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今年各行各業這麼難做啊?到底是怎麼了?

酸窮才秀


這是個偽命題。

任何時候都有乾的好的,任何時候都有乾的不好的。

所有領域,行業,需要的是最好的,大浪淘沙,最好的留下來,不好的一步步被淘汰。

一些優秀的從業者初入領域,勤奮打拼,所有心思都用在業務上,時間,心血,汗水。等業務一旦步入正軌,小有成績,開始買房買車,在事業上慢慢鬆懈,憑著老的經驗,人脈,習慣繼續湊活,殊不知無數更年輕,更優秀的從業者再奮起直追。他們知識更新,專業更強,慾望更高,他們提供了最好的,所以一步一步拿下了市場。所有行業,領域的更迭都是這樣的。所以,問題永遠出在自己身上。把事情做好,才是本質。

搜狐,百度,谷歌,亞馬遜,阿里,拼多多,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華為,小米………

群雄逐鹿,不管你大小,不管你處於什麼位置,始終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才會暫時不被超越。

量力而為,不過度使用槓桿,穩中求進,直到一枝獨秀。


吉他與詩


第一、人口紅利消失了,現在就算國家補貼很多人都不再想生,有的人連結婚都不想結。

第二、供過於求,改革開放初期,除了國企以外,各省基本沒幾個上規模大廠,就連中小企業都不多。當時普通工人想要進入工廠工作,那是真的不簡單,找關係找中介還要先花不少錢才能進公司。

當時市場上的產品基本上都是缺的,9.497億的人口,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只要不是功能性問題的,基本都有人搶著要。

如今同一類型的公司多到數不過來,公司到處在搶人,花錢讓中介找人,人找到沒多久員工又跑了,覺得你們公司的待遇不好,環境不好等等。而且經過多年的高產能生產,所有物品基本都嚴重過剩。

舉個例子:全球每年生產超過235億雙鞋子,中國佔了2/3,也就是156億左右,全球人口75.8億左右,每人分兩雙還有剩,這還僅僅是中國的。其他的物品也基本不會少於這個數,可能還多。所以顧客市場就會出現蛋糕太少,搶蛋糕人太多的現象,購買物品的選擇性太多了。

第三、消費觀念的改變,人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從傳統的滿足基本衣食住行消費向滿足高層次身心健康以及精神方面需求的轉變。追求高質量、高服務、高滿足感的產品。

所以很多企業每天生產的東西,不算出廠的,就有多少的報廢的產品。就算出廠的最終的客戶又能消費多少。市場上才會有那麼多的打折、促銷、贈品等等的活動。

總結:就是中國發展到今天很多都是靠模仿,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但還是有一大部分中國的商人們賺到了很多的錢,又不願花大量金錢自己去創造研究新的消費物品。看到有一個新興的行業市場不錯,就一窩蜂的往裡面砸錢,因為來錢快。所以沒多久新市場就又慢慢死掉了。

以上,是本人淺顯的見解,希望多少能作為參考。文筆不是很好,見諒!

補充一點:現在最諷刺的就是雖說供過於求,全球現在應該還有幾個億的貧困人口,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還有很大問題。

但是全球各國國家包括中國,每天要處理掉多少可用的食物、完好的衣服、鞋子等等。去深入瞭解一下各個企業、商場、酒店、超市、餐飲店等等。

估計如果有人能統計出來,那數據絕對是恐怖的。比如阿里巴巴、騰訊、亞馬遜、谷歌等等大企業。

本人覺得如果上面這些企業富有的大佬能研究出一種模式或方法,能讓這些本該浪費掉的產品送到貧困人口的手上或是以超低價格售賣給這些幾個億的貧困人口,何嘗不是另一個消費大市場,而且還能激發出更大的消費市場。

👉針對下面一些朋友談到房價以及購房帶來消費低迷,所以導致市場不景氣的問題,說一下個人見解:

