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買保險,怎麼規劃比較好?

樂慫趣聞


越捨得給孩子花錢,就越愛孩子?

反正在買保險這件事上,這個說法不成立。

先彆著急買商業保險

和大人一樣,孩子也是可以參加政府醫保的。在配置商業保險之前,父母一定要參考當地的醫保政策為孩子辦理少兒醫保。

少兒醫保可以說是一項政策性福利,不管孩子是否健康都可以購買,每年只需交一兩百元,便可涵蓋門診、住院兩大責任。以北京為例,兒童醫保包含門診和住院兩項責任,起付線都是650元,報銷比例分別為50%和70%,賠付上限(保額)分別為4000元和17萬元。由於起付線高、報銷比例低,門診責任的作用不大。我在介紹商業醫療保險時說過,門診開銷雖然頻繁,但每次支出不高,不會對家庭財務狀況帶來嚴重影響。

少兒醫保本質上是針對兒童罹患重大疾病提供的風險保障。17萬元這個數字,對大部分家庭來說都很有價值。除了實打實的醫療報銷功能,有沒有醫保也會影響孩子投保商業保險的價格。尤其是醫療險,被保險人有醫保的醫療險價格更低。

關於給孩子辦理醫保這件事,我在這裡要多說兩句。

現在買東西越來越方便,尤其是在互聯網上,我們點點屏幕、動動手指就能搞定。所以,我們都理所當然地認為流程是簡單的、操作是便捷的。但給孩子辦醫保這件事,說實話還真有點兒麻煩。因為其本質是遵循政府制定的規則加入醫保體系。

在北京,家長要在孩子出生後90天內給孩子辦好醫保,否則就會影響當年的費用報銷。這意味著,孩子出生後家長要儘快幫孩子辦好戶籍登記。因為社區服務站在給孩子辦理醫保時,需要家長提供戶口本、出生證明和父母二人的身份證。除此之外,家長還得提前準備好孩子的一寸照片,然後在指定合作銀行開個賬戶,預存一筆錢,用於每年的醫保扣款。

為人父母者,可以先從給孩子辦理醫保開始,學習一點一滴地負起責任。

孩子會面臨哪些風險

弄清楚孩子面臨的風險,是科學配置保險的前提條件。和孩子相關的風險其實很簡單,幾乎都和疾病相關,一點兒也不復雜。

風險一:身患危重疾病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患危重疾病的風險不容忽視。比如少兒群體中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白血病,是大家公認的重大風險。白血病佔全部兒童惡性腫瘤的35.9%,在中國每年新增的約4萬名白血病患者中,有1/4是兒童,並以2~7歲兒童居多。

孩子一旦患危重疾病,除了需要長期投入高額治療費用,父母也可能為了照顧孩子而辭掉工作。因此,重疾險和高保額住院醫療險是應該首先為孩子配置的保險。

重疾險的價值在於,罹患重疾後一次性獲得定額賠償,可作為自費治療費用和家庭收入中斷的補償。高額住院醫療險的價值在於應對高額的醫療費用,尤其是許多醫保範圍外的自費項目。只要產生了必要且合理的醫療開銷,在保額範圍內花多少保險公司就賠付多少。幾百萬元的高保額醫療險,可以在這方面為家庭提供充足的預算支持。

風險二:發生意外受傷

從學走路的幼兒到乘車上學的中學生,孩子在生活裡難免磕碰受傷。因交通事故、跌倒、墜落造成的意外傷害和身故,在孩童的意外險理賠中的佔比最高。

而各地醫保政策對交通事故、第三者責任造成意外的醫療費用報銷往往有諸多限制,這就更加凸顯了意外險的價值。

風險三:身患一般疾病

和危重疾病相比,小病小災在孩子們身上要常見得多。每逢兒童流感季,各醫院的兒科科室永遠人滿為患。但不管是門診還是住院,一般疾病的治療時間不長,花銷也不太大,所以遠不如危重疾病的優先級高。雖然這不符合我對風險的定義——對家庭財務造成重大負面影響——但不管怎麼說,也是不少人的客觀需求。

