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的第二個節氣,雨水,這個節氣有怎樣的來歷和故事?

張小塊


中國傳統節氣是按二十四節氣來計算的,也就是說一個月有兩個節氣!

一、首先來看看四季的分界點: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他們分別是農曆的正月(立春)、四月(立夏)、七月(立秋)、十月(立冬);這四個節氣是四季的分界點,也就是說四季轉換的時候著先有一個開始和起點,這樣方便人民記錄和指導生活!

二、”雨水“是在農曆一月,排在節氣的第二個位置,這時正值春季,開春之後萬物甦醒,春季為大地回春、萬物生長的季節,生長則需要雨潤、水澆,故萬物在運化的過程中需要雨水,這也是中國古人根據農耕習慣總結出來的,也是最符合我們農業大國、廣大百姓習慣的。

三、二十四節氣還有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具有提醒的意義,他是古人根據自然運轉、四季變化而統計出來的,就好比現在的“大數據”,當“大數據”形成的時就能夠提醒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歇,故立春之後的雨水,則提醒人們,這是春雨來臨的季節,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有利我們根據節氣來耕種、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