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力怎麼培養,有沒有詳細點的方法或例子?

晨花夜幕


自制力指個人控制和調節自己思想感情、舉止行為的能力。既善於激勵自己勇敢地去執行採取的決定,又善於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願望、動機、行為和情緒。自制力是堅強的重要標誌。

行為遺傳學家研究發現一些基因與衝動行為有聯繫,也即自制力和遺傳有關。但自制力更程度上在於後天的培養。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很重要,能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約束,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孩子今後的學習尤其需要自制力、自覺性。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可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其一、孩子的自制力得從小培養,而且父母要做榜樣、表率的作用。據有關專家研究,孩子的自制力隨年齡增長而發展,在3~7歲的變化最大。所以,父母要抓住時機,從孩子懂事時起,父母就要就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幫助孩子逐步學會正確評價和判別自己行為的適宜度,即讓孩子懂得、明白,什麼應該做,什麼不該做。比如日常生活習慣,每天必須按時起床,按時吃飯,準時上學。睡覺前必須自己洗漱。開始時可能會有些困難,但堅持一段時間,孩子就會養成習慣,這樣孩子就在父母的督促下學會了控制自己、約束自己。當然,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一定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帶頭作用。比如,父母騎車帶著孩子在十字路口遇到紅燈,即使無車沒人,絕對安全,也不要闖紅燈,而且要告訴孩子,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如此就能慢慢地讓孩子學會剋制自己的慾望衝動,培養起孩子的自制力。

其二、在培養孩子自制力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在事前多鼓勵,不要總在事後去批評。父母在孩子做事之前,就要有自覺意識,不斷地督促、鼓勵,甚而給予孩子獎勵,以達到孩子自我控制、自我約束的目的。而不是等孩子放任自己之後,才去發牢騷批評。二者相比,效果大相徑庭。

斯坦福大學Walter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兒園進行的有關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學經典實驗——棉花糖實驗。在實驗中,小孩子可以選擇一樣獎勵(有時是棉花糖,也可以是曲奇餅、巧克力等等),或者選擇等待一段時間直到實驗者返回房間(通常為15分鐘),得到相同的兩個獎勵。研究者發現能為偏愛的獎勵堅持忍耐更長時間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如更好的SAT成績、教育成就、身體質量指數,以及其他指標。

這個實驗證明,許諾獎勵孩子,並嚴格兌現承諾,不失為一種培養孩子自制力的好方法。

其三,培養孩子的自制力,應堅持勞逸結合的原則。小孩子不像大人,意志力、忍耐力相對較差,所以長時間地讓孩子堅持,恐怕就會出問題。不妨讓孩子在達到一定的強度之後,讓孩子休息一下;或者在做完成一項任之後,停歇一下,給孩子一個緩衝的時間空間,再讓孩子接著做,這樣就不會讓孩子的自制力半途而廢。如果你讓孩子從一件費力的工作中立刻轉入另一件工作,那麼他們的自制力就可能變差。

其四、父母要學會調節孩子的情緒。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負面情緒,意志不堅定的孩子就會打退堂鼓,從而影響孩子的自制力。此時父母就要充當孩子的“情緒教練”,調節孩子的情緒。比如問問孩子遇到什麼難題,需要不需要幫助,或者傾聽一會兒孩子的抱怨,這些都可以讓孩子的負面情緒釋放,從而讓孩子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堅持下去。如果此時父母不去顧及,而等孩子在負面情緒膨脹之後放棄,父母或責備訓斥,或再去補救,效果就很差了。

結束語: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至關重要。有的父母信奉放養的教育理念,對孩子放任自流,結果孩子沒有一點兒規矩,沒有一點兒教養,沒有絲毫的自我約束力,這樣的孩子肯定不會好好地學習,將來也難以在社會上立足。


浮塵微草


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慾望的能力。或者稱自制力。

認識到自己的意志力缺陷是人之常情這個現實,是提高自制力的重要開始。

方法1、設定長遠切合實際的目標,最好將目標分解。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激勵結合。

2、自我形象認知。將一個將來理想中的自己作為這個認知的範疇。提升面對誘惑時的自制力。

3、在面對誘惑的時候適當做出迴避短期行為的措施,適當的迴避有助於將眼光放到長期目標上。

好吧以上是《自控力》一書給出的方法,在這推薦閱讀。《自控力》一書以凱利·麥格尼格爾博士在斯坦福大學繼續教育項目開“意志力科學”為基礎,吸收了心理學、神經學和經濟學等學科的最新洞見,參與過這門課程的人稱其能夠“改變一生”。


導讀:

  • 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什麼是意志力?為什麼意志力至關重要?

