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我從鄉村教師崗位辭職,現在孩子卻把鄉村教師當第一職業選擇,該反對他嗎?為什麼?

職業農民蔣大叔


人各有志。

二十五年前你從農村教師崗位辭職,使人很容易理解。那個時候,工作強度比其他單位大,收入太少,光憑工資收入根本養活不了一家人。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改行到了其他行業,做的風生水起,很是風光。教師就是和家長、學生打交道。出去買點燈油也得找關係。那個時候從教室崗位退出的在其他崗位有所成就的也大有人在。

時代不同了,人的觀點也不同了。現在教師的地位和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寒暑假,教師這個職業成了人人羨慕的職業。

孩子和你是兩代人,觀點肯定不同,既然孩子選擇了這個職業,說明他還是喜歡這個職業。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會做的更好。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尊重他的職業觀念,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


樹林158503706


看了我的分析之後,你就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25年前,你從教師崗位上辭職,很讓人理解。當年我也差一點辭職不幹了,家裡有4口人等著呢,就評我當時300多元的月工資,如何應對家庭的一切開支?只能是口挪肚攢過日子。沒辦法呀,當時經濟發展不好,工資收入肯定低。

但是,25年後的今天,教育的發展早已經今非昔比了,特別是教師的工資待遇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想一想,算一算,我現在的工資收入基本上就是當年的18倍之多!我,教齡30年,中級職稱,工資雖然不是很高,但是,總工資已經有6333元/月,打卡工資4851多元,獎勵性績效工資也有660多元/月。

再來看看剛剛從教的年輕教師的工資收入:我校有3位入職1~2年的輕教師,其打卡工資2500多元/月,還有660多元/月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合計就是3160元。這個工資就是25年前工資的10倍多,那麼,25年之後呢?工資會是什麼情況呢?誰能想象得到?

看了我的分析之後,你如果還是反對子女從教的話,我就真的無語啦!

你家的孩子選擇第一職業——從教,那就對了!


中小學教育者


25年前我也是一名鄉村教師,那窘迫的現狀現在也歷歷在目,工資一月僅有百多元,當時還是縣管鄉籌。在一些經濟落後地區僅發70%,連這70%也很少發現金,都是攤派到各村各社,用農戶應上繳提留款來兌付,到了月末年底實在沒辦法只有與村社幹部一起,到差提留款的農戶家中催收,收回來的多半是糧食、小豬、小雞、小鴨,那時鄉村老師辭職下海的真不少。現在情況大有改觀,教師工資已省管統籌,雖工資不高,但每月可按時兌現,雖不富裕但個人生活問題不大,再也不會與村社幹部一起去農戶家催收提留款了。你兒子現在選擇做鄉村教師,也許他的夢想就是當一名教師,他想把他學到知識帶給渴望知識的山裡娃。我認為你應該尊重他的選擇,並給他說明選擇了老師就選擇了奉獻,選擇了清貧,當老師大富大貴可能性小,若他仍堅持要為鄉材教育奉獻自已的一腔熱血,就做他堅強的後盾吧!畢竟他累了、煩了,父親是他唯一能依傍的大山,只有你才能讓他趴在肩上痛快的哭。


高中數學可可老師


我是一名廣東的鄉村教師,從教三十三年,所有的收入加起來約月薪八千多元。我兒子大學畢業後沒有再選擇當教師,而是進了一家大型國企,第一年未轉正約月薪五千多元,一年轉正後八千多,第三年工資一萬多,僅僅工作三年就超過了我這個工作三十三年的鄉村教師,看完你還說教師工資高嗎?


WALTER2


題主孩子現在把鄉村教師當第一職業,我覺得沒問題哦,應該支持孩子的選擇!

在很多人眼裡,教師仍然是一“落魄”書生,尤其是鄉村教師,更是讓人看不起

在25年前,也就是九十年代,鄉村教師確實是比較艱苦的行業。拿著相對較低的工資,卻為學生操碎了心,收入與付出不對等。

當年我的一個小學老師,因為待遇各方面不太滿意,毅然辭去教師一職,隨著那股弄潮兒,到深圳去發展,聽說後來創立了自己的公司,生活過得也是有滋有味。

當然我們只是看到一些個例,並不代表人人都可以成功。

所以一個人只能決定當初的選擇,而無法預知未來的發展。

就像你當初25年前的決定,是在當時的背景下做出的選擇。

現在鄉村學校也跟20多年前大不一樣,無論是學校環境,或者是硬件設備,經過這麼多年的大力發展,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教師的社會地位也逐步提高。最近國務院也下達了通知,教師的工資收入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工資水平,可見國家的大力扶持教師這個職業。

現在國家也正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投入,加快了城鄉一體化的進程。相信鄉村教師也是越來越受到重視,發展趨勢也會越來越好。

