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裡,自家包的粽子吃不完,有什麼好的保鮮方法?

農友君


端午當天,農村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包粽子。因為我家人多,總的用了八斤的粽葉,包了我兩百來個,有些也是為了送給親戚或朋友。我們是用大柴來燒,分批煮,味道比高壓鍋的香多了,是真心好吃。

粽子儲存方式

農村人過端午,自已包粽子,一次可以包很多口味,留著吃。而城裡人,想要吃多少就買多少,沒有在農村感受端午的那種氛圍。我是地道的農村人,下面由我來談談粽子儲存方式·

一、冰箱儲存:這個是最常用的方式 ,把粽子裝入保鮮袋放入冰箱冷凍室,如果準備吃的時候,可以拿出來加水蒸煮,味道不變。但保質期還是存在的,大概五天之內可能吃,五天之外的,粽子的食料就是慢慢變質,導致粽子發臭長毛等現像。

二、井下冰涼:小時候,家裡沒有冰箱,我們就會把多餘的粽子用繩子吊著籃子放在井下,主要是夏天井水很冰涼,類似於冰箱冰凍。

三、蒸:每天用蒸的方式,將粽子和清水分開來蒸,可以比較長時間保持粽子的原有風味;

四、灰水粽來消毒保鮮:我們可以做灰水粽,用草木灰的消毒殺菌來延長粽子的保鮮日期。

我們農村自己家包的粽子都是沒有任何添加防腐劑,粽子味道不錯,但保鮮都是有一段時效性的,放太久了味道就會失雲純正,吃了會對身體不好。所以我們有限的時間內儘快吃完。

端午包粽子,數量需適度,正因為食品都是有保質期,所以不建議長時間放置。


農事農忙


不管是農村,還是城裡,端午節只要自己包粽子就不會少,我那天就是個例子,買了2斤多葉子,頭一次只用了一半葉子,因為今年的葉子大,用的也是箬葉,重慶人叫蓼葉,兩個葉子就包一個粽子,我包的是糯米紅棗粽子,64個大粽子.

進入六月份,不管南方還是北方,天氣都開始熱了起來,不管是水果還是食品都不能在外面多放了,端午節包的粽子,除了送給親戚朋友後,肯定有剩餘,如何保存,親身體驗分享給大家,不要保存時間太長,尤其是不能放在冷藏室,冷藏室不透氣,粽子很快就會發黴變質,這個前兩天朋友從鄉下買回來的粽子,外面放了兩天,當天晚上進了冰箱冷藏,第二天都有長毛的,儘管那兩天天氣下雨。

粽子放保鮮袋,冷凍室保存,吃的時候拿出來,熱水裡煮透,還和剛包出來的粽子一樣味道,還是那句話,再好的東西也不能在冰箱放很久的時間,尤其是食品類,本身又不添加任何東西。

所以建議不要長時間存放.


黃曉紅果果


早晨七點不到,還沒上班,農村的公公和婆婆就打電話叫我出去接貨。每年到端午節前幾天,他們都會準時到城裡來給親戚朋友們送粽子。我說爸媽年紀大了,包粽子是個麻煩活,別忙活了,端午節,我們買幾個應景就是了。還麻煩你們特地來送。


媽卻說,不累就是麻煩點,有你爸幫我。還能幹的動,農村人沒事情,端午節包幾十粽子包子來給這裡的親戚分分粽,每家不多都有20個吧,是公婆的心意。我高高興興的收下。心裡盤算週五回去買點公婆愛的水果吧。其實我還沒做飯,這棕來的太及時,正好當早餐。


挑出幾個露點糯米的熱了吃。其他的粽子我不敢放外邊。怕高溫天酸了。一股塞在冰箱裡。冷藏放幾個。明天在吃。剩下的冷凍可以放久一些。

以前在農村老家,小時候沒冰箱,記得媽媽都是煮鹼水棕和草木灰棕的。那樣的粽子保存時間久。鹼水棕現在很少有人吃了。因為覺得破壞維生素.草木灰棕你就懵了吧?其實是農民朋友在煮粽子時,包一個草木灰的餡。放在大鍋裡。等粽子煮三四個小時。停火,再悶一宿。把草木灰棕撿出來。這樣的粽子放井拔涼水裡浸泡著,每天換水,放很久都不會壞。

