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養寵物的人怎麼看?養寵物的人和性格有關係嗎?

我的故鄉在遠方


感覺養寵物的人有兩種,第一種是心血來潮型,第二種是真心喜歡型。

第一種是造成當今流浪貓狗氾濫的主力軍。只希望當失去興趣的時候可以幫助自己曾經養過的寵物找一個歸宿。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第一種中也會有一部分變成第二種。

第二種會盡力當一個合格的主人,會很有責任心,耐心。如果經驗不足的會去努力學習相關方面的經驗。也會有一部分狂熱的,這部分就不細說了。

養寵物的人的性格是和養的寵物有關的,或者說什麼性格的人會去養什麼類型的寵物。

喜歡養狗的人大多性格外向,隨和,樂於交往,比較坦誠,不喜歡孤獨。希望自己的付出會有所回饋。

喜歡養貓的人則性格較為獨立,大多偏內向,心思縝密,較冷靜,喜歡安靜。

其實無論你養的是什麼,與它們相處時的方式都是你內心最真實的表現形式。


媒煤是隻喵


性格變得溫柔

沒認識大象的時候,我的性格並沒有現在這樣佛系。我的脾氣算是比較大的,稍有不稱心的事情,我就會悶悶不樂,甚至發脾氣。養了貓之後,我的性格變得寬容了許多,但這是需要時間的,不是說養了貓我就改變了,哈哈。剛開始我家貓淘氣的時候我也發脾氣,可每次生氣,它都會可憐巴巴的看著我,然後溫柔的蹭我,以至於我想發火都發不起來。時間久了之後,我發現自己和朋友相處的時候也寬容了許多,我才發現,大象對我的影響很大。


如果說養寵物的人和性格有什麼關係,那我覺得應該是,什麼性格養什麼寵物吧。就拿我說吧,我的性子比較慢,所以我家貓的性格就很溫順,不淘氣,凡事不爭不搶。我朋友性格很開朗,喜歡蹦蹦跳跳,他就更喜歡那種活蹦亂跳的狗狗。

希望每一位養寵物的鏟屎官是因為真心喜歡而去養寵物,而不是因為一時興起。如果有寵物方面的疑問或者趣事歡迎私信投稿。我是阿晨,和你分享寵物的點點滴滴。


阿晨Miao


我對養寵物的人沒有太多看法,有人因為一時衝動養了,有人真心喜歡和動物相處養了,也有的因為路遇流浪動物看著太可憐領回家也養了,所以即便養寵物也分很多種,單一的看法並不客觀。

但是寵物跟人的性格關係我倒是可以說一說。從我身邊人的觀察來看,不喜歡寵物的一般都對寵物敬而遠之,從小家裡應該也沒有養過寵物,這一類人其實性格上是缺乏一些同理心的,即使寵物再可愛也不會養,拒絕寵物進入他們的生活,有可能現實生活中也會有些孤僻。

還有一些極其討厭甚至恨的咬牙切齒、極端的會給寵物投毒的,有一些可能是因為被狗咬過有不好的經歷,但是大部分心裡比較陰暗,是有性格缺陷的,在寵物界有一句話叫虐待、虐殺寵物的男人不能嫁,通常會有家暴傾向。

而喜歡寵物的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看起來喜歡,但只想享受寵物帶來的樂趣,不想承擔養育和教育的責任,所以很容易因一時衝動養寵,又會因為一些小小的麻煩棄寵。這一類人也許性格開朗,人也不壞,但是缺乏責任心和耐心,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寵物主,但是這樣的人有大量存在,所以社會上產生了大量的流浪動物。

另外一類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寵人士了,通常表現在自己養的寵物能夠從小養育到老,小時候的訓練和老了以後的送終都能有耐心的完成。寵物成長中的飲食、疾病會格外注意,當家人一樣在養,對於碰到的流浪動物也能伸出援助之手,餵食、造窩甚至幫助找一個家,這一類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耐心,無疑是一個優秀的養寵人。如果寵物遇到這樣的主人,基本一生無憂。

