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醫務工作者 抗“疫”勇爭先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但令人欣慰的是有一群白衣戰士,在最危急的時刻自告奮勇挺身而出,以堅韌詮釋擔當,以勇敢體現價值!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新義社區生服務中心兩名醫務工作者王研博、張冬生。

社區醫務工作者 抗“疫”勇爭先

從大年初二一頭扎進疫情防控工作,新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王研博已經25天沒有回過家了。入戶瞭解留觀人員情況,監測密切接觸者,高速口值夜班,他全天往返於門診、預檢分診、高速口等處,天天如此,跟孩子視頻聊天兒都成了奢侈的事。

新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要配合轄區22個社區、5個行政村約6萬人以及火車站、高速口等重要卡點人員的排查和體溫監測等防控任務。社區面積大、篩查任務重,由於中心70多名工作人員中女同志佔大多數,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中心不多的幾名男同志,他自告奮勇夜間執勤值守,挑最重的擔子,白天黑夜連軸轉。

社區醫務工作者 抗“疫”勇爭先

戰“疫”一線上,這是千千萬萬個醫務工作者的縮影,他們任勞任怨、辛勤工作,換來的是社區居民的安心、放心,展現的是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本色,凝聚起的是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他們是社區群眾的貼心人,是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排頭兵。

在新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像王研博這樣舍小家為大家,不辭辛苦、主動請纓,勇挑重擔的白衣戰士還有很多。

社區醫務工作者 抗“疫”勇爭先

黨員張冬生,雖然家在孝義,但同樣20多天沒回過家。疫情發生以來,他主動承擔起了外地回鄉人員的入戶排查檢測工作、夜晚的高速口執勤、居家留觀人員動態監管等任務。工作一天下來,腰痠背疼、腿脹、手麻成為了常態,當記者問到是什麼在支撐他這麼夜以繼日、不知疲倦的工作時,張冬生說,作為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更應當起到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衝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社區醫務工作者 抗“疫”勇爭先



記者/ 晉華 李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