農村大集上很多賣粽子的老人都會這樣幹。大集上中午頭高溫烈日,粽子一天賣不了,也不會發酸變質的。這就是以前老一輩農村人的智慧,不信你可以試試。


豔陽之美


今天下午,住在村子裡的母親又喊我去拿粽子。每年的端午節,母親都會親自泡米,撿棗,煮紅豆,打粽葉,為全家人包許多許多的粽子。

這麼多的粽子,一次肯定吃不完。而農村人認為只有端午節的粽子才是最香的。雖然過了這幾天,什麼時候想吃不是不能重包,但味道是不一樣的!所以端午節前後包粽子那是多多益善。



這麼多的粽子我們拿到家裡是要放在冰箱裡,而且是放在冷凍櫃裡的,什麼時候想吃,拿出來在鍋裡面再煮上十幾分鍾,既能解凍也能讓粽子的口感更加的糯香可口。

可是母親在早些年是沒有冰箱的,那麼多的粽子放置那麼多天也沒有壞掉,也沒有發乾。那是為什麼?母親是有絕招的!



那就是在一個不住人的閒房子裡,把粽子放在一個大缸裡,裡面再加一些涼水,把粽子全部用水密封起來了,每天還會換一次冷水,這樣既能降溫又能保溼。吃的時候回鍋煮一下就可以了。這種辦法可以保粽子一個月都不壞!

說著說著,又想吃一個粽子了!大家慢慢聊,看看咱們各地農村還有什麼更好的保存粽子不壞的好方法呢?歡迎留言分享。


村姑說村事


五月五的天氣比較炎熱,我家鄉的人在這個傳統節日裡所包的粽子不會很多,一般都是幾斤至十多斤粽米。我家包粽子的數量就是六斤糯米搭配了差不多二斤半的冬豆、綠豆、紅豆,按家鄉習慣性的一斤米包10--11個三角粽的用量,最後包得八十 一個粽子小斧頭粽;若是按斧頭粽的量來做,一斤米可得8--9個粽子。

我家的粽子是昨晚十點五十分才出鍋。在熬煮粽子的時間上,為了讓豆類煮熟以及把糯米煮成帶有Q彈的粽子,一般要經過四個小時熬煮才算真正的做好了粽子。可是,今天早上看著粽子,要想一二天吃完,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了,那餘下的粽子就要放到冰箱裡保存。

若是包的粽子比較多或冰箱放不完粽子的時候,有些粽子就得按照傳統的方法來保存,傳統保存五月粽的方法有二種:

1、每隔二、三天就把餘下的粽子再次放到鍋里加上清水煮一次,直到把粽子煮軟過後又撈起保存二、三天,這種方法確實可以在較長的時間內保存粽子,但是缺點很明顯,就是回鍋煮粽子的次數越多,粽子就越淡水越失去原有的味道。

2、用蒸籠蒸的方法是當時最好的保存方法,蒸粽子的過程中,粽子與清水分開,粽子裡面的鹽分就不會失去,當然也可以在較長時間裡保持著粽子的原有風味。

總之,隨著農村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冰箱不再是城裡人的專用品,如今,冰箱也成了農村人的日常電器,所以,現在保存五月粽的最好方法,當然是直接放冰箱保鮮了,若是用到傳統方法保存粽子,個人建議用蒸煮粽子的方法為好。


荔浦青山


每年到端午節的時候,除了剛結婚的新人分送的粽子以外,各家也都會自己包粽子。本來是應該能吃多少包多少,可是多少年來留下的傳統,都是包一次粽子吃好長時間。端午節已經是陽曆的6月份了,天氣已經進入高溫季節,包這麼多的粽子,除了送給親戚朋友以外,自家也還會留下不少。為了能夠延長粽子的保鮮時間,有什麼好的保鮮方法呢?

