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柔弱與剛強——《向日葵》


生命的柔弱與剛強——《向日葵》

陳鈺銘是個熱衷於寫生的藝術家,幾十年來,他沿著黃河古道一路畫下來。山西、陝西、內蒙三省交界的土塬溝壑,都留下了他的腳印和汗水。那裡的每一片熱土,每一條道道坎坎,甚至每一座山的肌理和走向,他都瞭如指掌。當地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內涵,已經深深滲入到了他的藝術創作裡。在長期的寫生經歷中,他積累了無數創作素材,繼而創作出一幅幅震撼人心的作品。但是陳鈺銘並不滿足於既有成就,他一直在努力超越自己。正如他自己所說 :“藝術家必須不斷創新,不但不能重複別人,而且不能重複自己,在藝術家眼裡,已經存在的作品,不論是別人的還是自己的,都是舊的。新奇又絕非‘荒誕怪異’,而須‘新而妥,奇而確’,符合‘人情物理’。”陳鈺銘認為,只有不斷地超越自己,藝術領域裡才有“新鮮空氣”。

《向日葵》無疑是軍事題材創作裡的一縷“新鮮空氣”。這幅作品與傳統軍事題材單純的嚴肅活潑完全不同,而是一反常規,通過對幾種形象的鮮明對比,來拷問生命的意義。整個畫面非常淳樸、平實,卻處處洋溢著激情。濃密的向日葵林裡,飽滿的果實壓彎了枯萎的枝葉,女兵們瀟灑飄逸的身姿與老嫗歷經滄桑的笑容形影相映。

生命的柔弱與剛強——《向日葵》

蒼茫的暮色透過殘敗的枝葉,在她們身上灑下點點的斑痕,形成一幅婉約動人的圖景。畫家以匠心獨具的藝術慧眼,去表現前人很少入畫的題材,從而營造出一種新穎的視覺觀感。鮮明的時代情感和全新的審美意境,是這幅作品最大的亮點。

為什麼要以凋零的向日葵為背景呢?這其中有著畫家的一段奇遇。當年他在部隊寫生的時候,有一天看到高原上成片的向日葵在陽光下蓬勃綻放,就很想把眼前的盎然景象描繪下來,但由於時間關係,就把畫向日葵的事情放到了明天。誰知轉天一大早,他再去向日葵地的時候,昨日挺拔昂揚的向日葵不見了,一夜的風霜換來的是滿目的殘敗凋零,黑壓壓地暴露在遼闊的黃土高原上,呈現一派枯寂蕭條的生命景觀。這種由特殊氣候帶來的巨大反差,在陳鈺銘的心中引起了強烈的震撼,不由得產生了有關生命意識的諸多感喟。於是誕生了一組枯萎向日葵下的人物形象,表達了畫家內心對生命的追問與感懷。

畫面上的很多元素都充滿了矛盾感,向日葵的枝葉已經枯萎了,但沉甸甸的果實卻預示著新生命的孕育 ;安詳地坐在向日葵林裡的老婦人,已經走進了生命的尾聲,她的生命力似乎已經耗盡了,正如慢慢枯萎的向日葵,但她身邊的三個女兵卻各個風華正茂,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在這幅作品裡,畫家把這幾種充滿矛盾與糾葛的形象並列排放,突出了生命的蓬勃和衰敗這一深刻主題,從而給人帶來強大的視覺衝擊和心靈震憾。這幅作品的現實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一般軍事題材的範疇。陳鈺銘在創作主題上一直非常關注民生,他懷著深切的憂患意識,對人性作著深刻的探索。這幅作品正是在這種探索和追問中,所創作出來的一朵奇葩。

生命的柔弱與剛強——《向日葵》

這幅作品尺寸並不大,構圖和造形也很樸實,但卻有一種極富穿透力的情感力度。雖然反映的是軍人生活的軍事題材,卻有著深遠的超現實意義,以及對生命意識的思考。在這幅作品裡,陳鈺銘對生命主題的思考深刻而透徹,這和畫家對中國傳統文化、古典哲學的充分認識密不可分。他從生命意識的角度重新審視人、認識人,從而發掘出生命自身的活力與內涵,張揚出人的生命精神。

在這幅作品裡,畫家所描繪的首先是一種自然生命。所謂自然生命,是指生命的物質形態而言,是剔除了精神性和社會性的一種純粹的生命形態。無論是年近古稀的老人,還是朝氣勃勃的年輕人,甚至那些正在枯萎卻碩果累累的向日葵,都是如此。向日葵無慾無求,自得自足,代表著生命最原初的現實形態。人的自然生命也是如此,它所要求的是人的自然屬性和自然慾望的基本滿足,從不奢求過分的慾望,處於一種本真狀態。

生命的柔弱與剛強——《向日葵》

人的自然生命是非常脆弱的。正如老子所說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弱處上。”可以說,柔弱是自然生命的基本特徵。在自然界中,柔弱是生命力的象徵,剛強則是死亡的先兆,柔弱能夠戰勝剛強。老子指出,天下最柔弱的莫過於水了!正因為如此,對自然生命的守護,必須堅守“柔弱處上”這一生命原則,保持了生命的這份柔弱,也就保持了生命的這份活力。最好是讓生命迴歸到生命的最原初、最柔弱的狀態——無智無慾的“嬰兒”狀態,生命保持其原初的質樸與本真,而不要為外界的各種慾望所戕害。

陳鈺銘的《向日葵》所要表達的,也正是這樣一種精神訴求。重新審視生命的柔弱與剛強,迴歸生命的本真狀態,這是畫家創作的初衷,也代表著他多年來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多年來,畫家在創作主題的選擇上總是與生命意識互為表現,相得益彰。他對生命意義的思索,始終圍繞著黃河兩岸的黃土地以及生活在那裡的老百姓,這是他始終不渝的追求。與其他現實主義畫家不同的是,陳鈺銘以悲劇的情懷昇華了自己作品中的精神表現成分,並最終脫離了文學性敘述與情景再現的簡單把握,而將那些形象表現為歲月滄桑但卻生生不息的生命過程。在畫家筆下,不同的人物形象已經形成了生命主題的符號,瀰漫著東方古老民族特有的文化氛圍。

生命的柔弱與剛強——《向日葵》

陳鈺銘近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