還有一些另外一個極端的愛寵人士,可以說真的是很愛動物了,甚至愛動物超過愛自己,除了自己會收留流浪貓狗外,還積極參與救助流浪動物的志願者活動中,不顧危險,這些人是了不起的,他們在動物保護這塊兒可能起了無形的作用。但是人是社會人,有可能這部分人是最有愛心的,但缺乏理性,將自己弄的不堪重負,甚至眾叛親離,我們支持公益,但也要自己力所能及範圍之內。

以上任何一類人都是我的觀察總結,並非指全部人,也並不攻擊誰,如有不妥,請勿對號入座。




沾點貓氣


大家好,可能到這個問題也想聊一下個人的想法,作為寵物攝影師接觸到了很多養各種寵物的人和事。

養寵物的人很熱情,很富有愛心,更容易接觸拉近距離,性格外向善於交談,在小區內和鄰里之間關係很融洽,性格一般都很開朗,做事很認真心比較細,考慮事比較全面,拍攝寵物這麼久寵物也發現了養貓,養狗,養魚,養鳥,養昆蟲的主人性格還是有些細微差別的。

什麼樣的性格什麼樣的人,養什麼養的寵物是有很大關係的,養犬的主人和養貓咪的主人,養魚的主人以及養昆蟲寵物的主人性格都還是有區別的。

1:::養犬的主人

養犬的主人一般馴服心裡偏重,主人一般都喜歡把自己的愛犬訓養的懂規矩,有教養,多才多藝,帶著出去愛犬能表現出忠誠和涵養,養犬的的主人很有愛心,很有責任心,養犬可以充實自己的生活,養犬的主人一般都具有做事認真,吃苦耐勞,工作踏實的性格,養狗的人性格溫和,很有親和力,不喜歡寂寞孤單,整天都是嘻嘻哈哈的樂天派,很容易和周邊的人交為好友,養犬的主人很有愛心,對周邊的人和事都樂於出手相助,如果狗狗出現了狂躁,亂叫,咬人等現象的時候可能被虐待過主人也可能是脾氣暴躁的人。

2:::養貓的主人

養貓咪的主人性格一般都比較獨立自主,不會委曲求全,對喜歡的人和事很明確的表達出來,喜歡安靜和恬淡的生活,性格比較內向,不願意被打擾,很少會向別人敞開心扉表達心情夙願,但是養貓咪的主人做什麼事都會嚴格要求自己,做什麼事都不會隨隨便便的,讓人感覺很嚴肅,對什麼是都不會表現出熱情和活力,讓人感覺不容易接觸不容易交流溝通。

3::::養魚的主人

養魚的的主人性格比較奔放崇尚大自然,在主人眼裡魚的世界就是一個純粹的童話世界,每一條魚都是一個童話精靈,性格不喜歡受約束,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很容易滿足享受自己的生活,做人辦事都比較含蓄,很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養魚的主人做事細膩,周到全面。

4::::養鳥的主人性格一般比較孤僻不善人際關係,每天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愛自己的鳥,精心打造可乎自己的空間自己的鳥,性格內向不願意被別人打擾,沒事靜靜的觀察自己的愛鳥可乎愛鳥。

5::::養蟲類

拍攝過蜘蛛,蜥蜴,等異類寵物,飼養這類寵物的大多都是一些獨苗的九零後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思想開放,做事獨立自我,心裡防禦性很強,就想他們養的蜘蛛,蜥蜴一樣警惕性很高,不善於交際,沒有太多的朋友知己,但是交往久了心交心,取得信任都會成為朋友,在照顧寵物方面心細,大膽。

以上是作為一個寵物攝影師接觸到的各類寵物主人,這些主人都是具有,福有愛心,做事細膩周到的性格,也是我的個人看法,祝願養寵物的朋友養的開心快樂。






攝影小玩家


喜歡養狗的男人分一下幾種性格:

1、養狗,在男人的內心深處,都有馴服心理,還有就是男人的情感相對的堅強;一般來說,喜歡把狗當成寵物的男性,有比較強的道德感和忠誠度。他們具有吃苦耐勞、踏實、認真的品質。

2、喜歡養狗的男生首先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其他還有就是他還有一定的責任心,但其實他內心可能會很孤獨,或很沒安全感,所以會養只狗狗來充實自己的生活。

3、如果那條狗被他養得很好、那就是很有愛心的。但是如果被虐待了、那就是這人很暴躁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寵物成為了一種流行文化,似乎所有人都喜歡它們,養貓養狗的人也越來越多。

但是隨著寵物關注的提升,很多人開始利用它們博眼球、賣人設。好像只要養只寵物,在網絡上當個“愛心人士”,就能說明這個人善良有愛心。甚至還有人說,不喜歡寵物的人,肯定也不喜歡小孩。這種人一定不止沒愛心,還心腸壞、沒有同情心。

對於這種言論,我只想說倆字——放屁。

我真的不喜歡寵物

小貓小狗倉鼠這些小動物,天生外形毛茸茸的比較可愛,性格也都溫順近人,能激發大部分人的保護欲。這也是大家普遍認為,養寵物就是善良有愛心的原因,其實就是保護弱小、關愛生命。

GIF

但是有些人,確實不喜歡寵物。比如我的朋友阿三,從小到大對各種動物,都有種莫名的恐懼,看到大個的馬和駱駝之類的動物,會特別害怕。你問他為什麼,他也不知道,就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感受。

其實網上上關於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存在很大的爭論。有很多人是因為小時候被動物攻擊留下陰影,也有的是真的天生沒感覺,或者有潔癖不喜歡接觸,還有人不喜歡寵物但是喜歡大型動物。

那這些人沒有愛心嗎,當然不是!不喜歡和有沒有愛心沒有半點關係,在不影響它們,不危害它們的前提下。喜不喜歡是一個人的自由,如果把喜歡寵物、養寵物和判斷一個人有沒有愛心扯在一起,這無非於道德綁架。

相較於不喜歡,有些人打著喜歡寵物的名義,養寵物,為自己樹立人設,獲取大眾認同感,更讓人可憎吧!

打著愛寵物的幌子博人眼球

在網紅、直播流行起來之後。寵物,又一次成為了吸粉的利器,難以維持熱度的網紅,只要身邊有一隻貓,關注度就能起死回生,哪怕是毫無製作的簡單視頻,都能獲得很不錯的播放量。很多貓咪在沒打疫苗、沒做絕育,甚至是剛剛從寵物店抱回來的情況下,就被強行拉去入鏡。

近期在快手、抖音上,更是有一大波人強迫寵物,做出一些奇怪扭曲的動作,博眼球、刷流量,毫無下線。

還有層出不窮的寵物丟棄新聞,許多人一時興起,跟風養寵物,但是從來沒考慮過自己是由有贍養能力,靠著新鮮勁抱回來一隻小貓小狗,沒過幾天玩膩了,不想養了,照顧不過來了。跟丟垃圾一樣,隨便往外面一扔,就結束了,完全沒把他們當成生命。




閩寵娛樂生產


有養狗和沒養狗的人,在情感方面也是有區別的,有養狗的人和對方都會減少吵架,而且還會讓自己的淚點就變得越來越低。看到流浪狗、狗狗感人的電影都會很容易流淚,而沒有養狗的人可能很少會有這樣的情況!


小一一的一天


養寵物的人並不代表就有愛心,只是滿足個人私慾,消除孤獨感,我們這小區,就算有清掃的阿姨們,還是可以看到狗屎,自己家是乾淨了,弄地公共區域很髒啊,所以性格不重要重要的是個人素質和修養!