對於你的孩子把鄉村教師這個職業放在第一位,建議你還是找時間跟他談談,結合當前形勢分析,讓他想好了做決定。

結語:當然我們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因為路是他們自己去走。我們能做的只是給他們建議,不宜作過多的干預,選擇權是孩子本人。

相信大家都聽過“刻舟求劍”這個故事,同樣的道理,社會是不斷向前發展的,不能再以以前的思維去看待問題,必須要與時俱進,這樣才會使問題更加清晰明瞭。


坤廷視界


這就需要具體事務具體分析了,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未來發展方向的權利,只要選擇了不後悔,並且有能力、有毅力去堅持,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工作, 那就無所謂。

25年前我從鄉村教師崗位辭職

說實話,25年前的鄉村教師待遇真的很差,不止是您,就是我小學的那幾任老師,大多數都提前辭職不幹了。就拿我小學一年級的老師來說,當時他20多歲,正值人生最好的年級,家在鄉里,我們村兒離鄉里往返24里路,春夏秋季騎自行車、冬季就借宿在我們學校,每週回家一次,年復一年的往返於學校與家之間。

後來我上了初中,也就是4年後(我們小學5年制),有一次我看到了我的一年級老師,他一改當年的瀟灑形象,剃了一個光頭,趕著牛車在路上優哉遊哉的走著。因為這個老師對我特別嚴厲,也特別照顧,所以我特別激動的上去喊了一聲王老師。

他回頭的時候也認出了我,但我能從他的眼裡讀出尷尬二字,那會兒年紀小根本不懂那個眼神的含義,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回憶起那段往事,我才明白,原來當年的老師已經不再是老師,更不希望他曾經的學生看到他現在的模樣。

所以,作為25年前鄉村教師的學生,對此特別有感觸。

現在孩子卻把鄉村教師當第一職業選擇

但現在不一樣了,雖然鄉村教師與城鎮教師相比,在大多數地方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但相較於25年前的教學環境,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也就是說當年您經歷過的事情,您的兒子是不會經歷的,起碼不會像您那樣艱辛。

而從後續生活、工作的保障上講,現在國家對於教師的政策還是不錯的,起碼幹個15年以上,各種保險、社保都會有。

也就是說,只要安穩的在這個職業上幹著,退休只有也是有保障的。

而最重要的一條是,你的孩子熱愛這個崗位,我們不談道德綁架,也不談什麼偉大的職業,就談未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錢真的很重要,但對於一少部分人來說,他們寧可少賺一點錢也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如果您的孩子選擇了鄉村教師,那麼可能成為一名鄉村教師就是他的夢想,雖然未來的路會比在城市工作坎坷一些,為人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個美好的未來,但如果您的孩子能在鄉村教師這個崗位上開開心心的幹著,那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該反對他嗎?為什麼?

作為父母,說實話我們也沒有干預成年子女工作方向的權利,我們能做的就是幫助他分析利弊,最終的選擇權交給孩子。雛鷹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才能真正的翱翔天空,我們人也一樣。他還年輕,誰說幹鄉村教師就不能有所作為呢?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您把利弊分析給他聽,未來如何選擇那是他的事了。

他還年輕,哪怕選錯了路,其實還有機會改正的。


職場找老王


以前我們在鄉村教學,鄉村學校簡陋不堪,就我教學的學校而言領墨水不給滿瓶說你不是用完是撒完了門簾補丁加厚加重比我更辛苦的是上一輩石條桌石凳子,一個人包攬學生全部課程,人們嚮往城裡教師可想而知,現在不同了農村小學也是小二樓,洋氣的操場,教師也有了活動室,電氣化投影儀,交通方便,城裡有的村裡也有,村裡空氣新鮮,吃喝現種施以農家肥,不用擔心轉基因,多好。孩子的路自己選,呵呵不用擔心,


