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恆大之前,中超有沒有人看?你怎麼看待中超的發展?

里奧內爾安得列斯梅西


首先,在沒有恆大之前,中超依舊還是有很多人看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由於恆大,使得中超被更多的國內球迷所關注。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里程碑便是2013年廣州恆大獲得亞冠冠軍,這個獎盃可以說是創造了中國足球放歷史。雖說當時恆大隊中的外援三叉戟佔據很大功勞,但是廣州恆大畢竟是中國的球隊,這樣不少球迷覺得原來中國足球也可以獲得很高的榮譽,這樣一直以來期盼中國足球,但是又被中國足球傷的遍體鱗傷的球迷們有了新的期望和盼頭。

而恆大果然沒有讓人失望,2015年再次獲得亞冠冠軍。同時,恆大取得的輝煌成績來源於很大的投資。在中國足球熱度上升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資本注入中超,更多的球隊進行大大手筆的投資,在轉會市場上,創造了很多令世界瞠目結舌的轉會案例。

但是這種投資有時又是過於畸形的,現在的中超溫度已經漸漸降了下來,未來的中超將會越來越趨於理性。但是,決定一個聯賽的發展,不能僅僅靠外界投資,管理層面已經基層對於青訓的開展,同樣不可或缺。





無憂足球


沒有恆大之前,中超當然有人看,而且還很熱鬧。

京滬大戰,年年火爆,不亞於今年的恆港爭冠。兩隊相見,無需動員,分外眼紅,不為爭冠,為爭名分,帝大魔魁?申花1~9敗,當年照樣季軍,反壓跪安一頭!

連滬爭霸,不亦樂乎,萬達老卵,圖不敗爭冠,偏敗於申花。大連鋒芒畢露,各隊悄悄排替補敷衍戰之,唯申花全主力迎之,勝負參半,申花乃真文士大英雄也!

上海德比,根寶爺叔臭脾氣,又理念相悖,惹得申思祁宏反目,挑撥範大將軍,合力摧花,挑動球迷或護花或踩花,怒目相向,勢成水火,比今花港對立,有過之無不及。

工體不敗,官哨紅哨,內定冠軍被冠軍,更是09年的重頭戲,最少積分,最多點球,堪堪剛夠冠軍,向60大慶獻禮。

還有武漢退出中超,萬達退出中超,窮逼深圳隊拿聯賽冠軍,遲尚斌敗走,李大帝高喊‘天亮了’……當然‘謝天謝地謝人’,也是金句吧😄

朱駿之事,就不說了,內情複雜,涉及鄭智問題,比如鬱知非何罪之有?

中國足球,門派林立,紛紛擾擾,什麼時候安靜過,只要你是球迷~諧劇,鬧劇,喜劇,悲劇,從未停歇,歎為觀止,就是沒有正劇!

我想,足球江湖,昨天是,今天是,明天也一定會是~~猴子生生不息,烏龜源遠流長,毛驢仰天長嘯,蘇狗狂吠不已,安逸高喊雄起,國際還會流浪,碼頭裝卸繁忙,不放不狂不騷花 😄

金庸走了,江湖依舊,紛擾不止……


鋼的花


1,90年世界盃只記得巴喬,意大利之夏,最佳射手斯基拉奇,比賽沒看幾場,94年沒看,98年羅納爾多群星璀璨那一屆(雙薩,大小勞德魯普,奇拉維特,蘇克爾,巴蒂,博格坎普,克林斯曼等巨星太多,幾乎每個隊都有1~2個甚至更多)開始幾乎全看,02,06,10,14,18年能看的都看了

2,甲A時代看過一些,那時候的球員帥的不多,但身強體壯,大連,申花,國安,魯能,遼寧這些都是老牌勁旅,改名中超應該是借鑑了英超,土超,俄超,蘇超的叫法,法德西意荷巴西都叫X甲,亞洲盃陸陸續續也在看,記憶中02世界盃的中國隊是最強陣容:郝董楊晨高峰謝暉張玉寧李金羽祁宏申思馬明宇李鐵范志毅李瑋峰江津安琦區楚良沈祥福金志揚米盧等。