刺蝟也不是一直爬著的






佳佳的生活點滴


或許很多寵物主人自己都沒想過為什麼要養寵物。那麼,以此為契機,讓我們來看看清楚吧:有的人也許追求時尚的消遣,有的人是為了傳播愛心,當然,也有人是為了追求刺激比如養上一條蛇或一隻蜥蜴。

其實無論你養的是什麼,你所選擇養的寵物,與它們相處時的方式都是你內心潛在的一種表現形式,簡單來說,那些寵物,有可能就是你潛在性格的一個延伸

不僅僅是作伴那麼簡單

關於為什麼養寵物,最通常的說法是作伴。在國外有研究證實:飼養寵物陪伴其日常生活的孤寡老人的身體狀況較為良好,壽命也得到延長。而在我國,父母工作繁忙,無法經常陪伴孩子的家庭也會考慮飼養寵物陪伴孩子。

如今,年輕人也加入了養寵物的大軍。而且,維持溫飽的、一擲千金的,都似乎離不開那些小生靈。而寵物的範圍也從貓狗為主擴大到了蛇、蜥蜴、蜘蛛、鴨子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痴迷於養寵物呢?顯然不是簡單的作伴關係可以解釋得通透的。

心理諮詢師胡慎之提出了物似主人形的說法:原來養寵物都能體現一個人的性格。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總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選擇一種長得像自己或具有自身某些性格特質的寵物。例如,動作快、愛說話的人會養條活潑愛叫的狗,慢吞吞的主人會養慢吞吞的金魚,神經兮兮的人會養條蛇,貪吃者會將寵物喂得肥肥胖胖,喜歡大狗的人有優越感,喜歡小狗的人希望得到寵愛從養的寵物身上,可以看出主人的性格,外在的寵物是其主人內在的一種象徵。

養寵物有幾種心理:自戀型,理想化照料者、壓抑的情感由寵物來達成。

自戀型,就是養什麼像什麼,或者是他部分人性的反映。人通常都有自戀的心理,也需要有自戀的心理,養寵物,是一種很好的又不自知的自戀行為。

很多理想化照料者,是一種過渡課題,比如,很多小孩都有這樣的一個階段,他把寵物看成自己了,而他自己充當一個照料者,其實,他怎麼照料寵物的,就是他內心渴望別人怎麼照顧他的。有一些人,則是童年時期的一個未了願望,比如,以前家庭子女比較多,父母能夠給到每個孩子的關注並不多,但孩子本身是有慾望與渴望的,在她的心裡都有一個理想媽原型,當她有機會時,她會充當這個理想媽媽,去照料寵物,這就是一種補償。

表達壓抑性的情感,是養寵物的另一種心理。人都有多面性,她表現出來的不一定是她最真實的一面。這個時候就產生一種壓抑。壓抑需要排解,養可以表達自己內心慾望的寵物,也是一種排解。所以會看到,一個斯斯文文的女孩,卻養一條兇猛的大狗這種現象。

把狗當兒子,因為基因相似

在已識別出的2.4萬多個人類基因中,至少有1.8萬個與狗的基因相同。從進化的角度看,人和狗擁有共同的祖先。所以彼此之間才能相互吸引,成為最佳拍檔。

在所有寵物中,養寵物狗是最大眾的選擇。春節聯歡晚會上姜昆的相聲曾經這樣說:以前養個兒子叫狗子,現在養條小狗叫兒子,把寵物狗當成家庭新成員,說起寵物和說孩子的口吻一模一樣,甚至有的年輕小夫妻不生孩子先養只寵物狗當兒女,這類現象屢見不鮮。

狗為何如此受偏愛呢?這是有原因的。

很多人都相信,狗具有獨特的性格。近日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成果顯示,這種觀點不但是正確的,而且狗的性格相當複雜,甚至能夠與人類的性格相比。

被大家所熟知的人類性格測試通常都基於5個主要因素:誠實性、外向性、神經性、開放性,以及適應性。為了研究狗狗的性格,美國德州奧斯汀市的德克薩斯大學心理學家塞繆爾戈斯林基於狗的特點設計了一種類似的測試方法。該測試模式主要針對五項標準:外向、愉快、情緒穩定、勇於嘗試新的體驗,以及控制衝動的能力盡責。他以這些標準來細數狗的性格,發現狗也有所謂的氣質,比方說是不是樂觀,勇敢與否等。