手把手教你配置兒童商業保險

在分析應該給孩子買哪些保險之前,我想先說說不應該買哪些保險。之所以把“不要買的保險”放在前面,是為了盡一切可能避免你花冤枉錢。

前文在梳理孩子面臨的風險時,並沒有提到身故風險。因為人們有一個普遍認識:如果孩子身故,不管給父母賠償多少錢,都沒有意義。所以,包含身故責任的意外險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內。市面上針對個人消費者的意外險,幾乎都包含身故責任,這是產品設計的客觀要求。對此可以這樣理解:我們只是看上了意外險裡的意外醫療責任。但如果你為孩子購買了專門保障身故的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就令人費解了。

有些保險公司會把多個產品打包銷售,並配上一個像“福氣寶貝”之類的喜慶名字,其中就包含定期壽險或者終身壽險。後者尤其值得注意,保費不低且沒有意義,你可千萬別被這種一攬子的銷售方案騙了。

政府嚴格限制未成年人身故可獲得的賠償金額。即使父母從幾十家保險公司給孩子買了幾十份壽險、意外險,一旦孩子身故,獲得的賠償都不能超過特定限額。

10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的身故賠償限額是20萬元。10~18歲的未成年人,身故賠償限額是50萬元(注意:航空意外、自然災害意外不受此規定限制)。

除意義不大的身故責任外,為孩子購買教育金、養老金,優先級也不高。因為不管是教育金還是養老金,其本質都是年金保險(有些屬於萬能險範疇):一筆享受複利的長期投資。這個複利一般維持在4%~5%,基本上相當於通脹率。

同樣為人父母,我非常理解每一位家長希望為孩子攢錢、留錢的迫切心態。但攢錢有個前提:先把孩子的疾病風險處理好。攢錢還應講究方法,不分青紅皂白地把大多數存款投入到孩子的教育金上,只看重穩定性而忽視收益率和流動性,也不是合理、科學的投資理念。當然,如果你確實閒錢多,預算十分充裕,配置點兒年金保險也未嘗不可,就當進行多元化投資了。

孩子真正需要的商業保險其實只有三款:重大疾病險、意外險、高額住院醫療險。

配置全這三類保險,你就已經比大多數父母都靠譜了。如果還有預算,則可以考慮門診醫療險或者高端醫療險,後者對於生活在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大城市的中產階級來說尤其值得關注。因為大多數時候真正讓人煩心的不是小孩子的頭疼腦熱,而是在公立醫院就診的糟糕體驗。這類問題就得讓高端醫療險來解決了。

重疾險、意外險、高額住院醫療險,這三類產品不會因為保障對象是孩子,就有什麼不同。產品都一樣,邏輯也大多類似。其中唯一需要額外強調的是重疾險。

關於孩子的重疾險

請記住一個事實:少兒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非常低。這直接決定了兒童重疾險的價格十分便宜。因此,為孩子配置重疾險,一定要抓住價格優勢,儘可能提高保額,拉長期限。都是100萬元的終身重疾險保額,30多歲男性的購買價格,可以達到小孩子的兩倍多。

由於重疾險容易理解,受認可度高,所以家長往往會將其作為為孩子配置保險的重要切入點。但卻容易引發這類問題:重疾險只是個由頭,最後家長髮現自己購買了一個保險大禮包。可是仔細一看,大禮包裡的重疾險保額只有10萬元或20萬元,花了那麼多錢,卻沒用對地方。

