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勤能補拙,智力一般的學生拼盡全力能考上清華北大嗎?

生命燈塔


考上清北的基本上是智力超群+刻苦努力+培養較好

一個人如果努力可以考上一個相對不錯的學校,但是智力的上限也擺在那裡,有時候有些學校並不是你努力就能考上的


來場22


“勤能補拙”的道理,我不懷疑!

但我們絕不可以過分誇大“勤”的作用。

勤,不可能改變一切的“拙”。

常言說:一分勤勞,一分收穫。對於學習而言,學生多一分勤奮,就會多學會、記住或掌握一點知識,這點我不懷疑,而且日常教學情況也確實如此。

所以,我們老師和家長也是一直這麼鼓勵孩子的。

但是,若想考清華、北大,僅憑沒日沒夜的勤奮學習,這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恐怕是難以實現的。

現在的高考,考察學生的不僅僅是一些簡單的識記、理解和運用,關鍵是幾乎每科都有一些試題考察的是學生的綜合分析和思維遷移上的能力。如果智力不高、思維欠敏捷的學生,是難以完成的。

這類試題的設計,就是用於選拔高智商、高素質人才的。

現實中,一個老師最容易對他所教的學生,做出一個綜合判斷:

某某學生,潛力足,只需稍加勤奮,就是清華、北大的料;

某某學生,潛力不足,江郎才盡,既使再怎麼努力,也難突破智商瓶頸,能上一本就謝天謝地了。

我是頭條號“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時代的眼光、理智的頭腦、友善的言語,與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關注,並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本問題。

三味聊教育


古人說勤能補拙,智力一般的學生拼盡全力不一定能上北大,清華,要想考上清華北大,還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因素。

一:清華北大錄取的殘酷性

清華北大是我國做的清北每年各招錄本科生3500人左右,而每年報名參加高考人數都是900多萬,2019年更是達到歷史上第二高,1031萬人,僅次於2008年的1050萬。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平均每10000人當中有六七人能考上清北,1500人當中只有一人才能考上,真正的千里挑一!每個人都想上清華北大,上清華北大的都是學霸

二:人的智商情商不同差異

作為本人來說,自認為智商平平!可以說大多數高中生都是智商平平稱之為正常人,智商都是非常接近沒得拼,唯有拼努力、毅力、和堅持等情商,情商主要是指人們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自我控制能力;對於智力水平一般的普通人來說,誰的情商越好,自制能力(自律性)越強,他的學習成績肯定就會越好,也就越能接近成功;因為高情商能夠非常好的彌補智商的不足,正所謂“勤能補拙”!

三:好的學習經驗

要學會制定清晰的學習目標, 保持著穩定性,給自己一個清晰的目標,讓自己知道到什麼地步完成什麼樣的目標,學會自律,學的開心,玩的盡興;把錯題清晰的整理出來,關鍵要知道錯在什麼地方,下次做題,舉一反三,明白原理後就不會再出錯了;多讀書,廣泛的閱讀擴大個人的素養;受得住寂寞,對待學習持之以恆。


神仙俗人


首先不知道題主問這個問題的初衷是什麼,是想得到什麼樣的答案。我以我自己和我身邊人為例,按照我正常的思維,我一般會說正常智商的普通人,自律刻苦,拼命讀書有考上清北的可能。然後就是一通心靈雞湯,並且給出以下幾條聽上去比較可信,激勵人的理由:

1、除了少數高智商者天才,大多數人都是正常智商的普通人。

2、任何事情,只要盯準目標持續發力都有實現的可能。考清華北大也不例外,就像我們常說的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

3、主觀上刻苦努力能彌補客觀上智力因素的不足,就像題主說的的“勤能補拙”。

但是,我們換個思考方式,實事求是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以河南為例,河南19年高考考生超百萬,清華大學在河南已錄取193人,北京大學在河南共錄取200餘人,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這才是真正的萬里挑一!敢問,你真相信這些孩子沒有出眾的天賦嗎?

