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世時很孝順父母過世了不上墳合適嗎?

軍哥視角1


我的不了情(散文)

2020年春節,是老伴離世的第一個春節。按當地農村習俗,年初二上第一個新墳,是很隆重的祭典。這是兒女及親友們一次情感追思的形式,以痛悼壞念之情。

聽說遠在哈爾濱的外甥女全家來了,在廣州跑物流的妻侄也舉家全來了,北京天津和滄州的親人們也先後來到縣城及他們吳橋的老家。我的兒女更不用說了。他們要借上新墳來彌補未曾趕上的葬禮欠意。我早已想象出上新墳時的車流和人流,大籃子小筐子,大箱子小盒子的豐盛供品和天文數字堆積的冥紗冥紙。這將是親戚朋友的一次春節盛會。到時在新墳前還要鞭炮齊鳴,祈禱故人。在外人看來那場景好不熱鬧。而對一寸參加祭典的兒女和親友們來說又會顯得那目莊嚴肅穆。中午將是一次大聚餐。孝子要向前來的客人挨桌敬酒,親人們推懷換盞,天南地北,家長理短,敘淡暢飲,互相祝福,話在酒中,盡在不言中。

作為家庭主人,我為辦好此事,幾個月前就周密計劃,同兒子籌劃備酒水,壓桌的糖果瓜子,甚至是餐巾紙。我們在老家飯店預訂了充足而又豐盛的宴席,不能寒酸了。因為來的都是客,再說大家當時都用微信紅包或轉帳拿了可觀的紙禮錢。我以重視宴席,表達我夫妻情和對親人的熱情。也可以說是表達大家的不了情。

沒有料到,春節臨近,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來了,沒有商量,沒有準備,突如其來。幾天功夫看不見疫情硝煙瀰漫大江南北。舉國上下及時應對。首先武漢封城,禁飛限行,關閉公共場所,不準人員聚集。開始我改變計劃,將飯菜從飯店拎回家,不在飯店在家聚。隨著防控疫情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政府有關條文措施規定相繼出臺落地,我又計劃將聚會人數由五桌減至兩桌,不能多聚那就少聚吧,兒女及兄弟姐妹有個代表吧。最後我又切實認識到疫情就是險情就是命令。疫情當頭,不能只顧親情。我又當機立斷,和兒子商量,徹底取消了年初二新墳祭典。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在手機親人群發了安親告示,下了逐客令,"為你為我為國家,取消了新墳祭典,理解萬歲"。兒女母子情,姑舅親,姨娘意,至親至愛的友誼,永遠是熾熱的,取消了祭典,大家一時表示是那麼難為情,特別是作兒女的不依不從。我又二次發微信"在疫情面前我們不務虛情,還是務實情吧。家事再大也是小事,國事再小也是大事,更何況國家疫情通天。"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這是我們的家國情懷。

就這樣盛大祭典取消了,預訂的酒席給人家飯店全額付款,已作好的飯萊打包拿回家。就這樣幹蹦利索,毅然決然。

幾天來在家看電視蝸居宅著,我不斷凝神思情,浮想聯翩。老伴會不會怪我不讓人們給她上新墳呢?雖然我知道天上人間不能對話,但我也想對老伴說:"對不起了,在你離開第一年就沒有給你上新墳,不是我小家子氣,也不是忘了你,是疫情太嚴重了,我相信通情達理的你也是理解的。曾躺在病床上二年的你,最愛聽我講述中國改革的故事,你象小孩子一樣瞪大眼睛,靜靜地恭聽。今天已在那邊的你,聽我把中國抗戰疫情的故事講給你聽:

現在我國有一種冠狀病毒菌在肆虐,它人傳人,一旦感染人就咳嗽發燒等,引起新肺炎,而且還沒有持效藥。現在疫情區擴大,疫情火燒眉毛,還死了不少人呢。在黨中央的親自布暑和堅強領導下,一場阻擊疫魔的人民戰爭正在華夏大地擺開戰場。數以萬計的醫護人員和科研人員舍小家為大家,向武漢重疫區逆行聚集,深入到水深火熱的戰疫中。他們堅守堅持,有的暈倒在崗位上,有的成了被感染著,甚至有的獻出了寶貴生命。彰顯了革命的人道主義使命感和職業情。

我們的人民子弟兵,解放軍戰士接到命令,披甲上廠車,駕長鷹,驅戰車馳援疆場。時刻聽從黨召喚,越是艱險越向前,救人民脫苦難。演播著這個大時代大幕下最真情動人的"軍民魚水情"。

我還要告訴你,國家政府各職能部門履職盡責,全國一盤棋。各類必需物資供應運輸暢通無阻。人民生活必需品充足,物價穩定。時間就是生命,火神山和雷神山兩醫院閃電般落成。中國速度令世人讚歎,折服。戰勝疫情人民信心滿滿’。我們的大中華,多麼大的一個家呀!雖然疫情一度瀰漫,甚至是還在繼續,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通力合作,一定能取得抗擊疫情的最後勝利。

