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48歲,市直事業單位正科,正高職稱,有機會調市內一本大學教書,轉評教授,去嗎?

羅地友聲


去不去?決定權在自己手上,機會可靠是可以去的,如果能夠轉評上大學教授,那麼工資待遇肯定比事業單位正科高。

估計題主朋友的市直事業單位大概是和教育相關的,正科和正高職稱在事業單位看起來不錯,但是在行政體系內48歲的往上走副處的話,沒有恰當的機會有難度,有人有關係的話這一切不是個事,但如果說有的話也不會48歲才正科,而且是在事業單位。現在有機會去大學教書並且有可能轉評為教授,應當說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完全是可以去的。


01 單位和教書

事業單位工作雖然也輕鬆,但是相應考核是不含糊的。對比起大學裡教書是不同的,教書是某一科的直線、單一,相對來說是簡單和輕鬆的,而且大學裡面沒有事業單位那樣的人際關係要處理,在大學悶頭教書就是,可以說“兩耳不聞窗外事”。

但是在單位裡面,上上下下的關係都要處理好,而正科級的崗位還有相應的崗位責任,對上對下都要負責,工作的開展都要有交代。教書就簡單了,就是一份教學的工作,有足夠的課時基本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02待遇上教授會領先

在工資待遇以及福利方面,教授應該比正科級得要好,要知道事業單位正科政府體系裡面的正科是有所不同的,在行政體系裡面正科可能會是一個鄉鎮長,事業單位雖然會是部門負責人,但是在權力和社會地位上區別還是很大的。

事實上,在事業單位和大學教書區別不是太大,但是在我看來教書相對輕鬆一點,校園好歹是一方淨土,很多東西還是比較單純的,何況有機會能夠轉評為教授,等於說事業單正科換大學教授。大學教授的工資待遇肯定比事業單位正科強。


03退休的大學教授退休金會過萬

大學裡退休的教授退休金過萬是很正常的,而且教授差不多有一種終身制的現象,只要捨不得教書育人,可以一直在講臺上授課,這些都是在掙錢。而在單位裡,退休了就是退休,即便有機會返聘也不見得會有多好的待遇。

退休教授和退休的老中醫一樣值錢,在我看來,如果從市直單位轉到市內大學教書並且可以轉評教授,把握大的話完全可以去。關鍵是能否評上教授。


大嘴老郭


最近,小公以前單位的一位同事就從事業單位跳槽去了大學當老師。辦理完就職手續後,他請原部門的同事吃飯,大家問他為什麼突然決定去大學當老師了,他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話:主要是在單位沒什麼前途,想換個環境輕鬆點。他的職稱不如題主,只有副高,轉到大學後因為課時費等各種收入,工資比以前還多了兩千多,用他的話來說,最關鍵的是輕鬆,上完課什麼事情不用管,一年兩個假期,有大量的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小公現在看到他,明顯感覺他比以前開心多了。

回到正題。題主48歲,在市直事業單位是正科,有正高職稱,單就個人條件來看,還是不錯的,按理以正高的職稱收入應該不錯。然而題主是在管理崗位,如果沒有“雙肩挑”,按規定只能拿管理崗位7級也就是正科的工資,而不是享受正高職稱待遇。今後題主再想提升待遇,如果留在現單位只有兩條路:一、要麼提拔擔任處級領導職務,可你已經 48歲了,你認為自己還有多少機會?二、轉到轉業技術崗位,把正高職稱聘到崗變現,享受名副其實的待遇。

還有,就是像你說的從單位出走,調入大學當老師從教轉評教授。但這面臨一個問題,你的正高職稱大學認不認?事業單位的正高在本單位絕對是牛X的存在,但去大學任教能不能拿下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學校認,且能給你教授待遇,小公支持你去。在市直事業單位幹一輩子,最多也就是正處,況且以你的年齡和狀況,基本上已經不可能。既然如此,能夠換個環境,去相對更穩定、更輕鬆的大學從教,乾點自己感興趣的事,同時能夠更好地兼顧家庭,於公於私都是個好事。

你說呢?


