錯點、情感價值觀、能力方法、需要深入理解思考的問題等,則需要開學返校後重新進行教學


致思遠達


我是小學老師。我來和大家說說我的觀點。

我現在每天都依然在上網絡直播課。都是講的下學期的新課,我們學校要求就是讓上新課。只是我講的很慢,效果也很差。線上的教學只是目前疫情防控期間的臨時應急措施,不能替代正常的課堂教學。

如果是在真實的課堂,每講一個知識點,都有反饋的小練習。那時我就會挨個查看學生的掌握的情況,誰學會了,誰沒學會,我都瞭如指掌。在第二次練習的時候,就會針對不會的同學進行練習。可是現在他們在家裡,大部分旁邊都坐著一個家長,這可倒好,我不但教孩子們,也教家長,每每做練習題時,家長們就開始幫助自己的孩子。

我一在強調要孩子自主學習。可是這是在學生的家裡。家長就在身邊,很多家長已經幫助慣了,越是學習能力弱的家長,幫助越多。惡性循環,家長幫助越多,孩子的學習能力也就越差。

開學之後,對於學過的知識點,是否會重新教學呢,我們這裡有文件,要做好開學後的教學和居家學習的銜接,不得以居家學習完全代替學校課堂教學。學校正式開學後要精準分析學情,認真對學生居家學習情況進行摸底,對學習質量進行診斷評估,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計劃。

這樣的規定也是很符合實際的。線上講過的內容,重新講沒有意義。但是老師要根據自己班裡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沒有學會的知識點,不用說肯定是要重新講解練習的,這是必須的。因為前面的東西學不好,打不好基礎,就會影響學生們後面的學習,所以每位老師都會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開學後的教學計劃。

在我們附近的幾所兄弟學校,他們採取的線上上課形勢,有的是找了各科的骨幹教師,分科給所有的孩子上課,還有的利用手中的資源,給學生們放的是網上搜來的各種小微課,我個人覺得這樣的效果肯定不好,又不是學生自己老師在講課,所以她們估計開學後會重新在串講一遍,

還有的省市,已經叫停了講新課,那就不存在什麼疑問了,假期也沒有講新課,開學當然要講啦。

所以要不要重新給學生們講一遍,也是要看實際情況的。根據上級領導的的指示精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做教學安排,就不會錯的。


淺淺的教育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當地教育局發的文件是正式開學後,除高三外全部實行新學期“零起點”教學,但是現在全民“網課”,一場“停課不停學”的網絡教學搞得“轟轟烈烈”,網上也是熱議不斷,褒貶不一,老師學生家長也都是叫苦不迭。

據我瞭解,各個學校安排也完全不一樣,就我熟悉的高一年級,有的學校明確不開新課,就是以複習上學期內容為主,從早晨7點到晚上9點半制定了學習時間和內容;有的學校制定了詳細的學習內容和課程安排,網課內容都是下學期的新課,學校要講新內容,學生必須跟著大部隊和自己學校的安排,把新內容學好,萬不可有開學還要重新零起點教學的想法,否則耽誤的就是自己。學校統一安排新課,所有學生學習進度都是一樣的,開學即使再講,也是針對重難點快速的講解了,學的好的學生就是複習鞏固,學的差的更是雲裡霧裡了,所以現在網課一定要認真對待,不能學成夾生飯,已經開始新課教學的學校,對優秀學生不會有什麼影響,對中等及中下等學生就是極大的考驗,開學後,學生的差距會明顯增大。

我的看法:網絡教學遠遠達不到線下班課的學習效果,高三初三的畢業生,時間緊,面對升學考試,克服困難上吧,本來就是選拔性考試,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考驗孩子們自律性的時候到了,老師家長們在孩子人生的關鍵時刻,也得克服困難鼎力相助!

高一高二的學生們,最好是以複習鞏固舊知識為主,高中的課程難度大內容深,需要自己獨立思考總結的內容很多,平時學校上課進度快,難得現在有這麼充裕的時間,應該以複習為主,學生多消化回顧一下以前欠缺的知識,預習為輔。

別的低年級學生,大可放棄所謂的“網課”,自己老師安排學習內容,多給孩子們閱讀課外書的時間!