其次、你怎麼定義智力一般?你又怎麼確定自己缺乏天賦的呢?

第三、你一路學來,一直處在什麼樣的學校什麼樣的班級和什麼樣的名次?依這個名次你校歷史上有沒有過考上清北的先例?這是從縱向來看;再從橫向來看,你的學校在學區、全市乃至全省是個什麼水平?找清楚自己的方位就不難判斷出自己身處何地,要去目的地還差多少距離。

第四、你所謂的自律努力和拼命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努力了拼命了,還是自認為努力了拼命了。

最後、方法很重要,方法不對再努力效果不大。

那麼認真思考這些問題後,我想答案几乎可以呼之欲出了。從我自己身邊的實例來看,我高中同桌就是北大生,全校唯一一個考上北大的,我們學校在全縣排名第一,一所市重點高中。也才一個考上清華北大,能說這個縣城的學生都天資不好嗎?不夠努力嗎?為什麼中考時與他們程度相當的學生去了市一中就有問鼎清北的可能了呢?顯而易見,學校和師資條件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啊!

而據我所知,我的同桌之所以考上北大,他的家庭環境和父母的全力配合也起到了相當的作用。

總而言之,不誇張地說,考清北,真的需要天時地利和人和的綜合發力。




文弱書生


我的觀點是不能。

首先說一下清華北大錄取率到底有多低,除了北京上海,其他普通省份,全省幾十萬考生,也就一兩百的錄取人次。

我認為,高考的最終結果,是一個人的努力,學習習慣,天賦,家庭出身,學校教育,機遇等各種因素加權後的最終呈現,這些因素就像組成一個水桶的木板一樣,任何一項是短板都會導致水流出,只有各項都很強,才能裝下更多的水。


就像我們在採訪中見到過的高考狀元,他們不一定是最努力的,甚至很多從沒有熬過夜,上過輔導班,但是他們學習習慣很好,家庭教育很好,上的學校很好,他們幾乎沒有短板,各種綜合因素導致他們是高考中勝出的那一個。

我們能控制的是加倍努力,優化學習習慣,但是卻無法左右我們的天賦,我們的機遇。

甚至不能忽略家庭出身的影響,我們知道寒門難出貴子,查一下歷年的清華北大錄取分佈地區就知道,一些大城市一些名校佔了絕大部分的錄取名額,一些小縣城甚至從來沒有出過清華北大的學生。如果你恰好出生在這樣的小縣城,又恰好你的父母無法給你提供更好的讀書環境,拼盡全力也只能讓你在小縣城的高中就讀。那麼你付出什麼樣的努力才能逆天改命,改變這個小縣城幾十年沒出過清華北大的歷史紀錄?

努力很重要,但卻不是唯一重要的,有些因素已經決定了你的上限,不管怎麼努力,只能無限接近這個上限,而無法突破上限。

所以拋開其他因素,拼盡全力能讓你考到一個更好的大學,卻不能讓你考上清華北大這種頂尖學府。


寶媽育兒攻略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智商都在100左右。

高智商和低智商都是少數。

考上北大清華的人,不見得都是高智商,人群中沒有那麼多的高智商。清華北大的多數學生智商一般,只是相比其他高校,高智商的人,相對多一些罷了。

勤能補拙,笨鳥先飛,這句話,我絕對相信。

高智商的人,如果缺乏刻苦勤奮,其高智商也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高友德


有些差距不是努力就能彌補的。努力只會讓你在你已經有的基礎上,做到更好。而不可能超越本身的限制。普通人就是再怎麼練習跑步,配上最好的教練,最後發現跑進10秒都很奢侈。努力到了極限,就說明這個差距不是因為不努力造成的。清華學子都是本省學霸中的學霸,然後來到清華,更多的人會慢慢意識到自己也只是個普通人而已。以前覺得自己智力強,來到這裡發現更牛的人。