80後小公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兩個同班同學。一個教授,一個官員。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中,教授是一直向上的,而且越老越吃香。退休了還能拿高薪。官員一開始是風光的,到了臨近退休,慢慢的體會到人走茶涼,退休了就是普通老百姓。

您48了,我估摸著提副處也難了,大概還能把自己調到大學去。能去就趕緊去吧。。

如果您才40,那就別去大學了。。。好好當官


pmpm12345666


不知道具體情況,都是瞎評論。沒準人家就是限於本單位領導崗位無空缺,去大學過渡一下,升上去之後還回事業單位。這樣的事情見過。某市委書記,就是從當地省屬大學書記平調過去的。實際上他也就在這大學書記位置呆了兩三年,甚至前一段時間是兼職狀態,原來就是其他市的市長。


隨風213523957


48歲正科,行政提升已經希望不大了,不過正高職稱還是挺高的。在市直單位擔任正科,應該是單位中層,單位下屬部門的負責人了,在市直單位有著正科職務,享受正高的待遇應該也不錯。去一本大學教書,轉教授,待遇應該差不多,主要看個人的想法了。如果一個人一直在原單位呆了二十多年,職業上升期已過了,換個環境應該挺好的。


財經法律領域學習者


公務員、事業人員,是越老越不值錢,35歲是一個大臺階,此後如果未能有大的提升,就開始走下坡路,這限制那限制,機會越來越少。45歲又是一個大臺階,上去了就上去了,上不去,就真正開始走下坡路。大學教授正好相反,是越老越值錢,甚至退休了,還有返聘回來的。如果退休後不原意在學校任職,還有相關行業的各個企業,或者是私立學校可以選擇,有許多事可幹。

市直事業單位的正科,管理職級並不高。市直事業單位一般為正處,正科級管理人員只能算是中層幹部,48歲的時候才是正科,也就是管理七級,基本上管理職務也到頭了,事業單位沒有職務與職級並行,除了任實職以外,管理級別大概就不可能再提升到副處級的級別。正科級別的管理職級,又是正高職稱,證明還是“雙肩挑”人員,既有管理職務,又在專業技術崗位,享受職稱待遇。市級的專業技術崗位,雖然高級職稱比例稍高些,但能評得上也是比較有能力的。但同樣,正高職稱也是到頭了,晉升空間有限。

如果有機會調到市內的一本大學教書,而且一去就轉評教授級別,果斷去,毫不猶豫。相對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崗位,大學教授才真正是從事專業的,48歲的教授都算是年輕的,可以教書育人,還可以繼續從事本專業研究,省心省事,有前途有奔頭,人生也有意義。在事業單位,即使是專業技術人員,能從事本專業的機會也比較少,更不用說研究提升了,許多人也只是混了個職稱,高級中級名不符實。中級職稱人員管理一大幫高級職稱人員的事,是非常常見的,反正都是外行,或者是假內行。

在事業單位,除了從事份內的工作,還有許多其他職責要承擔,有許多工作之外的事要考慮,心累。但在大學校園內,一切都要單純許多,除了教學搞研究,可以不參與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每年還有兩個大假期,現在又研究春假或者秋假的事,工作輕鬆、舒適,和年輕人在一起,為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工作,心情也好。


職言管語


不建議你去,以北京為例,大學有講課資格的老師幾乎全部是博士,並且有三分之一是英美二個國家的博士。學歷壓力很大。二,人際關係不好處理。簡單說,文人相輕,流行的說法是充斥著傲慢與偏見。人精扎堆的地方,你從前的人際關係套路會全部失靈,有很強的挫敗感。三,績效考核的方法不一樣。大學教師不是學生說你好你就好。現在你需要不斷地立項目,並且這個項目要被市國級單位採納,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可不是你半路出家二三年能搞明白的。當然大學老師有很高的職業魅力,但坐穩教授位置也要有超高的腦力超強的體力。慎重再慎重。


龍龍4809154


作為體制內的資深人事工作人員,我強烈建議題主的朋友去高校當教授。相比事業單位正科崗位,高校教授的舒爽程度高得太多了,機不可失,多少公職人員望之莫及啊。

一、高校教授的“含金量”遠比事業單位正科大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面對換崗與否的抉擇,首先考慮的多半是物質利益。

從工資收入來看,市直事業單位一般是公益一類,其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由政府財政全額保障,高校教職工的工資福利由政府財政保障一半、高校自籌解決一半。

就固定收入而言,事業單位的正科人員,只能拿到正科崗位的工資福利,因為自從推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和聘用制度之後,工資福利只根據聘用崗位等級確定,正科級大致對應專業技術八級或九級,如聘用的是專業技術八級就領八級的工資,不與個人職稱掛鉤,題主朋友的正高職稱對工資收入毫無影響。而調去高校當教授,享受的是相當於正處級的工資福利,因此固定收入相比事業單位正科只高不低。


還有關鍵一點,事業單位正科的固定收入基本上就是工資福利總收入,想要出去創收也是相關規定所不允許的,但高校教授呢,除了固定收入外,還能通過拿科研課題、去外面講課、擔任企業顧問等合法合規渠道創收,這部分收入有的甚至比固定收入還要高。