很多人可能會說可以放在冰箱裡,冷藏或者冷凍都可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試驗過,放在冰箱裡的粽子,特別是冷凍以後,再拿出來吃,味道絕對的不一樣。


記得那一年我朋友懷孕,我到她家裡去看她,去了以後看見她正在從冰箱裡往外拿粽子,看到我去了就多蒸了幾個。我問她哪來這麼多的粽子?她說是讓她老公從外地寄回來的,寄了整整一箱子。我問她,我們本地的粽子不好吃嗎?幹嘛還要從外地寄回來?而且還寄了一大箱子。朋友說本地的粽子就是吃不出那個味兒。孕婦嘛,可以理解。粽子蒸好以後,我嚐了一個,那味道我實在不敢恭維。朋友自己也吃了一個,她也說這味道不是原來的味道了。吃到嘴裡感覺米粒是一粒一粒的,有些生硬,沒有一點軟糯的口感。她說可能是放在冰箱裡時間長了,就改變了口感。


不過在過去沒有冰箱的年代,我倒是記得,我媽媽會把一時吃不了的粽子,放在自家院子的水井裡。因為水井離開地面很深,而且井裡面的水很涼,尤其是夏天的井水,讓人感覺刺骨的涼。不僅吃不了的粽子,可以用繩子吊著籃子放在井下,像西瓜等一些一時吃不了的水果,也同樣可以放在籃子裡,然後把籃子放到井下,繩子系在院子裡的小樹上,或者別的比較沉重的物件,只要能攔住繩子就行。

用這種辦法儲存粽子,還真是可以存放四五天甚至日子更長,而且吃的時候味道不變。放在冰箱裡冷凍的粽子,我總感覺味道不新鮮了,而且口感沒有了開始的軟糯。不知道大家都是怎麼儲存粽子的。


靈子


小時候粽子屬於奢飾品,因為老家那邊不生產粽葉,也沒有人會包粽子,吃的粽子都是城裡帶回來的,也只有紅棗粽子,那時候不會出現粽子吃不完的情況。等到了江蘇,發現粽葉隨處可見,貌似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

分批包粽子

當粽葉剛剛長出來沒多久以後,就有人開始打粽葉,只要粽葉有點老了,出來清香味的時候,就被一批一批的打回家了,所以我家的粽葉從端午節一個月之前就弄回來了。


從拿回家粽葉就開始包粽子,糯米是基地自己種的,帶回家80斤,能包好多好多粽子。想吃的時候,把燙好的粽葉從冰箱裡拿出來一些,包上一高壓鍋,吃好幾天。

冷藏或者幹藏粽葉

農村的粽葉太多太多,打回來吃不完就把粽葉保存起來,燙好曬乾或者冷藏都好,然後想吃的時候包一些即可。我認為沒有必要在端午節這兩天拼命包上一堆粽子,天氣比較熱,吃不完會變酸的。


每天煮一遍

端午節包上幾十個粽子,高壓鍋煮好以後,放在一個大鍋裡面,每天早上都煮一遍,然後放在煮粽子的水裡,能吃上好幾天都不會壞,這樣每天早上的早飯有熱粽子吃,中午晚上想吃的時候,用微波爐熱一下即可。

剩下的只能放冰箱

真吃夠了的話,把剩下的粽子直接扔到冷凍,想吃的時候熱一下,味道不會變太多。


農科小孫說


鄉居小菜家在農村,媽媽每一年都會包幾十個粽子,除了送親戚鄰居之外,還剩20個粽子這樣,當天是吃不完的,然而6月份了天氣也是特別的熱,30 ℃左右,那時候又不像現在有冰箱可以直接冷藏存放,為了不讓粽子壞掉那麼快,有什麼好的方法保鮮粽子呢?下面說說媽媽的做法:

一、鹼水粽子瀝乾水懸掛高處

以前家裡最早包的粽子是鹼水粽子,這種粽子做得簡單,就是用草木灰水泡過糯米,不加其他的餡料包好煮熟的,比較好存放;從鍋裡撈出來放到竹籃裡瀝乾水分了然後籃子綁根繩子掛到家裡橫樑上就可以了;加上鹼水粽子小個,家裡的泥土瓦房又通風透氣,不算熱,放好幾天也不壞的,不過一般都不會放那麼久,2-3天就吃完了。

二、有餡的鹹粽子用袋子裝好放涼水保鮮

生活條件比較好之後,我們南方農村這邊包的粽子最常見的就是糯米、豬肉跟炒黃豆碎/炒花生碎、蒜等餡料包成的鹹粽子;因為有肉餡,想存放久點是很難的;這種粽子媽媽也是撈出來放籃子裡瀝乾水分,晚上的時候撿到塑料袋裡然後紮好袋子,又再套一個塑料袋紮好,然後放到裝有涼水的桶裡,因為袋子都紮緊了,不怕水滲進去的。

