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昔日衝鋒戰非典,今日披甲阻新冠狀——澧縣疾控中心抗擊疫情紀實

2020年1月,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期而至,湖南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澧縣疾控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汪長元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豐富的戰非典經驗,他立即組織啟動應急預案,取消春節假,幹部職工大會緊急動員部署,旋即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各專業工作組和3支應急機動隊迅速投入工作中。

「防疫」昔日冲锋战非典,今日披甲阻新冠状——澧县疾控中心抗击疫情纪实

1月24日以來,疾控中心肩負著全縣疫情、流調、消毒、採樣、送檢等工作,所有人員衣不卸甲,聞令即動,打造“防火牆”,開闢“隔離帶”,每個人都是戰士,都是一道道長城“垛口”,讓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

“我參加過抗非典,是共產黨員,我必須上!”

疾控中心流病科是疾病防控工作中的核心部門。在縣防疫工作指揮部發出指令之前,副主任醫師、疾控中心流病科科長劉霞平就主動請纓:“我參加過抗非典,是共產黨員,我必須上。”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20年,此次疫情防控戰,她沉著應對,組織制定各項應急預案、防控工作方案,及時開展內部人員培訓,主動指導相關科室防控工作。

1月22日晚上,澧縣定點醫療機構報告第一例疑似病例。接到醫院報告的疫情後,劉霞平立即帶領科室同事一起趕赴現場處理疫情,第一時間掌握疫情第一手資料,快速提出針對性防控措施。

流病科副科長馬元,把兩個孩子送到鄉下老家,把風險留給自己,把安全讓給他人。當調查出澧縣首例輸入性病例,她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第一時間掌握病例及密切接觸者的資料,迅速採取應對措施,有效防止了疫情進一步蔓延。

流病科全體工作人員始終堅守抗疫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抗擊疫情的最美情懷。在半個多月的時間裡,早晨6點多離開家,次日凌晨一兩點回家,幾乎成了他們的工作常態。

「防疫」昔日冲锋战非典,今日披甲阻新冠状——澧县疾控中心抗击疫情纪实

擦亮瞄準儀,打好狙擊戰——深夜仍進行密切接觸者信息追蹤

疾控中心流調組利用“一書一圖”, 精確追蹤調查密切接觸者。全縣目前報告確診病例26例,是全市報告病例最多的縣(市)。為迅速控制疫情蔓延,查明感染來源,澧縣疾控中心嚴密調查確診病人、疑似病人活動軌跡及密切接觸者信息,進行數據分析並製成流行病學調查圖譜,第一時間追索所有密切接觸對象,迅速報告指揮部安排各責任單位採取預防和控制措施。至2月11日止,全縣共對85人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排查出密切接觸者781人。

在抗疫的這些日子,流調組成員任俊玲與她只有1歲半的孩子已10多天沒有見面了。晚上11點,流調組接到縣人民醫院的疫情報告後,本來已不當班、準備下班的她二話不說就穿上隔離服,趕往第一現場進行調查。在一例住院患者調查中,患者70多歲的父親等在醫院外面沒車回家,任俊玲獲悉後立即聯繫縣指揮部,及時讓老人坐上了回家的車。

95後流調人員王思輝負責調查的一個確診病例,因為活動軌跡複雜,為了找出感染來源、追蹤密切接觸者,她在與同事撥打了1500多個電話後,終於理清楚其活動軌跡,為下步防控措施奠定翔實的第一手資料。

病毒“最親密接觸”的勇士,“打病毒怪獸”的爸爸媽媽

「防疫」昔日冲锋战非典,今日披甲阻新冠状——澧县疾控中心抗击疫情纪实

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採樣、檢測是阻擊傳染病戰鬥中非常關鍵的環節。檢驗採樣人員可謂是和病毒“最親密接觸”的勇士,需要嚴格按三級防護標準進行防護,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戴雙層手套、N95口罩、護目鏡和防護面罩,進入讓普通人感到恐怖的隔離病房,從病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部位採集的樣本,如痰液、鼻咽拭子、支氣管灌洗液等,操作者被感染的風險極大。

為了儘快確診,迅速採取疫情防控措施,採樣送檢必須做到分秒必爭,絲毫不敢懈怠,隨時收到指令隨時出發,不分白天和黑夜。臘月二十九晚上,縣人民醫院報告1例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作為檢驗科主任的鄧麗迅速冒雨趕到單位與流調、消毒工作人員一起奔赴縣人民醫院感染科。通過對病例進行了現場採樣,並連夜護送樣品趕往常德市疾控中心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這是澧縣也是常德市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自此,全縣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阻擊戰全面打響,作為澧縣疾控中心檢驗人員 鄧麗、姜樂夫妻便開始了更加緊張繁忙的疫情防控戰鬥戰鬥中。

鄧麗每天不僅自己帶頭奔赴醫院隔離病房採樣,還要負責人員調度、樣品送檢、質量把關,超強度的工作後,留下的是勒出血痕的臉頰和雙手,佈滿血絲的眼睛和疲憊的身影。這些天,獨自在家的兒子幾次晚上打電話,問“媽媽什麼時候回來?”鄧麗只好重複早上出門時的話,“爸爸媽媽正在打病毒怪獸,打完了就回來,你自己吃點東西早點睡覺去。”

滄海橫流,方顯男兒本色

劉海軍、向傑和陸波主要負責發熱留觀病人流調、資料錄入、密切接觸者的調查核實工作,進一步與密切接觸者溝通,盡最大可能追蹤到所有密切接觸者。春節前夕小腿骨折,正在恢復期的劉海軍只要是開展疫點處置和密切接觸者的現場調查,他義不容辭,將詳細的詢問資料從現場帶回,補充、完善現場調查;向傑每日早到晚退,總是堅持值守深夜,就是為了能在流調結束後第一時間錄入各類數據,撰寫初核報告;陸波沒有白班晚班的概念,經常連軸轉,每日積極主動申請工作任務,銜接著流調組、信息組、檢驗組等多組綜合信息。

這裡是“後方”,但見守護疫情防控物品者的一群“後背”

防控物資異常緊缺的關鍵時刻,疾控中心預防門診主任金義甲負責帶隊此次疫情防控物品消毒處置工作。與病毒近距離接觸過的物品不經過嚴格處理將會導致二次感染,因此消毒工作的責任十分重大。他帶領大家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清洗一線工作人員使用過的白大褂、膠鞋、護目鏡、工作服等,打包處理防護服、手套,努力成為奮戰一線疾控防疫人員強有力的後方保障。

「防疫」昔日冲锋战非典,今日披甲阻新冠状——澧县疾控中心抗击疫情纪实

“疫情來臨,國難當頭,做好這件小事,對一線的同志們負責。”金義甲帶領消毒防護組每天起早貪黑,近距離處理這些被病菌汙染的物品,消毒、分類、打包、浸泡,整理,收發登記,一項項工作均嚴格按照程序操作,將一件件本已汙染的物品伺弄得熨熨帖帖,好讓一線同事放手搏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有疾控人的身影。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疾控人的付出。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災面前,澧縣疾控人充分發揚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個個以大局為重,為打贏這場戰“疫”貢獻著最為強勁的力量。

(易宗明 陳雲平 何昌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