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冬又到春,“戰疫”搶農時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在抓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青島各涉農區市搶抓農時加緊春季農業生產。整地、育苗、播種、追肥、授粉……青島農民正在蓬勃的田野裡播種下新希望,也勾勒出不同於以往的“春耕圖”。

搶農時:戴口罩幹農活還是第一次

開溝、澆水、壓種、覆膜……這幾天,在西海岸新區供銷聯合社集團有限公司的朱家溝蔬菜基地內,基地負責人隋學明正和工作人員抓緊種植新一季土豆。

“我們已完成了15畝大棚的種植,現在正進行50畝拱棚種植。驚蟄後,還會在露天種植100畝。”隋學明告訴記者。該基地11個大小不一的蔬菜種植棚內,除新播種的土豆,黃瓜、西紅柿也都育出了新苗,茭瓜、茼蒿、油菜等多種蔬菜長勢喜人。

同一時間,在西海岸新區寶山鎮林子村鄭雲禮的藍莓基地,大批肥料進園分發,當地村民抓緊對藍莓進行追肥。“現在藍莓正值休眠期,我們主要進行追肥、澆水等管理,保障藍莓的順利生長。”鄭雲禮介紹說。

保障糧食生產更為要緊。眼下,新區各地正在抓緊實施小麥春田管理。

在西海岸新區泊裡鎮米家莊,黨支部書記杜希徵和村民正實施一項大工程。“我們打算建一個糧食水肥一體化項目,覆蓋全村400畝糧食生產土地。”在該村的山坪塘(鄉村自建蓄水工程),杜希徵帶領村民正在安裝水肥一體化設備,同時開始各管道線路的開挖、鋪設。而他們,無一例外,都戴上了口罩。

“截至目前,新區春播胡蘿蔔、馬鈴薯、豌豆等農作物6萬餘畝,開展小麥機械鎮壓、劃鋤追肥等田間作業2萬餘畝。”西海岸新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負責人韓燕紅告訴記者。

甜瓜是萊西市馬連莊鎮富民強鎮的支柱產業,全鎮甜瓜種植面積達到3萬多畝。2月18日,記者在萊西馬連莊鎮崔格莊村的甜瓜基地裡看到,瓜農們正忙著給嫁接好的瓜苗打尖兒。今年50多歲的李瑞軍,已經種了10多年甜瓜。“戴口罩幹農活還是第一次,特別是在大棚裡,更憋得慌,但必須這樣做。期待疫情早點結束,甜瓜能賣個好價錢。”李瑞軍告訴記者。

據瞭解,在疫情防控期間,馬連莊鎮為了確保春耕生產不受影響,讓村莊給村民留出生產的“農忙綠色通道”,並指導他們在做好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開展春耕生產。

時下,萊西市水集街道小夼村150多畝櫻桃大棚迎來盛花期,果農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搶抓農時為櫻桃花授粉,確保大棚櫻桃豐產豐收。果農告訴記者,這個村大棚櫻桃多為“美早”,這種品種口感好、果形大、耐運輸,每年2月初開花,4月中旬開始上市,畝產2000多斤,經濟效益很好,每斤可賣到60元,畝收入10多萬元。僅此一項,每年就能為村民增收1500多萬元。

“雖然是特殊時期,大棚工人都是周邊村莊的村民,每天兩點一線直接到大棚,自覺做好防護工作,生產一點也沒耽誤。”2月17日一早,膠州市裡岔鎮福生蔬菜合作社負責人樊玉德就趕到自家蔬菜大棚,看著蔬菜的長勢越發喜人,樊玉德臉上也高興了起來。

