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界“F4”背後的故事

鍾南山

中國工程院院士

其實院士早有盛名,在2003年的非典時期,一句“把病情最重的送到我這來”主動請纓作戰。在他的帶領之下,完成了人民和國家的囑託。那時候網絡還沒有現在這樣發達,或許一些人還不知道他的名字。

鍾老出生於南京中央醫院,因為醫院坐落於南京鐘山(即紫金山)的南面,他父母便按照出生地的位置取名為“南山”。

醫學界“F4”背後的故事

強健的體魄

鍾老能夠在84歲的年紀,再次扛起國家交付的重任,與他平時的鍛鍊息息相關!有強健的身體作支撐,才能不斷積累經驗和學術研究,成為我們心中的“定海神針”,帶領我們再次戰勝困難!

鍾老出生於醫學世家,也是廣東知名的體育和醫學雙重世家。和普通大眾一樣,有著平凡的幸福。一家人都是籃球迷。

1956年,正讀大三的鐘南山因體育成績突出,作為北京醫學院(現北大醫學院)運動員代表參加了北京市高校運動會,並在運動會中摘取了400米桂冠。時至今日,北醫大還有幾項由鍾南山創下的運動紀錄無人能破。

平時只要有時間,院士會每天堅持鍛鍊。在他家裡有一個小的健身房,裡面有著跑步機,單槓,臥推器等。現如今網絡橫行,各種小鮮肉成為大眾追捧,一個個手無縛雞之力,難道就憑几個畫面就能拯救國人嗎?一個連公主抱都只能靠半邊鏡頭的人,一個角色扮演都得不到認可,憑什麼成為男神!而鍾院士才真正擔得起”男神“之稱。

誰說書生弱不禁風,又認識了一個神一樣的人!

醫學界“F4”背後的故事

不聽話的人

當疫情爆發的時候,您叫我們不要去武漢,而您成了那個“不聽話”的人,作為一名“逆行者”奔赴武漢。在高鐵餐車旁,您閉上疲憊的眼睛小憩,隨後便帶領國人睜開了警覺的眼睛。

醫學界“F4”背後的故事

2月14日,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對外透露,在鍾南山院士不分晝夜的指導下,實驗室聯合多家研究機構,最新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IgM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與目前診斷所用的RT-PCR核酸檢測相比,檢測更加簡單高效,靈敏度強和特異性高,能夠有效突破現有檢測技術對人員、場所的限制,縮短檢測用時,實現疑似患者的快速診斷和密切接觸人群的現場篩查,推動了診斷篩查的前移下移。

醫學界“F4”背後的故事



李蘭娟

中國工程院院士

她是感染病(傳染病)學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

逞強的老奶奶

2月5日一大早,有媒體報道了李蘭娟院士接受採訪的一幕:面對記者詢問自己身體狀況的問題,她一邊趕路一邊連答“沒問題,身體好”,然而跟隨她的醫生卻曝出她“太逞強”,每天只睡3小時。

醫學界“F4”背後的故事

這樣一位73歲的老奶奶擋在14億人前面,讓人既敬佩又心疼。

正確偶像觀

李蘭娟院士的一番話讓很多人稱讚:這次疫情結束以後,希望國家逐步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技術人員,讓孩子們明白真正偶像的含義!加強管控娛樂圈某些明顯動輒上千萬的片酬!少年強則國強,為祖國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國之棟樑。

醫學界“F4”背後的故事

是啊,李奶奶這番話說出了太多人的心聲。應該引導更多站講臺上說著自己明星夢的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偶像觀。

封城

1月22日,她再次向國家提出必須”封城“,再不封城就晚了。1月23日10點整,武漢封城。這意味著武漢全城戒備,這個決定對她而言是有風險的,一旦預測出錯,造成損失,對她的名譽會是毀滅性的打擊。但李奶奶寧肯冒著自己名譽盡失的風險也要抵抗住疫情的大規模擴散!


王辰

中國工程院院士

可能一些人對王辰院士不是特別熟悉。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的呼吸科在全國排名第二,而他是醫院呼吸科的主任。

醫學界“F4”背後的故事

醫學術語通俗化

2月5日,與白巖松連線對話的王辰院士實力圈粉。

針對大家都關心的問題,比如武漢此時的情況,關於拐點的判斷等問題,王辰院士用最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清晰易懂的語言一一作答。

醫學界“F4”背後的故事

早在2月1日,王辰院士就帶領醫院呼吸科、急診科等 多個科室去武漢參與救援。

節約大使

記者問王辰院士:身處武漢,您佩戴的還是普通醫用口罩,為何不是N95之類的專業口罩?

王辰院士:我到武漢後,沒捨得扔過口罩,保護好、可再利用。不是醫院、病房等要害地方,一般室外環境用普通醫用口罩就可以了。這些緊缺物資應該優先保障一線醫護工作者。


張文宏

入華山醫院工作後,他一直從事著感染病與肝病專業的臨床研究。他所在的感染科,連續九年位居“中國醫院排行榜”中國感染病學科榜首。

網紅醫生

“模子”,是上海話裡等級很高的褒義詞,這兩天被許多人用來形容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

在年輕人聚集的b站,張文宏也受到了歡迎。

醫學界“F4”背後的故事

1月29日晚上,張文宏因在疫情新聞發佈會現場的一番“硬核”發言而迅速走紅。

他的發言視頻在微信群、朋友圈、微博被大量轉發。一起走紅的,還有他濃濃的黑眼圈。

網友贊他“務實”、“有擔當”、“思路清晰”,甚至有人稱他是“第二個鍾南山”。


醫學界“F4”背後的故事

主動出擊

2003年,張文宏就參與到了非典的救治和防疫工作中,他的老師翁心華時任上海市“非典”專家諮詢組組長。在那場疫情中,上海的表現受到了多方認可,沒有醫護人員感染,也沒有形成社區傳播或群體爆發。

2013年,H7N9,他第一時間在國際上客觀報道了中國案例;2014年,埃博拉,他參加了援助西非的緊急救援隊。

醫學界“F4”背後的故事

到了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他接替自己的老師,成為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他定下了一個目標,“上海的病人不允許出現擁擠、交叉感染,不允許讓病人住不上醫院。”


你心中的英雄,他可能是某個歷史名人、可能是武俠小說角色、可能是自己的親人,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他們,所有的逆行者, !

我們這個時代需要英雄,他們也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希望!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