仰望長空,我還想對遠在天堂的老伴說:

我曾記得十七年前的那場非典,你曾和國平妹妹在村橋頭,帶著紅繡標站崗。你那時身患癌症乳腺切除了,你託著病休卻跟一個正常人一樣守護家人。而今年我們已陰陽兩隔。我們的國力和家庭條件已今非昔比。我屈指一算,你離開到這個年初二已272天,你我相守相伴彷彿還只是在昨天。現在每當我離家去公園去圖書館時,我還常常大牽掛著家中床上的你是不是有人陪著呢,這可能就是我們的不了情吧。對了,我還有話要告訴你,年前你又添了一個二外甥,年後二月裡你將又有一個孫子或者孫女來到人間,到時不管是男孩女孩你都會高興的,我也會告知你的。

話又說回來了,這個春節雖然我沒有讓兒女和親戚們與你相聚,是疫情不允許,我們都緬懷你,不會忘記你的。

讓我們天地同呼: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武漢必勝!中國必勝!天佑祖,天佑家人。

雖陰陽相隔,卻藕斷絲連,有大愛無疆,更情意綿綿。這夫妻不了情,大中華抗疫不了情,我忘不了,忘不了……


李松森8


對於這個問題!我談談個人的看法吧,父母在的時候,你巳經盡到了做子女的義務和責任!從這點上來說、我非常替你感到欣慰和高興!在父母晚年的餘生時光!你陪伴他們度過最後的日子!這是非常令人感動和佩服!你是有孝心有愛心的孩子!

另外你說:父母在世的時候,該做的事都做了,也送了父母們最後一程!現在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年在外奔波,及少回老家為過世的父母上墳燒紙,內心深處感到很糾結和矛盾!我勸你不要想太多或者有思想顧慮!如果沒有時間回去給父母上墳,你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地給他們燒點紙錢,說一些想對父母說的話,我想他們是不會責怪你的。這種情況不止是一個人,全國有千萬個,為了生活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離鄉去外面打拼事業!

我也與你一樣!父母在世的時候,為了生活奔波勞碌!當送走了父母的時候!忍著悲痛的心情繼續前行!懷揣著對家鄉的嚮往、對父母的思念!依然在異鄉生活工作打拼!內心深處無數次夢想回家鄉!給過世的父母們上上墳、燒燒紙,對他們說一說心中的酸甜苦辣!可是時間並沒有給我們留下多少機會,也會有許許多多不盡人意的事情!儘管內心深處感到很痛苦和無奈!我們只能在異鄉夜深人靜的時候,給他們燒些紙錢,心裡默默祈禱父母在天堂一切安好!自從父母們去世致今十年整,我一次都沒有回去給他上過墳。但是我並不遺憾和愧疚!因為他們在世的時候,我盡到了自己的義務和責任!最後希望你能放下思想包袱和不安,父母們在世的時候,好好的孝順和照顧、要比那些假孝子強一百倍!有些人就是:父母活著時不孝!死了亂叫。有一句話說的好:人在做,天在看。

最後祝你一切順利!生活開心快樂幸福!


寫作特工


父母在世時很孝順父母,過世了不上墳合適嗎?

首先為你點贊,你是一個很孝順的孩子,你父母在的時候,你是很孝順,讓父母開開心心的過著每一天。也可以說你讓父母過著幸福的最後旅程,在人生當中你也沒有遺憾。

但你說在外面很多年沒有來跟父母上墳,你的父母埋葬在老家山坡上還是在公墓?如果在公墓的話,每年都會有人去管理,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最低兩三年來上墳一次,如果在山坡上的話,一年過清明節要抽一點時間回去跟父母上墳才行,現在清明節國家也放假。如果在山坡上你不去上墳的話,父母的墳上面生了大樹,這樣是對你不好的,對你已過世的父母來說,好像你不管他們了。雖然心中你是孝順他們的,你也抽不出這個時間,但想盡辦法還是一定要來上墳才行。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是記得跟父母供飯,也代表你還心中記得你的父母。當然這也是各個地方的習俗,在我們這邊是要這樣做的。

也不知道你們那邊有沒有這種現象,我們這邊我就知道了幾個人家的祖墳上面生了樹,沒有人去管理,後來後代就生病,去找一些懂的人查才知道那是那個原因。有一個特別明顯的就是,我們那個大家族有一個大嫂家有一個祖墳,被牛弄壞了一半。後來那個大嫂的手半邊就動不了,請人來查過後知道是那個原因,修整好之後那個大嫂的手又好了。

