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會人員“不接觸” 專家評審“網上見”


參會人員“不接觸” 專家評審“網上見”

  本報訊 一部手機、一個APP軟件、19人同頻參會……昨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技術審查會在石獅市行政服務中心四樓舉行,現場只有一名主持人,評審專家、業主單位、環評單位及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均在各地通過視頻參會。泉州市石獅生態環境局在泉州率先嚐試使用手機網絡視頻直播形式,舉行“不接觸”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技術審查會,助推項目早建設早投產。

  當日接受評審的是福建中益製藥有限公司生產基地項目,系我市今年重點項目之一,項目計劃於今年4月開工建設,明年3月投入試運營。為避免項目環評審批因疫情而延誤,泉州市石獅生態環境局根據項目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創新疫情防控形勢下環評審批形式,在泉州市生態環境局支持下,決定採用手機騰訊會議APP在線直播的形式,組織對上述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技術審查。

  參會人員“不接觸”,專家評審“網上見”!該局提前介入、主動服務,一週前即將上述項目環評報告書,寄送給從省環境影響評價專家庫抽取的五名專家。2月19日上午,通過微信群以視頻、直播相結合的形式,組織專家“踏勘”項目現場,報告書文本及PPT發到微信群,參會人員對項目環評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當日下午,通過手機騰訊會議APP在線直播的形式,舉行環評技術審查會。“雖與面對面評審有差異,但基本達到技術評審效果。”評審專家組組長、華僑大學環境保護設計研究所所長楊玉傑教授表示,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之下, 採取網絡視頻直播的形式組織技術審查會,效果雖不及現場開會,但又比單純的“函審”好,專家組成員、業主單位、環評單位之間能夠實現充分的交流,利於環評報告書的修訂與完善。項目業主單位福建中益製藥有限公司負責人邱遠望表示,原本十分擔心項目建設審批進度因疫情而延誤,泉州市石獅生態環境局等部門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創新環評審查形式,使項目進度如期推進。“通過視頻直播的形式,評審專家沒有‘阻隔’,提出的意見直接,對項目未來建設幫助很大。”邱遠望說。

  線上評審,線下落實。泉州市石獅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督促業主單位、環評單位根據專家評審意見,抓緊修改完善項目環評報告書並報批。另悉,該局早前已通過試行“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告知承諾制”等一系列舉措,優化環評審批程序,節省企業時間和資金成本,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記者 林恩炳 通訊員 楊勇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