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不少人說有錢莫借人,借人得罪人,你認同嗎?

三友話三農


認同!相當的認同!去要賬的時候,那一家子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樣子,就會讓你覺得你當初給他借錢自己就是個大傻逼!


綠茶84595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們這裡流傳這樣一句話:不借恨一時,借了恨一世。這話千真萬確!

01年秋季的一天,與我從小玩到大的鄰居突然開口借我三千元,說是在縣城買房,看在多年鄰居加同學的份上,我借給了他。第二年我在村裡建新房,就去他家追帳,可是他東一句西一句,好像是推遲還錢的意思。後來,我房子建好了,他不但沒還錢,還隔三差五到我家喝酒,但從來沒提錢的事。突然有一天晚上喝多了,他酒醉吐真言:兄弟,我命苦呀!臭婆娘在縣城打麻將出事了,去年借你的錢是拿去給她“填坑"的。說完還眼淚汪汪說改天給我還上。誰知一過就近20年!有良心的條友們,你們幫我預測一下,我這三千塊錢能要回來嗎?而且,我已03年舉家遷到外省某生,託家裡弟弟幫忙追債,搞得現在他和我弟弟家都成了仇人!

個人認為,錢這東西好花不好找,有錢借給人,必須三思而後行。最後請大家記住古訓:借錢是朋友,還錢是敵人。別說農村人,城裡人也要記住!



椰島農事


在農村,有錢莫借人,借錢得罪人,還是基本認同的。隨著年齡的增加,我是越來越認同了。我是深有感觸的。

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我們那農村,還是比較傳統的,隔壁鄰居你幫我,我幫你,是非常正常的,爺爺從小教導我們:居家過日子,家家都有為難的時候,別人遇到困難,能幫要盡力幫,有錢幫錢,無錢出力。那時雖然大家都困難,但基本還是隻要開口,多少都能借到一些錢,借東西更是常事。大家都遵循好借好還,再借不難的原則。

後來慢慢地出現了一些分化,一些人經商做生意或打工或種莊稼賺到了錢,大家都想發財做買賣或出門打工謀生,身上又沒有錢,就到處借,我當時還算有固定收入,只要人家找上門,多少都借點給人家,可能是生意不好做,剛開始還有人按期歸還,後來就只借不還。我的原則是:只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一次借了不還,二次就少借點,笫三次就堅決不借。慢慢地發現還是不行,又改成笫一次不按時還,就不借第二次。

自已也曾經歷過急需用錢的時候,借了一圈幾乎借不到多少,後來就明白了,大家的信用都在下降,也就不開口了。關係實在好的開了口,就根據自已的能力,以借的名義給人家算了,打算借就要做好要不回來的準備。

於是乎,借錢的人也的確少了,可確實得罪了不少人,也顧不了許多了,大家都不寬裕。要是有下面照片上那麼多錢可能會好點!誠信建設,有待加強!


譚成年往事ABC


有這種情況,但並不完全認同。去年春天,妻的堂姐來到我家,我正好也在。問我們家裡可有點錢,我感慨這可憐的女人,就問需多少,一千五百元就可以。我說,給你兩千吧!她說,也好!走後,老婆就埋怨:還有你這樣的憨種!我說,一個可憐的人,人家也說工資發了就還咱。後來,也沒按期還回,還聽大姨子說已經借了她家好幾次,一兩萬的錢了。也一直沒還。我妻又一番怨言。我說,那可是你的親人哪,還不都是你的面子?說歸說,也無可奈何了,一點小錢,對於農民,雖艱難所得,權作慈善吧!愛還不還,反正絕不去要。不成想,今年還真還回來了。所以,我還是固執地認為,人還是不要過於的奸吧!當然,必要的防人之心,也是不可缺少的。


抬頭笑看風吹雨


同意。有三個舅一個姨,十幾年前,大舅的孩子娶媳婦沒錢,在我這說借錢,拿了三萬。二舅的孩子沒多久來借錢說做買賣,拿了一萬五。再後來三舅的孩子也來了,找個什麼理由我忘了拿錢,我就問他為什麼都來借錢,他說不借白不借。我當時快氣暈了,我也不是印錢的沒借。他回去逢人便說我忘本了,我姨的孩子直接質問我,是六親不認。到現在錢也不還,也不來往,所以不借錢得罪一個,借一個就全得罪。


碎嘴頑童


認同,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借出去的是感情,要回來的是仇人。我給我哥從銀行貸了四十萬,他說他還息,結果他又借給了別人,別人不還,銀行將我起訴了,現在我卻成了老賴,自己什麼事也做不成了,所以千萬別幫忙借錯。


631651000145


非常認同,現在借錢難,要賬更難。我家賣酒的,老公的舅舅女兒結婚辦酒在我家拿了幾千塊錢的酒,兩年多了也不給錢,老公臉皮子薄,不好意思問他要,婆婆提過一次,他還挺生氣的說過幾天給,說我婆婆說話氣人,結果還不是拖著不給。關鍵人家過得特別瀟灑,天天這裡玩那裡玩,前段時間賣了一個門面也不給錢。只要在家就坐麻將館打麻將。他就是那種欠錢不還的老賴。借他兒子老丈人的錢做生意,賺了錢不還賬買臺車到處瀟灑,今年他兒子把車給他開走了不還他了。去年有一天晚上有幾個男的去砸他家門逼他還錢,五百塊欠人家幾年,人家老婆在醫院住院打電話說給也不給,把人逼急了去他家鬧,左鄰又舍都看著也不嫌丟人。


