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疫情過後醫療人員子女高考應照顧加分,你支持嗎?你怎麼看?

於無聲處34


我認為可以擴招,但不能佔用已有的名額,要不然對那些正常的高考生是一種不公平,他們家裡可能也想去疫區幫忙,但不一定有那個條件和機會。


隨遇114305956


一、禍不及子孫,福也應不及子孫。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底線,牽一髮而動全身。對於此次戰疫的逆行者,可以給予物質及經濟上的獎勵,可以給予榮譽的稱呼,可以給予職稱晉級上傾斜,但疫情過後醫療人員子女中高考應照顧加分的政策實在有違教育公平。

二、疫情肆虐,醫護人員是逆行者,可以給予其子女中高考加分。火災時,消防員是逆行者;地震時,救援人員是逆行者;開建雷神山、火神山,農民工是逆行者者……。口子一開,要不要給他們加分,是不是最後要給所有人子女都加分?一碗水要不要端平?

三、這樣做對加分者未必有好處。同樣在一個教室裡學習,寒窗十年,同樣努力,我卻天生比別人有10分的優勢。會不會滋生他們的優越感?會不會導致他們不夠努力?中高考一分都關乎千萬人的命運,更何況是10份呢?

最後聲明,我不是逆行的醫護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此次疫情,我們永遠感恩醫護們的崇高行為,但加分於子女似乎真值得商榷。每一個學生都不容易,他們會不會感嘆自己的爸媽們為什麼不是此次逆行的醫護呢?


耕讀小棧


不支持,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職業,如果因為參加這次疫情就鼓勵給醫生的孩子高考加分的話。這樣有失公允,也不要提倡。醫生和農民、軍人、工人一樣,醫生的職業是救死扶傷,農民的職業是生產糧食養活全國人民。軍人的職業是保家衛國,工人的職業是建設現代化。各行各業誰都不能少,不要有一點付出就想得到特權,這樣做是對價值觀的扭曲。


北派一男


在這個疫情防治過程中,白衣天使確實是為國家為人民做出了榜樣,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人民是不會忘記的,但如果是給子女高考加分,是不支持的,他們父母為人民做貢獻,不能加在孩子身上,國家是需要對國家有用人才,給他們加分,那就把別的同學名額給佔用了。再一個對參戰老兵也不公平,他們為國家獻出了生命,也沒有聽說過給孩子們一點優惠政策


講實話的實在人


就事論事來說。如果說僅僅2020這一年來說的話,完全支持。因為2020年有的家長醫護人員會沒辦法跟其他家長那樣去陪伴孩子,對孩子的成績可能會是有影響的。所以這個觀點來說是大力支持的。但是題目沒有說明白,是以後所有的高考,還是說只是僅僅是針對2020年這一年來說。如果說以後其他年份的高考,都因為2020年參加抗疫情來加分,那感覺不公平。教育本身就該是公平競爭,要是靠加分來競爭,就失去了人才選拔的意義。


hongdashao


你們都想太多了,生怕動了自己的奶酪。我自己是在一線上班的,小孩才一歲多,周圍的同事也是差不多的年紀,這種一次性的優惠政策,我們根本享受不到。然後,也不需要你們天天假惺惺的讚美,什麼逆行,天使之類的,都聽得想吐了,這些只是你們保命的甜言蜜語而已。沒有真心支持過我們的社會人士,困難的時候沒有伸出手,這種時候也請不要張嘴吶喊,閉嘴吧!我們勤勤懇懇履行我們的職責,並未想過動你們的一畝三分地。讓我們不言不語不邀功,不正是你們想要的嗎?命保住了,就開始想要更多了…魯迅說的沒錯,這就是人的尿性


慧子9112


完全支持,要讓孩子們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加分是因為什麼,為什會有這項加分政策,有句話說少年強則中國強,現在的青少年十個出來,有幾個會說,我要當醫生,警察,科學家,基本上都是我要當網紅,當明星掙大錢,這實則是價值觀人生觀的一種扭曲,教育面前本來就是不平等的,都平等了,公平了,沒有競爭,疫情當前醫護工作者,都是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去挽救別人的生命,對國家,對社會有付出,為什麼不能讓他們的孩子有加分的政策,萬一這個孩子的父母回不來,你們提出不支持的人,會去贍養一個陌生人的孩子嗎,人都是自私但是不能只想對你有用的,有些政策是別人用生命為代價換回來的,大事大非面前,不能都自私自利,換位思考,疫情期間(這是特殊原因)你在家玩手機,陪孩子,這個孩子的爸爸媽媽在做什麼?你疫情期間,陪父母,你可以想想,這位父親母親的兒子在做什麼?誰沒有孩子,誰又不是別人的女兒和兒子


李晨湖


支持!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別是軍隊和外省、市、區醫護人員,一是為了響應國家召喚,離開小家馳援武漢、湖北;二是冒著生命危險,夜以繼曰的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挽救患者生命,有的還為此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沒有他(她)們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和辛勤付出奉獻,就沒有今天大批患者治癒出院的可喜局面。


佳擇山人何


不支持!

雖然醫生所做的工作是他們的本職工作,但也是在冒著個人的生命危險在救治我們,對此我非常感激,但因為如此,就對他們的子女在考學中加分,我認為既不合理,又難以實施,畢竟醫生的子女各個年齡段都有,政策執行起來要持續很多年!

另外,在這次疫情之中,有很多行業的人進行支持,僅對醫生子女進行照顧,對其他相關人員是不是不公平?會不會引起更多的爭議?

再有,除了疫情,我們還會要面對自然災害,還需要做此工作的官兵,或其他人相關工作人員配合,那是不是這些人的子女也要享受此等待遇?此外,還會有見義勇為者,各種研發人員……,是不是都要依照此例關照其子女?

如果你一種對社會做出過貢獻的職業,都要進行獎勵,那除了醫生,武警,警察,消防,科研,快遞外賣,企業家,政府官員,網絡……有哪種職業是沒有其職業貢獻的?所以最後,是沒有誰能脫離這個社會,脫離各行各業的,最後加分就變成了全民行為,那加分還有什麼意義?

我覺得經過這次疫情以後,國家一定會更加完善相關的應急措施措施,以及更完善的善後處理。


丹-跳躍的麋鹿


不支持,可以給予金錢等等多種獎勵,多少我們都支持。醫生孩子在農村,貧苦地區的,我相信是少數。現在已經是寒門難出貴子了,高考的天平已經出現了偏移,如果高考再各種附加分,農村孩子出頭更難了。現在的網絡教育、輔導班、公開課、夏令營,我想農村孩子並沒有完全接觸到。親身經歷的例子,和農村一個高中畢業生聊天,英語說的都非常費勁,口語基本不會。只是死記硬背單詞等。大城市的小學兒童,完全可以用英語熟練交流,這就是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