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驗科:上機檢測兩小時即可有結果

近幾天,我市不斷傳來好消息,部分新冠肺炎確診病人經過治療後陸續出院,而隨著檢測速度的加快和檢測面的擴大,以及醫療資源的合理使用,對非新冠肺炎病人的排除也將進一步加快。那麼,核酸檢查到底是怎麼操作?準確率如何?今天,我們就跟隨記者一起來揭密。

記者探訪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驗科:上機檢測兩小時即可有結果

生物的遺傳物質是決定其存在的根本基礎,因此,找到它的核酸物質,就等於確認該生物的存在。就目前來講,核酸檢測是我們確認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有力方法。

馬玲娣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 博士:如果我們檢測到你體內 有這個病毒的核酸 那麼我們基本上可以確定 這位患者是感染了有這個新冠病毒 所以它的意義非常大

據瞭解,核酸檢測時,首先採集人員要在個人三層防護下采集咽拭子標本,然後送到檢驗科,由檢驗科的工作人員按標本的優先程度和採集時間進行核酸提取及檢測。

王健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主管檢驗技師:核酸提取完之後就上機檢測,上機檢測一般有兩個小時左右,兩個小時出結果 然後就可以發報告了。

記者探訪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驗科:上機檢測兩小時即可有結果

由於新冠肺炎病毒主要侵犯人體肺部,而且會隨著病程發展,病毒成指數性增加,如果對下呼吸道進行標本採集,將會更加快速準確,但取樣比較困難。目前,我市核酸檢測主要採用咽拭子取樣,操作簡單易行。不過,這種採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漏診率,只有30~50%的陽性率,因此需要多次採集。

馬玲娣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 博士:前幾天正好就有這樣一個病人,我們頭一天核酸測是陰性,結果第二天採取的標本送到疾控中心顯示陽性,我們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第一時間再採集了標本,那就是隔了一天以後,結果我們也做出陽性來,所以是這樣一個情況要多次檢測,多次監控,給它設防。

記者探訪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驗科:上機檢測兩小時即可有結果

據醫生介紹,疫情剛開始時,市第三人民醫院每天的檢測量大概是幾十例左右,後來隨著疫情防控要求的不斷提高,現在他們每天的檢測量是原來的兩三倍。

王健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主管檢驗技師:有相關接觸史的都做,一天的檢測量大概就在150~200人左右。

截止今天(2月18日)上午9時,我市累計新冠肺炎病例59例,有157例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醫學觀察,其中,核酸檢測發揮了重大篩查作用。

馬玲娣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 博士:檢測出陽性的標本都要由疾控中心最終來複核,除了中心醫院作為確診病人收治 ,我們其它單位整體陽性率不是太高,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我們整個惠州市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做得還是比較到位,沒有讓感染人群或者疫情做一個大面積的擴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