3,國外聯賽幾乎沒看過,除了有時央視轉播,02年世界盃之後,沒看過聯賽,那時候喜歡看電影,加上中國足球打假,大環境不好,聯賽很落寞,廣州那時候只記得廣州松日,廣州太陽神,13年左右,看一些媒體報道,恆大在打亞冠,才知道有亞冠,世俱杯(以前只知道歐冠,因為有皇馬,拜仁,巴薩,尤文,曼聯這些),正好那一年恆大首奪亞冠,最後一場比賽打平,恆大靠客場進球多贏了,當時記得解說和我們幾個看球賽的幾乎都不敢大喘氣,像北京跟廣州籃球有一場比賽,北京馬布裡還是誰絕殺宏遠的那一次,非常像,13~現在,一直在看中超。

4,恆大鯰魚效應,帶動了市場,拉動了消費,中超慢慢變得好看了,恆大,上港,國安,魯能,蘇寧,權健,富力,華夏,申花之間的比賽,我一般都看。不管國家隊成績如何,從聯賽這個角度,問題問的角度,我覺得恆大進入中超,對整個環境(投資,影響,知名度,青訓等)還是有作用的。但題目有點問題:以前肯定有人看中超呀。

5,亞冠上蘇寧,上港,權健,恆大都擊敗過日韓球隊,好樣的,亞冠在即,祝願魯能,國安,恆大,上港為國爭光,給俱樂部長臉!


展夢白蕭飛雨


看球三十年,只愛老山東隊~泰山將軍隊~魯能和國足。不以成績論英雄,成績好誇一誇,成績差罵完繼續看愛。享受愛球帶來的喜怒哀樂的過程。恆大隻是一個現象,因為恆大而看球的是因為恆大成績好,天河爆滿。成績不好了,天河也和其他球場一樣空空如也,這是事實,在國內球隊的忠實球迷數量很少,絕大多數都是湊熱鬧的偽球迷,甚至連規則都搞不懂就大放厥詞。遼寧東藥奪取亞俱杯的場面不比恆大奪亞冠時的場面差,只是小球迷們不知道而已。從恐韓到恐伊,從輸日本到輸也門,從踢不過巴林到現在的踢不過泰國和越南。從中國頭球隊到四不像,現在直接就養生了。恆大除了拿了幾個亞冠,造成了球市的虛假繁榮之外還給中國足球帶來了什麼?一切迴歸正常之後只能是一地雞毛。


濟南FC


本人開始看足球,是從82年中國隊在世界盃外圍賽開始,主場對沙特,先走0:2落後2球,在蘇永舜教練的帶領下,最傑作的是古廣明沉底傳中,中國隊反敗為勝,4:2戰勝沙特,可以講,當時是一 種霸氣式的勝利,沙特隊毫無還手之力,同時2:0勝當時的亞洲冠軍科威特,痛快淋漓,蘇指導給我們帶來的霸氣式的勝利,之後的國家隊便再沒有了霸氣,只有令人洩氣,對於國家隊,是愛多一次痛多一次,便再也少看足球了。恆大第一次拿亞冠冠軍,再一次將中國足球的霸氣帶了回來,開始重新關注足球,關注恆大足球。2次在中國出現一種霸氣式的碾壓,給予大量國內球迷的加入,使球市得到了逢勃,這與毛主席敢與聯合國部隊叫板一樣,霸氣縱橫,一改中國被動挨打,“東亞病夫”的局面,這叫偉大。本人更加希望恆大足球的霸氣得以延續,光大!