從大體上來說,每個人生了兒子,就是希望老的時候有人養老。百年之後希望逢年過節有人供飯,清明節有人去掃墓,也就是說這一家人還有後人,這就是人們所期盼的人生規律。


貴幸劉延瓊劉一語


這個事情不要去赳結,沒關係。

做為兒女,父母活著的時候儘量孝順孝敬,儘自己的能力吧,讓父母活著地時候,儘量享福也就夠了。

我和你差不多地情況,也是在外地打工,也是沒有時間回家上墳。

記得父母去世地時候,那些長輩們和我說,不用按我們這裡的風俗,因為我不在家,要按我們這裡的風俗,我得在家守孝一個多月,那樣我就沒法回單位上班。

記得那些長輩們和我說,把父母平安送入土下就行了,入土為安,該回去上班就上班吧,關於上墳地事,什麼時候有時間什麼時候上墳就行了,也不用按年節來算,長輩們這麼一說,我心裡好象得到了安慰。

不知你們那裡是什麼風俗,我們這裡長輩們也是做了修改,以前可不是這樣,他們也是如時俱盡。

以前如果家裡有兒女的,逢年過節不上墳可有說道了,最可氣地是,人家明明有後人,有些人偏偏說,這家沒上墳的,絕戶了,這個話最難聽。

所以說,我們這裡不管孝子還是不孝之子,逢年過節都去上墳,一般情況都是為了這句話上墳而上墳,上墳都是給活著的人看的。


崖上小樹


如工作忙不去也合適,可以理解,畢竟入土為安了,加之現都是公墓,墳頭上也沒雜草,也不用添土什麼的,看著我說這話好像不近人情,但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現我說說我的父母,我為什麼說不去也合適,我父母都是是文明人,他們說活著時孝順點,千盞萬盞到墳頭,不如一口到喉嚨,等他們走了去世了,叫我們兄妹幾個別哭、別燒紙錢、別上供(就是做齋飯)並且說那都是騙人的,他們生前就是這樣遺言給我們兄妹幾個的,當然我們兄弟姐妹每逢正月初一和清明節,拿著鮮花,都會去墓地看望拜祭他們老人家………


用戶殘缺


我父親去世30多年了,我總共才去了三次,一是路遠,二是麻煩,三是沒空,我也不燒紙或其它什麼祭拜。我感覺沒什麼意思,老人活著時多順著點比什麼都好!我對我的家人孩子說了,我死後遺體捐醫學院,供教學用,能用的全用了,不能用的燒了,不留任何東西,不用祭奠。


胡巢臨3


心裡有爹媽,到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可以祭典。記得我老父曾經多次向我們說起過世的爺爺奶奶。他講的就是故事,這些讓我們記憶深刻,甚至聯想。父親在天津,一生中回老家次數不多,但是他對父母的懷念已經深深的留在我們的記憶中。父親最後一次回家是我們兄弟四人陪同一起去的,父親領我們到他出生的老屋,到埋葬地祭典。那已經是一大片樹林,墳塋已經深埋,我們都跪在地上,腦門頂著土地,深深的吸氣,那是我們永遠懷唸的土地,那是我們的根。


哈哈95128931


這個怎麼說呢?按你說你確實盡到孝心了, 去世了你離得遠不能上墳,清明節的時候給家裡近親打點錢讓他們給捎著就是。那也得偶爾回家去父母墳墓看看唸叨唸叨。

我老孃去世好多年了,都是哥哥嫂子去上墳,我們老家那兒有說法閨女上墳窮孃家,所以我哥哥不讓我們去,我們就給他錢讓他們上墳用。


悠著點到97


雖然不合適,但也無可厚非。只要心中有父母,因為特殊上不了坆父母一定會理解的,畢竟現代人壓力大,既要顧一家老小,還要不定時給父母上墳,難勉周全不了。而且對待父母生前的孝順最重要。我爺爺奶奶和叔叔在鄉下生活,父親按月給生活費,但叔叔對爺爺奶奶很不好,飯都不給吃飽。更別談什麼孝順了。父親在城裡真的是鞭長莫及。那一年爺爺病重,叔叔給我們報的是病危,說他把靈棚都搭好了,父親急忙趕到鄉下,是病重但還要不了命,父親大發雷廷,說花多錢都要爺爺的病治好,父親說活著一定要對父母好,死了那怕拿個席捲了他都不管。而叔叔是想讓爺爺不治而死,然後再大操大辦。結果父親舉債三萬治好了爺爺的病,爺爺又活了七八年。那時的農村還沒有合療三萬元錢算是一筆鉅款了。父親還了好多年。倒是爺爺走後,父親因為工作忙還真是在十字路口燒個紙錢就行了。所以說對父母生前的孝順最重要,至於死後大操大辦那真的是給外人看的。我說的有道理嗎?


江湖上人1980


個人淺見,不一定對。

我個人覺得,父母活著多孝順,死了以後可以隨意。

人死如燈滅,你燒多少紙,他們也未必花得上。

不過,既然我們國人有這種習俗,我們生在社會中,也不應該完全脫俗,隨意吧,有時間還是應該多去看看,生活中有什麼委屈和父母唸叨一下,不管他們是活著,還是故去,畢竟還是父母。在這個薄情寡義的世界裡,除了父母,沒人真的在乎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