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祥:學習善洲幹實事,不忘初心為人民

學習善洲幹實事 不忘初心為人民

——記保山市人大常委會退休幹部徐洪祥

本網訊 從隆陽區板橋鎮北漢莊村土生土長的大隊幹部徐洪祥,無論在職和退休他都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傳承楊善洲精神不能空談要實幹”這樣一個信念,當年楊善洲老書記在北漢莊帶領幹部群眾辦樣板、搞生產、促發展的優良作風和精神力量,一直深深激勵著徐洪祥,他曾在老營、瓦窯、金雞、板橋、原保山市政府、保山市農業局、市人大常委會農工委等多崗位擔任主要領導,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為黨奉獻、一心為民的初心銘刻心中。

敢闖敢試、向群眾學習、從北漢莊走向“滇西糧倉”是北漢莊傳承的改革精神,在徐洪祥身上始終還保持著北漢莊農民的樸素情懷,他皮膚黝黑、笑容慈祥、淡泊名利,始終將“學善洲、見行動”體現在時時處處。他積極參與到扶貧攻堅工作中,在市人大常委會工作期間,下鄉到昌寧縣勐統鎮馬家田村,見到掛鉤戶普正昌家院場和大門泥濘不堪,當即拿出自己兩個月的工資,親自協調正在道路施工的工人,為掛鉤戶家中和門前鋪起了平坦的水泥路面,並且還為村民修建起了兩口井,解決飲水困難問題。在下鄉期間,徐洪祥隨身攜帶著嫁接剪刀等工具,為村民傳授果木嫁接技術。

2013年,為傳承弘揚好楊善洲精神,在市人大常委會工作的徐洪祥向組織申請提前退休,一頭扎進了北漢莊楊善洲精神教育基地建設的各項工作中,積極向上爭取資金,與有關人士協調商議,修復完善了楊善洲老書記等地委領導帶領幹部群眾進行試驗示範的場所。如今,北漢莊已經成為幹部前往參觀學習的重要紅色教育基地,迎接幹部群眾參觀超過7萬人次。徐洪祥積極參與到家鄉的基礎設施建設中,與村委會幹部多方爭取資金,將村裡的道路修築起柏油路面,建立了村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堅持每天在村裡巡邏監督,不遺餘力地為家鄉建設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東河是保山壩的母親河,貫穿板橋鎮北漢莊,為美化家園,治理保護好日漸光禿坍塌、垃圾袋飛揚的東河河堤,從2013年開始,他義無反顧地在板橋鎮侯家大橋至趙官大橋段1.5公里的東河河堤上進行義務植樹。他與妻子商量並得到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他說:“自己家除了小孫子沒有工資,其他人都在拿著共產黨的工資,已經夠好了”,便將退休時積攢的8萬餘元住房公積金購買了大榕樹、水冬瓜、雪松、緬桂花、榿木樹、三角梅、花椒等苗木進行間種,每天捲起褲腳去管護、澆水、修剪,讓其發揮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幹部職工被徐洪祥的精神感動,紛紛自願捐資共計2.48萬元支持徐洪祥,市、區水務局也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六年來,他用近20萬元種植了上萬棵樹木,映入人們眼簾的是河堤樹木鬱鬱蔥蔥,芳草盈盈,河水潺潺,身在其中令人心曠神怡,成為保護東河水土流失的一道綠色屏障,也成了周邊群眾休閒漫步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之際 ,徐洪祥將六年來自己辛辛苦苦種植的全部樹木無償交給了國家。當地政府、河道管理所表示將一定會管護好綠化成果,並倡議廣大公民向徐老學習綠化東河、保護東河的高尚精神,建設美麗家園。

徐洪祥的堅持和努力得到了當地群眾的廣泛讚譽和積極響應,人們稱他為“活著的楊善洲”,激勵著廣大幹部用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謀福祉的初心和使命,為美麗保山建設和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