正是因為狗的性格和人類如此相似,彼此之間才能相互吸引,成為最佳拍檔。養狗的人,性格開放,樂於交往,有事業心和責任感,充滿愛心,同時也是最有人情味的人。

愛貓的人善於欣賞異性

如果仔細觀察家貓行走的姿態我們將欣喜地發現,貓的確是一種非常美麗的動物。它的頭總是高昂的,周身微呈弧型,豐滿的尾巴高高豎起。貓是愛乾淨的動物。無論是否血統名貴,它們都要求使用專用的洗手間。對於主人來說,這是不必訓練就可以得到的。

或許這可以解釋一些為什麼有人更偏愛養狗。主人通過對愛犬不厭其煩的規訓與懲戒,產生出對訓練本身的依戀;這種情緒既投射到自己身上,也投射到訓練對象的身上。養貓的人或許難以體驗其中的快感。貓本身具有許多習性,然而後天培養卻非常困難。貓的主人通過與之共同生活,獲得的是另外一種體驗:如同人類對異性的欣賞,一開始為我們所吸引的總是對方的自我意識。教導對方怎麼做會讓自身產生成就感,而從一開始就發現對方身上自身夢寐以求的優點卻更令我們迷戀。喜歡貓的人自然為貓的這些特點所傾倒。

有一篇英文論文,講的就是貓與狗作為寵物的區別。其中作者舉過一個有趣的例子:當主人拿出鑰匙打開家門以後,狗進門會轉回身等待主人一同進來;然而你永遠不要指望貓會這麼做。面對這樣截然相反的舉動,人類各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投射出的人類本性也呈現兩面性。

人渴望擁有權威,渴望改變他者,從對他者的改變過程中實現自身掌控權力的幻想。這樣的人更喜歡養狗。同時,人看到自身的無能為力,我們渴望看到他者的個性與不屈服的精神。貓就是這樣一種動物,你無法完全控制它,同時你必須養育它,必須關心它。它的一舉一動不以你為中心,相反,你卻不得不留意到它的生活世界。也許,貓的主人們更容易將自己這個圓心看得相對微弱,他們承認也願意承認世界上還有無數不同的圓心在同一個平面中擴展著自己的半徑。他們明確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同時,也清楚看到別人的。

魚、鳥和蜥蜴的心理暗示

魚類也是人們飼養寵物中比較多的一種,魚與其他動物的生存環境不同,魚缸有多大,魚的世界就有多大。喜歡養魚的人,不難發現他們更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崇尚大自然,拒絕受到束縛,需要極廣闊的自由空間。

如果您的朋友有養魚的嗜好,在與其交往過程中,建議您不要在他耳邊嘮叨:某某買房、買車了;某某升職加薪了;或是要求他幹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喜歡養魚的人更注重情操的陶冶,他們往往喜歡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並對此很滿足和享受。向愛魚人表達感情時也不要太過直接和熱情,因為他更喜歡含蓄的交往。

鳥是又一種被古代中國人普遍豢養的寵物。由於它的羽毛華麗,體姿優美和鳴聲悠揚動聽,歷來被人們鍾情並寵愛。養鳥的人,基本都有雙重性格,一面渴望飛翔,渴望自由,另一面則害怕失去現實的生活。所以和他們打交道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被他們的雙重性格弄的一頭霧水。而且養鳥的人較為孤僻,不善於交際。

養兇猛類型寵物的人,內在多半有比較強烈的攻擊慾望。藏獒是一種極為兇猛的寵物,脾氣暴躁,養它的人,會是非常嚴厲、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蜘蛛是一種有攻擊性的動物,自己內在的攻擊慾望得不到表達的人,會養這些攻擊性強的寵物。

