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養殖業“斷頓”困境已緩解,養殖戶補欄意願增加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吳春波

2月3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發佈了關於河南禽畜業面臨“斷頓兒困局”的建設性調查,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

該報道發佈次日,農業農村部印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不得以防疫為由違規攔截禽畜及相關物資運輸車輛,全力保障養殖企業和畜產品加工業正常運行。

2月17日~2月18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對此前報道的部分採訪對象進行回訪,瞭解相關政策對農村養殖大戶正常經營的影響。

記者經過採訪發現,隨著農業農村部及河南省各級政府相繼出臺相關文件,禽畜飼料短缺的問題正在逐步緩解,但對部分疫情防控壓力比較大的縣市,飼料要進入養殖大戶仍需打通“最後一公里”。

與此同時,生豬和肉雞的下游銷售通道也已經打開,此前由於“交通阻斷”導致的禽畜業“堰塞湖”已迎來破局,相關壓力正逐步消去。

| 禽畜“斷頓兒”問題已獲得緩解

隨著農業農村部、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以及河南省各地市相繼出臺涉及“保障養殖業和禽畜加工業正常運行”的相關文件,禽畜飼料及下游銷售問題正在獲得緩解。

2月18日,開封杞縣的肉雞養殖大戶王紅豔的電話已經開始忙活起來,一些屠宰企業已經復工,需要來養殖場收購出籠肉雞。

而在這前一天的2月17日,王紅豔還是自己帶著幾十只出籠肉雞去農貿市場上賣掉,平均下來活雞價格約為1.8元/斤。

王紅豔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目前,除了出籠肉雞出售的通道有所改善,飼料採購環節的問題也在逐漸變好,政府給一些飼料企業發放了綠色通行證,養殖戶可以使用飼料企業發放的綠色通行證去飼料廠和飼料分銷商那買雞飼料。

除了肉雞養殖大戶“斷頓兒”和“銷售”的問題獲得緩解,養豬大戶待出欄生豬銷售難的問題也獲得了有效緩解。

2月17日,此前曾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的新蔡縣生豬養殖大戶王廣晟(化名)告訴記者,目前的運輸情況已經有所改善,已經有部分屠宰企業的車輛到養殖場收豬,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待出欄生豬無法變現的難題。

另外,此前因為“埋雞苗”而廣受關注的漯河市金吉禽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吉禽業”)負責人張振剛告訴記者,在報道發出後,金吉禽業養殖場的情況獲得當地政府高度關注,併為其辦理了綠色通行證。

| 部分縣市仍差“最後一公里”

由於疫情防控壓力,不同地區的飼料運輸通暢程度也有差異,記者採訪發現,一些疫情防控壓力較大的區域,飼料運輸和幼崽出售仍需打通“最後一公里”。

同樣以新蔡縣為例,王廣晟告訴記者,在採購玉米方面,他可以通過鄉政府開下來的綠色通行證去附近的玉米收購點採購,雖然價格已經明顯上浮,但仍可以買到,而對於生豬養殖必需的飼料豆粕,鄉政府開的綠色通行證就無能為力了。

“目前豆粕廠家已經把豆粕運至縣一級的分銷商,最近數次帶著鄉里發的綠色通行證去縣城買豆粕,都會在必經之路遭遇疫情防控人員的攔截。”王廣晟表示,既然生豬銷售的通道已經開通,飼料運輸的問題也有望近期獲得解決。

王廣晟介紹稱,目前市場上主要的豆粕都是大豆榨油的副產品,因為含有的營養適合生豬對營養的需求,使得其成為目前生豬養殖業的主要飼料之一。

新蔡縣是河南省直管縣,與駐馬店市和信陽市南北相依,由於這兩個地市赴武漢打工者較多,其疫情防控壓力也明顯大於河南省內其他地市。

另以周口扶溝縣為例,該縣蘇姓肉雞養殖大戶,仍面臨飼料無法下鄉和肉雞出售困難的情形,目前他的養殖基地仍有待出欄肉雞近30000只,每天需要消耗玉米6000斤左右。他希望辦一個綠色通行證,但是詢問村、鄉兩級主管部門,均無人告知他如何辦理。

商丘柘城的一位飼料代理商告訴記者,隨著各地綠色通行證的發放,目前飼料企業已經可以把飼料運至縣級分銷商手裡面,但由於封路和缺少運力,各養殖大戶只能自己開車去分銷商處採購飼料。

| 禽畜飼料價格齊齊上漲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信息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運力大幅下降,河南很多車主不願意出車,供應緊張直接導致運價上漲。”以洛陽為例,1月下旬,洛陽的兩條整車活禽線路運價上漲18.83%和85.10%,兩條零擔貨物線路運價上漲均高達150%。

