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教育部發布2020年第1號預警!上海公共場所將按人群密度預警

頭條大事件

1號預警:近期,有人通過班級微信群、QQ群等媒介假冒學校教師或班主任身份,以延期開學和組織開展線上教學為由發佈詐騙信息,要求學生家長以網上支付方式繳納各項費用,致使部分家長上當受騙。預警提醒,延期開學期間,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和中國教育臺電視空中課堂及部分省份網絡學習平臺,提供有關教材電子版、“人教點讀”數字教學資源庫等學習資源,均為免費。

動態|教育部發布2020年第1號預警!上海公共場所將按人群密度預警

今日新動態

1、人群密度預警:今天下午2時,上海市政府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介紹上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況。

市衛生健康委監督所所長盧偉介紹,上海將開展公共場所防疫風險警示。隨著返程復工高峰到來,市衛生監督機構將依法防控與社會防控緊密結合,從提高全民防控意識,降低社區傳播風險概率入手。一方面,進一步利用微信公眾號、微信課程等載體加強宣傳,普及疫情防控法規和知識。另一方面,向公共場所提出疫情風險警示建議,按照人群密度進行預警以及採用相應防範措施,提高公眾主動防禦公共場所疫情風險的意識。

動態|教育部發布2020年第1號預警!上海公共場所將按人群密度預警

2、闢謠:最近有傳言稱,有返滬人員因進不去小區,只能睡在路邊支起的帳篷裡。真是如此嗎?其實,事情的真相是,這頂支在奉賢路上的帳篷系小區保安晝夜值守所用。網上流傳的視頻中,帳篷的一面寫著“返滬人”,讓人誤以為這是隻能睡帳篷的返滬人員。其實,這完全是誤解,因為帳篷的另兩面寫的是“員必須”“登記”。連起來就是“返滬人員必須登記”。為了更好地進行防疫管控,奉賢路182號的幾個單元沿路用隔離欄進行了封閉,在預留的唯一進出口前,支起了一頂帳篷,保安每天兩班,24小時晝夜值守。保安師傅坐在小帳篷裡,堅守防疫登記的崗位。保安師傅說,雖然很冷,但做好防疫工作,是他的職責!

聚焦熱新聞

1、道歉:近日,《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一文引發公眾關注。該文稱,“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將是武斷的,不科學、不理性”“對於人類而言,對野生動物產品的需求從未停止,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剛性需求’”。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網站18日發表聲明稱,該文章給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對此,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深表歉意。


動態|教育部發布2020年第1號預警!上海公共場所將按人群密度預警

2、加油:近日,湖北武漢鐵路公安協助轉運由瀋陽運來的140餘箱物資。列車上車廂內的一個小女孩,透過車窗高舉一幅自己為武漢加油助威的蠟筆畫,畫上寫著“中國加油、武漢加油”“萬眾一心迎戰,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字樣。

來源|綜合長安劍 中國普法 中新網 新民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