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換羽後初產蛋質量不好該怎麼辦?

用戶663707293315


你好,我是老梁。

蛋雞強制換羽的目的。減少育雛過程和育青年雞的成本。一般採用強制換羽的產蛋雞都是處於產蛋後期的效益不好的老母雞。所以一定程度上,母雞的身體機能已處於衰敗期,生殖系統特別是輸卵管形成蛋殼的能力下降。即使採用了強制換羽,身體機能上的衰敗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是我們可以從飼養管理上進行加強營養,從而改變蛋殼的質量。

1,人為的補給生殖系統所需要的營養。可考慮在飼料中添加蛋氨酸,維生素 e 。維生素e又稱生育粉,可調節母體的雌激素水平,促進卵泡的生長髮育,同時可改善輸卵管合成蛋殼的功能,增加蛋殼厚度和韌性。

2,飼料中添加維生素AD3粉,提高石粉的添加量。正常情況下,蛋雞產蛋期的石粉添加量為8%。那這個時候建議多加1%到2%。同時石粉的質量一定要把好關,好的石粉鈣的吸收率會比較高,如果石粉的質量不好,鈣的吸收率就會很低,所以就會出現蛋殼質量差,破殼率高的現象,直接影響我們的經濟收入。

3,飼料中可添加雞蛋散蛋雞寶等中藥製劑。此類的中藥可溫宮補血,很大程度上可激活母雞的生殖系統。減緩生殖系統的衰老。

除了正常情況下的蛋雞強制換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期間還有不得已的強制換羽情況,養殖戶飼料儲備不足,迫不得已使用了強制關羽來緩解飼料短缺的問題,這種情況下的產蛋雞,也許是處在產蛋高峰期的雞,生理機能等各方面還都健全期,所以強制換羽後出現的產蛋質量差,不需要過多的擔心,那只是暫時的,建議飼料裡面添加蛋氨酸,魚肝油或者是AD3粉等,半個月左右即可改善。



獸醫梁


給蛋雞強制換羽在蛋雞後期會出現的影響

1

羽毛脫落的變化

多數情況下,強制換羽開始後10天左右體羽脫落,15~20天脫羽最多,主翼羽脫換是逐漸的,一般到35~45天換羽結束。換羽越完全,將來產蛋成績越好。

2

產蛋量的變化

實施換羽後第2~3天產蛋率逐漸降低,到第5~7天全部或幾乎全部停止產蛋。同時斷水、斷料、斷光時,產蛋率下降最為明顯,蛋殼變薄,破損率高。一般隨著母雞體重的恢復,產蛋率逐步回升,2個月左右可達到換羽前的產蛋水平或者更高。斷料後頭幾天仍在產蛋,為防止出現破蛋、軟蛋,每隻雞每天應補給15克碎貝殼。

3

生殖器官的變化

強制換羽期間由於飢餓導致母雞卵巢和輸卵管萎縮,重量減輕。據報道,喂鋅的母雞,換羽第四天卵巢減輕75%,輸卵管減輕50%。直到停止喂鋅後12天卵巢和輸卵管的重量才恢復正常。公雞對斷水、斷料、斷光的耐受能力很差,死亡率高。

換羽期間公雞的睪丸重量顯著縮小。如換羽開始前睪丸重量平均為24~26克,30天后平均重量只有1.2克,60天后為1.4克,4個月後才達到22~24克。

4

體重的變化

在斷料開始前一天下午兩點多鐘稱雞的體重,由雞舍內3~5個不同區域抓50~100只雞稱重。冬天在絕食後的第三天,夏天在絕食後的第七天,春秋在絕食後的第五天以後,每天再在同一時刻稱重。普遍認為,體重減輕25%~30%,將來產蛋效果最好。體重減輕過少,達不到換羽的目的,但最低不能低於1350克。體重減輕過多,體重減少超過35%,又會使雞的死亡率增加。在未達到預定的目標體重之前繼續絕食,達到降低的目標體重時,即可開始喂料。雞轉入自由採食後2周,體重基本上恢復到換羽前的水平。





90小帥


蛋殼質量的好壞是影響禽蛋業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不少雞場和養雞專業戶的雞群中,常有母雞產薄殼軟殼蛋的現象發生,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現將其主要原因和防止方法介紹如下:

1、亂喂添加劑:實踐證明合理使用添加劑,能提高蛋殼質量。但當前我國使用的各種飼料添加劑很多,必須從中選擇適合於雞群的添加劑,並掌握好合理用量。否則會打破雞體內各種營養素的平衡和正常的物質代謝,使蛋殼出現變薄現象。