確實購房是影響很大一部分消費,但是這裡有個點就是,正常消費的東西我們就算買了房子還是會去消費,只是不高消費而已。

關鍵點就在於,我上面提到的賺到錢的一大部分商人都為了來錢快,把錢瘋狂的砸進房地產,為了賺錢長時間鋪天蓋地的廣告,進而演變成像傳銷洗腦一樣,所以房價不斷的往上漲。跟那些國際奢侈品一模一樣,就是所謂的品牌。

當然這種消費觀念也同樣帶來了社會的進步,人都變得想努力賺錢,不斷提升自己,直到買得起想要的東西。

只不過代價也是相當高。演變到最後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金融市場,金融市場說的好聽一點是投資,說得難聽一點就是圈錢,財富最終就是集中在少數人手裡。

舉幾個例子

比如房產廣告語:

1、沒有房子就沒有老婆

2、娶老婆先買房

3、結婚不買房就是耍流氓

4、房子比男人可靠

5、優質學區房就是為了孩子,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6、把家安在學校旁,讓家長省心,孩子安心

7、教育房產雙投資,永遠保值。

服裝化妝品廣告

1、女人一定要對自己好一點。一旦累死了,就會有別的女人花你的錢,住你的房,睡你的老公,打你的娃!

2、學會化精緻淡雅的妝容,懂得出現在什麼場合著什麼服裝。

3、做女人挺好

4、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容顏新

5、聞香識女人

6、天下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

7、漂亮是女人一生的夢想

看看以上這些廣告,還有其他無數的這種廣告包括:保險、汽車、教育等等。

大家說這些廣告沒道理嗎?應該說結合現實都覺得還是有道理的,只是說當被長期的薰陶下,被無限放大了。

作為人類,你不在意自己的形象、孩子的未來,健康嗎?應該不可能,因為大部分人都不會拿自己的命運去做賭博,所以在潛移默化中,就習慣了這樣的消費觀念。

也就造成了現今這個社會的形態,大部分的國家都一樣避免不了。

總結,就是單從因為購買了房產,才拉低了消費水平,本人還是覺得比較片面的。

如果那些所有的財富的擁有者,不是把錢投在房產等上面,可能現在的房價就是一個普通消費品。並且假設把錢都投資在高科技研究,可能現在人類已經走出地球。

不過理想很豐富現實卻很骨感😂

以上是個人的拙見,歡迎大家探討😃


艾姆國際


2019年各行各業生意都難做;

內因和外因造成生意不景氣,內因;

1;年輕人消費觀改變,產生了假日經濟,催生了旅遊市場,使收入的30%撒在路上。

2;網絡購物使實體商業難以生存。

3;住房滯銷使房產有關聯的行業生存困難,

4;全國除深圳等極少城市在流入人口,其他地方人口淨流出嚴重,農民工回家。減少了消費。

5;年輕人消費不追求品牌,使靠品牌吃飯的公司贏利下降,

6;追求養生使水果價格暴漲,但牛羊豬肉蛋銷量減少,

7;2019年提前進入“現金為王”私人“黃金貯備”的時代!銀行存款激增,而消費即大量減少!

外因;

中美貿易磨擦,使進口原料漲價,生產成本提高,利潤下降,銷售減少。


江南書院


其實你看說的都是你看到的現象,社會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可以說對實體經濟影響很大,但是你真的走近過一個行業真真正正的瞭解它了嗎?我想你肯定沒有,下面給你講個真實的例子:

本人生活在四線城市,在居住的下去內有一個車庫改成的早餐店,以前開過好幾家店有維修、麵食店、皮革美容等但是都經營的時間不長,現在由兩個年年輕的夫婦經營,可以說生意他別好,很多次我起晚了去他家買早點打算在車上解決早餐都要排隊5分鐘以上。也由開始的三輪車換成4輪汽車了,可以說生意做得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怎麼經營。