我見過的最過分的做法是,要求家長必須先為孩子購買一份終身壽險(主險),才能購買重疾險。打著重疾險的名號賣一大堆其他保險,這樣的行為是消費者不歡迎的。

有人兜售大禮包試圖賺更多的錢,有人卻打著“最便宜”的旗號銷售產品,後者實際上也有一些問題,比如互聯網保險公司。

互聯網保險公司有一個常見策略:先說服消費者購買客單價低的產品,待客戶形成黏性後,再推薦價格更高的產品。當他們把這個策略帶到重疾險領域的時候,就衍生出了一類產品:只保20年或30年的兒童重疾險。這類產品便宜且真實。為一個6歲男孩購買保額為50萬元的重疾險,20年繳費,每年的保費只要四五百元。

價格如此低的原因除了剛才說到的“兒童罹患重疾的概率很低”以外,還在於期限。18歲以下的被保險人20年或30年後至多才40多歲,正處於重疾高發的年齡段之前。

這類產品的設計較為合理,其定位應該是真正的長期重疾險的有力補充。30年的保障期意味著待該產品到期時,三四十歲的中年人需要重新購買重疾險,但他們有可能會因為健康告知問題而遇上麻煩,那時如果真的斷保,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對已經為孩子購買了保到70歲或者終身重疾險的父母來說,可以再額外購買一份這類產品,以提升未來30年的保額。

孩子最好的保險是父母

大家在給孩子配置保險時,千萬別忘了一個道理:父母自身的健康以及穩定、持續的賺錢能力,是孩子最重要的保險。

我們平時應堅持鍛鍊、健康飲食,避免工作壓力過大導致的潛在健康問題。除此之外,我們還應為自己做好保險規劃。

當上父母后,你為孩子配置了全面的保險產品,自己卻處於裸奔狀態,這是十分不可取的。爸媽這兩臺“印鈔機”正常運轉,是對孩子負責的重要體現。

最後,我總結一下為孩子配置保險的幾個關鍵點。

1.作為父母,先把自己的保險配置好,因為你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險”;

2.在購買任何商業保險之前,先為孩子辦理好當地的少兒醫保,這是政府給予的福利,一定要充分利用;

3.結合自身預算,首先配置高保額的重大疾病險和住院醫療險,其他的保險則量力購買。


悠芽財經


一、給孩子買什麼保險?

給孩子買保險,建議先購買少兒醫保,這是最基礎的保障。

醫保是國家普惠性、互助性的福利,相對商業醫療保險來講,有三大優勢:可帶病投保、保證續保、長期有效。

給孩子買商業保險,一般情況,孩子出生28天以上就可以買了,孩子需要重點關注的險種是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


1、意外險:孩子一般比較調皮,摔傷、燙傷、觸電等情況很容易發生,所以一份兒童意外險是非常有必要的。

保障範圍是意外身故/傷殘和意外醫療,如果出險,可針對意外醫療費用進行報銷或者針對意外身故/傷殘補償一筆賠償金;

2、重疾險:主要為了防範孩子得了大病,給家庭帶來的經濟損失,而且至少還需要有一個大人照顧,大人的收入也會有影響。

保障範圍是重大疾病,如果出險,一次性給付賠償金額以供被保險人彌補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等;


3、醫療險:有醫保作為前提,醫療險可以作為補充。保障範圍是疾病醫療和意外醫療,如果出險,會根據合同規定報銷醫療費用;

4、壽險一般是給家庭經濟支柱配置,預防大人不幸身故,可以留一筆錢繼續照顧家裡的小孩和老人,而對孩子來說,壽險並不是必須購買的。

5、教育金:保障作用較低,做好基礎保障的前提下,預算充足可以考慮購買理財險,給孩子備好教育金、婚嫁金、創業金等。

以上是比較合理的給孩子買保險的基本介紹,建議各位父母給孩子買保險要組合購買,保障更全面,當然,最終買什麼也要看自身的實際需求,想轉移哪方面的風險,就購買相對應的保險。

二、給孩子買保險的一些建議

1、意外險

給未成年孩子購買保險的身故責任的保額,根據保監發〔2015〕90號規定,父母作為投保人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人身保險, 0 - 9 歲,身故賠付不能超過 20 萬;10 - 17 歲,身故賠付不能超過 50 萬。