2、日糧中缺少鈣和磷:產蛋雞需要大量的鈣來形成蛋殼,缺鈣就會產薄殼軟殼蛋。一隻雞每天採食飼料130克左右,但飼料中鈣的利用率僅為60%,因此單靠飼料中的鈣是不夠的,必須在配合飼料中添加3%~4%貝殼粉或優質石灰、石碎粒,或將螺蚌、蛋殼、骨頭搗碎餵雞,以補充鈣、磷不足,效果良好。產蛋雞還需要較多的磷,因為蛋黃中含有磷成分。雞的日糧中磷的需要量為0.6%,其中有效磷應含0.5%。礦物質飼料中的骨粉、磷酸鈣等含鈣和磷都多,其中鈣比磷多1倍,是雞最好的鈣磷補充飼料。

3、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鈣磷吸收利用,調節血液中的鈣磷平衡,有利於骨骼和蛋殼的形成。缺乏維生素D時,即使日糧中鈣充足,也會使鈣、磷的吸收和代謝作用發生障礙,導致蛋小、殼薄、軟殼,產蛋量下降,孵化率降低等。因此舍飼的雞群每天要在日光下照曬2小時以上,並添加適量魚肝油以補充維生素D。

4、缺水:水不但是營養物質的溶劑,而且也是很重要的營養物質之一。水起著幫助消化、吸收、輸送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排出廢物及調節體溫等作用。雞體內和蛋內分別含有64%~75%和70%左右的水分。所以產蛋母雞若24小時飲不到水,則會1個月不產蛋,或總產蛋量下降30%左右,同時薄殼軟殼蛋明顯增加。

5、溫度過高過低:雞產蛋最適宜的環境溫度是13~25℃。當氣溫超過30℃時,雞體散熱困難,食慾下降,採食量少。長期高溫會破壞雞體的營養平衡,引起代謝改變,使雞的甲狀腺性能減弱,導致鈣量不足,降低蛋殼在子宮部的形成能力。同時由於天氣炎熱,雞張口呼吸喘氣,體內碳酸增加,從而也阻礙了鈣的吸收利用。困此夏季雞體要剪毛,留翅羽當扇,並加強舍內通風降溫。另外,用0.5%~1.5%小蘇打料餵雞,可提高蛋殼強度,大大減少薄軟殼蛋。相反,在氣溫低於5℃時,雞採食量減少,蛋殼也會變薄。因此應在日糧中添加0.5%~1%辣椒粉,以使雞增熱,提高抗寒能力,同時實行人工取暖。

6、黃麴黴素中毒:飼料常因保管不善而發生黴變,餵雞後致使雞的肝臟、腎臟等被黃麴黴素侵害,從而破壞了維生素D在雞體內的代謝,導致雞的體重減輕,飼料報酬降低,抗病力差,產蛋量減少,蛋殼變薄變軟。

7、甲狀腺機能失調:雞體內甲狀腺機能失調,會嚴重影響鈣的吸收利用,從而產生薄殼軟殼蛋,喂3~5天甲狀腺素片能很快使蛋殼變硬。

8、換羽影響:母雞換羽期間生理發生大變化,也會使蛋殼變薄、破蛋增加。因此在換羽期要用整粒大麥供雞自由採食3~5天,可加速換羽,很快恢復產蛋並提高蛋殼質量。

9、長期連產:由於長期的連續產蛋,易導致母雞生理機能紊亂衰退,常使蛋殼變薄而產軟殼蛋。因此,必須提高飼料質量,增喂蛆等動物性蛋白飼料,並常曬太陽,加強飼養管理,促使產蛋雞儘快恢復生理機能,確保產蛋質量。

10、雞齡過大:一般老齡母雞生的蛋較大,但蛋殼則相應較薄。因此一般蛋雞連續餵養2年為宜,否則不僅薄殼軟殼蛋逐年增多,且降低經濟效益。

11、其它不利因素:雞傳染性氣管炎、雞瘟、雞白痢、腸炎以及破壞生殖系統的其它疾病,也會使雞產薄殼軟殼蛋,如感染球蟲病則更甚。為了預防雞病,可在飼料中加入適量抗菌素或磺胺類藥物,並按免疫程序,及時接種雞瘟疫苗、禽霍亂菌苗等,定期服用驅蟲藥。雞群密度過大、環境衛生差、棲架過高和受驚嚇等,均易導致產薄殼軟殼蛋。因此,雞群在產蛋期間,應儘量避免各種不良應激因素髮生,以保證產蛋質量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磊磊的農村事


1如果營養正常給,只是短期蛋殼不好,很正常,輸卵管有個適應過程。

2如果長期不好,需要輸卵管消炎,增加必要的營養,如維生素,微量等。

3如果是換羽前疾病原因造成輸卵管損傷,有可能是不可逆的。


山西駿馬


換羽以後蛋的質量下降,這時就應該趕緊使用高鈣料了,因為雞換一次羽然後張出來的新羽是需要一定的高鈣料,還用普通的料才會導致蛋的質量有所下降。



鄉村徐老二


我覺得首先,從給母雞飲食調整,因為有些時候雞的飲食會影響蛋的質量


水墨丹青華


我覺著首先要加強它的營養,多補充維生素,就會好點


一生回憶


增加營養,多補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