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學習,總是拖延、動力不足?no!讓我們一起動起來!

不知不覺,2月已經過了一大半了。

最近,很多人都開始了自己在家辦公、學生在家上課的生活。

除了一絲新奇,讓人感覺更強烈的是——“效率”真的太低了!”

同學們也紛紛在“你在家裡還好嗎?”的小調查問卷中提問:

如何在家做到自律?@山西-晉城的Sabrina

怎麼改善拖延症?@雲南-大理的小白

希望學會控制自己?@安徽-合肥的楊同學

如何提高在家中學習的效率,如何擺脫家中誘惑?@ 山東-萊蕪的sun~shine

督促我起床,學習。@河南-鄭州的張同學

在家如何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湖北-武漢的iPhone12plus

我希望我能提高做事情的效率。@內蒙古-通遼的筱萌

在家明明有時無所事事但是不想起身做事怎麼解決?@山西-晉中的橘子

究其原因大部分時候是拖延

拖延,是古往今來困擾人類的大難題之一。

才華橫溢的達芬奇,興趣廣泛,且是拖延專家。蒙娜麗莎畫了四年,最後的晚餐畫了三年,最終傳世的畫作不超過20幅,其中有五六幅到他去世還壓在手裡沒能交付。

搞笑的還有胡適先生。胡適的《胡適留學日記》寫到:

礦洞·心晴 | 在家學習,總是拖延、動力不足?no!讓我們一起動起來!

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Why拖延?

事情厭惡

如果你想要做的事情是你不大喜歡做的,那麼你就很有可能去拖延它。比如說你擅長理科而不是擅長英語的同學,那麼學習數學or物理、化學的時候,可能會雷厲風行,但是,開始背單詞的時候,就會容易走神並拖延。

也有些時候,即便是不是很厭惡的事情,只要做的時間太長太久了,也會開始厭煩,自動進入拖延狀態。

誘惑分心

有時候

不是我想拖延

是外界的誘惑逼我拖延

(胡適君亦是如此)

這種狀態在我們需要查資料的時候,非常非常常見。手機總能跳出各種各樣的提示,這些提示大多經過大數據的篩選,對我們而言非常有吸引力。不知不覺我們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查看這些垃圾信息,就把需要查的資料拖延了。

壓力逃避

一般來講,壓力能轉換為動力,但是當壓力太大的時候,反而會減小動力,如下圖:

礦洞·心晴 | 在家學習,總是拖延、動力不足?no!讓我們一起動起來!

當壓力在BC之間偏向C的時候,我們就會記得壓力好大啊,心裡好煩啊,怎麼辦呢?當然是要去放鬆一下,娛樂一下呀,於是變成了拖延。

恐懼失敗/完美主義

太過完美——事情要麼做到最好,要麼不做,害怕做的不夠好,而無法面對自己。

明明有大把時間寫畢業論文,卻遲遲不肯下手,非得一字不漏地讀完圖書館裡搬回的一堆書,直到deadline發出警報聲,才被迫動工;明明已經是這個領域駕輕就熟的老前輩,卻不願第一時間做好年終總結,非得把更多時間花在下載精美的PPT模板和範本……

如何拯救拖延症?

強制監管執行

這是最簡單粗暴的方法,但卻又是最有效的方法,幾乎沒有之一!

很多成年人、大學生能夠回憶起來,自己在中學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嚴重的拖延症,是到了大學和工作的時候才出現的!

為什麼中學生就不會拖延呢?很簡單,因為有外力強制執行。

大學生可以拖著賴床不上課

高中生敢嗎?

工作的時候可以把項目任務拖到下個星期

高中生敢嗎?

不敢的,因為有強力的外部監控,並且強制執行。比如你硬是拖著不做作業,那就把你留住晚上不準回去,做完了再走。

所以,deadline非常重要,並且需要外力強制執行,這樣拖延症就不會犯了。所以,如果我們是真的想要認真工作學習,可以找人來監管我們,甚至強制執行!

這種方法,不論你是哪種類型的拖延症,全部都可以治療!什麼任務厭惡、恐懼失敗,全都能搞定啊!唯一的問題是,有時候可能確實找不到外部強制執行者,彆著急,還有很多其他方法!