不過,這個規定只是規定未成年的孩子身故責任的給付保險金額不能超過20萬/50萬,沒有規定購買保險的總保額的限制。

舉個例子,給未成年孩子購買意外險,保額100萬,如果孩子意外身故,最高賠付保險金20萬/50萬,合同終止;如果發生意外事故導致殘疾,殘疾鑑定為 4 級傷殘,那麼可以獲得 70% 保額的賠付,也就是可以獲得 70 萬的賠償。

所以給孩子買意外險,看您注重身故還是傷殘,如果注重身故責任,那就可以購買保額為20萬/50萬的意外險即可,如果注重殘疾責任,建議保額儘量高一些。

另外,給孩子買意外險也應該注重意外醫療保障,儘量選擇意外醫療覆蓋社保外費用的、一年期的綜合意外險。

2、重疾險

給孩子買重疾險,就一定要關注重疾險產品知否包含兒童高發特定疾病,如圖:

包含身故責任的重疾險,雖然也要受保監發〔2015〕90號規定的限制,但是建議給孩子買重疾險設定保額50萬以上(如果罹患合同約定的重大疾病且符合理賠條件,可以一次性獲得50萬的賠償金),跟大人買重疾險設定保額不同,給孩子買重疾險保費要便宜很多,並且重疾險的保障重點是重大疾病,不是身故責任。

不建議購買萬能險附加重疾險或返還型重疾險,建議單獨購買。

3、醫療險

給孩子買醫療險,建議各位父母重點關注高保額、保證續保的住院醫療險,特點是高保額高免賠,一般保額都在幾百萬。這類保險一般存在5000--10000元的免賠額,價格不貴。

0-4歲的孩子購買稍貴,5歲以上的孩子購買比較便宜。

如果預算充足,可以考慮給孩子購買中高端醫療保險,有更好的醫療條件!

三、保險服務問題

提醒題主,買保險,再一個需要考慮的就是保險服務方面,買對保險是一方面,能夠順利得到理賠也非常重要(如果遇到不合理的拒賠,代理人只能按照公司決定執行,沒辦法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建議題主瞭解一下保險經紀人,可以提供投保前諮詢、結合詳細情況選定適合的方案、協助投保、保全、代辦理賠、保單整理、保單檢視等一站式服務。

而且保險產品非常豐富,保險經紀公司和市面上大部分保險公司有合作,可以根據客戶的具體需要制定適合的保險方案,真正做到省時、省力、省錢、省心。


如果遇到不合理的拒賠,產生糾紛,保險經紀人可以站在客戶的角度,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為客戶爭取最大利益。

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到題主,如有其他疑問,可在評論區留言!


光輝說險


給少兒買保險,其實是由大人來做決定的,這必然就牽扯到大人。因此,在回覆所有類似這樣的諮詢和問題時,我的建議都是大人首先要買保險,因為大人才是孩子的保險,切不可本末倒置。至於具體怎麼給孩子投保,可以簡單參考如下步驟:

  1. 少兒醫保。少兒醫保即所謂少兒社保,屬於城鄉居民醫保範疇,包括門診和住院費用的報銷,各地區報銷比例和繳費標準都存在差異。一般只能在戶籍所在地參保。這屬於國家福利,屬於基礎性保險,即使不投保商業保險,也要購買醫保。

  2. 商業住院醫療保險。由於孩子的免疫系統還不健全,抵抗力比較低,容易生病,而少兒醫保也不是全額報銷,所以補充一份商業住院醫療保險很有必要。這種可以單獨投保諸如百萬醫療險之類的普惠型險種,也可以選擇專業少兒醫療險。

  3. 意外險。隨著孩子日趨長大,活潑好動是孩子天性,但是孩子又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很容易遭受意外傷害,磕磕碰碰在所難免,燙傷、被寵物咬傷都不鮮見。據統計,中國兒童一半都遭受過意外傷害。因此,補充意外險附帶意外醫療險就很有必要了,不僅意外門診有得報,意外住院也有得賠。上學的孩子,一般可以投保學平險,既包含意外險,也包含住院險。

