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投資一百多萬的培訓學校,一直開不了門,怎麼辦,愁啊?

生活在焦作


大不了就是損失一個月的房租人工費,不過可能春季招生也over了,損失不止一個月。估計你幾年之內翻不了身,回不了本。運氣不好。


懶得起名懶得起名


您好,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我弟媳就在鄭州某家培訓機構上班,老家有個鄰居大學畢業後留在浙江做培訓機構好幾年,經過仔細詢問,二人給出以下建議。

1.堅持就是勝利。如果你是年前投資的,說明做的時間不長,肯定沒有回本,培訓機構前景不錯,我老家鄰居就有做的,這幾年的收入還是相當可以的。由於疫情影響,招生和培訓都受到了嚴重影響,但是你既然選擇了這一行,肯定也做了調研,還是要堅持一下,否則豈不血本無歸,疫情會過去的,風雨之後見彩虹,可以說還沒到止損的時候。

2.開展網上教學。我弟媳婦就是在鄭州一家培訓機構上班,寒假期間預計有500人要參加培訓,結果因為武漢肺炎他們就改為了網上教學,並且降低了收費。雖然部分學生退費,但是大部分學生和家長表示理解,沒有導致生源大面積流失,這樣可以維持生源,就是收入低了好多。

3.聽從國家安排。各省都下了相關通知,為了防控武漢肺炎,禁止開展線下教學和培訓活動,我們要堅決聽從國家安排,堅決不能有僥倖心理,線下教學風險太大,有可能被罰款和吊銷營業執照。不添亂就是做貢獻,只有早日消滅武漢肺炎,才能早日開門營業。

4.做好開業規劃。由於受到武漢肺炎影響,以前的工作安排和計劃已經被打亂,雖然目前疫情還比較嚴重,但是也要做好開業規劃和安排,確保疫情解除後能夠使業務快速走上正軌,早日實現盈利和業務的發展壯大。




大城小農


我是去年四月開始和朋友合夥弄培訓機構,中間好多事情,沒辦法說,只能說缺乏信任了,10月份我退出了,說好的半年後把我投資的錢還給我也就是五月份,但是這疫情,真的沒辦法說,估計我的錢是收不回來了,還好我虧了不到十個貨,10月份出來了起碼止損了,和我合作的那個人現在不知道怎麼樣了,起碼一個月一萬的房租得認了吧,以後還是不能和人合夥做生意了,人心難測。


落後的鼓手


今年整個行業都受到重創。寒假本來是僅次於暑假的重要營收季,但很多機構,特別一些中小培訓機構,在這個寒假,幾乎顆粒無收。

年前開課得比較早的,算運氣好,收取到了一部分費用。但家長也在要求退費。機構現在兩難。退費的話,其實大部分成本已經支出了。除了教師的課時費可以商量,宣傳、房租、招生等,都是硬性支出。如果退費給家長,這部分就是淨虧損。

如果不退費,跟家長協商轉線上課怎麼樣呢?線上課需要軟硬件作為支撐,大機構有這樣的實力,中小機構根本做不到,而且家長也不信任。

我有一個朋友就是做這行的,前不久他訴說了自己的困境。

今年是鐵定要虧損了。年前收取的一部分學費,現在退了約三分之一。其餘的正在做工作,勸說家長轉線上課。這個線上課,他自己也做不了,而是跟某線上平臺談合作,將手頭上的客戶打包轉過去,這樣可以減少一些損失。

目前還看不清形勢,到底什麼時候能開課,心裡沒底。到時候就算可以開課,估計各方面的要求會變得很嚴格。像教室消毒、衛生、安全等,肯定跟以前不一樣。這些都會增加開支。

家長的心態也變化了。以前,對培訓機構,還是有些家長是信任的。但這次居家學習,大部分家長對補課,特別是線上課,有了切實的體驗,知道其實效果完全達不到預期。

有個親戚的孩子,以前每年寒假都要參加培訓機構補課,今年碰到特殊情況,家長擔心孩子成績下降,學校還沒組織網上開課之前,已經給孩子報了某機構的線上課。

不久學校的課也開始了,家長每天陪著上課,漸漸就發現了線上課的缺點。缺乏沉浸感,缺乏有效互動,孩子興趣不大,上課的時候,也心不在焉。家長覺得這錢花得不值。她說,以後不會再給孩子買線上課了。