二、高校教授的“價值感”遠比事業單位正科強

48歲的市直事業單位正科,年齡不佔優勢,上升空間也有限,即使轉任公務員單位或參公單位任職,很快也會臨近職務晉升的“天花板”。

再者,市直事業單位平臺太小,工作受限太多,想要充分施展所長,取得與正高職稱相稱的價值感、認同度比較困難。

高校教授則不然,這是個越老越吃香的職業,題主朋友有正高職稱所具備的專業素質和技能水平,加之還擁有許多高校教師所欠缺的豐富實踐經驗,從事業單位走向高校只會更加如魚得水。

高校與市直事業單位的穩定性相當,都是實行有編進人、以編定崗,調入高校任教授不可能沒有編制,否則也調不進去。

在高校從事教書育人和科研工作,每教出一批學生,每完成一項課題,甚至研究出一些技術革新或發明創造,那種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就感和社會的認同感絕非在市直事業單位負責管理或技術工作所能比擬的。

三、高校教授的“自由度”遠比事業單位正科高

市直事業單位的性質,決定了工作規範、管理嚴格是基本形態,絕大多數人也是早九晚五,甚至還要加班加點,偶有私事處理也需請假報批,就算有些工作人員主要在戶外上班,依然時時有監督,回單位撰寫材料、參加會議、參與學習教育也不少。

高校教授時間相對自由,自主支配度高,有課、有會回校上課、參會,無課、無會可在家裡看看書、寫寫論文,公事、私事兩頭容易兼顧。

更讓公職人員羨慕嫉妒恨的,是高校教師的寒暑假,每到寒暑假我們的朋友圈裡,基本上都是教師們在刷屏,四處遊山玩水、探親訪友,日子悠遊快活。

高校教授還能到全國各地,這裡參加研討會,那裡參加評審會,順帶轉一轉、看一看不為過吧,主辦方支付報酬也是通行做法吧,這些好處哪是市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所能享受到的呢。

#職場直言# #職場乾貨# #職場微頭條#


職場李論


在市直事業單位任正科享受正高職稱,和去市內一本大學教書做教授,兩個選擇各有優劣。根據問題傳遞出來的信息,還真不好判斷去哪邊更有優勢,要結合個人的具體情況來判斷。

01

事業單位的正科,關鍵還有正高職稱,待遇不低

不知道市直事業單位是什麼級別?是處級還是科級?在裡面能任正科,基本上應該是中層往上,先不管行政級別,只說技術職稱。

在事業單位,不存在正高職稱和副高職稱的說法,而簡單稱為幾級崗。如果按照正高職稱來換算,崗位等級可能是四級崗往上,最低也是四級,如果能到三級那就更高了。

在事業單位,四級崗的待遇按行政級別來算的話,相當於廳級幹部的待遇,已經很高了。

所以,留在事業單位,你更有優勢的不是行政級別的科級,反而是技術崗位等級。

02

到一本大學教書,轉評教授好是好,但要考慮自己有沒有能力進一步發展

到一本大學教書,轉評教授好不好呢?當然好啊。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能夠在大學做教授,不光能享受寒暑假,還可以自己做項目、帶科研,工作輕鬆,收入也高。而且,做到教授,基本上是越老越值錢,即使將來退休,也會被很多機構聘用,講講課也有一筆不菲的收入。

但是,在48歲的年齡,從事業單位轉到學校,還有沒有勁頭投入到學術研究上去,有沒有能力做科研呢?如果你已經習慣了事業單位行政工作,再轉到一本大學教書,即使能夠轉評教授,和其他的教授相比,也毫無競爭力,後續也沒有發展潛力。

所以,到一本大學教書轉評教授好是好,但不一定適合你。

03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最後補充一點,兩份工作各有優劣,對普通人來說都是極好的工作,但對於你來說應該是好中選優,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有一定的學術能力,也願意轉行做學術、帶科研,當然選擇去一本大學教書做教授是極好的。

如果你習慣了行政管理,喜歡管事管人,喜歡“當官”的感覺,那你去一本大學教書做教授就不合適,不如留在事業單位。

關鍵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意願來做選擇。

綜上所述,究竟應該在市直事業單位做正科享受正高職稱,還是去市內一本大學教書做教授,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意願來做選擇,不能盲目的說誰好誰壞。


自由職路


正科去高校就能評教授?你可能對高校一無所知,先去拿份高校高職評聘條件看看。如果學術科研能力不強,那麼去了就會後悔,而且還是非常痛苦的那種。

即使放你一馬讓你當教授,也會很痛苦。

教學方面,有教師資格證嗎?你開什麼課?一切從頭再來。

科研學術方面,別的教授都有學術、科研團隊,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論文、成果之類的評價指標有學生、團隊幫著掛名完成。你一個光桿司令怎麼通過業績考核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