一遨姚


在農村,不少人說有錢莫借人,借人得罪人,你認同嗎?這問題要一分為二來看待,有些人還就是借錢不還。有的人在借錢後,人家借給你錢的人都不急,反而是借錢人心裡感到不安,就想著快些還錢,那樣心裡也踏實了。

為什麼說有錢不借人,借人得罪人呢?我想可能是借錢人也是真的沒錢還,要錢的再要的急,這樣反而就得罪了。



就拿我個人來做例子說一下吧!那是在八十年代,農村人誰家也不好過,家裡有幾百塊錢就算好過的人家了。當時我們一個村的人來到我家,我還感到很詫異,因為這人平時我們都沒什麼交往,也就是一個村的熟悉而已。

他到我家坐下後,說話吞吞吐吐的,臉還憋的通紅。經過我反覆問他有什麼事,他才說是想借錢,也借不多一百塊錢就行。我也感到人家可能真是給難住了,要不也不會來找我借錢的。我就拿了一百塊錢給他,他出門時一再保證有錢就先還給我,當時我也沒在意。



誰知這借出去了一年多也沒見這人來過我家。我奶奶就去他家要,這人告訴我奶奶說,要錢沒有,要不你家來我這磨面,借你家錢加工費給減吧!這人是開一間磨面房,給村裡人磨面的,沒辦法我奶奶磨面時就去他家,磨一次給扣一次錢,我也不知道磨了多少次,人家說一百塊錢給扣完了,這才算還清了。後來這人見我也不搭理我了,為了一百塊錢我感覺還得罪他了。

農村還有句老話說得好,“親戚不交財,交財兩不來”。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村有一家,就是他親戚來他家借了一萬塊錢,當時借錢時說的花不了多少時間,很快就會還的。誰知道好幾年過去了也沒見他家親戚來還錢的,這時我村這家也準備建廠子,就去他親戚家想要回來那一萬塊錢。



我村這人去他親戚家也不好意思開口,就說我想開一個廠子,你家要有錢我先拿一些。他親戚當時就拿給他兩萬,我村這人還意想不到他親戚這麼痛快,拿錢就回來了。到家想到不對勁了,他親戚怎麼沒說還他的那一萬呢?

後來兩家還真鬧矛盾了,他親戚說那一萬塊錢早還了,你借我兩萬塊錢時怎麼不說呢!我村這人說你傢什麼時候還了,我去你家借錢是想讓你說出來,這樣大家都不至於尷尬。後來還經過中間調解人給調解,錢是兩清了,兩家反倒還鬧成了仇人。



為什麼我說這問題要一分為二來看待呢?我再舉一個例子。

我老婆是姊妹六個,到現在都來往很親切。那時我家兒子要結婚了,我孩子的幾個姨就陸續來我家了,有的拿出來一萬塊錢的,有的拿兩萬塊錢的,就是怕事情鬧大了花錢多了,到時就為難了。

我當時也是看著誰家也要花錢的,就讓他姨有的拿回去了,有的我就留下了,也是為了以防萬一。這樣等兒子結婚以後,也沒花姐幾個的錢,我就都還給人家了。這樣姊妹幾個互相幫助,誰家有困難一起解決,有錢了就緊著去還,到現在姊妹幾個都沒紅過臉。



在農村還有句老話“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人人都按這個道理去辦事,我想去誰家借錢也會借給的。畢竟農村還有句老話“人心都是肉長得”,不是嗎?


新樂老杜


做人是有來有去,道義上講,論幫得幫。可我也碰到過一個人,這人是諸暨大侶酈村的,二十六七年前,他在諸暨啤酒廠供銷科上班,我那時在自己村開了一個小店,經常去啤酒廠進啤酒,認識了,後來他說有點困難,我這裡惜去壹千元錢,那時我自己並不富餘,借給他真的是好心幫他。後來知道他是辦廠寬了本,因此我一直都不放在心上的,直到2017年,我碰到另外一個朋友說,他房子拆遷了,拆遷費好幾百萬,可他從來也沒消息,有一天在他村口碰到,問他這錢,他要懶賬了。

碰到過這種人,現在叫我怎麼說呢?我在困難的時候也有好多朋友幫過我,我想,做人總要有人情味,不然是對不起自己。


衡266521271


說真的,錢一般情況下不能外借,借錢時感覺很好,往往還錢難度就大了,講我親身經歷:09年春節前夕,我有一張支票218000元,當時與一公司有業務關係,感覺不錯,主動借給他用了一年,第二年又借給他20萬,就這20萬一去沒影了,2014年初他答應10月1日給錢,可到了10月1日他公司搬遷無影無蹤,坑去我十幾萬元,鐵的教訓。如今人信譽度大打折扣,外借錢一定慎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