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不識《西遊記》,再聞已是取經人。為什麼有的人再也無法愛上齊天大聖?

江東夫嘮


在小的時候看《西遊記》,齊天大聖孫悟空一直是作為超級偶像一樣的存在。他法力高強、精通七十二般變化,金箍棒在手、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三界之內的眾仙佛他都不懼。無論走到哪裡,人人都得尊稱他一聲:大聖。威風極了!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很多人對齊天大聖孫悟空這個形象的認識產生了變化,發現他並不如小時候所想的那樣威風八面。尤其是瞭解了《西遊記》整部名著後,我們發現孫悟空其實是很可悲的,他的遭遇像極了我們很多人的一生。


從叛逆者到取經人

孫悟空在被如來佛祖壓下五行山之前,是十分叛逆的。龍宮霸取金箍棒,地府強銷生死簿。不怕天庭兵十萬,單人打上九重天。御馬蟠桃囊中物,別人稱聖我齊天。這個時候的他更多的是一種隨心所欲,做事不計後果,完全憑著自己的性子行事。這就像我們“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少年時代。

被壓的五百年,孫悟空內心是十分煎熬的。一山還有一山高,他是真的害怕了,他不敢再如此叛逆,他怕這寂寞的生活無窮無盡,他怕他自己無出頭之日。所以當觀音告訴他,讓他保唐僧西天取經時,他欣然應允。自從加入取經團隊,尤其是戴上緊箍咒後,他不得不聽話,不能再隨心所欲的過著自己的喜歡的生活。而且被人管控著,充當別人的打手。在這個過程中,他失掉的是自己的自由之心。這恰如我們為了責任和家庭的中年時代。


別人佈局,我僅為棋子

縱觀《西遊記》,孫悟空自出生後的一系列行為,皆是別人早已經安排好的,他只是按照別人所佈的局,一步一步走成了別人想要的樣子。看似是《西遊記》中的主角,實際上不過是別人的一粒棋子,是佛道之爭中的又一犧牲品。

這樣的齊天大聖是十分可悲的!這其實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無奈。

風光的背後站著他人

齊天大聖這個名號在最開始一直是不被外界所承認的,沒有一個人能同意一個妖怪能壽與天齊。直到他加入取經團隊後,別人才恭稱他為大聖或大聖爺。

顯然,悟空還是那個悟空,自身並沒有什麼變化,變化的只是身份從妖怪變成了取經人。人們也並不是真心的佩服悟空,認為他擔得起大聖的名頭。尊稱他為大聖不過是看重了他的現在身份,以及他背後所代表的佛教勢力。

正如我們生活那樣:“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人還是那個人,但別人欣賞尊敬你的只是你的名頭。


若木語

“跳死猢猻終,落在乾坤套裡”。正是由於《西遊記》中孫悟空形象前後的強烈變化,使得很多人再也無法愛上孫悟空了。其實並不是他們對孫悟空有所不滿,只是孫悟空讓他們的美好憧憬破碎了,他們通過孫悟空看到了自己的實際人生。



若木小記


初讀不識《西遊記》,再聞已是取經人。再也無法愛上齊天大聖。——

初讀西遊記,

以為是兒童讀物,

再讀西遊方知是

人心的成長之旅。

而自己也已在取經路上;

歷經那諸多心魔的劫難。

事業也罷,生活也罷,

一切皆因果,人生即修煉。

小時候羨慕孫猴子的無拘無束,

至今方知齊天大聖的悲情:

再也愛不上齊天大聖[流淚]

要承載一切的壓力,

還要炫耀自己不在乎;

要處處求人,

還得扮作笑臉,

痛恨一切的疏懶拖延逃避,

還得帶著二師兄上路,

明明火眼金睛,

也得笑隨普通者的無明……

明明可以花果山無憂無慮,

還得面對千山萬水,無盡的糾纏魔怪,

明明嚮往無拘無束的灑脫,

也要帶上自律的金箍,戒掉一切舒適與慾望……

只因一顆雄心,想終成正果,

只因一句承諾,得讓四人同行……







愛直播益起來


從來沒有想過不喜歡孫悟空的原因,因為,好像很小的時候就認為,孫悟空的一切悲劇都是唐僧造成的,這個團隊造成的,如果沒有唐僧的不理解,不信任,孫悟空的打怪之路會順暢的多,沒有八戒的挑撥離間,取經之路也會順暢的多,孫悟空情深義重,有責任,有能力,克服種種困難,伴隨師傅西天取經,終成正果,從當初的毛猴到後來的成坲,可謂是一個人的光明升職記,就算路途有坎坷,那不是還說了,天將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為什麼不喜歡孫悟空,哪有不被誤解,傷害,就能立地成佛的?


