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陣父子兵:風險越大的活,他們越是搶著幹

上陣父子兵:風險越大的活,他們越是搶著幹

“疫情嚴重的地方我去,我抵抗力強,你放心。”
“我年紀大不打緊,孫女剛滿週歲,你更要注意。”


趙洪和59歲的父親趙勝華是洪山區園林系統第一批下沉到社區的普通黨員,從1月28日起,已在一線工作20多天。

上面的對話,發生在父子倆“搶”活兒乾的時候。


平日交流不多

父親這次卻很“嘮叨”


在單位同事眼裡,趙勝華是一個愛管閒事,熱心快腸的人。

趙洪說,父親做事情認真負責,自己內心對他十分尊敬。

“但平時我們父子倆的交流並不多。可能是因為缺少共同話題,每次說完必須溝通的事,就再沒更多話了。”

到社區後,父子倆給居民量體溫、發放物資、消毒、貼宣傳標語……

“病毒感染風險大,心裡難免有擔憂。所以每次需要和發熱病人或者室外物體有所接觸,父親都會特別敏感,把我當小孩一樣反覆叮囑,小心防護,注意個人衛生,別摸這個,別碰那個……”

趙洪這次發現,父親原來也這麼“嘮叨”。20多天來,父子倆說的話可能比以往一年加起來都多。


上陣父子兵:風險越大的活,他們越是搶著幹

△ // 趙勝華固定宣傳標語

風險大的活

得跟父親搶著幹


剛進社區那段時間,社區裡有確診或者疑似的病人在家隔離,他們需要每天為隔離在家的人送去新鮮的果蔬。

送菜要送到每戶門口,趙洪每次都堅持只讓父親把菜提到樓棟下,然後由他再往上送。

父親爭不過,只好想辦法多做點別的事。“每袋菜重量不輕,我一般每次拎3到4袋,就感覺有些吃力了。為了讓我少拎一點,他不聽勸,總要多拎一兩袋。”對父親的犟脾氣,趙洪的埋怨裡透露著更多心疼。

有時,會有發熱的居民來社區登記,難免會和工作人員距離較近。這時,父親只要看到了,總是立即衝上前

趙洪說,“我知道,父親總是想保護我,替我去做可能有風險的事情,我們倆的想法都是一樣的。所以我也只能主動多幹活,搶著去做我能夠做的事情。


上陣父子兵:風險越大的活,他們越是搶著幹

△ // 父子倆為隔離居民送菜

堅守崗位

也會擋在父親前面


對於進社區服務,趙洪說,“黨員就應該衝在前面,但父親和我家裡剛滿週歲的女兒讓我心理壓力一直很大。”

自從去一線後,他就到客廳沙發睡覺了,再沒有抱過女兒,她哭著鬧著要爸爸的時候,也只能通過視頻看看她。

聽說病毒可能通過電梯等密閉環境下的空氣傳播,身在一線,為了避免給樓棟其他居民帶來感染風險,父子倆每次上下班都選擇走樓梯。家住8樓,趙洪可以一口氣爬上去,但經過一整天工作後,父親明顯體力不支,總是爬幾層休息一會。

每到這時候,我就感到父親真的老了,他現在也非常需要我的保護。

趙洪說,“20多天在疫情一線的經歷,對我來說,可能是這輩子最深刻的事情了。我很幸運,有父親陪伴在旁邊,通過這次,我更加明白了父愛如山,更感受到了父親作為一名老黨員的榜樣力量。我會一直堅守在崗位上,擋在父親前面,直到疫情結束。”


上陣父子兵:風險越大的活,他們越是搶著幹

△ // 趙勝華在管養的一處花田花海前留影(2019年)


上陣父子兵:風險越大的活,他們越是搶著幹

△ // 趙洪在軍運會期間當城市志願者(2019年)


※ ※ ※

2月19日12時57分

我們迎來“雨水”節氣

雨必停,天必晴


上陣父子兵:風險越大的活,他們越是搶著幹


上陣父子兵:風險越大的活,他們越是搶著幹

ி


圖片 = 趙洪提供

製圖 = 詹麗

美編 = 詹麗


×


上陣父子兵:風險越大的活,他們越是搶著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