隨著寵物熱的驟然升溫,一些已厭倦了養貓養狗和追求新奇的人開始飼養起另類寵物。

說起蜥蜴,很多人的感覺是醜陋、可怕、恐龍般的動物。其實不然,蜥蜴類動物大多溫順可愛,顏色豔麗,而且好靜,往往在一個地方一呆就是幾個小時。

事實上,喜歡餵養這類寵物的人,智商往往較高,但情商卻偏低。蜥蜴等爬行動物防禦心較強,有很厚的外殼,就像人為了保護自己而穿上盔甲,所以,這類人比較敏感警覺,他們不善於與別人交往,對別人的議論也會抱有不在乎的態度,所以他們沒有太多的知心朋友。

養另類寵物往往代表自己的一種願望,這種願望是獨特的,很引人注目的,但很多時候那種獨特感、優越感,恰恰反映出內心的懦弱與無助。

養寵物的大忌

從心理學上說,養寵物有著諸多的積極意義。不管出於什麼心理養的寵物,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比如自戀、理想化照料者和表達壓抑的情感,寵物是排解的一個渠道。養寵物,分普遍心理和獨特心理,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遍心理,不過,如果對寵物特別關注的話,就折射出養寵物的人的心理狀況,太過了,就是心理健康的一種外在表現。

因為人與寵物的關係,會折射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當人對寵物過分關注時,對人與人的交往、關係會疏遠,他會把自己想要的理想的人與人的關係轉移到人與寵物之間。而在人與寵物的關係中,人是佔絕對主導地位的,人決定寵物的一切,是人可以把握的。但在人與人的關係中,一切是不可把握的,難以控制的,你的付出不一定得到相應的回報。這也是一部分人把情感傾注於寵物身上的一個原因。如果已經影響到與人的交往,那麼就要慎重考慮了,要調整自己與寵物的關係。

每個人生活在社會群體中就並非獨立封閉的個體,都需要與人溝通,以達到情感表達、思想交流的需要。廣州白雲心理研究所沈家宏所長說:如今社會競爭現象很是殘酷,在現實生活中很失落,則向寵物傾訴,彌補心理缺失。

世間萬物都有一定的規則,凡事過猶不及。飼養寵物的確有許多的好處,但是有一些人因為寵物的死亡而尋死覓活,離開了寵物則無法正常生活,這樣過度依賴的現象也有一定的弊端。

養寵物不是壞事,但一定不要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寵物上,要發掘多一點的興趣愛好,要發現世界的精彩,並不是只有寵物才可以愉悅生活。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總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選擇一種長得像自己或具有自身某些性格特質的寵物。例如,動作快、愛說話的人會養條活潑愛叫的狗,慢吞吞的主人會養慢吞吞的金魚,神經兮兮的人會養條蛇,貪吃者會將寵物喂得肥肥胖胖,喜歡大狗的人有優越感,喜歡小狗的人希望得到寵愛從養的寵物身上,可以看出主人的性格,外在的寵物是其主人內在的一種象徵。

養寵物有幾種心理:自戀型,理想化照料者、壓抑的情感由寵物來達成。

自戀型,就是養什麼像什麼,或者是他部分人性的反映。人通常都有自戀的心理,也需要有自戀的心理,養寵物,是一種很好的又不自知的自戀行為。

很多理想化照料者,是一種過渡課題,比如,很多小孩都有這樣的一個階段,他把寵物看成自己了,而他自己充當一個照料者,其實,他怎麼照料寵物的,就是他內心渴望別人怎麼照顧他的。有一些人,則是童年時期的一個未了願望,比如,以前家庭子女比較多,父母能夠給到每個孩子的關注並不多,但孩子本身是有慾望與渴望的,在她的心裡都有一個理想媽原型,當她有機會時,她會充當這個理想媽媽,去照料寵物,這就是一種補償。

表達壓抑性的情感,是養寵物的另一種心理。人都有多面性,她表現出來的不一定是她最真實的一面。這個時候就產生一種壓抑。壓抑需要排解,養可以表達自己內心慾望的寵物,也是一種排解。所以會看到,一個斯斯文文的女孩,卻養一條兇猛的大狗這種現象。