智商+情商=成功的開始


現代社會是公平的,沒有說整天努力工作連飯都吃不上的,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可以說做生意都很不容易,可能出了身體上的勞累時完全不夠的。

常聽說“賺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這個真的不假。在作出選擇我時必須做充分的市場待查,我一個朋友為了開一個小賓館在三個待選位置整整考察兩個月,最後把三個地點開賓館的老闆有的都混成了朋友,好的市場調查是生意成敗的關鍵點,建議如果想做生意先靜下心來好好的做個市場調查吧。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選擇項目的時候一定要儘量靠上自己懂得,如果有這方面成功的朋友願意帶你進行,那你就是幸運兒,排除了好多障礙,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成功!


厭倦飛翔的鳥


2016年前後全國性炒房導致房價翻了好幾番。結果就是家家有房貸,即便在天津小縣城掏空6個錢袋子還得貸上幾十萬,只是月供和日常基本開銷,工薪階層一個月4、5千的工資基本就掏空了,好多消費的卻沒有能力消費


Laintime694



喜喜羊羊喜喜人


同感而發,最近觀察到的現象就是市面上冷冷清清,大街上雖然乾淨了不少,但也沒有了往常的熱鬧和人流,一些產業也被疏解,同時一些新產業也在被扶持

我說一下各行各業不好做的幾個原因

1.地區發展不平衡,大城市過度飽和,各大財團,各種壟斷,贏者通吃,一般人不好擠;小城市資源差距,很多業態需要的行業生態環境相對很薄弱,想做做不起來。

2.房價 房租 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實體投入多,收入少,再怎麼能幹,掙錢慢。我有創業的深刻體會確實是賺不多花多留不下錢,都不如炒房

3.人工智能發展,技術確實蠶食了一些傳統行業,技術為王,機器學習,例如連過去的新聞報紙都已經進化到頭條算法了。過去的世界逐漸開始了一種被技術力量取代的進程

4.社會心態浮躁,不能踏下心來幹事。一窩蜂追求快錢,殊不知快錢難掙啊

5.中國社會大的轉型背景依然起作用

6.中美經貿摩擦,目測這一波影響不小

……

年年難做年年過,現在求生存必須要順應發展潮流。還是有機會的。


十八環老女司機


就深圳來說,實體經濟不太好做。以前非常旺的東門現在人氣也沒有那麼旺了,很多做服裝店的都轉行去做餐飲,餐飲店的又轉行去做其他,以前鋪租十幾萬一個月,現在免轉讓費都沒有人敢接手。我們住的那塊兒店鋪換了一批又一批,沒有幾家店開了很久的。大家看上去很忙碌,但是很多人一年到頭沒幾個錢剩。大家都抱怨經濟環境不好,什麼都不好做,但是為什麼也有那麼些人有錢又有時間,賺錢還能顧娃!可見生意難做,但是有些人還是能夠做得好的,關鍵是能不能把握機遇,做適合自己的事情。


大貓OO


中國用了40年,走完了西方工業革命的200年。商業體系只用了40年,就體驗200年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讓人害怕。再疊加信息化工業革命的加持,讓中國人感覺到處處都是機會,處處都是陷井。很多2年前可以,現在不行的例子太多太多。其實不是生意難做了,而是中國用的是天才少年班的發展模式,快速的發展與超越很多事物,現在到了要問:“為什麼1+1=2”這樣最底層的思維。“士,農,工,商”,中國已經發展到需要大力去迴歸傳統文化的時候了,中國人也不只有商業這一條出路的。你是學者,你就沉下心來把你的學問做透徹;你是農民,你就沉下心來把農作物種好;你是工人,你就沉下心來把你的職業技術修煉好;你是商人,你就沉下心來把你的商業做完善。所有的行業,帶著“仁愛”去做事,讓你做的事情,能夠讓需要的人使用成為一種享受,讓“客戶是上帝”成為真正的現實,就不會有難做的生意。


珍重-朋友


很不幸,昨天對門住的一位木材廠小老闆跳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