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為了13歲孩子獨立多做家務,堅決不幫媽媽做家務,這樣會起反作用嗎?

義楓刀


會的。父母在要求孩子獨立做家務之前,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自己也參與到做家務中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說一千句道一萬句不如實踐榜樣來得快。還有父親要端正一個觀點“不是幫媽媽做家務”,是一家人要共同承擔。我兒子現在四歲多,我老公就經常教導他家務是要一家人共同分擔的,不僅僅是媽媽一個人的事。他也經常做家務,有時候做得比我還多!


慕堯媽媽美食記


一個家庭的家務從來不是屬於爸爸或媽媽,家庭的裡的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有的只是分工不同。我們兄妹四人對於家務不會因為男女有區別,都要會,而我爸下班回家也會做飯、掃地等自己擅長的事情,這樣其實更容易家庭和睦,我侄子都20幾歲,他們還是在一起吃飯,特別是這個時期每頓都是10個人。可以讓小孩時常做家務理解爸爸媽媽的不容易,畢竟要把家務做好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伊佳媽媽的生活錄


孩子什麼都不懂,不是更要去教他嗎?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你都不做家務,他怎麼可能會去做呢?我有時候叫我兒子做一點事,他也有意見,我就說他,你是家裡面的一份子,家裡的飯菜你要吃,房子你也要住,每樣東西我們大家都有份,你不是在幫我做事,想吃飯,你就要去做,想住得舒服,你就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月牙嘛嘛吖


爸爸什麼家務也不做,肯定是錯了。應該爸爸媽媽商量好,哪些是孩子做的,哪些是父母做的,和孩子說好說清楚,然後父母做自己的,該孩子做的事情,就堅決不做。

鑑於孩子剛剛開始做家務,父母可以在旁邊看著,有不會做的,或者做得不好的,可以邊做邊糾正。

不定要有耐心,切記不能發脾氣,更不能罵孩子笨啊,傻啊,沒用啊,這樣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用戶9617757926709


他既然同意你說的分擔家務,自己又不參與,那麼首先在孩子這裡就會樹立一個印象,就是爸爸連說好的承諾都可以反悔,那我憑什麼做呢?更何況爸爸還是個大人,我還是個孩子,你一個大人都不做,叫我來做,你好意思做我爹嗎?

再者,共同承擔家務是建立在兩個家長的基礎上,因為主要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共同承擔家務,還有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所以如果孩子不做很簡單,只要是屬於孩子範圍之內的,你們都可以不用去做,比如說孩子,你自己的衣服自己洗,你不洗沒關係,那你就沒有乾淨衣服穿了,到點了,叫你吃飯,你不吃也沒關係,我跟你爸就直接飯吃完這一頓你就餓著,如果他要吵要鬧,就直接跟他說這個家或者這個世界並不是以你為中心的,你要鬧可以,等你鬧完了,去把自己的事情做掉,就是讓他知道我鬧是沒用的,該做的事還是要做,而爸爸在這個過程當中,必須要堅定立場,並且自己應該做的也要做,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父母就先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天然風衣飾


這個問題很彆扭,爸爸為了幫13歲孩子獨立多做家務,堅決不幫媽媽做家務?這隻能展現爸爸在一家三口裡的懶惰和不負責任吧,自己都不幫妻子做家務,指望13歲孩子幫,這是為自己的懶惰和不共同承擔家庭責任而找藉口嗎?同樣的,在孩子眼裡就形成了你們塑造的畸形“夫妻關係”,那就是媽媽累死爸爸都不幫忙做家務,而大懶爸爸卻指使孩子去幫。這不是正常的、健康的引導。

正常的健康的家庭關係,是父母恩愛,互幫互助,教會孩子愛和關懷。家庭氛圍薰陶很重要,如果爸爸對媽媽很關愛,並且主動承擔家務,那麼孩子就會形成正確的家庭觀,如果是男孩子,以後也會對自己的妻子如此關懷;反之,你們養育出的孩子哪怕被逼著做了一些家務,也是有樣學樣,認為長大了娶妻了,就該像自己的爸爸媽媽一樣才叫正常的家庭關係,我想沒有幾個女孩子願意自己當牛做馬還得不到家庭裡丈夫關愛吧。

我建議你不要瞎琢磨,多看如何促進夫妻關係、如何正確經營家庭和如何科學教育孩子的書籍,別想當然。你問出這個問題,且孩子13歲了,我甚至能想象出在問這個問題之前家裡作為丈夫的那個人是否就一直這樣做著。


空白6886


會有反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和榜樣,如果做爸爸的很懶,很多家務活都推給媽媽做,小孩也會有樣學樣變懶。做父母的應該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引導自己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方向,手把手教孩子學會做家務,教導他們出來社會應該獨立自立,這是生存之本,而不是事事求人,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才是有利的。


Vikeywei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f6000004a01f23777c1\

芸芸眾生hhh


肯定會。

古代有句話叫“貌恭而不心服”,有時候通過強制措施是在一定時期內能達到目的,但從長遠來看,不一定是好事。一旦脫離了這樣的環境,孩子被壓抑的本性就會釋放,更有甚者會向相反方向發展。

鍛鍊孩子獨立做家務的能力,首先家長應該身體力行,給孩子做好榜樣,先從角色分工開始,讓她先體會到做家務的不易。

同時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讓他知道即使是做家務,爸媽也是愛他的。是為了更好地成長才讓他參與做家務,而不是一股腦兒把髒活累活給他幹。

引導和榜樣的力量,一個都不能少。


開顏君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因為父母的所作所為起到的是榜樣的作用,榜樣的力量可以說是無窮大孩子會有樣學樣的,如果父母在家裡是喜歡看書學習的,那大概率孩子學習成績也是很好的,因為是有一個氛圍的問題,孩子自然而然就成了習慣,實際上這就是薰陶。如果父母不做而只是要求孩子做,那麼孩子肯定會有逆反心理的這不能怨孩子,是孩子的正常心理。所謂老子英雄兒好漢也是同樣的道理,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實際上要想讓孩子獨立這是一個漸進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要養成力量良好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