一位做藝考培訓的朋友比較幸運。他說,這次也將線下課轉成了線上課。因為是一對一,而且藝考生跟中小學生不一樣,學習主動性強,所以線下課與線上課差別不大。最重要的是,這個行業的培訓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整體上來看,這次疫情對他衝擊不大。

從整個行業來講,教育培訓因為投資大、競爭激烈、成本高企,早已不是暴利行業。題主投資一百多萬開培訓學校,不知是自建品牌,還是加盟大機構。如果是前者,確實存在很大變數。如果是後者,挺過這一段艱難時期,到四月份以後,情況會逐步好轉。

不過還沒開門,沒有人力成本,只有資金成本和房租壓力,也不需要太擔心。現在全社會所有行業,誰不是這樣?即使是行政事業單位這種旱澇保收的行業,今年大概率上也不會漲薪(有政策刺激經濟的情況下,不漲薪其實就是降薪)。所謂共渡時艱吧,也不要太難過。

因為培訓機構還沒開門,所以有一個優勢就是,可以根據市場的變化轉型。具體轉做什麼,就要看行業風向了,現在很難判斷。

其實教育培訓這個行業,只適合大機構和特別小的機構。大機構有品牌優勢,質量和服務也跟得上,走的也是較高端路線,整個收益率還可以。幾個人合夥的小機構呢,自己就是教師,租的房子也便宜,成本好控制,虧損的風險不大。如果不是小機構成熟以後的擴張,貿然殺進這個行業,可能很快就會慘淡收場。


毫米


一百多萬投資真不小,一般十幾萬二十萬就夠了,等回收資本了在逐步投資,步子大了扯著蛋,一百多萬投資都幹啥了?幾百平啊


劉峰


有一句話,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這個確實讓人同情。在這次疫情中,培訓機構是很受影響的一個行業。


曾經有個段子說,新冠幹了很多以往很多人想幹而幹不成的事,比如培訓機構。教育部想讓培訓機構關門,查了一次又一次,就是關不了。這次新冠所有的培訓機構都歇菜,線下培訓一律停止,只能網上授課。

對於你這種情況,不知道有沒有線上授課,如果有的話,還湊合,能有一點收入。如沒有線上,只有線下,那隻能苦熬。


培訓學校主要是場地費,不知道房東能否減免一點租金,如果能爭取一點,那會稍微好一些。也不知道你這資金投入有沒有貸款,貸款的話稍微討厭一些,自有資金就會好一點。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疫情的發展已經越來越平穩,除了湖北,其他地區都14連降了。我估計3月份慢慢能恢復正常。對於國家來說,一個國家停擺幾個月,也是受不了的。這麼多人的吃喝拉撒都需要產出才行。

我認為學生的培訓市場還是有前景的,熬過這段時間就好了。再忍忍吧,也許再過一個月就好了。趁這個月,你也可以先做點基礎工作,關於教材、培訓內容的設計,老師的配備,今後網絡教學等內容。


辦公司都是九死一生的事情,經常會遇到各種困難,熬過去就好了。


祝福!


五道口的顏學姐


咱們面臨一樣的困境,我是做藝術類培訓。

我們目前把所有線下授課的內容,更改為線上免費內容。

工作前提:各認課老師,錄製教學視頻。

並根據以下內容進行工作。

1、教務老師負責管理各科目老師的的教學內容審核。

2、線下正常課的時間進行網絡授課。如週六下午2點。

3、安排老師在家視頻備課。錄製視頻,微信群傳送家長。

4、利用網絡直播平臺,分享公益內容。互動,抓家長粘性,(隨機視頻抽查授課內容,指導,並積分制給予獎勵)

5、所有的視頻工作會議,老師備課,網絡課程授課前的準備工作全部用視頻進行記錄。並進行彙總,進行記錄。

6、佈置作業,並電話回訪。增加和家長溝通機會。


素質類教育工作者胖墩


一百多萬,可不是個小數目啊,作為投資者,心裡肯定很痛苦!

