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速度!33小時完成定點醫院籌建工作


洛陽速度!33小時完成定點醫院籌建工作

按照“內斷傳播防蔓延”要求,洛陽市對有發熱症狀的密切接觸者由居家留觀改為定點留觀,集中在全市發熱患者醫學觀察定點醫院(下稱定點醫院)進行醫學隔離觀察。

  這家定點醫院是洛陽市醫護人員將一家民營醫院進行改建、臨時籌建而成,而這一切都發生在成立臨時黨支部的33個小時之內。

  臨危受命,以黨員為主組建先鋒隊

  3日23時,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下稱市一院)接到了由該院籌建定點醫院、負責運行管理的指示。隨指令一起來的,還有兩個硬指標,“2月4日按時進駐” “2月5日收治留觀發熱患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晚,洛陽市一院組織人員連夜召開會議,制定工作方案。時間緊急,確定人員名單是第一要緊的事。

  危急時刻,誰上?黨員先上!當晚,該院內科黨支部書記、呼吸科副主任昝國欣等黨員接到電話,“緊急集合!”他們沒有絲毫猶豫,毅然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4日上午8時,洛陽市一院黨委書記張曉、院長苗潤宏帶領8人組成的工作專班和13人組成的醫療救治專家團隊進駐定點醫院。21人的先鋒隊中,黨員20名,入黨積極分子1名。

  鮮紅的黨旗也被帶到定點醫院。洛陽市一院在定點醫院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每位黨員重溫了入黨誓詞後,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洛陽速度!33小時完成定點醫院籌建工作

2月4日先鋒隊到達,入黨積極分子孫慧為護理人員進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培訓。


  緊張戰鬥,臨時黨支部成為工作主心骨

  倒計時開始!

  擺在先鋒隊面前的是一個急難險重的任務。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醫院,病房怎麼改?人員如何安置?物資如何調配?原有病人如何疏散?每一件處理不好都會影響收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臨時黨支部發揮了重要作用。臨時黨支部牽頭組建定點醫院工作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醫療救治組、醫療物資保障組、後勤物資保障組、感染控制組和信息宣傳組等6個工作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調度。

  病房改建是工程量最大的工作。病房內所有門窗要統一檢修、門鎖全部更換、部分通道要重新設計改建,雙人間、多人間病房全部改成單人間。春節假期期間用工短缺,即便是聘用了工人,人手還是緊張,怎麼辦?

  黨員們一起上!一張張病床被從房間裡面搬了出來,一床床被褥被平日柔弱的護士們扛在肩上,房間一間間被清理出來……

  隨著改建工作的深入推進,一種畏難恐慌情緒也開始蔓延開來。臨時黨支部全力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鼓舞士氣,消除疑慮,激發他們參與疫情防控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

  與此同時,醫護人員培訓工作也在緊張進行中。做好防護是醫護工作者的重要職責。4日18時,臨時黨支部完成了預檢分診處和首批2個病區的30餘名醫護人員的組建、培訓,隨時待命上崗。

  順利運行,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籌建工作千頭萬緒,可哪件都離不開人。大事難事見擔當,畏難時刻顯本色。哪裡有艱險,哪裡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哪裡就有共產黨員的奉獻。

  洛陽市一院心內一科副主任、共產黨員張群生,是定點醫院醫療組中年齡最大的一位,可他工作起來卻像個拼命三郎,全天24小時待命,哪裡忙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

  洛陽市一院產房護士長、共產黨員郎萌芳,急診科護士長、入黨積極分子孫慧是定點醫院第一批先鋒隊成員,“疫情當前,共產黨員更應該義無反顧投身到這場戰鬥,勇氣與性別無關!”

  洛陽市一院總務科科員、共產黨員賈胤聰,獨自進入留觀病區進行基礎設施維修改造,保質保量完成院區內圍擋施工及留觀病房改造、加裝等工作。

  ……

  5日17時,定點醫院已具備收治的條件,離4日8時成立臨時黨支部僅過去了33個小時,當晚第一位醫學留觀人員順利入住。

  “黨支部是臨時的,可初心是炙熱的,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不打折扣。”張曉告訴我們,自籌建定點醫院以來,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已累計有75名黨員和30餘名入黨積極分子投身於防控一線,9名同志在疫情防控一線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們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讓鮮紅的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洛陽市一院黨委將全力做好定點醫院的醫學留觀相關工作,堅守戰場、護佑生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積極貢獻。”張曉表示。(洛報融媒記者 孫小蕊 通訊員 李芃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