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餘名青年集結,南充“逆行者”請放心,孩子的學習交給我們

得知這一情況後,2月11日,共青團南充市委發出招募令,號召有志願精神的教師、大學生和青年黨員們積極行動起來,為抗擊新冠肺炎的醫護人員子女提供在線學業輔導和心理疏導服務。這道招募令通過團市委官方微信公眾號“南充青年”發佈後,立即引發社會各界關注,一時間,廣大青年教師、在校學生積極響應,當天報名人數就超過了1000人。

與此同時,團市委工作人員也在蒐集前線醫護人員的需求,詳細瞭解哪些孩子需要學業輔導,哪些孩子需要心理疏導。掌握相關信息後,工作人員很快確立了200餘個結對關係,讓雙方取得聯繫。吳東和宋洋毅正是通過這種方式認識,並開始一對一志願服務。

開展學習輔導

關係“既像師生,又像兄弟”

宋洋毅是南充市白塔中學高一學生,他的父母都是儀隴縣人民醫院的醫務工作者,疫情發生後,宋洋毅的父親已有20多天沒回過家,母親也是每天很晚才回家,根本無暇照顧孩子。“爸爸媽媽都很忙,我每天自己做飯、自己在家學習功課。”宋洋毅告訴記者,自學的時候,很多知識點都無法徹底弄清,經常將題目做錯,很是吃力,“每到這種時候,很希望得到他人的幫助,為自己答疑解惑。”他說。

2月13日,宋洋毅接到了吳東的電話,聽說有“高人”專門為自己輔導功課,宋洋毅內心一陣激動。他告訴吳東,自己學的理科,但在數學和物理方面還有很多短板急需補強。吳東立即答應為他制定學習計劃,雙方一拍即合,確定了每天上午8時至10時進行在線輔導。

14日起,吳東和宋洋毅每天準時連線,宋洋毅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難題、錯題發給吳東,吳東對題目進行分析後,為宋洋毅詳細講解解題方法。“東哥很耐心,也很負責任,很多我以前弄不懂的問題,通過他給我講解,現在完全掌握了。”宋洋毅表示,“非常感謝東哥對我的幫助,我感覺現在學習方法提升了很多,現在我和他的關係,既像師生,又像兄弟。”

“不僅僅是輔導學習,

更希望他感覺到社會的溫暖”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又是共產黨員,在這種時候,應該為社會出一份力。”吳東是北京大學固體力學專業研二學生,放假後回到南充,受疫情影響,遲遲沒有開學返校。對於吳東來說,為一名高一學生講解物理題目,可謂信手拈來。

2月11日,吳東通過微信朋友圈看到共青團南充市委發出的招募令後,立即報名參加,爭當志願者。“反正現在回不去學校,有很多空餘時間,我就想利用這段時間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吳東說,報名後,團市委工作人員很快與自己取得聯繫,並確定和宋洋毅結對。“通過幾天的輔導,我覺得他悟性很高,只要學習方法正確,他完全可以取得好成績。”

吳東說,瞭解到宋洋毅的家庭情況後,自己很是感動,“所以,這幾天,我不僅僅是為他輔導學習,更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給他心理安慰,讓他感覺到社會的溫暖。”

據瞭解,此次活動眾多志願者中,很多都是國內重點大學的在校學生。同樣就讀於北京大學的佘金燚也是其中之一。

招募令發佈後,團市委工作人員很快便收到了佘金燚的報名信息。經過篩選,確定佘金燚與現就讀於成都外國語學校的初一學生李雨航結對。通過交流,佘金燚瞭解到李雨航的家長是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的醫生,因為忙於和疫情較量,近段時間很少在家照顧孩子。

“他讀的是外國語學校,所以學好英語尤為重要。”佘金燚說,瞭解到李雨杭的學習狀況和需求後,雙方確定了在線輔導的時間和重點。“北京大學馬上也要開展在線教學了,所以我選了每週課程少的時候為他輔導,把我學習英語的經驗與他分享,為他講解一些語法知識。”佘金燚表示,即便在疫情過後,他仍會一直幫助李雨杭,隨時跟她交流學習經驗,幫助他提高學業。

擴大服務範圍

讓“逆行者”安心在一線奮戰

於此同時,廣大青年教師也紛紛響應、踴躍報名。現任南充外國語中等專業學校團委書記的劉煉,在校長期從事心理諮詢和輔導工作,此次也報名參加了志願輔導。

劉煉幫助的對象是南充市營山縣城守一小五年級學生蕭與充。“他的家長在營山縣疾控中心工作,每天從早忙到晚,非常辛苦。”劉煉說,雙方溝通後,決定每晚為蕭與充輔導功課。劉煉還表示,他想更加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幫助更多醫務人員的孩子,“由於對蕭與充的輔導都在晚上,所以我決定向團市委申請,多與一到兩名家庭結對,把白天的時間也利用起來。”

“疫情發生後,我們迅速成立了青年突擊隊和志願團,號召全市青年加入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中。”共青團南充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前線醫務工作者安心投入戰鬥,團市委向全市發出招募令,成立了“關愛抗疫醫護人員子女志願輔導團”。

“從目前的情況看,志願輔導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社會反響很好。”該負責人說,截至目前,已有2000多名志願者報名,首批200餘名志願者與醫護人員子女成功結對,開展在線輔導志願服務。“下一步,我們將全面收集一線醫護人員需求,並逐步把志願服務對象擴大到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等家庭,讓他們安心在一線奮戰。”(記者 劉舒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