牛老師微講堂


肯定是會重新複習一遍,我周圍的老師都說網課學習沒有給學生留啟發思考的時間,這樣的灌輸式教學學生記憶不深刻,尤其是小學生記得少忘的快,每天必須要鞏固練習,到正式上課的時候孩子都忘的差不多了。

網課作為預習聽一聽還是可以的。


西樓米


這也是很多老師和學生的疑問,現在都在網上進行直播教學,有的甚至比正常原定開學之前已經使用一些軟件進行了網上教學,所以教學進度基本沒有受到什麼影響。那麼,開學後這些網上教授過的課程還需要不需要重新再教一遍呢?


前幾天多地教育部門還公開聲明將通過壓縮週末和暑假來補完延遲開學期間耽誤的課程,那麼現在的網上教學難道是做無用功?確實有一些矛盾,等於全體老師和學生把未來一段時間的週末和部分暑假時間提前置換到現在了,並且還不能像平常一樣過假期,需要通過直播的形式進行新課教學,開學後還要加課時,相當於增加了勞動量。如果將來壓縮週末和暑假來補課,那就是說,教育部門並不信任目前網絡教學的效果,對這種授課形式的收效很沒有自信,才會計劃開學後一段時間內要進行補課。


我覺得開學後需要不需要重新授課,要看學生的年齡和級段。如果是高三和初三的學生,他們面臨升學壓力,學習的自覺性相對比較強,而且這部分學生本身的自學能力要好一些,包括高一、高二的學生都具備了相應的自學能力。網絡直播課組織得周密的話,老師的遠程監督和家長的陪同監督工作做得紮實的話,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是會有保障的。開學以後可以對這段時間學習的內容來一場水平測試,如果學生的成績已經達到了要求,那麼就不用再浪費時間重新授課,特別是高三和初三學生,高考和中考不推遲的話,根本就沒有那麼多時間重新授課。


反之,如果測試結果很不盡人意,那就要考慮重新授課了,尤其是低年級孩子,他們在網上學習的效果參差不齊,小孩子注意力差,對著屏幕不能專心,知識得不到及時的鞏固,恐怕需要重新講這些課了。


小Z老師扎馬尾


很多家長,很多老師,很多學生現在都在糾結一個問題,既然我們已經開展了網上授課,那麼開學之後我們的教學會不會從頭開始呢?

首先剛才看到了一個頭條上的新聞,有個家長在微信群裡面罵了整整好幾頁,然後退群。為什麼出現這種極端的狀態呢?是因為學校組織了網上授課,但實際上孩子的學習效果非常差,同時學校還要求家長每天給孩子測量體溫,並且定時上報,增加了家長的工作量,甚至有時候可能的確是一種額外的多餘的,沒有必要的工作。

這裡面涉及到的就是其中的一個問題,網上授課對孩子到底有沒有作用呢?對於我本人來講,今天是網上授課的第7天,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網上授課特別對於中小學生來講真的是很難達到效果。

班內60多個孩子授課的時候有40左右在線的,在授課過程中隨時為了互動做出了一些判斷題,30秒或者一分鐘完成判斷結果只有30個孩子左右在積極的回答,這就意味著60多個人的班級只有30來個孩子認真對待。

其他的30人左右,我們不再考慮是什麼原因造成,我們只是可以明確的說在網上授課,對於孩子們來講,到後期的話肯定差距越來越大。

所以我個人覺得我們現在所從事的網上授課可能僅僅是一種測試,因為目前很多人已經發現,網上授課的價值和他的力量真的是微乎其微,甚至有可能會起到反作用,因此開學之後非常有必要從0開始再進行授課,只不過速度可能有一點加快而已。