  • 意志力實驗:5分鐘訓練大腦冥想專心呼吸是一種簡單有效的冥想技巧,它不但能訓練大腦,還能增強意志力。它能減輕你的壓力,指導大腦處理內在的干擾(比如衝動、擔憂、慾望)和外在的誘惑(比如聲音、畫面、氣味)。無論你“要做”和“不要”的是什麼,這種5分鐘冥想都有助於你增強意志力。讓我們開始吧


1.原地不動,安靜坐好。坐在椅子上,雙腳平放在地上,或盤腿坐在墊子上。背挺直,雙手放在膝蓋上。冥想時一定不能煩躁,這是自控力的基本保證。如果你想撓癢的話,可以調整一下胳膊的位置,腿交叉或伸直,看自己是否有衝動但能剋制。簡單的靜坐對於意志力的冥想訓練至關重要。你將學會,不再屈服於大腦和身體產生的衝動

2.注意你的呼吸。閉上眼睛。要是怕睡著,你可以盯著某處看,比如盯著一面白牆,但不要看家庭購物頻道。注意你的呼吸。吸氣時在腦海中默唸“吸”,呼氣時在腦海中默唸“呼”。當你發現自己有點走神的時候,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這種反覆的注意力訓練,能讓前額皮質開啟高速模式,讓大腦中處理壓力和衝動的區域更加穩定。

3.感受呼吸,弄清自己是怎麼走神的。幾分鐘後,你就可以不再默唸“呼”、“吸”了。試著專注於呼吸本身。你會注意到空氣從鼻子和嘴巴進入和呼出的感覺,感覺到吸氣時胸腹部的擴張和呼氣時胸腹部的收縮。不再默唸“呼”、“吸”後,你可能更容易走神。像之前一樣,當你發現自己在想別的事情時,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如果你覺得很難重新集中注意力,就在心裡多默唸幾遍“呼”和“吸”。這部分的訓練能鍛鍊你的自我意識和自控能力。

冥想不是讓你什麼都不想,而是讓你不要太分心,不要忘了最初的目標。如果你在冥想時沒法集中注意力,別擔心。你只需多做練習,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呼吸上。


自控力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不斷偏離目標,又不斷把注意力收回來。我們有現代人的大腦結構,所以有好幾個自我。它們互相競爭,試圖控制我們的想法、感受和行動。每個意志力挑戰都是一次自我博弈。要想讓更好的自己佔據主導,我們就要強化自我意識和自控力。這樣,我們才會擁有意志力和“我想要”的力量,讓自己選擇去做“更難的事”。


主觀意識君


現在很多人都自制力比較差,很難堅持或者擁有嚴重的拖延症,那麼,如何培養自己的自制力呢?

🤗友情提示:

自律前期是興奮的🤣

自律中期是痛苦的😖‼️‼️

自律後期是享受的🤫

1.找出你為什麼沒有自制力的原因:你要找出這個原因,用另一種想法去決定每一個選擇,防止自己惡性循環。

2.擁有自己的目標

如果你目前還沒有什麼目標的話,你可能會每天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所以要有明確的目標,即便是短期的目標也可以,你就會為此去奮鬥。

3.每天睡覺前反省自己

每天睡覺前,反省一下今天自己有沒有做好,學會總結想想自己要怎麼做才可以提高自己的自制力。

4.對自己嚴格一些

不要太過放縱自己,對自己要嚴格,例如,今日安排好的事情今日畢。

5.睡前規劃/疏理好次日的事情

我認為,如果沒有自制力習慣的人事情不要太早安排好,有些時候你很早安排好,可能到那天會有些變化,或者你突然間就不想完成這件事了。可以在睡前安排第二天要做的事情,然後第二天就嚴格完成。等自制力習慣形成後,再做年度,季度,月度計劃。

6.跟自制力強的人一起

我們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你和一個自制力強的人在一起,自制力多多少少也會提高。



積香苑


要想培養自己的自制力首先你要學會抗拒誘惑!很多東西都披著誘惑的外衣一次一次讓我們失去自制力而被誘惑,所以如果想培養自制力首先就要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能夠抗拒的了誘惑,你要明白再美的誘惑只是片刻的歡娛,人生路上,罌粟花不時開放,只有抵制誘惑,揮劍斬浮雲才能使生命之花綻放的美麗!那麼第一步你要找一個榜樣,為你自己樹立一個目標,把你所有希望的改變寫下來,然後認真的思考自己是否可以效仿他們!第二步列出自己的行動方案,這個時候你要思考怎樣才能使自己達到目標,目標的制定分階段,因為培養自制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制定目標的時候也要從簡單到複雜,你可以先制定改變自己生活陋習的目標,比如抽菸的人可以先開始限制自己每天抽菸的量,愛打遊戲的人先限制自己打遊戲的時間!不要一開始就給自己制定很苛刻的目標,因為一旦目標無法達到就會讓你喪失信心!所以前面制定的目標從簡開始!第三步每天都要提醒自己不要讓心中的目標淡化或者消失,這一步需要讓你周圍的人都知道你正在做的改變,更為重要的是你自己也必須知道,你自己每天都要以這個新的自我認定來提醒自己告誡自己,把握好自己!最後一步就是當一個時間段之後,要總結一下自己,當小的目標實現後再繼續制定新的目標!相信這樣循序漸進下去你必然會成為你想做的那個有自制力的人!那麼還有一點需要提醒的就是在做每件事情前要考慮後果,會不會傷害自己傷害他人!不管怎麼說控制慾望,制定目標,考慮後果是讓人提升自制力的有效方式!




紫芸萱


知道那樣做是必須的,不然就要丟了性命,你就會自覺地把好習慣堅持下去。不然,是不會形成好習慣的,也不會表現出有自制力。

好好學習醫學常識,好好學會愛護自己。自制力不需要培養,是你為了自己而必須去做的表現。




穀神不死


堅定的決心,頑強的意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