帝君的糖醋魚


喜歡超人的,

還不是小孩子多~!

小時候都喜歡孫悟空,

憤世嫉俗,

天是王大,我是王二,

後來發現,如果那樣,

根本沒有王,

你就是個“二”!

長大了,

開始喜歡豬八戒了,

能力不小,

不輕易展露,

有事先找老大唄,

自己少摻和,

還能少得罪人,

真動到老豬頭上,

太上老君造的九齒釘耙,

可堪稱天庭第一的兵器!

猴子那個金箍棒,

不過是個測量工具~。

最後,

雖說名份上差點意思,

可是個肥差啊~。
淨壇使者!

如來他老人家多大歲數了,

還能吃幾口,

再說誰說上供就都是,容易腐爛變質的非轉基因食品?

好東西多了去了~!

如來佛祖剩下的,

都歸俺老豬嘍~!

猴子?

鬥戰勝佛,

保安隊長麼~?

還不讓輕易動手,

因為有身份了麼,

哪能還跟個小弟似的,

嚇咋呼,

這也給Y別夠嗆呢~,

(捂嘴)

師傅和老沙,

咱比不了,

人家,

一個是如來的專門選拔的徒弟,

一個是玉帝的貼身秘書兼侍衛,

說白了,

成立這個取經辦公室,

還不是為了捧這老二位的,

要不,

哪能宣傳都沒做,

一堆用戶找上門,

就說師傅肉長生不老,

一個一個假裝過來惹事,

又一個個被大師兄送回家,

這麼多妖精,

就一口唐僧肉沒吃上,

還不是專門來打麻將“點炮”的。

不扯啦~

菸酒回收的哥們又來電話了。


2分鐘看世界


人的經歷不同所認識也不同,小時候初看西遊記被孫悟空無所不能的本領所折服,小時候的年紀也就是幻想自己能夠成為孫悟空。所以喜歡孫悟空,長大了自己經歷了什麼什麼樣的成長環境造就了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也就喜歡什麼樣的角色,自己不在像童年那麼幻想,面對的只有現實。

孫悟空的神通也只有看看而已,不再有幻想了所以就對他沒有太多的感情了。

其實孫悟空還是有我們許多學習的地方,他那周圍的人際關係處理的很好,天上的神仙都和他有著不錯的關係,地上的海里的都有著強大的朋友圈,以至於後來幫助唐僧西天取經遇到妖怪總是能請到救兵來幫忙,這一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冬日升輝


小的時候看《西遊記》齊天大聖好像是無所不能,法力無邊,任何事情都可以解決,更像是一個闖關打怪的遊戲,有趣又生動。

長大了自己隨著時間的進程,也逐漸經歷到生活中的人生百態,體會到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會給自己的人生增加不少的滋味,也體會到生活的不易,發現活著就是一種修行,遇到的一切不管是好的不好的也都是一種考驗,都是一種活獲得,成了人生的取經人。

我覺得我們長大後不是不喜歡齊天大聖了,是越來越看清生活的本質了,生活本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就是暗流湧動,起起伏伏,我們夢想有一個像齊天大聖一樣的人,出來為我們打敗生活中的不易,但是成長後的我們知道,沒有這樣的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勇敢面對,想盡辦法解決,不能怨天尤人,自己把自己從一個孩子,逼成了一個外表堅強的成年人。我喜歡有齊天大聖這樣的人,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但是現實生活真的沒有,我們只有接受,我想是因為沒有,所以不在愛,因為知道是虛構,所以不在幻想。

可能老了,在回答這個問題,也許自己就是齊天大聖,熬過了自己本來熬不過來的苦,也體會到苦盡甘來的滋味,成了自己的英雄。



小怪獸007


初讀不識《西遊記》再聞已是取經人。為什麼有的人再也無法愛上齊天大聖?這是因為《西遊記》,這本名著它的主題思想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且全部貫穿始終;唐僧師徒不遠萬里,到西天取經的艱難歷程和路途上的各種險阻,尤其是孫悟空大鬧異界,降服妖怪的驚險情節。以及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的困苦考驗,才取來了“真經”的曲折故事情節。從而,啟迪了我們的心靈,感悟我們的人生命運何不如此坎坷曲折,並交織著人生心靈上的各種困擾、煩惱和痛苦啊。所以,初讀只是看“熱鬧”,再讀一遍又一遍,隨著歲月的流逝,再聞何不自己成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取經人?人生,一輩子何其不是、這樣的艱難辛苦啊!因此,佛教大乘經典《金剛經》上說得好:“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因而,生活經歷越艱辛,我們也就不喜歡轟轟烈烈的孫悟空,只想安於當下心靈的安祥!