當然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也是這樣子,也就是說開學之後零起點教學。

不過我們仍然有一點可以確信,即使是零起點教學,恐怕速度要快很多。


義誠老師


學校都在上網課,開學後是否重新教學呢?這個問題從官方來的聲音中,也是不盡相同的。

教育部有關領導在回應“網課是正規課還是輔導課”時說,網課是正規課,不是輔導課,上過的課不再重新上。

而山東省教育廳發佈的文件裡,則明確規定,不能用網課替代學校上課,將來開學後,原則上進行“零起點”教學,也就是要重新教學。

不僅是山東,近期四川、廣東、陝西等省教育廳發佈的通知裡,也有跟山東大同小異的表述。

那麼,究竟哪種說法比較正確,或者說會落到實地呢?其實,這兩種聲音都是正確的。教育部相關人員的回應,是在談高校時所說,可以視為對大學而言。大學生,通過網課,確實是可以達成學習目標的。

而山東等省教育廳文件所說的原則上“零起點”教學,是針對中小學而言的,也就是說,高校上的網課基本上就是正式課了,而中小學要儘量實行“零起點”教學。

以上就是筆者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您同意嗎?


當代師說


現在孩子網課已經有一週之餘。

孩子的學習形式為:各科老師每週末打包下一週學習內容給孩子,孩子下載自學。除此之外,每天主科老師還會佈置作業讓孩子完成並打卡。

一般來說,語文老師英語老師佈置的作業為:背誦課文和抄寫生字詞;數學老師和物理老師佈置的作業為學案作業和每章節的配套練習(作業發佈後當天或第二天老師發佈答案。每天中午物理老師會安排在線答疑)

當然,孩子學校也有網課,但網絡會比較卡頓,效果不好,所以很多孩子不會選擇聽。

這種學習模式缺少老師系統的講授環節,主要以孩子自學為主,答疑做作業為輔。

這種學習模式的話,對孩子要求比較高。孩子需要高度自律,另外,家長也需要特別給力,比如配合老師起好監督落實角色。

我觀察了一下孩子班上的情況,僅以答疑環節而論,跟老師互動的其實不多,其他孩子不知道是懂了還是在偷工減料。作業能夠保質保量完成的也存疑。

另外,僅以我孩子為例,我觀察生物地理政治歷史這幾門課,光靠孩子自學效果一般,所以,這些科目的學習都需要我來輔助,幫他縷清中心,分清主次。

基於對孩子自己和他班上同學的觀察,我的感覺是:開學後老師們的摸查環節必不可少。通過考試或其他形式的摸查,老師會評估檢驗這段網課時期孩子們的學習效果,從而決定下一步的教學思路。我自己的感覺:老師們從頭開始的回顧總結史教學環節必不可少,因為這是一個將知識系統化的不可缺少的過程。但開學後老師的授課速度可能要更快一點,可能講課更傾向於提綱挈領,不會過得太細。另外,由於孩子們已經做完了很多配套輔助練習,孩子們隨堂作業的時間也可以節省下來。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我們的網課已經進入第2周,上課的效率相當堪憂!我們自己備課組裡的老師相互之間都在吐槽自己遇到的各種尷尬!

網課效率低!

在床上上網課都已經上了微博熱搜。可想而知網課是怎麼回事!尤其是沒有家長監督的網課!

網課的作業效率更低!

學生們都在一個QQ群裡,抄作業不要太方便啊。有學生問作業答案,甚至不小心發到了老師那裡!也有學生用前一天的作業假裝是當天的作業,試圖矇混過關。

教研員的指導思想不同,導致組織的網課形式各異!

我是一名初中英語老師,我們的英語網課全英文授課,需要學生全神貫注的聽講。能堅持下來的有5%,這個數字已經是樂觀估計了。

非但是全英文授課,而且教學進度太快。一個單元的英語課,單詞都不教,一週就教完了。我們的正常教學進度是,一個單元最起碼需要一週半的時間,不包括面對面的輔導!

我聽了一下我兒子的高中英語網課,基本以中文為主,兼顧了所有不同水平的學生。

結束語:我們現在的網課太高大上,只照顧到了金字塔頂端的幾位學生!教學進度快,教學內容難。

所以,開學之後,無論領導怎麼安排,我自己會排一下教學進程,我肯定要全部重新教!