  4. 重疾險。本身孩童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就不強,加上現代社會的各種汙染,導致兒童罹患重疾的概率也有所增加。對經濟預算較為寬裕的家庭而言,投保重疾險保障就更為全面了。

  5. 壽險。由於考慮到道德風險,目前國內將10歲以下的孩童的壽險保額限制為20萬,10歲以上的限定為50萬,因此,如果有這方面考量的父母,也是可以投保壽險來完善保障結構的。事實上,很多險種組合要求以壽險為主險附加其他健康險來投保的。而教育金類的年金險也是壽險品種之一。

當然,這種介紹也只能讓大家瞭解一些皮毛,由於保險的專業性較強,建議還是找一個資深點的保險代理人或經紀人好好規劃一下,最好是和家庭整體保險規劃一起統籌考慮。

獨孤求白先森


少兒買保險,請注意以下購買順序。

1.少兒醫保,這個必須買的,商業保險的理賠也要在醫保賠付後賠付,如果沒有少兒醫保,商業保險基本上只能按6成的額度賠付。

2.小孩比較頑皮,建議配置一份意外險。

3.百萬醫療,雖然小孩患重病的概率不高,但是以防萬一,百萬醫療很多都可以報銷社保外用藥以及進口藥,比如平安的e生保等。

4.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購買重疾保險,重疾是確診賠付固定金額,這筆費用可以改善營養等。

5.如果需要抵制通貨膨脹,可以給小孩買一些教育金產品,收益率跟理財產品差不多。




小冷看市


1.健康醫療險——保障型兒童險

重大疾病險投保年齡越小保費越便宜。過去許多公司規定18歲以上才能購買重大疾病險,現在小孩出生滿30天就可以購買。保費便宜,保障高,無返還。

2.兒童意外傷害險

寶寶天生好動、磕磕碰碰在所難免,意外醫療一般涵蓋意外門診的責任,免賠額低(有些險種沒有免賠額)報銷比例較高。

教育金怎麼規劃?

1.財商教育

從小給予寶寶一個理財的觀念,為寶寶樹立一個遠大的志向,同時讓寶寶明白人生需要規劃、需要儲蓄,高財商、高情商遠勝於高智商。

2.強制儲蓄

為寶寶上大學時強制儲蓄一筆基金,不至於平常把錢花了,到上學時一次性拿大筆資金壓力會很大。

3.專款專用

人都是有弱點的,往往也是根據儲蓄多少來決定消費的多少的,像銀行或餘額寶這種比較靈活的存錢方式是很難存下錢的。

4.資產鎖定

以家庭的弱勢群體為投保人,寶寶為被保險人,一旦有婚姻風險,該筆資產不容易被分割。


靜靜地贏


現在醫療費確實可以一病回到解放前,所以為了防止患重疾時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最重要的是能及時得到救治,建議購買重疾險。

醫療險因人而異吧,消費型的,小病小災可以報銷,要是不差小錢,又嫌理賠麻煩,那就算了吧!教育儲蓄主要功能就是強制存錢,自己看個人情況吧!


夏季161706959


少兒保險購買一般偏重幾個方面:

1、醫療險,孩子的免疫力相對弱一些,容易生病,所以醫療險是必不可少的,這是為萬一的情況用於支隊給醫院的錢;

2、意外險,孩子比較好動,但是自我保護意識欠缺,容易受傷,所以意外及意外醫療需要配置;

3、重疾險,孩子處於生長期,但是由於免疫能力的關係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比較大,而且重疾的開銷特別大,建議配置;

4、教育金,這個是一定要面對的問題,越早準備壓力越輕,建議配置。

其他方面的保險需要根據家庭的財富管理目標和財力來決定。


郭慶貴


一社保,二商業少兒醫療險,三少兒重疾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