同一膚色


這個問題提得好,因為在恆大加入之前,就是所謂的甲A階段,影響確實很小,至少我就沒有怎麼看過。真正引起轟動效應的,就是恆大的加入。從這個角度講,沒有恆大就沒有中超。現在有沒有恆大都無所謂了,因為其他球隊也跟著學,也可以吸引大家的目光了。

首先,作為一箇中超老球迷,我是支持中超各路球隊都起來爭奪冠軍的,畢竟當一個聯賽對於爭冠越來越激烈的時候,一個聯賽的觀賞度才能提升,我很喜歡看BIG4之間的較量,而對於一些遇難球隊則不肖一顧,不是我傲慢,而是比賽真的毫無看點。

中超目前是朝著良性的發展在前進,但仍舊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這一點需要足協和俱樂部不斷的溝通和調整,而就19賽季的冠軍歸屬,我十分看好年輕有活力的恆大,我也希望他們能在經過1年的調整後,能順利捧起獎盃,同時也希望他們最好捧起亞冠冠軍獎盃,這樣也可以去世俱杯的賽場上好好的練練兵。


Echo談情感


沒恆大以前,中超及甲A也很有意思。尤其是甲A最初的五年,足球成了全國人民業餘最關心的話題。

那些年,焦點圍繞在大連,上海,山東,北京等幾支強隊。廣州隊長期處於次級聯賽,幾乎沒有人去關注。

恆大的出現,喚醒的是主要是廣東球迷。

恆大奪亞冠,喚醒的主要是家鄉沒有中超隊的部分外省球迷。

但對於家鄉有中超隊的省市,球迷一直都關注著自己的家鄉隊。


足球演義


當年看到恆大7外援奪亞冠,號稱亞洲第一俱樂部,以他為班底的國足戰績卻每況愈下,基本可以判斷:1.恆大玩的是功利足球,手法上都是商業目標下的短視操作 2. 恆大背後的操作有許多見不得人的交易,一旦背後的關係鏈中斷,成績立馬不保。3.恆大的成功學締造出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外援引入潮,讓聯賽的技戰術在10年內淪為唯外援論,國足徹底無核心。 4. 恆大搭建了國內最強大的媒體輿論陣地,利用媒體話語權不斷抹黑競爭對手,創建品牌崇拜。5. 恆大球迷大多都是半路出家的熱鬧看客,成績現了原形,怎麼來怎麼去。6. 國足在恆大時代過去後,開始啟動新一輪上行走勢,拭目以待!


狗臉的歲月啊


足球聯賽最有看頭的是甲A聯賽。後來的都變味了,尤其是中超,就是看外援的表演,本土球員像木偶一樣,拿球后只會一個動作,就是找外援,別的不會幹。這樣的比賽,讓人覺得越來越像個雞肋,食之無味,丟之可惜。


用戶4555131425635


沒有恆大之前中超看的人也很多,只不過關注度和吸引力沒有現在這麼大。 現在一說中超人們都會想到恆大,畢竟很大在進入中超以來過多了太多太多的成功,中超七連冠,亞冠兩次奪魁,無論國內賽場還是國際賽場都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度。在這方面來說,恆大無疑是成功的,他讓整個中超迅速崛起,各個俱樂部投入不斷加大,知名外援紛至沓來,中超聯賽盛況無前! 很多球迷接觸中超是因為恆大,但是在恆大之前中超依舊精彩!


04年到10年,深圳健力寶,大連實德,山東魯能,長春亞泰,北京國安等先後獲得中超冠軍,山東魯能更是三次奪冠。那時候,京魯對決,京滬對決,遼魯大戰也是非常精彩,球市非常火爆。此前網絡沒有現在發達,電視電臺,報紙新聞是足球新聞的主要載體,足球吸引的是真正的喜愛足球的球迷。

此外,當時聯賽精彩但是在喜歡聯賽卻鮮有出色戰績,自然火爆程度就不會太高。 恆大的出現刺激了整個平靜發展的中超,依稀記得當年國足新星郜林500萬加盟還處於中甲的廣州恆大,留洋蘇超的鄭智加盟凱爾特人,這些新聞足矣吸引球迷的眼球。

在此之後恆大引進效力K聯賽的馮瀟霆和黃博文,在國內重金挖掘各隊優秀球員使得恆大國內球員實力不斷增強,外加超級外援使得恆大戰績彪炳。重金政策也對整個中超造成很大刺激,自此之後各個球隊不斷加強軍備競賽,外援名氣原來越大,球迷也越來越多,權健,上港等一大批土豪俱樂部也扶搖直上,中超聯賽繁榮至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