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的詩意是什麼?

楊林4562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其二

兩兩歸鴻欲破群,

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

更待江南半月春。

一、背景介紹

這兩首詩的作者是北宋詩人蘇軾,是他為惠崇的春江晚景所作的題畫詩。其一是為“鴨戲圖”所題,其二是為“飛雁圖”所題。

二、詩意

其一

透過稀疏的竹林可以看到兩三隻桃花已經含苞待放。春天的江水已經開始回暖,鴨子在水裡遊蕩,它們最先向人們傳遞了春的氣息。江邊的地面上已經冒出了滿地的蔞蒿,蘆筍也開始抽出鮮嫩的筍芽。每年的這個時候,河豚也開始逆流而上,回到江水裡來產卵了。

其二

北飛的大雁像北歸的人一樣由於戀戀不捨差點被雁隊甩掉,那遙遠的塞外大漠現在仍是風雪交加,還是再在這舒適愜意的江南多待一段,盡情享受這半個春天吧。

三、賞析

其一

這首詩主要描寫了竹林、桃花、鴨子、蔞蒿、蘆芽這些具體的物象,來表現江南春天的蓬勃生機,一切都充滿了生命的色彩,作者通過這些物象聯想到這個時候也正是河豚逆流回江產卵的時節。

詩的前三句是作者對畫中景物描繪,最後一句是作者因而產生的聯想,鴨戲圖帶給人的是最直觀的感受,而蘇軾的詩將這幅圖從感官層面上升到了精神層面的聯想,既符合畫的主題,又不拘泥與此,彌補了畫面帶給人的直觀感受,與鴨戲圖相得益彰。

其二

作者通過北飛的大雁像北歸的人不肯歸去,差點掉隊的擬人手法,來道出江南風光正好,春光旖旎,勸大雁在江南再多待一段時間,進而讚歎春光美好,春日生機。


離塵LC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1、詩意

其一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迴游到江河裡來了。

其二

大雁北飛,就像要回到北方家鄉的人那樣,但是由於依戀,差一點掉了隊。還沒有飛到北方時,就已經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風雪了,還是再在江南渡過半月的春光時節吧。

2、原文

其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其二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擴展資料

一、創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蘇軾於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為惠崇所繪的《春江晚景》兩幅所寫的題畫詩。此詩作於江陰。

二、賞析

其一

詩的首句“竹外桃花三兩枝”,隔著疏落的翠竹望去,幾枝桃花搖曳身姿。桃竹相襯,紅綠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愛。這雖然只是簡單一句,卻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顯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細密,就無法見到桃花了。

其次,它表明季節,點出了一個“早”字。春寒剛過,還不是桃花怒放之時,但春天的無限生機和潛力,已經透露出來。

其二

許多選本只看中第一首,因而第二首已鮮為人知,實際上,第二首也寫得很好。第一句大體寫惠崇所繪的“飛雁圖”,大雁北飛,有幾隻雁依依不捨,差點掉了隊。並且在下一句,把這幾隻雁比作了“北歸人”,是非常形象的,這就畫活了景象。

詩到了第三、四句,就更進一步給大雁以人的情感。“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詩人的想象力是豐富的。大雁戀戀不捨是因為南方比北方溫暖,所以詩人就寫下了大雁認為北方很冷。

最後一句詩人進一步寫大雁希望在江南多呆幾日。這種擬人手法的運用,使惠崇的繪畫由“定格”轉變成了“錄像”,使大雁北飛的情景充滿著人的情感,是頗有新意的。


全球戰疫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開放了,鴨子在水中嬉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滿地的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迴游到江河裡來了。



15703831866


《惠崇春江晚景》是當時蘇軾為好友惠崇和尚所作的圖畫《春江晚景》題的詩。它生動的描述了初春下的江南美色:竹外桃花、蔞蒿出芽,從河中嬉戲的鴨子到饞涎欲滴的河豚,詩人由景思物,讓一副初春的美景躍然於我們的腦海中。詩意之美、之妙,不過如是!



Mryin716


可以在加一些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