一百多萬,可以投資一個500平以上的培訓機構了,規模還算可以。

但遇到這種不可抗力,運氣確實不好!

除去第一個月的房租、水電費及老師工資外,如果你手上沒有幾十萬結餘,很難維持下去……

老穆認為,此次疫情對於培訓機構而言,確實是個不小的考驗,尤其是對以下幾類機構,是個不小的挑戰!

【1】沒有生源的培訓機構。

沒有生源,也就失去了“活力”,倘若後期資金跟不上,房租和工資就有可能壓垮培訓機構。

【2】不會網絡授課的培訓機構。

新東方、學而思等具有眾多老學員的大型機構,他們不怕倒閉。

反倒是沒有教學經驗,不會上網課的小型機構,很有可能倒閉。

【3】網上教學體驗度差的培訓機構。

對美術、舞蹈等藝術類的培訓機構,更是“雪上加霜”,因為線上教學的體驗根本無法與線下比。

家長之所以報名,就是希望孩子有老師手把手教,一旦轉到線上,家長就不願意了。

【4】不懂網絡營銷的培訓機構。

線下拉學員已經行不通,倘若再不會網上營銷,那就危險了。

針對你這種情況,老穆給你如下建議:

【1】與房東好好談談,看看房租能不能有所減免。

【2】穩定老學員,利用網絡課程,促進課時消耗。即便學員不上課,也要穩住學員,讓家長不退費。

【3】讓老學員推薦新學員,可以獲得優惠政策。

【4】讓自己的老師,錄製教學視頻,利用朋友圈或其它網絡平臺,進行宣傳,爭取新籤。

【5】與其他不同類型的機構進行合作,看看能否有所突破。

比如學科類培訓機構與藝術類機構合作,或許能雙贏!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老穆說語文


年前投資一百多萬的培訓學校,一直開不了門?這是很鬧心的事,但有什麼辦法?遇到現在這樣的情況是人力不可為的。

可以說,今年受影響的企業會非常多,特殊是中小型企業。作為一個剛剛投資的培訓學校,在我看來除了咬牙堅持,沒什麼好的辦法。

看到有人建議轉“線上”,對此我絕不認同。從兩個方面說:

一是計劃長期轉線上,或者線上線下同時運營,那線上平臺建設、運營成本,營銷成本,別說100萬,1000萬又如何,這豈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可以試著瞭解一下,那些現在做得很好的在線平臺前期是如何燒錢的。

二是短期轉線上,以我的判斷,由於是年前才投資的學校,不可能前期有大的推廣營銷,應該還沒有生源。那在這種情況下轉線上有什麼意思。沒有收益還得再投入成本,一旦線下能招收學生時,前期線上投入基本算浪費。

在我看來,年前才投資,從某種角度比以運營多年的培訓機構,可能困難還小一些,因為可能到現在還沒招教師,不需要支付教師工資。當然如果前期投資是貸款的,利息、房租等開支是有巨大的壓力。但是此時不支撐下來,那就可能是血本無歸了。

當然也許又會有另一個擔心,這段時間,大量的線上機構在錯機營銷,也可能吸引了不少的學生。但這並不表明線上就會藉機壓倒了線下,一旦危險過去,很多學生還是會迴歸線下的。以目前的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各方面,線下教學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會比線上更受歡迎。


更多教育觀點、教學經驗、學習資源、教育技術,敬請關注“輕風教育”。


輕風教育


直接線上是不理智的。第二培訓機構面臨轉型。打破期已來,你要有多準備。我做教育十年了 。培訓機構出路目前不是在機構上課招生,而是降緯。探討可以私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