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組織”的存在,是國漫無法領先日本動漫的根本原因

熟悉日本動漫的朋友都會知道,EVA這部作品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曾經對整個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不僅一舉拯救了頹廢的動漫產業,更是對當時的日本青年人影響頗深。

而對於整個動漫產業來說,EVA最大的貢獻,應該就是創造了支撐整個動漫產業週轉的一個重要組織(制度),那便是"製作委員會"

這個“組織”的存在,是國漫無法領先日本動漫的根本原因

在EVA之前,動畫的製作是沒有人提供保證的,如果作品沒有大賣,那麼不僅製作公司要破產,投資方也會血本無歸。

而針對這種情況,EVA的製作人"大月俊倫"便利用自身的名氣,實力,以及背後支持自己的"Gainax"公司作為"底氣",牽頭成立了一個"EVA製作委員會"(其實當時並不叫這個名字,但是追根溯源並無實際意義,所以我們姑且這樣稱呼),拉攏了一大波,如漫畫出版社、音樂製作公司、模型製作公司等眾多投資商來籌集EVA的製作經費。

這個“組織”的存在,是國漫無法領先日本動漫的根本原因

這些投資商與Gainax公司一起,按照約定的比例出資並且分享利益,共同對製作的動畫負責。

而看到這裡,想必很多人就已經能想明白了,這個所謂"製作委員會"的組織,其實就是一種"私募資金",所有參與了"投資"的"資方"對動畫實行集體負責。

由於出資方多,所以既分散了風險,又可以將投資聚少成多,形成一筆龐大的資金來作為經費製作動畫。

這個“組織”的存在,是國漫無法領先日本動漫的根本原因

同時,又由於投資方大多是跟ACGN有關的專業公司,這些公司又可以利用自身的專業化優勢,直接將動畫作品與自己的專業領域對接,這就起到了減少成本,擴大產業鏈的目的。

而隨著EVA的成功,不僅Gainax從中嚐到了甜頭,許多其他的動畫製作公司也紛紛效仿,一時間各種"動畫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日本的動漫產業也就此走向了輝煌。

這個“組織”的存在,是國漫無法領先日本動漫的根本原因

好了,講到這裡,一般的讀者應該對"製作委員會"有了一個大概的認知,知道它是一個募集資金的組織,對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其實這就足夠了。

而我接下來要講的內容,則相對來講"枯燥"了一些,可能需要一定的經濟學知識才能看懂,大家可以酌情選擇閱讀。

這個“組織”的存在,是國漫無法領先日本動漫的根本原因

根據之前所講的,"製作委員會"的根本原則總結一下就是

"集體負責,風險均攤,利益共享",而這個原則又可以細細的來進行拆分。

比如"集體負責",因為一部動畫的背後,往往是許多的製作公司所組成的"委員會"所負責。

這個“組織”的存在,是國漫無法領先日本動漫的根本原因

所以這些製作公司對於整個動畫的製作流程就可以進行嚴格的"分工",大家即利用了自己的優勢提高了動畫製作的"專業化",同時又可以彼此牽制,彼此監督。(就比如你是負責OP的,我是負責動畫內容的,我們就可以彼此要求對方進行配合,這樣就起到了一種監督的效果)

這個“組織”的存在,是國漫無法領先日本動漫的根本原因

再例如"風險均攤,利益共享",比如"保險學"中的"再保險""重複保險"所存在的"理論依據",其實也是這八個字(當然了說法肯定不同,意思是一樣的),或者說許多"金融機構"也是憑藉著這八個字逐漸發展壯大的。

這個“組織”的存在,是國漫無法領先日本動漫的根本原因

總之,我講了上面的這些就是想告訴大家:"製作委員會"其實並不是"日本獨有"的一種很神秘的組織,他只不過是借用了某些經濟學原理所成立的一個"組織",或者說形成的一種"制度",因為具有某些"經濟學"的科學性,所以取得了成功。

這個“組織”的存在,是國漫無法領先日本動漫的根本原因

我們在對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進行形容的時候,往往會對其進行分類,比如鋼鐵工業,冶金工業,養殖業,畜牧業等等……

動漫產業也同理,動漫絕不僅僅的等同於漫畫+動畫+遊戲+輕小說,它擁有著極為龐大的上下游產業,上至國家的文化政策,下到動畫製作公司,周邊的販賣與製作公司,音樂公司,聲優公司(聲優培訓機構),乃至每一個從業者,每一個消費者,都屬於"動漫產業"的範疇。

這個“組織”的存在,是國漫無法領先日本動漫的根本原因

因此,作為一個"產業",它就勢必需要"規範化""制度化""標準化"

,而"製作委員會"的諸多好處,歸根結底還是實現了這幾"化",所以才被日本業界所廣泛接受。

而講了那麼多好處,有的小夥伴就該有疑問了,都說事物都有兩面性,那麼"製作委員會"有沒有弊端呢?

這個“組織”的存在,是國漫無法領先日本動漫的根本原因

這個問題嗎……

雖然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這個"肯定"的答案我想先交給讀者自己去思考,我會用一天的時間整理資料,來結合某些事例對"弊端"進行客觀公正的分析,未完待續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