liulin鐵素123


我認為我應該會反對。因為我從教28年的經歷告訴我。教師這個職業是屬於犧牲性比較大的職業。所以好多人把教師當做人梯。就是為他人做嫁衣的意思。或者說就像蠟燭一樣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因為教師在學校裡工作,很少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和時間。教師不能隨便請假,隨便曠課。也不能隨便敷衍塞責。小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稍微有點不對頭,他們都會覺察到。都會對你提出質疑。這是從人的發展角度來說的,如果從經濟角度來講,教師這個職業的工資是處於社會中等偏下的水平的,如果一個人想追求高質量的生活,追求富裕的生活,那麼教師這個職業是很不適合的,因為我無法實現自己財務自由的理想。第3個呢,就是要是容易遭世人的白眼和誤解。因為教人讀書就像教牛拉犁一樣。這個比喻可能有點不太恰當。但我還是要這樣說。現在人們的功利性很重,他們不知道孩子讀書是為了將來更好的適應工作和生活,而並不是為了考得很高的分數,古話不是說了嗎?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知識的海洋是浩瀚的,是無邊無際的。沒有哪個人能把世界上所有的知識都完全掌握。所以學生在學校裡應該學會的不是知識,而是獲取知識的方法。更不是分數,而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和能力。也不是,考上名牌大學才是成功的,這是一種蹩腳的人才觀。其實人才有多種類型。有的人才是。少年成才,有的人才是大器晚成。曾國藩就是一個大器晚成的最好的例子。任正非也是一個大器晚成的現代社會的楷模。你們說怎麼去衡量一個人才是否優秀,最終還要看這個人在社會上的造化和取得的成就。再比如說,我國偉大的農業科學家袁隆平。他的專業理論水平可能不是那麼高,但是它能根據前人因取得的經驗和理論知識並用於實際的生產勞動中。成功的研製出雜交水稻。他的成就和貢獻是偉大的,是前無古人和後無來者的。難道說袁隆平教授他小時候就一定是一個考試成績特別優秀的學生嗎?他小時候每次考試是不是都是90多分呢?我看不一定吧。所以當你的孩子成績不夠理想的時候,你就會太多的責怪老師,沒有盡到太多的責任。你試想一想,一個教師要管班上四五十名學生。他不可能一個一個的慢慢的教。它必定會面向全班學生做一個普遍性的通俗易懂的教學活動。所以教學質量永遠比不上1對1的教學方法。再加上如今的家長,把希望完全寄託在老師的身上,因為教書育人是一件很繁重。也很煩人。的腦力加體力的勞動,好多人都不願意教自己的孩子學習知識。如果每個家長都體諒一點老師,在自己的家裡,每天晚上監督自己的孩子做好作業,並且適當的加以輔導,這樣就會大大的減輕老師的負擔,也能大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總而言之,教師是一個勞心又勞力,費力不討好的,令人厭煩透頂的職業,再加上社會上的人對老師的誤解,導致教師不僅教學任務繁重,精神壓力也特別大。報酬也不怎麼理想,所以我認為我不會讓我的孩子去當老師。


雛鷹文學


我會支持孩子的決定。

三十二年以前,我也曾經做過農村的民辦教師。教學的那六年,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儘管當年的工資難以餬口養家。

教師授道、傳業、解惑,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至到今天,我仍然覺得這是神聖的職業!所以我會支持孩子的選擇。



L英寶


題主問25年前自己從鄉村教師崗位辭職,現在孩子卻把鄉村教師當做第一職業選擇,要不要反對他?

現在的教育環境和25年前可是完全不同了,從孩子的前途考慮,當然還是當老師好,不要反對了。

  • 二十幾年前教師地位和收入無法與寫作相比,選擇辭職無可厚非,不必後悔

20多年前大概也就是1995年左右,那個時期也正好是很多人辭職下海的時期。題主從鄉村教師的崗位辭職原因雖然沒有在問題中表明,但至少有一點,題主認為自己可以有更好的選擇,所以才會選擇辭職。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教師這個職業在人們心目當中跟今天的地位是完全不一樣的,或者說完全相反。那時候大學畢業的學生如果有專業,可以選擇的話,去效益比較好的工廠,收入和社會地位都要比老師高一些。

我們辦公室有同事說,在95年左右老師一個月的收入,賬面上不過四五百塊。如果進到一個效益比較好的企業,每個月收入可以翻番,年底還有一筆不菲的獎金。

當大多數老師一年收入不滿5000塊的時候,在工廠裡工作,有學歷,有技術的人,一年的收入比同等條件做教師的人要翻一番。

所以在那個時候已經從教的老師有辭職的,剛畢業的學生在選擇職業的時候也都會用腳來投票。

  • 孩子把鄉村教師作為第一職業選擇,沒錯。尊重孩子的選擇,就像尊重當年的自己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按照馬斯洛的理論,每個人都要首先滿足生存的需要,才能去考慮其他幾個更高層次的需求。題主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辭職,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也是一種積極的,有上進心的表現,是一種正確的選擇。

而如今快30多年過去,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跟當日已經有天壤之別,教師這個職業收入穩定、社會地位較高,。據調查,教師在目前我們國家的十幾種熱門行業當中已經排名第3位。

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教師收入的不斷提高,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教師都應該是一個很不錯的工作。

你家孩子選擇當老師,沒理由不支持。

【結束語】

題主在20多年前離開崗位,不管後來的職業生涯是輝煌還是平淡,都沒有必要為當初的選擇後悔,因為你做出了在當時最優的選擇。

如今孩子立志把鄉村教師作為自己的第一職業選擇,作為家長,應該為孩子獻身農村教育事業的精神,而感到欣慰,某種意義上也是繼承了題主當年未盡的教育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