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篆書臨金文》作品欣賞

#今日頭條##馬未都# #書法作品# #書法藝術# #書法家# #山水畫#

無心齋說畫 || 黃賓虹《篆書臨金文》作品欣賞

黃賓虹作為二十世紀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交叉點上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他以“黑密厚重”的畫風、渾厚華滋的筆墨開啟了中國山水畫的新篇章。他在大量的論藝文章、言論以及題跋中,最常提及繪畫的用筆、筆法與金石學、書學的關聯性。此種“以書入畫”的概念,源於他對“前清道鹹金石學盛,繪畫成為復興”之現象的感悟,成為他在二十世紀中國畫面臨生存環境和文化選擇的嚴峻考驗之時的選擇。亦為後人留下了一座書畫並舉的豐碑。


無心齋說畫 || 黃賓虹《篆書臨金文》作品欣賞

可以說,賓翁在書法上取得的成就決不遜色於繪畫。除行草書外,特別是其金文書法,尤為世人所推崇。早在1935年,書畫家餘紹宋就曾評價說:“常謂近時多喜寫金文之人,而能得其神理者,舍先生外,更無他人。不惟並世無雙,近數百年亦無他有”。此四條屏為賓翁丙戌(1946年)、年八十三歲時所書鄀公平侯鼎、作冊大方鼎、滿簋、伯康簋四件青銅器上的銘文。賓翁對於金文,皆字字考證,下了很大功夫。平日作畫,他的一勾一勒,皆圓筆中鋒,所畫渾璞沉穩,無不得力於金文。在他的山水、花卉畫中,充分體現了他的書法入畫。


無心齋說畫 || 黃賓虹《篆書臨金文》作品欣賞

篆書本難以出新,而賓翁所作篆書,卻深的書之神理。在眾多篆書大家中卓然獨立、獨樹一幟。由於他作篆,不取石鼓大篆、斯相小篆、禪國山碑等趨於工整的篆書。而是以商周甲骨文、金文為體,融入璽印文字、陶文的筆法和結體,開創新格。三代古文字形體變動不拘,外形參差不齊,形態變化多端,蘊含不齊之齊,大巧若拙之美。


無心齋說畫 || 黃賓虹《篆書臨金文》作品欣賞

加之他作篆書筆法亦稍異於常人,不是死執筆桿,而是懸臂以指轉動筆桿書寫。這樣以指轉筆,就容易行筆自然,不板不滯。另外,其篆書結體多呈長形,常有意拉長或縮短某些筆劃,以獲奇趣。其字體的疏密對比,常出人意料又合於理趣。結字疏朗,留白較多,而字內空間又多呈開放性,與字外空間相互貫通,使空白部分成為整幅作品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和營造意境的重要因素。


無心齋說畫 || 黃賓虹《篆書臨金文》作品欣賞

近代書法家陸維釗先生曾如此讚歎:“賓老書篆,點畫如飛鳥、游魚、活活潑潑,看他的金文堂幅,滿紙直似圖畫,硬是畫家之筆”。總而言之,賓翁的金文篆書作品,營造的是一種高古蒼潤、趨於荒寒的意境。他的書法如同他的繪畫一樣,由於重內美,不事浮華,有積學而成,故很難被世人認同。他的書法作品,不但具有書法應有的韻味,同時還有禪宗哲理,所以是大美之美。


無心齋說畫 || 黃賓虹《篆書臨金文》作品欣賞


無心齋說畫 || 黃賓虹《篆書臨金文》作品欣賞


無心齋說畫 || 黃賓虹《篆書臨金文》作品欣賞


無心齋說畫 || 黃賓虹《篆書臨金文》作品欣賞

黃賓虹(1865.1.27-1955.3.15),原籍安徽省歙縣,生於浙江省金華城,中國近現代國畫家,擅長山水畫,兼作花鳥畫,並進行繪畫史論和篆刻的研究、教學,以及中國美術遺產的發掘、整理、編纂、出版工作。90壽辰時,夏衍同志代表華東行政委員會文化局授予黃賓虹“中國人民優秀畫家榮譽獎狀”。1955年3月15日,黃賓虹在杭州逝世。所藏金石書畫文物二千餘件及生前書畫作品五千餘件,全部捐獻國家。


無心齋說畫 || 黃賓虹《篆書臨金文》作品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