如果按照現在網課的進度,接上去往下學的話,大部分學生會跟不上。這樣,反而不利於往下學。老師教得累,學生學得更累!這就是欲速而不達!對學生也不負責任。

我是綠衣黃裳99,一線老師,講述教育,講述成長。如果你喜歡我的故事,請【關注】我!!

綠衣黃裳99


國家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的說法!各地教育局紛紛響應,在全國上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網上教學洪流!

先不說有沒有正確理解教育部“停教不停學”的精神,光是在網課直播過程當中遇到的各種囧事和網課的學習效果如何就值得大家深思。

在疫情過去以後,開學是否對曾經網上教授的內容重新進行授課,關鍵要看網課的學習效果如何!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進行網課直播和在班級面對面授課有哪些不同?

第一、模式不同。

網上授課採取在線直播,只要有網絡,有手機,有電腦,就可以進行網上授課學習!在授課的過程當中,教師的主動性更強,學生在學習上變的相當的被動。大部分學生只是在被動地聽老師講述,很少跟老師進行互動。學生的掌握情況如何,老師也不好了解。

再者在全國都進行網上授課的時候,網絡擁堵和不流暢也是一個問題,好多老師對上網課的技巧操作並不熟練。

在教室裡面對面授課,老師可以比較準確的瞭解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態,知道學生的掌握情況如何,可以跟學生很好的進行互動交流,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

第二、對學生的要求不同。

對學生進行網絡授課,孩子是否在認真聽課,老師並不瞭解,也難以保證每一個孩子都能認真聽課,這就要求孩子要有很強的自律性,或者說有家長進行監督。

面對面授課,老師可以直觀的瞭解孩子的動態,在課堂紀律上是有一定保障的。

昨天我們這也用釘釘開始了線上教學,其中有一個班應該是40多個人聽課的,結果實際聽課的只有37個人。

老師跟家長進行聯繫,但效果並不好。有人說網課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篩子,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學習習慣好的,自律性強的孩子,上網課會越來越好,而習慣差的孩子可能會越來越差。

第三、作業批改完成的效果不同。

在教室裡面進行面對面授課,作業進行批改時,可以針對每個孩子的作業完成程度作出相應的批閱或者進行面批。也可以監督每個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可是在網上授課以後,如果不佈置作業,孩子不進行鞏固練習,那麼學的可能只是個皮毛。可是如果佈置了作業,孩子的完成情況上交情況,相信每個老師都是非常擔憂的,第一是交不齊,第二作業交上以後,批改也是一個大問題。

從以上分析結合我自己上網課的經驗來看,開學以後對網上學過的內容進行再授課再複習,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在不同的地區針對的學情也不相同,開學以後採取的措施可能也不相同,可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對在網上學過的內容進行摸底測驗,看同學們掌握的如何。

測試的內容可以著重基礎,提升,不要太難。要有一定的層次性,看孩子們對基礎知識掌握的是否紮實,一些成績好的同學能否解決一些提升難度的題目!通過測驗,來看看班上孩子對知識你的掌握是否牢固,是否紮實!

第二、針對孩子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措施。

對孩子的掌握知識的過程當中宜慢不宜快!如果掌握的情況比較好,那麼可以對學生的知識進行一個簡短的複習總結,進行新課講授,另外還要多關注那些習慣不太好的學困生,因為學習習慣的問題,他們在網課學習的時候掌握的並不是很紮實,很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如果不關注他們直接進行新課講授,那麼他們落下的功課將會越來越多,在後面的學習當中遇到的困難也越來越多。

如果孩子掌握的不好,那就要對每章的知識點再重新進行梳理講述了,但對於成績比較好的孩子而言,就有點浪費時間了。

結語:

綜合以上情況,在當下網課必上的前提之下,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只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上好每一節課,老師更要對學生嚴格要求,跟家長進行密切的配合,爭取讓每一個孩子在網課的教授過程當中學到內容,學到知識,不白白浪費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