西安升學政策諮詢


誠然古話有云,勤能補拙,但是勤和拙是相對而言,並不是絕對的勤,能補來一定的拙。

每個人生下來智商大家也許都相似,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還有一點不要忽視就是悟性。對於某種知識,某種東西的興趣是每個人不同的。有些人天生對音樂有興趣,那麼你在音樂方面,用勤更加努力一定會比常人會更好,達到更高的高度。但是如果你對音樂方面有興趣,而家長卻讓你去學體育,無論你多麼的勤,因為興趣和自身身體因素的原因也不能補到你這方面的拙。勤和拙是相對而言,所以不要一味的用勤去補拙,要用在相同的領域正確的方向上勤才能補拙,否則會南轅北轍。

同樣對於學習也是如此。學生的智商也許都差距不大,但是這裡面也有一方面因素,就是對於某科的悟性,我們也叫做開竅。有些孩子天生對學習這方面就有悟性有興趣,所以他無論選哪一科都會學的比較主動積極熱愛學習,興趣高了主動學習,效率自然就高,成績也就好了。但是有另外一些孩子對於某一學科也許有一定興趣,但是對於另一些學科興趣不大,無論你怎麼去花時間去學習,但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和技巧,一味的靠堆積時間去學習,沒有真正理解這門學科的意義和找到正確的方法,那麼你只會浪費時間或沒有過高的效率。


所以說要想靠勤能補拙一定要找到正確的方向,而且對於你要補的那科你一定要產生興趣或是要開竅,找到正確的方法之後,再去靠所謂的時間去把這塊短板補上。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要去效仿別人,應該在人生的路上找到適合自己的東西,找到自己內心真正喜歡的東西。學習階段我們誠然要把所有的知識學好,但是也要為自己制定一個目標,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找到了自己內心的渴望,你才會有更大的動力和效率去實現你的人生價值。


替你讀書郎


智力大多都差不多,身邊的人中智力超群的很少。勤能補拙,但更加強調的是學習方法。高中的學習單純的勤奮能讓你位於中等水平,很難讓你拔尖卓越。高中因為學習任務重,學習難度大,學習科目多,所以單純的勤奮一天學習16小時所帶來的效果不一定比有方法科學安排學習8小時來的高。

勤能補拙,勤奮學習能讓你有一定提高,掌握科學高效學習方法,能讓你輕鬆而且更優秀。考上清華北大是很多的高中生得夢想,但我要說的是哪怕你智力一般,但你勤奮刻苦享受學習,你也在一直超著優秀的自己出發,那麼即使沒有考上清華北大,去其他的學校你也會有很好的發展,因為你的自律和堅持。

對於高中學生,把清北作為目標可以,但我更希望你們能把超越昨日的自己為目標,這樣你們會一步步靠近它,最終哪怕本科沒有考上研究生博士生也可以去那裡學習


閒聊教育


古人的時候說的勤能補拙,這4個字我個人認為是可以的,當然有一個硬性的前提,那就是智商應當佔到一半或者一半以上,最起碼不應當製成缺陷。

當然一個人的成績以及最後的成就和個人的努力,個人的實際都有關係,所以能不能考入清華北大真的不好說,只不過我們承認勤能補拙的時候,只是在表述能夠彌補我們知識上的缺陷而已。

還有一點,我們所有人都應當明白,中國最高的學府不一定是清華北大,還有其他更專業的一些學校,所以說即使學習好,即使堅守勤能補拙的教育信念,最終非常優秀,也不一定非得考入清華北大。

很多人之所以到最後沒有取得成績,沒有改變自己那種笨拙的狀態,其實更多的原因是沒有堅持到最後,半途而廢,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種情況可能比比,而是生活中的我們每個人都是這種實踐的次品廢品半成品。

勤能補拙,另外一個對應的就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噹,大多數人都是這種情形,遇到喜歡的事情或者突發神經,拼命學習也能取得一些知識和成就,但是到了一些情況,比如說難度提升,有的人就選擇了知難而退。

勤能補拙,肯定能提升自己的,學習成就,可惜的是半途而廢的人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