第二天起來再打開袋子拿幾個出來吃,然後再紮好,放到重新裝了涼水的桶裡,晚上又再換次水,要是天氣比較熱,下午也可以換次水的;這樣可以保鮮鹹粽子幾天的,味道還是很好。

三、當然了,要是粽子不多,兩天就吃完的,可以把煮熟瀝乾水的粽子裝瓷盆或者不鏽鋼盆裡,然後放到裝有涼水的大盆裡(注意水不要太多,以免溢出來弄到粽子)簡單的保鮮,想吃的話隨拿隨吃很方便;之前我媽媽寄粽子給我,但我沒有冰箱,我就這麼保鮮的。

現在的農村生活變好,人們也習慣用冰箱來存放粽子了,保鮮效果是達到了,但是要想吃出美味,從冰箱裡面拿出來的粽子要解凍瞭然後隔水煮熱了才好吃。


鄉居小菜


我家每年端午節都會包粽子,大概要包三十斤左右的糯米,包的是鹼水粽子,主要包兩種類型的的粽子,拳頭大的小粽子要包三十個左右,然後再包五六個特大號的粽子,有四五斤一個。

在端午節當天,農村家家戶戶都吃粽子,留在農村的一些婦女在這一天會相互走訪,相互吃各家的粽子,那種大粽子需要準備一根繩子來一節一節的隔斷,一個大粽子可以割兩大碗,吃的時候有的人喜歡粘白糖吃,其實不粘白糖吃起來也很有味道。

風乾保存法

吃不完的粽子一般都是掛起來,掛在有風的地方,因為粽子水分較多,再加上天氣熱,如果不通風,粽子太多就很容易變質,這種保存方式能儘可能的留住粽子的美味,不過有兩個缺點。

第一,粽子表層容易風乾,放在有風的地方,基本上兩到三天就會出現風乾現象,風乾後吃起來特別硬,需要重新煮熱後才可以吃。

第二、放久了,粽子會返生,粽子內部由黏糊變成稀疏的米狀,等同於風乾,如果要吃的話,需要再次蒸熟才能吃,不過味道也有一些變化。

冷藏或冰凍保存法

自從我家買了冰箱後,之後每年包的粽子都會放冰箱,那種特大號的粽子直接放在最下面冰凍起來,再留一些放在最上層進行冷藏,冰凍環境下,在零下18度以下,可以抑制細菌的產生,儘可能使得粽子保存很久,甚至存放半年都沒問題,吃的時候,拿出來再用開水蒸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吃了。至於冷藏的粽子,最好一個星期吃完,放太久了,粽子會發生質變,影響口感。

如果粽子太多,放太久影響了口感,又不想浪費的話,我們家鄉這邊會將粽子用油炸一遍,油炸粽子可以使粽子變得更香,小孩特別喜歡吃。


老梁話三農


農技廣播站回答:

離端午節到來眼看沒幾天了,相信大家都開始要著手包粽子了,甚至有些人都已經吃上粽子了。咱們在農村都是自家包粽子,為了防止不夠吃的,就會包的多一些,所以難免會吃不完,那麼對於吃不完的粽子,咱們該如何才能長時間保存呢?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方法:

在農村,長時間保存粽子最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冷凍保存

以前沒有冰箱也就算了,但是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冰箱了,這是最好用也是最方便的一種保存食物的方法。一般煮熟的粽子在常溫下是非常容易壞的,而放在冷凍櫃裡的話,則可以保存2~3個也之久。如果想吃的話,只要從冰箱裡將冷凍的粽子拿出來煮熱即可食用了。

第二種:烘乾保存

這種方法就是將煮熟之後的粽子放在鐵鍋中,點小火烘乾。烘乾的標準是粽葉上的水分烘乾燥即可。這麼做也可以讓粽子保存的時間延長。等到想吃的時候,放到水裡一煮,雖然經過烘乾之後已經不如新鮮粽子那樣粘糯,但是卻增添了一絲勁道。而且烘乾的時候粽葉的香味滲入的更加透徹,吃起來也比較香。

以上就是農村保存粽子的兩種主要方法。不過保存的時候也要注意儘量不要保存太長的時間。而且對於保存之後的粽子,如果煮熱之後發現有不正常的粘稠絲狀,這可能已經不新鮮了,儘量別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