把狗當兒子,因為基因相似

在已識別出的2.4萬多個人類基因中,至少有1.8萬個與狗的基因相同。從進化的角度看,人和狗擁有共同的祖先。所以彼此之間才能相互吸引,成為最佳拍檔。

在所有寵物中,養寵物狗是最大眾的選擇。春節聯歡晚會上姜昆的相聲曾經這樣說:以前養個兒子叫狗子,現在養條小狗叫兒子,把寵物狗當成家庭新成員,說起寵物和說孩子的口吻一模一樣,甚至有的年輕小夫妻不生孩子先養只寵物狗當兒女,這類現象屢見不鮮。

狗為何如此受偏愛呢?這是有原因的。

很多人都相信,狗具有獨特的性格。近日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成果顯示,這種觀點不但是正確的,而且狗的性格相當複雜,甚至能夠與人類的性格相比。

被大家所熟知的人類性格測試通常都基於5個主要因素:誠實性、外向性、神經性、開放性,以及適應性。為了研究狗狗的性格,美國德州奧斯汀市的德克薩斯大學心理學家塞繆爾戈斯林基於狗的特點設計了一種類似的測試方法。該測試模式主要針對五項標準:外向、愉快、情緒穩定、勇於嘗試新的體驗,以及控制衝動的能力盡責。他以這些標準來細數狗的性格,發現狗也有所謂的氣質,比方說是不是樂觀,勇敢與否等。

正是因為狗的性格和人類如此相似,彼此之間才能相互吸引,成為最佳拍檔。養狗的人,性格開放,樂於交往,有事業心和責任感,充滿愛心,同時也是最有人情味的人。

愛貓的人善於欣賞異性

如果仔細觀察家貓行走的姿態我們將欣喜地發現,貓的確是一種非常美麗的動物。它的頭總是高昂的,周身微呈弧型,豐滿的尾巴高高豎起。貓是愛乾淨的動物。無論是否血統名貴,它們都要求使用專用的洗手間。對於主人來說,這是不必訓練就可以得到的。

或許這可以解釋一些為什麼有人更偏愛養狗。主人通過對愛犬不厭其煩的規訓與懲戒,產生出對訓練本身的依戀;這種情緒既投射到自己身上,也投射到訓練對象的身上。養貓的人或許難以體驗其中的快感。貓本身具有許多習性,然而後天培養卻非常困難。貓的主人通過與之共同生活,獲得的是另外一種體驗:如同人類對異性的欣賞,一開始為我們所吸引的總是對方的自我意識。教導對方怎麼做會讓自身產生成就感,而從一開始就發現對方身上自身夢寐以求的優點卻更令我們迷戀。喜歡貓的人自然為貓的這些特點所傾倒。

有一篇英文論文,講的就是貓與狗作為寵物的區別。其中作者舉過一個有趣的例子:當主人拿出鑰匙打開家門以後,狗進門會轉回身等待主人一同進來;然而你永遠不要指望貓會這麼做。面對這樣截然相反的舉動,人類各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投射出的人類本性也呈現兩面性。

人渴望擁有權威,渴望改變他者,從對他者的改變過程中實現自身掌控權力的幻想。這樣的人更喜歡養狗。同時,人看到自身的無能為力,我們渴望看到他者的個性與不屈服的精神。貓就是這樣一種動物,你無法完全控制它,同時你必須養育它,必須關心它。它的一舉一動不以你為中心,相反,你卻不得不留意到它的生活世界。也許,貓的主人們更容易將自己這個圓心看得相對微弱,他們承認也願意承認世界上還有無數不同的圓心在同一個平面中擴展著自己的半徑。他們明確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同時,也清楚看到別人的。

魚、鳥和蜥蜴的心理暗示

魚類也是人們飼養寵物中比較多的一種,魚與其他動物的生存環境不同,魚缸有多大,魚的世界就有多大。喜歡養魚的人,不難發現他們更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崇尚大自然,拒絕受到束縛,需要極廣闊的自由空間。

