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鼻祖Groupon已無力獨立生存 阿里持股5.84%為大股東之一

外匯天眼APP訊 : 據外媒報道,美國財經網站MarketWatch專欄作家特蕾澤·博勒蒂(Therese Poletti)週三撰文指出,美國Web 2.0時代的“三駕馬車”之一、團購網站鼻祖Groupon長期以來一直被華爾街質疑其獨立的盈利能力。如今,這家公司已確實需要尋找一個合作伙伴。或許,Groupon應當效仿中國團購網站美團網當年與大眾點評網合併的做法,選擇與美國商鋪點評網站Yelp進行合併。

团购鼻祖Groupon已无力独立生存 阿里持股5.84%为大股东之一

Groupon首席執行官日前表示,該公司必須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但他似乎不明白Groupon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變革。Groupon在週二下午表示,該公司將停止銷售商品,重新專注於“用戶體驗”。因為發佈了令華爾街失望的第四季度財報,Groupon還提議通過縮股來提升公司股價。

“這一業績缺口,加上我們繼續面臨的巨大阻力,要求我們進行深刻變革,”Groupon首席執行官裡奇·威廉姆斯(Rich Williams)當日在致股東的信中表示。“我們正在立即採取果斷行動,讓公司恢復增長,”他說。Groupon的投資者隨即準確地表達了他們對公司業績和威廉姆斯計劃的看法。週三,Groupon股價暴跌44.26%,創下自2011年上市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收盤價1.70美元創出上市以來的新低。

對於上市後不斷的進行戰略轉型,Groupon的長期股東應當早已習以為常。這家公司已經進行了多次大幅的業務變革,包括竭力推銷商品、試圖擺脫電子郵件營銷模式、吸引顧客訪問官網等等。如今,Groupon又計劃放棄先前的主營業務,重新專注於本地體驗--正如Groupon週三告訴投資者的那樣,“把Groupon變成本地體驗市場”。

券商Wedbush Securities的分析師伊加爾·阿魯尼安(Ygal Arounian)在週三發佈的研報中指出:“Groupon新戰略的絕大部分都不容易完成,尤其是要重塑品牌,原因是消費者已經把Groupon和折扣券僅僅聯繫在了一起。”該分析師還表示,商品業務一直是Groupon增加本地交易流量的抓手。

儘管如此,所有這些都無法解決Groupon的核心問題--該公司的商業模式對於一家獨立公司而言毫無意義。所以現在似乎是時候讓Groupon尋找一個有意義的合作伙伴。阿魯尼安強調,他認為Groupon應當選擇與商鋪點評網站Yelp聯姻。去年9月,華爾街分析師便提出讓這兩家公司合併的構想。當時,兩家公司都否認了這一傳聞。本週三,Yelp和Groupon發言人均對此報道未予置評。雖然Groupon還可以選擇被Airbnb或是TripAdvisor收購,但阿魯尼安認為Yelp是最合理的收購方。

“如果他們抓住本地業務的機遇,他們可以獨立生存,”阿魯尼安在研報中稱。“但是我認為最大的可能性是兩家公司進行合併。我確實認為與Yelp的合併很有意義。它將兩家本地業務公司聯繫在一起:一家擁有頂尖的實力,一家擁有交易能力。”

阿里入股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是Groupon的大股東之一,截至2019年9月29日持有該公司32,972,000股流通股,佔總股本的5.84%。阿里巴巴集團在2016年2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監管文件稱,該公司已買入Groupon的3297.2萬股A類普通股,大致相當於後者在外流通股票總量的5.6%。也就是說,從建倉Groupon之後,阿里巴巴集團一直鎖倉,未出售Groupon的股份。不過當時的文件並未提供有關阿里巴巴集團花費多少資金購入了這些股票的信息。

在2008年成立後的最初幾年裡,Groupon一度成為了初創科技公司界的明星,其推出的“每日團購”概念,引來了交易者和本地企業的狂熱追捧。公司在2011年實現了當年科技公司的第二大首次公開募股(IPO)交易,並一度拒絕了谷歌6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該公司的市值最高峰一度達到了160億美元。不過隨著光環逐漸褪去,在阿里巴巴集團宣佈建倉Groupon這一消息一週之前,該股曾創下了2.15美元的歷史新低。

阿里巴巴集團當年為何要選擇買入Groupon的股份?一個原因是Groupon在全球多個國家擁有業務運營,這種國際“足跡”對阿里巴巴集團來說仍頗具吸引力,原因是該集團想要將其業務拓展至更多的國際市場。

其次,Groupon當時擁有較大的團購能力。阿里巴巴集團想要單靠自身力量發展出這種能力是比較困難的,而哪怕只是收購Groupon的20%到30%股份,都可能會帶來一種戰略聯合或是與Groupon組建合資企業,從而為該集團節省大量的發展時間。阿里巴巴集團無需全盤收購Groupon,即可獲得其想要和需要的東西。

2018年,Groupon曾與潛在買家進行接觸,考慮對外出售。Groupon當時對尋求出售的想法持非常開放的態度,試圖以此吸引更多的潛在買家。因為持有Groupon的股權,當時曾有報道稱阿里巴巴集團是最有可能的潛在收購方。但最終事與願違,因為沒有收到合適的報價,Groupon放棄了對外出售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