同時由於運力緊張及運價上漲,飼料行業的原料如玉米、麥麩和豆粕等均較節前出現明顯上漲。中國養豬網信息顯示,玉米價格較鼠年春節前平均上漲了150元/噸,麥麩上漲約150~200元/噸,豆粕上漲約200~250元/噸。

相比統計數據,河南養殖戶對玉米和豆粕漲價感受也比較明顯。王廣晟告訴記者,幾天前,附近玉米收購點的價格還是1.07元/斤,到2月17日,已經漲到了1.14元/斤,豆粕則漲至3440元/噸,較春節前上漲超過400元。

與此同時,記者採訪發現,養殖大戶的“斷頓兒”危機暫時緩解後,一場由南向北的禽畜飼料漲價潮已經湧起,這可能進一步加劇肉雞養殖大戶的虧損情況。

2月5日,新希望六和江西新希望文發佈禽料產品漲價通知,自2月6日零時起,旗下所有肉雞料、肉鴨料價格上調100元/噸,普通肉雞料、肉鴨料價格上調50元/噸。

自此之後,國內飼料企業漲價潮從廣東、廣西、雲南向北逐步擴散,2月10號左右,數十家國內知名飼料企業先後宣佈上調飼料出廠價格,上調約75元/噸到100元/噸不等。

東吳證券分析師馬莉表示,飼料行業短期受制主要在於飼料原料品種較多,但出於防控需求,多地封路,採購及運輸出現困難。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1月15日披露數據顯示,當週國內肉雞(活雞)價格為6.47元/公斤,飼料價格為2.86元/公斤,雞料比價為2.26,低於平衡點3.09,每隻雞的預期盈利為虧損5.93元。

記者對比發現,節前肉雞6.47元/公斤的價格,比上述開封養殖戶的近期售價高出將近80%,這也意味著目前肉雞養殖戶的實際虧損可能更加嚴重。

張振剛則表示,飼料價格上漲的根子在運力緊張,這是疫情防控下全國的共性問題。

| 肉雞、生豬養殖後市可期

記者採訪中發現,儘管由於疫情防控導致不少養殖戶虧損嚴重,但大部分的養殖戶仍希望處理完手頭的待出籠肉雞後補充新的雞苗,從哪跌到就從哪爬起來。

張振剛告訴記者,目前企業新孵化出來的雞苗已全部埋掉,並暫停了商品雞苗的孵化業務,繼續開展則要等到今年“五一”之後。

根據張振剛介紹,目前金吉禽業的種雞場裡面尚有種雞近7萬隻,每天僅消耗雞飼料一項就得15000塊錢,由於肉雞養殖飼料短缺、出籠肉雞價格普遍較低,短期內肉雞養殖戶普遍不願意補充新的雞苗。

“數十萬的雞苗被坑埋,直接損失達到100多萬元。”張振剛表示,因為兩百多萬的銀行貸款是春節前不久辦理的,雖然還貸時間還沒有到,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壓力。

張振剛告訴記者,等過段時間銀行上班了,他希望能夠協調一些銀行資金,同時申請相關政府補貼,以補充發展資金,同時保住他經營二十多年的種雞場。

“這次疫情過去後,肉雞養殖能否快速恢復到之前的規模,保住種雞場是關鍵。”張振剛表示,以溫氏育種為例,選出一個祖代種雞最少需要三年多時間,再孵化出父母代種雞又需要一兩年時間,然後才能下蛋和進行商品雞苗孵化。

上述蘇姓肉雞養殖戶表示,目前這批肉雞出籠之前,由於飼料運輸難,養殖大戶的短期內上新雞苗的衝動並不明顯,這也將導致雞肉供求市場主線一波小行情,會有一段時間出現雞肉供求出現緊張的情形。

蘇姓養殖戶表示,希望能夠儘快補充一批商業雞苗,爭取利用這個小行情把疫情防控期間虧損的部分賺回來。

實際上相對於養雞大戶的虧損,生豬養殖的收益表現則要好得多,經過非洲豬瘟的洗禮後,國內生豬存欄量出現明顯下滑,這導致了目前生豬市場銷售價格依然處於高位,養殖戶補欄的意願也比較明顯。

另外,根據中國養豬網信息,由於生豬市場行情向好,導致目前入行和補欄的養殖戶及養殖企業繼續增多,而運輸成本和飼料成本的增加,則進一步推動豬價上漲。

王廣晟則告訴記者,目前河南省的豬價已經趨於穩定,生豬出售價格約為37元/公斤,而20斤重的三元仔豬報價也由幾天前的每頭1500元降至1300元左右。

責編: 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End

河南养殖业“断顿”困境已缓解,养殖户补栏意愿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