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二次利用應該怎麼做?解決你口罩不夠用的難題

“買不到N95,可以用其他口罩嗎?”

“口罩用完可以噴酒精、高溫蒸消毒嗎?”

“我就出門了一會兒,口罩下次還能用嗎?”

“現在口罩假貨多,怎麼識別?”

……


針對大家的這些疑問,根據國家衛健委《不同人群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口罩選擇與使用技術指引》(以下簡稱《指引》),今天和大家說一說。


口罩可以清洗、消毒嗎?

_

_

_


為了能省點用口罩,大家可謂是想盡了各種方法:微波爐加熱、烤箱烤、蒸鍋蒸、太陽下曬、噴酒精……那麼這些方法是否有用呢?我們一個個來說。


口罩二次利用應該怎麼做?解決你口罩不夠用的難題


1

微波爐/烤箱/蒸鍋加熱


無論是用微波爐、電烤箱還是蒸鍋加熱口罩都是錯誤做法。一方面口罩內部結構被破壞,容易導致口罩變形、過濾效率下降,無法再次使用;另一方面,微波爐、電烤箱和蒸鍋由於處理過醫療垃圾,也不建議再繼續加熱食物。


2

太陽下曬


新型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但只有在溫度56℃以上持續30分鐘,或者在紫外線燈照射的情況下,病毒才會被滅活。太陽照射到口罩的溫度,達不到56℃,且當前季節,在一般情況下,太陽的紫外線強度也不夠。


3

大量酒精噴灑


會導致口罩阻水的外層材料變性,對水(血液、唾液)的阻擋能力下降,口罩過濾功能會大大降低,甚至失效。


4

消毒劑消毒


同樣有可能損壞口罩的過濾層,甚至存在消毒成分殘留的問題。比如用84消毒液浸泡,如果不能將消毒液徹底清洗乾淨的話,可能會造成臉部皮膚過敏和過敏性鼻炎。


如果口罩沾有病毒或細菌,在“消毒”過程中操作不當,

反而容易造成二次汙染,所以不建議大家自行消毒。


如果想要再次使用口罩,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懸掛在潔淨、乾燥通風處,或將其放置在清潔、透氣的紙袋中。口罩需單獨存放,避免彼此接觸,並標識口罩使用人員。


口罩不夠用了怎麼辦?

可以二次利用嗎?

_

_

_


藥店斷貨、網店脫銷、代購也買不到……之前買的口罩可能也剩下不多了,對此,終極辦法當然是——少出門,或不出門。但是,總有那麼一些不得不出門的時候,對此我們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方式:


01

低風險暴露人群在某些環境可以不口罩


《指引》建議低風險暴露人群在居家、通風良好和人員密度低的場所,可以不佩戴口罩。如果碰到人,建議保持在 1~2 米以上的距離。


低風險人群包括:

_

● 居家室內活動、散居居民;

● 戶外活動者,包括空曠場所/場地的兒童、學生;

● 通風良好工作場所的工作者。


02

適當延長口罩使用時間、次數


原則上來說,口罩都是一次性的,一般4小時就要更換新的。但是專家的建議是,有些情況其實可以適當延長口罩的使用時間。


● 普通醫用口罩:在非人群密集的場合,可以使用2~3次。


如果接觸的人比較少,只是下樓取快遞、拿外賣、扔垃圾,口罩的汙染相對較小,那麼只需將口罩保存完好,下次繼續使用。如果去了人多的地方,但口罩沒有髒汙、破損、變形,你也沒有與人近距離接觸,

那麼口罩是可以繼續使用的。


但如果到醫院等人群和病毒高密度場所,或是與疑似病患接觸過,則使用的口罩必須及時處理。


● N95口罩:在口罩緊缺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多次使用(建議不超過 5 次)


對於N95口罩佩戴時長的建議,目前並沒有官方建議。但從一些已有的研究來看,N95口罩就算你戴了2天,平均過濾率仍在95%以上,防護效果依然表現良好。但如果出現呼吸阻力增大,還是應進行更換。


口罩二次利用應該怎麼做?解決你口罩不夠用的難題

圖片來源:《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效率及佩戴時間的研究》論文截圖


儘管口罩可以再次使用,但仍需注意3點:

(1)佩戴口罩前後需要洗手,尤其是二次佩戴;

(2)用手拉住口罩帶子取口罩,手不要接觸口罩外側,以免沾染口罩表面的病毒、細菌;

(3)取下後懸掛在潔淨、乾燥通風處,或將其放置在清潔、透氣的紙袋中。


口罩二次利用應該怎麼做?解決你口罩不夠用的難題


03

非醫用口罩(如棉紗、活性炭和海綿口罩)可視情況選用


考慮到口罩緊缺的問題,《指引》對非醫用口罩也進行了說明。針對低風險人群,非醫用口罩,如棉紗、活性炭和海綿口罩等具有一定防護效果,也有降低咳嗽、噴嚏和說話等產生的飛沫播散的作用,可以酌情選用。


買來的口罩怎麼識別是否為假貨?


即便多地已經在積極行動剷除這些製假行為,但還是有不少人在線上、線下都買到了假口罩。對此,

大家可以先通過口罩包裝上標註的執行標準進行辨別:


口罩二次利用應該怎麼做?解決你口罩不夠用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