如果您的朋友有養魚的嗜好,在與其交往過程中,建議您不要在他耳邊嘮叨:某某買房、買車了;某某升職加薪了;或是要求他幹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喜歡養魚的人更注重情操的陶冶,他們往往喜歡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並對此很滿足和享受。向愛魚人表達感情時也不要太過直接和熱情,因為他更喜歡含蓄的交往。

鳥是又一種被古代中國人普遍豢養的寵物。由於它的羽毛華麗,體姿優美和鳴聲悠揚動聽,歷來被人們鍾情並寵愛。養鳥的人,基本都有雙重性格,一面渴望飛翔,渴望自由,另一面則害怕失去現實的生活。所以和他們打交道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被他們的雙重性格弄的一頭霧水。而且養鳥的人較為孤僻,不善於交際。

養兇猛類型寵物的人,內在多半有比較強烈的攻擊慾望。藏獒是一種極為兇猛的寵物,脾氣暴躁,養它的人,會是非常嚴厲、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蜘蛛是一種有攻擊性的動物,自己內在的攻擊慾望得不到表達的人,會養這些攻擊性強的寵物。

隨著寵物熱的驟然升溫,一些已厭倦了養貓養狗和追求新奇的人開始飼養起另類寵物。

說起蜥蜴,很多人的感覺是醜陋、可怕、恐龍般的動物。其實不然,蜥蜴類動物大多溫順可愛,顏色豔麗,而且好靜,往往在一個地方一呆就是幾個小時。

事實上,喜歡餵養這類寵物的人,智商往往較高,但情商卻偏低。蜥蜴等爬行動物防禦心較強,有很厚的外殼,就像人為了保護自己而穿上盔甲,所以,這類人比較敏感警覺,他們不善於與別人交往,對別人的議論也會抱有不在乎的態度,所以他們沒有太多的知心朋友。

養另類寵物往往代表自己的一種願望,這種願望是獨特的,很引人注目的,但很多時候那種獨特感、優越感,恰恰反映出內心的懦弱與無助。

養寵物的大忌

從心理學上說,養寵物有著諸多的積極意義。不管出於什麼心理養的寵物,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比如自戀、理想化照料者和表達壓抑的情感,寵物是排解的一個渠道。養寵物,分普遍心理和獨特心理,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遍心理,不過,如果對寵物特別關注的話,就折射出養寵物的人的心理狀況,太過了,就是心理健康的一種外在表現。

因為人與寵物的關係,會折射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當人對寵物過分關注時,對人與人的交往、關係會疏遠,他會把自己想要的理想的人與人的關係轉移到人與寵物之間。而在人與寵物的關係中,人是佔絕對主導地位的,人決定寵物的一切,是人可以把握的。但在人與人的關係中,一切是不可把握的,難以控制的,你的付出不一定得到相應的回報。這也是一部分人把情感傾注於寵物身上的一個原因。如果已經影響到與人的交往,那麼就要慎重考慮了,要調整自己與寵物的關係。

每個人生活在社會群體中就並非獨立封閉的個體,都需要與人溝通,以達到情感表達、思想交流的需要。廣州白雲心理研究所沈家宏所長說:如今社會競爭現象很是殘酷,在現實生活中很失落,則向寵物傾訴,彌補心理缺失。

世間萬物都有一定的規則,凡事過猶不及。飼養寵物的確有許多的好處,但是有一些人因為寵物的死亡而尋死覓活,離開了寵物則無法正常生活,這樣過度依賴的現象也有一定的弊端。

養寵物不是壞事,但一定不要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寵物上,要發掘多一點的興趣愛好,要發現世界的精彩,並不是只有寵物才可以愉悅生活。


銘佰佰


養寵物的人大多都比較孤獨,內心情感豐富,敏感。養寵物的人通常都比較宅,比較愛吃,愛美食。養毛絨寵物的人,一般比較好接近,容易相處;養魚的人,通常比較隨和,嚮往自由;養蛇和蜥蜴的人,通常比較個性,愛冒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