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紅馬甲 抗疫一線最美的風景

四川新聞網內江2月20日訊(何霞)連日來,在資中縣球溪鎮疫情防控戰“疫”一線,除了鎮、村、社幹部等,還有一個特殊的戰“疫”群體——志願者,他們聞訊而動,迎著寒風,忘卻安危,義務奉獻,或奮戰在疫情排查、臨時交通管制卡點等疫情阻擊一線,或積極行動默默提供後勤保障,他們的行為無關工作職責,他們的步伐堅定而果敢,他們是抗疫一線最美的風景,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的非常戰“疫”時刻。

女兒保家衛國,我也不能落後

“我女兒在黑龍江特種部隊當兵保家衛國,我也不能落後!聽朋友說鎮上在招募志願者,我是醫生又是共產黨員,就想為疫情防控盡一份力。”陳靜是共產黨員、馬鞍山村十一衛生室的村醫生。

“請搖下車窗,測一下體溫,你們從哪裡來?要去哪裡?”從1月31日起,她主動到成渝高速球溪西站(黃桷樹)疫情檢查站當志願者,每天從早上8點值勤到晚上8點,寒風中12個小時的值守,她卻沒有一刻想過退縮。

疫情檢查站每天需要接觸來自四面八方的駕乘人員,母親看到新聞上每日遞增的確診數據,很是擔心,“一天要接觸那麼多人,萬一被感染上了怎麼辦?還是不要去了。”陳靜卻說:“如果大家都害怕被感染,不願意去開展防疫工作,這個疫情就無法控制。”

據悉,陳靜的愛人因腳跟骨粉碎性骨折行動不便,2019年11月至今一直休養在家,疫情暴發前,她把愛人安置在衛生室,方便照顧愛人的生活起居。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醫生、共產黨員雙重身份的責任感召喚著她報名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只能將愛人託付給母親和妹妹照顧。

作為球溪人,該出一份力

“還有電費沒得?沒得電費要及時給我說哈,我幫你們帶卡出去充,充好了再送回來。”劉永明,龍源電力球溪供電所副所長。

疫情暴發後,龍源電力公司在員工群裡面,呼籲大家參與志願服務,劉永明第一時間報了名,和他一起報名的還有30名同事,他們分別在資中縣的各個鄉鎮參與志願活動。

“疫情這麼嚴重,作為一個球溪人,我還是想出一份力,只希望通過我的宣傳引導,能讓村民做好自我防護。”1月11日至今,劉永明每天開著皮卡車在雞公山村的鄉村公路上滾播放疫情防控宣傳音頻,入戶宣傳防疫知識,摸排武漢及途徑武漢返鄉人員,因為工作的特殊性,他還為居民提供了充電服務,保障了群眾的用電需求。因為實施封閉式管理,果農種植的柑桔眼看就要爛在地裡,劉永明和村兩委一起幫助果農聯繫採購商收購果子,果農一年的辛勞總算沒有白費。

每天在防疫一線奔忙,怕給家人帶來感染風險,忙完一天回家他都會先做好消毒工作,把所有衣服換掉才敢回家,但他從來沒想過退出。

這一次,我不願再缺席

在雙堰塘村萬家坳臨時交通管制卡點,有這樣一抹紅色的身影,自2月2日起,一直堅守在這裡,24小時值守,不曾離開,他就是志願者邵盧。

疫情暴發初期,邵盧每天在手機上關注疫情信息,看著不斷上升的確診數據,自己卻無能為力,他的心情無比沉重。這一幕讓他想到了5.12汶川地震時的遺憾,2008年他在廣東工作,遙望家鄉父老遇難,他第一時間組織捐款,只恨不能趕往災區一線盡一份力,這一次,他再不能置身事外……

1月24日,球溪鎮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疫情就在眼前,村社幹部每天不知疲憊地走訪入戶開展地毯式摸排、宣傳疫情防控措施,不懼生死地為村民的生命健康在戰鬥,邵盧再也坐不住了。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他向家人說清楚了自己的想法,並保證會做好防護措施,徵得同意後,他迫不及待地聯繫了雙堰塘村黨支部書記劉興武。