開心71972637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其中出現了許多的歷史人物以及事情。而在這裡邊就有我們今天所要說的名著《西遊記》,這本書很多人都覺得是師徒幾人去取經。但實際上,西遊讀不懂是取經,如果讀懂的話卻是整個人生!

先來說一說,眾所周知這本書通篇寫的就是一個佛家取經的故事。而這個主人公的名字就是悟空,而這一悟就過去了九九八十一難,而西遊中的這隻猴子,譜寫的也就是一整個人生,而這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中也是一個覺悟的歷程,與其說這本《西遊記》是一條取經之路,倒不如說他們師徒四人是一場覺悟之旅。而且這個旅程也是能夠印證在我們的人生中。

  西遊記中只有一個孫悟空,但它更像一個稜鏡,折射出的是不同的自己。當我們年輕爛漫,無憂無慮的時候,都曾為齊天大聖的威風喝過採。那時的孫悟空,就像我們對未來的幻想,那樣無拘無束,那樣隨心所欲。然而,造化萬千,留給每個人的卻總難言完美。於是,我們漸漸發現,長大之後,孫悟空也不再是那個齊天大聖,那種觸電般潛藏心底的喜悅早已被時間漸漸磨平。

  

  長大後,不喜歡孫悟空。也許是明白了大鬧天宮風光背後的難以企及,也許是因為取經路上孫悟空一次次對自己的背叛,也許是因為那年的威風一次次被神仙的坐騎蹂躪,深埋進泥土。千言萬語,總有一個地方會讓人覺得心頭一緊,原來,一直是自己看錯了,這情也成了錯愛。

  曾經,孫悟空是年輕時候的夢想,就像小學作文中,那個要立志成為科學家的孩子一樣,照進了每一個孩子的心頭。這夢有星爺大話西遊中紫霞仙子的蓋世英雄,也有橫掃十萬天兵的暢快淋漓。一言以蔽之,我要是孫悟空該多好……

  後來啊,年齡大了,學的知識越多,走過的歧路越坎坷,那個身影,便在流光中漸被拋卻。神魔的故事難以照進現實,不管是生存還是生活,一個跟頭不會十萬八千里,被水衝下的頭髮也不會變出千萬只小猴子。電視劇隨著電視逐漸淡出視線,孫悟空便被時間徹底抹殺。

  孫悟空不好嗎?好。

  

  不論是開局,展開,還是結尾,都籠罩著十足的主角光環,但卻又沒有半點白文的爛俗,這是時下網文所難以企及的。然而,這最終取經成佛的結局,卻又和網文的爽快不謀而合。不同的是,主人公的經歷。所以,更多的人沉溺於網文,彷彿重新找回了自己心中的hero

  他們不喜歡孫悟空了,他們長大了。漸漸丟掉了對神魔的幻想,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孫悟空有變過嗎?沒有,數百年前到現在,變的只是翻開書面的人。

  從青春年少,不更事實,希望著成為孫悟空,還有那滿心歡喜,無處釋放的喜悅。到現如今的模樣,談著佛系,毫無追求,厭惡一切,厭倦一切。這樣的你,真的是看懂了孫悟空,才不喜歡這樣一個角色的嗎?

  

  還是,你不喜歡現在的自己?


乾坤書書


電視劇裡的孫悟空是少年心中的俠客,帥氣,隨意,打遍天上地下無敵手。取經路上行俠仗義大快人心。原著中的孫悟空就是一猴精,身材矮小相貌醜陋武藝平平非常任性,處處遭人算計。取經路上磨滅了本性,歸順佛家。


楠溪易1997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們小時候看西遊記都是喜歡孫悟空,那時候正值青春年少,一腔熱血,做事情不計後果,敢愛敢恨,這不正是孫悟空的縮影嗎?等長大工作以後,有家有事,有所顧慮,創業初期,需要恆心,這不正是唐僧的縮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