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窗·品茗

临窗·品茗

说实话,我“不会”喝茶。走亲访友,大小聚会,对于素不饮酒的我,常会被问到,“你不喝酒,那你喝什么茶或饮料?”自己会连忙回答,“我不会喝茶!我只喝‘白水’”还特意把‘白’强调的很重。这时,主人家会急忙再去找“白”水。要是在酒店,那我会成为全酒桌上的“异类”,独守一壶在别人看来寡淡无味的“白”水。

临窗·品茗

每当我告诉别人,“我不会喝茶!”总能引来一番争议和调侃。“茶,还有'不会'喝的?!”我总是笑而不答,或者会说,“正在慢慢的学!”

临窗·品茗

在我看来,喝茶这事太讲究,要花时间去品,看其茶、品其味、鉴其汤、观其叶。什么样的茶,用什么样的壶,什么样的水温,冲泡多久最好?暖杯、取茶、醒茶、泡茶、倒茶、品尝,步骤“严谨”,这样的“品茗”很奢侈,奢侈到我把它当成有朝一日,闲居山野,临窗而坐的一件无比期待的美事,独饮或约上好友闲聊是多么美好的画面, “花间一壶茶,对饮三两人”。

临窗·品茗

之所以,强调喝“白”水,是要有别于有色的茶汤和饮料。“白”水寡淡,却独有它的味道,或苦,或甜,或涩,都凝聚了一方水土的气息。恰如我们去到一个地方,都会喝上一口水,咂么咂么,这个地方的滋味一样。

临窗·品茗

当我们聊起某个地方时,首先要说的就是那城,那山,那水,因为,这是一座城市留给人们的最地道,最朴实的“味道”。当地的水,好不好喝,是我们不自觉就会给出的,对一座城的常规表达。水,关乎人的生命,无茶可生,无水便不可活。于我,求生之人,有水便是极好的了。

临窗·品茗

我“不会”喝茶,却非常喜欢看人喝茶,喜欢看茶艺表演。喜欢看冲茶那一瞬,茶叶向下又翻滚向上的灵动;喜欢看归于沉寂后的茶叶,随性自在的浮沉的那种淡然和清素;茶汤或深或浅,若是秋冬,茶烟袅袅,淡香扑鼻,捧一本闲书,暖阳斜打,充满了禅意。

临窗·品茗

于我而言,临窗品茗,看茶雾轻起,是极美的精神享受,是真的要花时间去学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