與此同時,在裡岔鎮海晨農場的溫室大棚裡,西紅柿、黃瓜已經陸續成熟。“鎮農辦工作人員每天來督導防疫措施,也給我們開展生產指導。”海晨農場負責人梁娜對記者說。

春耕春播加快步伐的同時,農業大項目也快馬加鞭推進。

北京世農種苗有限公司是即墨區移風店鎮已簽約的落地企業,土地流轉、設計規劃、施工方案等前期準備工作均已完成,原計劃2月初開工建設,卻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早已制定好的計劃。面對這種情況,移風店鎮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宋佳平幾乎每天都要與世農公司對接,根據企業方需求及時提供遠程協助,調整施工方案。移風店鎮副鎮長於珊跟記者說,鎮上的招商服務團隊正通過微信、谷歌地圖、無人機航拍等渠道,共享資源,幫助企業就扶持政策、協議條款、建設建議、土壤採樣、水質檢測等問題進行線上交流,力爭疫情結束就迅速促進項目簽約。

保物資:多方籌集,安全供貨

農資是春播的重要保障,近期,各涉農區市克服疫情影響全力暢通農資供應渠道,想方設法給農民配齊種子、肥料、農膜等農資。

“目前我們已下發肥料1.2萬噸,佔春季總用量的百分之六七十,可保證近期的農資供應。”西海岸供銷集團綠洲農資油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寶琴跟記者說。據瞭解,目前,西海岸新區供銷社在各鎮的為農服務中心都已開門營業,同時推出線上銷售、線下配送的服務模式,讓農戶在家通過微信、電話方式進行農資預訂。為避免物資裝卸造成人員聚集感染,他們還將運輸車換成小車,實現多頻次運輸,並與相關經銷商和種植戶提前約定地點,實行錯時、無接觸交貨。與此同時,他們也在進行緊張的補貨,保障疫情期間農業生產物資供應。

膠州市裡岔鎮各類設施農業大棚種植作物面積達7000餘畝。為保障春耕所需,裡岔鎮積極發動各農資經銷商、種植大戶儲備了化肥5000噸、農藥10噸、種子150噸、農膜40噸、有機肥1000噸,切實保障防疫期間春耕生產所需各種農資的有效供給。

平度市仁兆鎮是青島市蔬菜之鄉,種植面積達11.5萬畝,每年春季種植土豆、芋頭、大姜達5萬畝。目前,仁兆鎮已多方籌備化肥1500多噸、地膜3500個、除草劑2000瓶,努力做到防控疫情與春耕生產兩不誤。

王崇昌是即墨區段泊嵐鎮方戈莊村恆華農資經營店的負責人,春節前他組織各方力量將春耕所需的化肥、農藥等物資調運充足。疫情發生後,根據疫情防控需要,他的門店關門歇業,大批農業物資躺在庫裡。為了讓這些物資“物盡其用”,村莊成立了農資臨時聯絡小組,幫助王崇昌收集農戶物資需求,再讓他點對點為群眾運送。據瞭解,像方戈莊村這樣的村莊農資臨時聯絡小組,在段泊嵐鎮已有70個,已累計為7980戶村民採購春耕及生活物資12470次。

給指導: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

時下,在市郊的田間地頭、大棚溫室裡,經常可以看到戴著口罩為農民提供現場指導的農業專家、農技人員,他們是穩定春季農業生產的重要力量。

西海岸新區組織120多名農業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農業生產一線,目前已指導園區、基地等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戶330多家。

膠州市膠北街道邰家村黨支部書記王奕洪幾乎每天都要到種植戶大棚詳細查看西紅柿的長勢。王奕洪不僅是村黨支部書記,還是青島豐茂源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東茂蔬菜研究所所長、於家村種植技術指導員。“今年受疫情影響,情況特殊,春寒時間較長,這一片大棚種的全是西紅柿,有些種植戶的技術不是那麼專業,他們信得過我,讓我來看看。”王奕洪說,“關鍵時期,咱們一定得互相幫助才能共渡難關。”

2月15日上午,在即發農業基地蔬菜大棚內,基地負責人袁少戴著口罩和技術人員一起忙著防治黃瓜灰黴病。“從初四開始,我們就安排技術人員值班,做好農作物病害的防治。”袁少說。與此同時,在澤疆家庭農場的小麥地裡,即墨區農技站技術人員陸培舉正戴著口罩講解“小麥鎮壓”要領。即墨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王作召介紹,進入春耕備耕階段,僅區農業農村局就派出了20多名農業專家到一線提供技術指導。

经冬又到春,“战疫”抢农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