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得知他是慈禧後人後,先辭職,自稱“八阿哥”,讓人跪安


打工仔得知他是慈禧後人後,先辭職,自稱“八阿哥”,讓人跪安

最喜歡倉央嘉措的詩便是一句"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在清朝最有名的詩人除了納蘭性德便是倉央嘉措了吧,其實清朝的文化也是很美的,尤其是服飾,現在眾多影視劇也是以清朝為背景,講訴很多皇帝、妃子、格格、阿哥的的愛恨情仇。

可是那終究是歷史,是已經成為過去式的事物,可大千世界也總有奇人,這個人以"八阿哥"自居,還參加了不少綜藝,這個人就是赫慶鈴。

祖先強大,按照輩分我就是"八阿哥"

今天咱們介紹的主人公叫做赫慶鈴,是一位家住東北遼寧的小夥子,單單從名字來講這個姓氏在日常中確實少見,原本赫慶鈴也並沒有對自己的"身份"有什麼懷疑的,就本本分分的在當地的一家工廠打工,掙著不多的工資,過著平凡的日子,直到某一天,他的日子就發生了改變。到底發生了什麼讓我們來看一下。

打工仔得知他是慈禧後人後,先辭職,自稱“八阿哥”,讓人跪安

那一天赫慶鈴日常下班回家,和平常沒有什麼不同,直到他聽到了當地的幾個老人在討論祖先的問題,出於好奇赫慶鈴就留了下了聽了一會,這一聽不要緊,可是叫他發現了自己身上不得了的秘密,改變了他以後人生的發展方向。在聽到了,有很多皇室後代在當地埋名生活後他向老人詢問自己的祖先是誰,得到的回答叫他十分震驚,因為他的祖先是葉赫那拉氏。

說到葉赫那拉氏你一定不陌生,清朝最有名的太后慈禧,她的姓氏便是葉赫那拉。這個名號可謂是十分響亮了,赫慶鈴回到家後就開始找尋家譜,這一找就更加確認了他的猜想,他的祖先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按照輩分年紀他應該是個阿哥,八阿哥。

身份確認後,就要有"阿哥"的樣子

就這樣的確認了自己阿哥的身份後,赫慶鈴思考了很久,想著自己以後不能再向之前一樣平淡無奇,想著影視劇裡的阿哥形象,決定自己這樣太給自己的祖先丟面子了,就決心改變自己。

打工仔得知他是慈禧後人後,先辭職,自稱“八阿哥”,讓人跪安

他的第一個改變就是向原來的工廠辭職,感覺自己一個阿哥不應該幹這種與身份不對應的事情,這點在赫慶鈴看來很正確的決定,其實風險是很大的。一個正當壯年的年輕人,在衝動下,辭掉了工作後應該靠什麼養活自己?這些他當時不知怎麼考慮的。

後來他開始大面積炫耀宣揚自己阿哥的身份,可能是眾多清宮劇的熱播,人們對於這個"八阿哥"的好奇度也是不少,

就這樣赫慶鈴就成為了一個有一定名氣的人物,進入到了大眾的視野裡面。

後來赫慶鈴的樣子就和阿哥更加的相像了,他把頭髮接長,留起了清朝男子才會留的麻花辮,把前面的頭髮剃掉,加上幾身清朝阿哥的服裝,遠看上去到真有幾分阿哥的樣子,從那以後他就開始見人就說明自己的身份,讓別人以"八阿哥"來稱呼他,要是人家不這樣做,赫慶鈴還會和人家置氣。

打工仔得知他是慈禧後人後,先辭職,自稱“八阿哥”,讓人跪安

參加綜藝,宣揚身份與文化

就這樣赫慶鈴漸漸的也有了些名氣,畢竟這樣的與時代不同難免叫人好奇,關於赫慶鈴的做法自然也引來了很多人的討論,有質疑的也有讚許的。正是因為有人關注,所以有很多節目就開始慕名來找赫慶鈴去作為嘉賓,就這樣這位"八阿哥"就開始向著綜藝節目出發,在採訪中他提到自己這樣還是很開心的,認為他可以代表祖先進行發言。

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赫慶鈴參加的一場相親類型的節目,稱自己是阿哥,一位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古代人,<strong>還認為自己作為阿哥參加這次節目有種皇子選妃的感覺,這一番介紹使得很多人爆笑不已,可他自己卻不以為然,也許是節目效果,在那場節目中赫慶鈴顯得有些傲慢,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

打工仔得知他是慈禧後人後,先辭職,自稱“八阿哥”,讓人跪安

就如一句<strong>"剛剛我上來時,你們沒有跪安,這在清朝,你們是要被斬首的。"這話說起來可能是無意,聽起來可不是那麼回事了,你自己的認知不能強加在別人的身上,這畢竟是現代社會。

時至今日我們來看,赫慶鈴的做派依舊有很多人不能理解,甚至感到反感,其實是不能一棍子拍死的,如果客觀的分析赫慶鈴所做的某一方面,我在這裡還是認同的,比如說他在學習一些滿族文化,說出的一些觀點也有一些依據;比方說他也帶動了清朝一些優秀文化的發展,尤其是傳統服飾的普及度,等等,這些都是不錯的。可要是一味的活在皇室貴族社會的認知裡,胡亂作為,沒有尺度的話自然不會被大眾所接受。

觀點與大眾不同,理由你能接受嗎

說起赫慶鈴不能不提的就是他對待他的祖先慈禧太后的評價,比較他是慈禧的後人,所以這個問題在很多節目裡都有主持人提到,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赫慶鈴是這樣講的,他的祖先在歷史上的貢獻是很大的,在眾多女性歷史人物中也是一位可以和呂后武則天成就相媲美的人物,

可以稱得上是歷史上成就貢獻最高的三個女性之一。

打工仔得知他是慈禧後人後,先辭職,自稱“八阿哥”,讓人跪安

他的這種觀點很多人是表示不能理解和結束的,因為正是她的極度保守思想以及權力控制才讓我們在近代歷史上處於被動的地位,在位期間,沒有實質性的出現盛世場面,有的只是吹捧。再客觀一點來評價,也許慈禧太后是真的是生不逢時,她也不可能可以在那個混亂的時期掌握大權,但一點實質的事情都沒有幹,這個是不可能的,我們評價一件事物,一個人不能只看某一個方面,要全面的看待。

所以就是那句古話人無完人,都有對錯,只是相對來說是功大於過或過大於功。反觀赫慶鈴他的說法就過於的片面,不能因為祖先的原因,就拋棄真實的歷史。堅持自己喜歡的事物沒有錯,但也不能干預別人,畢竟平等相處,是現代社會的相處之道。

打工仔得知他是慈禧後人後,先辭職,自稱“八阿哥”,讓人跪安

社會是不停的前進發展的,我們不能過度的拘泥於過去,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當然我們對於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在不斷的傳承的,正所謂,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後才能不斷髮展,凡事都有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