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訂單、備原料、改工藝……復工後,德陽企業力拼外貿“蛋糕”


2月17日,位於德陽市旌陽區孝感街道的德陽市金興農機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內,工人們在衝壓、焊接、總裝等各條流水線上忙碌,60臺剛剛下線的收割機整齊地排列在空地上,準備發給遠在伊朗的客戶。

搶訂單、備原料、改工藝……復工後,德陽企業力拼外貿“蛋糕”

與此同時,歐洲、美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等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都在等待來自德陽的產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德陽企業的外貿訂單受到怎樣的影響?它們又如何應對?記者展開了探訪。


搶訂單、備原料、改工藝……復工後,德陽企業力拼外貿“蛋糕”

國內訂單不足,外貿成“香餑餑”

臨近中午,特變電工(德陽)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力纜車間裡依然機器轟鳴,工人們熟練操作,嶄新的電纜不斷從流水線上“吐出”。公司貨場上,一批包裝緊實的貨物引人注目,它們即將發往成都國際鐵路港,通過鐵路、水路、陸路等方式,經上海、印度孟買等地,最終送到尼泊爾客戶手中。

搶訂單、備原料、改工藝……復工後,德陽企業力拼外貿“蛋糕”

特變電工(德陽)電纜股份有限公司電纜事業部生產總監葉啟洪坦陳,在公司原先的業務板塊中,外貿訂單佔比並不大。不過疫情發生以來,該公司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以此彌補國內訂單不足的狀況。“最近我們剛剛跟澳大利亞、柬埔寨客戶簽訂了近千萬元人民幣的訂單。疫情期間,公司外貿業務比例提升到了40%到50%。”

而在一些原本就主打出口的企業,外貿訂單的分量更加凸顯。德陽市金興農機制造有限責任公司銷售副總經理何克會說,2019年,金興農機近三分之二的產品銷往海外。春節前,又接到伊朗、斯里蘭卡、哥倫比亞客戶近600臺收割機訂單,由於疫情造成一定延誤,目前正開足馬力生產。

“收割機是一種季節性很強的產品,必須按約定時間交付。”何克會說,以伊朗為例,水稻收割季通常是6月,而收割機從德陽出發直至送到伊朗用戶手上,通常需要一到兩個月,因此產品須在3月底之前交付。“我們提出復工申請後,旌陽區相關部門考慮到這一點,立即現場察看防護措施,處理相關手續,僅僅用了一天就實現復工。”

“八仙過海”,全力保證如期交付

2月17日上午,四川同晟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從德陽出發,將一包10公斤重的氨基酸產品送到成都,通過航空快遞的方式發給美國客戶。疫情期間,該公司接連以類似的方式,滿足美國、歐洲、日本、印度等地醫藥、食品企業的產品需求。

搶訂單、備原料、改工藝……復工後,德陽企業力拼外貿“蛋糕”

儘管復工才一週,員工到崗率只有80%,該公司目前的產能卻已基本和疫情之前持平。秘訣何在?總經理陳紋銳介紹,早在春節前,預判到疫情可能對物流產生影響,他們便從內蒙古的原料供應商處,緊急訂購了足以維持一個月生產所需的原料。

搶訂單、備原料、改工藝……復工後,德陽企業力拼外貿“蛋糕”

特變電工同樣“未雨綢繆”。葉啟洪說,由於出口電纜多為鋁芯,春節前,公司便先行儲備了500多噸鋁錠和400多噸鋁杆,這也讓此前來自孟加拉國、澳大利亞、尼泊爾、越南等地的訂單能夠持續生產。

不過,由於疫情防控所需,特變電工目前的到崗率只有42%。“以前一個班5個人,現在因為居家隔離等原因,可能就有兩三個來不了。”怎麼辦?葉啟洪說,為此,公司組建了“黨員突擊隊”,讓黨員、青年骨幹等“頂上去”;同時實行兩班倒,24小時開工,全力保證外貿訂單的生產和如期交付。

搶訂單、備原料、改工藝……復工後,德陽企業力拼外貿“蛋糕”

疫情期間,一些企業的原材料供應受到影響,開始想方設法改進工藝流程。“我們的發動機供應商在浙江,暫時沒辦法運到德陽。”何克會說,金興農機“不等”,先就近採購可以買到的原材料,進行其他部分的加工、組裝。一些以往外包的工序,由於合作方尚未復工復產,該公司採取替代工藝自行完成。“例如我們改變了表面處理技術,把起到美觀、防鏽作用的鍍鋅改成了噴漆。”

搶訂單、備原料、改工藝……復工後,德陽企業力拼外貿“蛋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