此後就是18天無休的堅守,登記過往車輛、人員信息,監測進出人員體溫,為過往車輛消毒,勸返缺少出入證件的村民。“雖然還是有少數鄉親不理解我們,心裡有怨言,但我相信等疫情結束後,他們肯定會明白我們的良苦用心。”為了更好地守好雙堰塘村的進出口,邵盧吃住都在卡點,只能偶爾給家人打電話報平安,剛開始的時候遇到有的村民特別的牴觸、不理解,他就一遍一遍地講解封閉式管理的重要性、人員流動的危害性,總算獲得了鄉里鄉親地理解支持。

在值勤的間隙,邵盧不時在疫情防控工作微信群轉載疫情防控宣傳資料和防控工作動態,引導村民正確看待新冠肺炎疫情,科學防控,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防疫期間,不時有周邊鎮、村的人員結隊到東風水庫釣魚,為了不讓群眾扎堆聚集,邵盧每天跟著巡邏隊前往水庫周邊巡邏,勸返垂釣人員,並配合球溪派出所、鎮群工辦對個別不配合的垂釣人員進行教育勸離,總算是勸退了前來垂釣的人員。

每天的工作都是忙碌而充實的,一天下來總是精疲力盡,回到卡點還得安排第二天的管控計劃,忙完已是深夜,但邵盧心裡從不覺得苦,他總說“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老百姓好,這讓我覺得很自豪,在災難面前,能出一份力,這是一種使命、一種榮譽,只希望我們能早日戰勝疫情!”

疫情防控,沒有情面可講

“沒有出入卡就不能外出,這都是為了保護大家,請你理解配合”這個鐵面無私勸返鄰居的男子是楊水彬。

1月24日(除夕),聽聞球溪鎮雙峰寺村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楊水彬吃過午飯,立即找到了村兩委,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界牌村的一份子,他想為守護這片土地出一份力。

在疫情防控初期,村上有什麼事楊水彬總是跑到前面,每天跟著村社幹部下社摸排武漢及途徑武漢返鄉人員,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叮囑村民少出門、多開窗、勤洗手、戴口罩,增強自我防範意識。

1月27日,為做好人員管控,減少人員流動,全鎮各交通要道均設置臨時交通管制卡點。楊水彬主動請纓到界牌村臨時交通管制卡點值勤,不論下雨還是晴天,他總是堅守在卡點,嚴格登記排查進出人員、車輛,做好體溫測量,不放過任何潛在的危險。他總說“值班值勤我不怕,再苦再累我不怕,只是希望通過我的勸解和疏導,能讓大家增強自我防範意識,我再累都值得。”

群眾不出村,黨員代購忙

這個推著購物車在超市大采購的男子是菜子溝村的肖金財,今年40歲,他是一名黨員,也是退役軍人。

疫情發生後,肖金財每天打開手機第一時間關注的都是疫情防控情況。確診病例、疑似病例不斷增加,無情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1月31日,肖金財得知村兩委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很缺人手,他立即找到了村兩委,準備到抗疫一線參加防控工作,於是,肖金財加入了志願者隊伍。

他每天騎著摩托車到場鎮上為村民代購生活物資、代交電費、代買藥品、幫村民加油等,有時村民需要代購的物資太多,摩托車根本運不了,他就找到侄子開車幫忙運輸。經常剛從鎮上採購回到家,就又有村民叫他幫忙代購生活物資,一天往返兩三趟,他也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他總是笑呵呵地說“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我能幫一點是一點吧,這點油錢我還是出得起,就當是為防控疫情出一份力了”

在球溪,有181名像陳靜、劉永明一樣奮戰一線的戰士,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他們在寒風中、在深夜裡堅守,一片薄薄的口罩,一件紅馬甲就是他們所有的防護措施,他們用單薄的身子築起了一道道防疫城牆,只為守護這一方平安。

這場戰“疫”沒有退路,我們唯有堅定前行,我們在等抗疫一線的戰士凱旋,我們在等球溪沿岸的山花爛漫,我們在等風雨過後的陽光彩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