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就算控制住了疫情,一些東南亞國家如果防控不當還會傳回來麼?

紫月123391072


這樣的情況確實有可能發生,此次發端於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事件,任何一個國家的疫情都可能跨越國界影響到其它國家,所以現在不僅需要我們國家努力戰勝新冠病毒,我們也希望全世界其它被新冠病毒波及的國家能夠儘快戰勝疫情。


(稍早前的全球疫情地圖)

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後,我們在全國範圍內迅速採取了果斷的措施阻斷病毒的持續傳播,在經過20多天的持續努力之後,18號當天我國除湖北之外其它所有省份新增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數量都不到10例,新冠疫情形勢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目前新冠病毒顯然已經跨越了國界,除中國之外其它國家的確診患者總數已經超過1000例,尤其是跟我們鄰近的東亞以及東南亞國家受疫情影響更是非常大。
(冠狀病毒)


截止發稿時,東亞地區日本和韓國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量分別是695例和51例,而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數量分別是81例、35例和22例,這幾個國家也是全球除我國之外疫情形勢最嚴重的國家。相比於對疫情比較重視的日本和韓國,東南亞地區的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對於新冠疫情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似乎有點漫不經心,印度尼西亞政府幹脆懶得對那些隔離人員進行病毒核酸檢測,而新加坡政府則把新冠肺炎當成是一場嚴重的流感來處理。

在病毒已經蔓延至東南亞國家,而相關國家對於新冠疫情並沒有足夠重視的情況下,未來病毒可能在這些國家持續蔓延,並且東南亞國家可能很久都無法徹底消滅新冠病毒。假設未來我們國家完全控制住國內的疫情,而東南亞地區的國家依然面臨嚴重的疫情威脅,到時候我們國家肯定得采取措施防止新冠病毒再從東南亞地區傳回我們國家。
(稍早前的日本疫情地圖)


對於病毒而言,它們的傳播範圍是沒有國界的,由於我們國家與東南亞國家之間存在頻繁的人員流動,所以只要東南亞地區國家沒有能夠完全消滅病毒,我們國家就不會徹底擺脫新冠病毒的威脅。此次新冠疫情是國際性的公共安全事件,它所引起的問題需要全世界各國共同面對並解決,我們既希望自己國家儘快戰勝疫情,也希望全世界其它國家能夠徹底消滅病毒,這樣未來我們才能徹底擺脫病毒的威脅。


李姓先生


並不排除這種可能,而且如果放鬆警惕,這種可能性還會增大。最近一段時間,隨著日本疫情加重,我曾發文說過:希望日本一定要控制住,別到時候再傳回來!

前一段時間,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到訪過中國,對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進行了一個等級劃分,最後給了一個PHEIC的判定等級。

所謂的PHEIC指的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看起來好像不嚴重。但是實際翻譯指的是:

通過疾病的國際傳播構成對其它國家公共衛生風險,並有可能需要採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措施的不同尋常的事件。

截止到目前為止,世界衛生組織也只不過發佈過6次這樣的通知。之前的5次為分別是:

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4年的脊髓灰質炎疫情、2014年的西非的埃博拉疫情、2015——2016年的“寨卡”疫情,2018年的剛果(金)埃博拉疫情。

看看這幾次通知,哪一次不是給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世界衛生組織也解釋了為何判定為PHEIC事件。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話來說——不擔心中國的處理措施,但是害怕小國控制不了。這也對應了PHEIC的要求——需要國際協調一致的措施。

判定結果出來後,曾經還有人認為這樣的評級太高了,對我們的影響也太大了。現在回頭來看,世界衛生組織當初的決定還是正確的。

縱觀全世界,畢竟只有我們有這個力度可以管控的這麼到位。如果不能儘早的給其他小國做提醒,波及的範圍會更廣。然而,即使有了提醒的情況下,日本的表現還是這麼糟糕……

那麼為何會傳回來,其實這和傳出去的道理是一樣的。由於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潛伏期比較長,潛伏期間沒有明顯症狀,也就沒了快速監測手段。

由於沒有快速的監測手段,有可能造成漏檢的情況。比如說,在中國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後,由於還處於潛伏期,然後乘坐飛機來到日本,結果在日本爆發。

查看日本患者的數據會發現,日本早期的部分患者都有著中國旅遊史經歷。也就是說,確實是在我們這感染的,只是爆發的比較晚罷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情況越來越好了。另外一邊,國外的情況也越來越糟糕了。如果監測力度不夠,有可能會造成病患回傳的情況。但是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出現變異。

引起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毒是RNA病毒,這種病毒的穩定性低。如果不出意外,病毒的傳染性本應該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從另外一個角度,也擁有著變異的可能性。

隨著患病數量的增大,給病毒變異的機會越來越多。倘若持續到六七月份,病毒再突然來個變異,之前大部分的應對措施可能都要推倒重來。

所以,一定要高度警惕回傳的問題。不要以為我們沒事了,就可以高枕無憂了。要時刻記住中國的老話——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史之策


完全可能。中國冠狀戰疫一旦取勝後,我們還要防止有些反覆。一是要做好了解治好出院的少數人員,可能還會出現復病檢測陽性再傳染人的情況。二是要做好復工復業後,也可能會出現少數帶病漏控人員人傳人的感染。需要做好疫戰結束後的防控工作。另外,更重要的是,疫情無國界,一些周邊國家疫情擴散,防疫無力(如新加坡總統宣佈對疫情無能為力,印度沒有做防控檢測,沒有建立疫控數據,日本正面臨大面積疫情擴散等),將可能會有大的疫情爆發。一旦發生這種情況,人員的流動必然會影響中國疫情再度反覆。這都需要我們面對的,需要我們做好長期的疫情防控工作!








雲裡深處


等傳回來,疫苗就研製成功了!雖然防控病毒是主要的,但世界總不能不交流來往吧!而且帶病毒的野生動物又不用過海關查護照!


世界要團結一心


中國有世界上公認的強大領導力、動員力和凝聚力,既然可以把如此嚴峻疫情在短期內控制,難道還沒有能力把二次傳播拒之門外嗎?


聽風1375225


一反一復何時了?中國以來強大,國強民富,現在國有難當頭,人民在得自交奮衍。我是退休人員養老金捐出一個月的。還另外把我十幾年的專利獻給國家!希望國家收納!2009200642385共以再生門道為來舉互,以地當然生態平衡健康擴能。中國實在衍生目項!


誠諾158805948


哪個國家不比中國高福有作為!


愛拼才蕙營


完全有這個可能,主要是中國人口太多,流動性強。 不過經以往教訓,疫情期間,從東南亞回來的人也會身體檢查的。總之情況不會很差


看人間冷暖


雖然有這種可能,但病毒會隨時間而漸漸降低毒性。但我會準備適量的中藥作預防之需[捂臉]


意識能


別說小國家了,日本和韓國感覺警惕性不夠,我們拼命了整出個窗口期,要是大家區域性協調下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