可視化執行

這種方法專用於對付誘惑分心。

比如我現在需要上網查關於“線性代數”的資料,但是網頁上有各種各樣的垃圾信息,八卦桃色花邊內幕,以及很多奇葩驚悚的熱門新聞,會強制性的分散我的注意力!這些干擾信息常見於網頁的側邊欄。

你看,我查個線性代數的信息,結果一不小心就瞟到了側邊欄上的“外賣潛規則”,一下子注意力就轉移過去了——我也要點外賣的啊,萬一外賣有什麼安全問題呢?我也是需要知道的呀!所以一不留神就點開了……然後查看這個新聞的時候又會看到其它亂七八糟的信息,一好奇於是又點開了……無限循環。

最終,可能1個小時過去了,我要查的信息一點引子都沒有,亂七八糟的新聞倒是看了一大堆!

最核心的在於,這種走神是不可避免的!

你不要以為可以通過強行集中注意力來解決,因為這些新聞標題、圖片的設計方式就是嚴格按照腦科學進行的,加上大數據估算的自己的喜好,都是針對認得大腦的天然弱點,採取的必然會引起大腦注意的方式去設計的。大腦根本沒辦法控制!

怎麼辦呢?我們可以用——可視化提醒法!——又稱便籤貼紙法

既然這些根據大腦弱點設計的雜亂信息必然會把你的注意力偷搶過去,無法避免,那就換個角度想——如果偷過去之後很小一會兒就又能夠引導回來,那不就行了嘛?完美解決啊!所以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提醒,提醒我們回來做正事!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貼在屏幕的右側——因為一般的垃圾信息也都是出現在屏幕的右側。這樣,一方面貼紙會自然的遮擋住一部分垃圾信息;另一方面,如果你還是忍不住去看了一些垃圾信息,那麼當你看垃圾信息的時候,也會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看到你的提醒貼紙!!

沒錯,把一張紙貼在屏幕上,非常明顯!無比礙眼!但就是這種礙眼才好啊!它比垃圾信息更加吸引的注意力啊!時時刻刻提醒你去做正事——搜索資料啊!

等到搜索好了相應的資料後,就把貼紙撕下來——弱粘性,不留痕跡,不傷電腦!

兩分鐘法則

事情太多了,我們就很煩,而事情往往是堆積起來的。

總之,當很多事情堆積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會很有壓力,心情煩躁,然後陷入拖延。

兩分鐘法則專門用來處理這種情況。你先非常簡單的衡量一下,這件事情如果要做的話,能不能快速的在兩分鐘之內搞定?如果能,就立刻去做;如果不能,就把它拖到後面去。

你會發現兩分鐘能做的事情還真不少!可以把凌亂的書桌稍微整一下,也可以給垃圾桶重新套個袋子,又或者給某個同學回個微信……當你把這些“兩分鐘”級別的事項都做完了以後,會發現整個人都清爽了不少!心情不那麼煩躁了,也不那麼容易拖延了。

最簡單的任務

有時候我們拖延是因為任務太難,而我們又很擔心失敗。這種情況下一個比較好用的方法是,把整體任務進行分解,然後挑出其中最簡單的部分去做。

比如說,現在你該做的事情是完成一張數學試卷,而你並不是一個熱愛數學的學霸,你看到這張試卷就很煩,就忍不住的想拖延,那你該怎麼辦呢?

你可以把這張試卷進行分解,分解成三類:最簡單的題目歸為一類,中等題歸類,難題歸為一類。

簡單題可能是,選擇題的前8題,填空題的前2題,以及問答題的前2題;剩下的就是中等題和難題了。

你可以在心中想:我不做這張數學試卷,我只做其中最簡單的題目!在這樣的想法下,你就很容易動筆開始去做了,因為難度很低。

最精妙的地方在於,一旦你開始做起來以後,後面的中等題你也會忍不住繼續做下去……

你看這個方法多麼可怕,發起瘋來連自己都要騙,而且還一騙一個準……

總有一款適合你!

讓我們動起來!

礦洞·心晴 | 在家學習,總是拖延、動力不足?no!讓我們一起動起來!


礦洞·心晴 | 在家學習,總是拖延、動力不足?no!讓我們一起動起來!

來  源/礦大北京心理健康教育諮詢中心

礦洞·心晴 | 在家學習,總是拖延、動力不足?no!讓我們一起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