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美】千里馳援,新疆多民族護理隊另一種“逆行”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C館開艙逾一週,負責A組的新疆援助武漢第二批護理醫療隊各項工作漸入正軌。

【你有多美】千里馳援,新疆多民族護理隊另一種“逆行”

2月15日,護理醫療隊領隊陳暉(右)

這支女性佔絕對多數比例的團體,由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回族組成,來自和田、喀什、庫爾勒、巴州、吐魯番、克拉瑪依等地。截至目前,全疆三批醫療隊共計386人正在武漢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19省市對口援疆多年,面對疫情新疆醫療隊千里馳援,是另一種“逆行”。多位隊員感言“滴水恩當湧泉報”,走上一線是職責、亦是榮幸。

  ——“興奮與緊張並存”

  “從接到通知到出發,中間只有1小時準備。”來自喀什的護理隊員負責人楊新會介紹,接到命令是“興奮與緊張並存”。緊張是由於還沒把消息告知家人,興奮則源自身為護士的使命和責任,“這是把自己的專業施展到最需要的地方”。

【你有多美】千里馳援,新疆多民族護理隊另一種“逆行”

2月15日,醫療隊護理隊員負責人楊新會接受採訪

護理醫療隊5日凌晨降落武漢,3天培訓後開始於方艙接收輕症病患。

  9日開艙前,楊新會頭一個穿好防護服進入艙內“打前站”。爾後,護理隊以5個病人為一組帶領進艙。在最初的8小時內,C館A組有序收治283例病患。自下午2時到隔日凌晨2時,楊新會與同事們第一天就在艙內待了12個鐘頭。

  她非常體諒病患從家中轉入方艙醫院的心態變化。成百上千的新冠肺炎病人住在一個空間,“這種場面誰都沒見過”,心情不好屬正常。護理醫療隊領隊陳暉和楊新會叮嚀護士們說話語氣更委婉、溫柔,多換位思考。

  “他們除日常護理外,還承擔了許多護工的工作。”陳暉還介紹,因為方言差異,一些隊員聽不懂武漢話,但好在不少病患主動幫助護士與患者溝通。幾日下來,明顯感受轄區內病人心情好轉,“特別是在帶他們跳舞之後,我們沒想到大家對新疆舞這麼感興趣”。

【你有多美】千里馳援,新疆多民族護理隊另一種“逆行”

2月15日,醫療隊聯絡員巴哈古麗展示為患者跳的民族舞蹈

近日,醫療隊聯絡員、哈薩克族姑娘巴哈古麗出乎意料地“火了”。她在艙內帶領病患跳起哈薩克族舞蹈“黑走馬”的視頻片段走紅網絡。近日頻繁接到媒體來電希望採訪的她告訴記者:“我不是網紅,只是想幫病人們舒壓和調整心態。希望媒體們多多關注護理隊員的工作。”

  ——“零感染,平安回家”

  維吾爾族隊員阿依加瑪麗來武漢前就注意有醫護人員“上陣”前理髮的新聞,那時便意識到長髮或帶來不便。雖然“毫不猶豫地選擇剃頭”,但聽見剪刀“咔嚓”聲,這位工作17年的資深護師“還是哭了”,不過“哭完就沒事了”。

【你有多美】千里馳援,新疆多民族護理隊另一種“逆行”

2月15日,醫療隊員阿米娜古麗(左)和維吾爾族隊員阿依加瑪麗(右)

  “102個人的團隊一起來,就要平安一起回去。零感染、團隊安全比什麼都重要。”阿依加瑪麗理髮沒和家人商量,幾天後戴帽子與他們視頻時試探道:“同事們都剃了,我該不該呢?”丈夫回答:“這還需要考慮嗎?剃。”

  “按照風俗習慣,新疆的少數民族女性輕易不會剃髮,一些人可能這輩子也不會。”發現長髮不利於隔離服穿戴後,楊新會率先示範。“我當時和另一位負責人商量先作個表率,真沒想到中午吃完飯,來自喀什的29名姑娘就都剃完了。”

  “大家為了戰‘疫’實現零感染,真是豁出去了。我很受感動。”多位少數民族隊員表示,對於她們的決定,家人無一例外地表達支持。

  “很多護士不是來自感染科,前期教她們按要求穿脫防護服是重點。我們反覆教,還讓學得好的護士分別作示範。”護理隊將“安全”擺在首位。楊新會還記得,就在準備開艙之際,領隊陳暉向其囑託“這100個姑娘就交給你了”。“當時那種壓力撲面而來,我就只有一個想法:零感染、戰勝疫情、平安返回。”

【你有多美】千里馳援,新疆多民族護理隊另一種“逆行”

2月15日,醫療隊聯絡員、哈薩克族姑娘巴哈古麗接受採訪

  另一名維吾爾族隊員阿米娜古麗說,第一眼看到那麼多的病人躺在艙內內心非常難過。穿著全套防護服工作過去沒有類似經驗,第一天大家都是“熬過來”。“但是過了這天,我們心裡也就踏實了,知道只要按部就班肯定沒問題。”

  ——“即使做後勤,我也願意去”

  “過去來內地都是學習、開會或者旅遊,沒想到我也有機會可以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利用專業增援疫情一線。”

  工齡逾20年的阿米娜古麗說道,出發前有過擔心,畢竟自己工作的喀什地區醫療條件和水平相較內地落後,“去了武漢,我會不會拖後腿?”

  猶豫,並未延緩阿米娜古麗希望上前線的決心。在她的申請中提及,“即使到了那做後勤、打掃衛生,我也願意去”。

  “這幾年,上海的(援疆)醫生在我所在醫院幫忙解決好多問題,克服生活、醫療條件上的種種困難。這些我們都看在眼裡。”阿依加瑪麗談到,“我們都是中國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沒什麼好猶豫”。

  陳暉也表示,新疆護理醫療隊援助武漢的感情,和19個省市多年無私援助新疆是一樣的。

  這位隊員口中的“陳媽媽”還說,隊員們每天從離開賓館到結束工作,至少在10小時以上,加上近日武漢大規模降溫降雪,缺覺和天冷是普遍感受。但是,百人團隊沒有一名隊員出現畏難情緒或心理波動,很多護士在艙內都是“催促了又催促”才願意交班回酒店。

  她特別強調,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區與武漢的氣候、飲食習慣差異較大,非常感謝武漢各方對於新疆醫療隊的照顧,包括提供電熱毯、棉服等供暖物資及婦女用品,企業捐助新疆特色食物,駐地餐點供應清真食品等。“潮冷的季節,我們並不寒冷”。

【你有多美】千里馳援,新疆多民族護理隊另一種“逆行”

2月15日,醫療隊員卡米力江展示其“桃心”圖案發型

  22歲的卡米力江是護理隊裡年齡最小的隊員,也是僅有的11名男性之一。看到姐姐們理髮,卡米力江把自己的短髮剃得更短了,還在頭頂上勾出一個桃心。

  14日,一位年長患者抓著卡米力江雙手情緒激動地表示感謝。他說,“我們也要感謝這些患者。在方艙,這些人是積極配合治療的病患,也是同我們一同戰‘疫’的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